APP下载

权变理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2013-04-12□文/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权变理论环境

□文/郑 元

(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石家庄)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GE公司前任CEO韦尔奇认为,文化是永远不能替代的竞争因素,企业靠人才和文化取胜。这一点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但是,目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运用权变理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目前,企业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不匹配。如果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不匹配,既影响战略的实施,也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形成合力,最终必将影响企业的业绩。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企业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都应让全体员工尽快了解。只有发展战略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导向作用,才能成为全体员工的行动纲领,否则就会导致战略贯彻不彻底或落实不到位。企业文化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犹如润滑剂,缺少了润滑剂,就会出现信息不通畅,沟通不到位等情况,进而出现短视行为和逆向选择,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阻碍企业发展战略的落实。

(二)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三)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的问题。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四)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内部管理上出现偏颇,也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引入权变理论,在其理论框架下讨论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其改进。

二、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权变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向实用主义方向发展前进了一步。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权变理论的核心是使组织适应环境,即当环境复杂、市场进一步细分,企业需要专业的团队深入触及新的业务领域,以掌握市场动态、发现需求、开发提供新的合适的服务。此时,嗅觉不灵敏、运营欠灵活的综合业务部门难以承担新的发展需求,于是企业对组织进行差异化重组,扩充子系统,分散职能,相关专业的部门或子公司适时建立,以适应新的环境。权变理论考虑到的影响企业的主要因素有:外界环境、企业战略、组织规模、资源、科技等,这些因素都值得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去运用和考量。

三、权变理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权变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决定了它是一个面向未来、关注内部和外部、注重数量和质量的管理方法,所以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联系企业战略,关注外部环境变化,注重创新,加强评价,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注重外部环境变化,顺势而变。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21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二)建立多维度的企业文化战略,合理应变。作为现代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其制定要立足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格局、大市场、大趋势;认清当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特征。每一个要在市场竞争中有作为的企业,必须要解决好自己的愿景和使命,并且与战略保持一致,追求企业与员工、股东、社会、顾客价值共享。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政治责任,要对员工、顾客体现人文关怀,对国家、社会尽到义务。在合理界定企业责任的基础之上,以现代企业的特有方式,与顾客、员工、政府、社会、股东等利益方全面建立诚信关系,尊重股东,积极维护股东权益,为股东创造回报;尊重顾客,发展与顾客的持久伙伴关系,为顾客创造价值;追求与社会和谐共存,协调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关心员工,共享利益,共存共荣,为员工创造机会。

(三)构筑全员参与的组织结构,创新而变。创新可以为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来源,并通过这一思想的开发利用,使职工群众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同时,大力提倡团结协作精神,使企业形成一个精诚合作的群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根据行业特点,确定和强化企业的个性与经营优势,通过这种确定和强化唤起职工的认同感,增强职工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四)加强内部资源管理,因人而变。企业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员工认同,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针对员工的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心理态势等,有的放矢,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使员工觉得有用、实用,从而从内心认同,在工作实践中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思维方式、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形象。坚持从上到下宣传引导,上下结合,良性互动,通过故事、出版物、培训、奖励、仪式等,持续不断宣传贯彻企业文化,使广大员工认知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自觉实践企业文化。

(五)依托信息管理系统,依规而变。健全和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完善各项制度,借鉴ISO9000、HSE等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认真总结企业家规家法,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考评办法,把企业文化理念体现到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四、结论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权变理论也不例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其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

[1]MBA 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

[2]韦华伟.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构建.人力资源,2009.15.

猜你喜欢

权变理论环境
“权变”:《孟子》的道德选择辨析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分时权变视角的合伙治理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