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月湖景区旅游发展探讨

2013-04-12熊继红庄文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月湖武汉市景区

□文/熊继红 庄文杰 刘 芳

(江汉大学商学院 湖北·武汉)

一、武汉市月湖景区概况

(一)武汉市月湖概况。武汉市月湖与长江相邻,坐落在武汉市汉阳区西北,东抵龟山,北依汉水,西与梅子山相依,南与古琴台毗邻,是武汉市城市中心区唯一临江又有湖的地区。月湖历史悠久,从大禹治水驻足龟山,春秋战国伍子胥伐楚鏖战;再到三国硝烟的风云际会,“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唐宋文骚;“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现代神话等,加之与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松风弄清涛”的梅子山浑然一体,互为依托,相得益彰,更显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素有“江城明珠”之称。

(二)武汉市月湖景区概况。月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中独优的地理区位、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开发建设旅游文化风景区的最佳地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其进行治理。1959年成立汉阳区治理月湖工程管理处;1961年建立月湖农场;1979年更名为月湖渔场;1982年成立月湖风景区管理处。月湖风景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两山(龟山、梅子山)、两桥(江汉一桥和月湖桥)、一江(汉江)一湖(月湖)”,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与江汉一桥交汇带,湖面面积广阔,呈“偃月型”,交通便捷。月湖主题公园由月湖周边五大景观区组成,充分体现山水园林韵味。这五大景观区分别为:北岸文化艺术区,包括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汉江江滩、绿化广场、长江广场等;南岸是以万人露天广场、凤凰广场、月影舞池为中心的文化广场;东南侧音乐森林区,包括古琴台遗址公园及其西侧风景园林区域;紧邻城市主干道的是东岸为凸显知音文化的知音全岛;西南侧为莲花湿地和月湖天然游泳池。

二、武汉市月湖景区现状

(一)配套设施

1、餐饮:餐饮配套设施不完善,规模、档次分布不均,缺乏特色。在文化艺术中心区设有3个高档餐厅,绿化广场上有1个小型咖啡厅;知音岛上设有1个茶社;南岸有3个餐馆。很多游客都会选择在景区内的小餐馆购买方便面。

2、住宿:武汉市月湖景区周边的住宿设施齐全,以中高档酒店为主,且距离月湖景区较近。如,如家快捷酒店距离月湖桥直线距离仅0.98公里;武汉艳阳天时尚旅店,距离月湖桥直线距离1.03公里。这些酒店硬件设施齐全充备,兼具住宿与饮食的条件。

3、交通:该景区位于武汉三镇交界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充分利用武汉优越的交通条件,外部人员来武汉旅游非常方便;月湖四面道路上均有公交站点连接武汉三镇,市内交通通达性良好;总之到达景区的外部交通较为便利,但内部交通工具缺乏。

4、游览:武汉市月湖旅游风景区作为一个观光游览的景区,自然风景十分优美,在设计月湖时,参考了西湖、拙政园等类似环境的造园理水手法,充分体现湖泊资源和历史典故,使其逐渐成为一个文化自然生态和城市活力的湖。

5、购物:景区里购物设施不健全,数量少,以小商店为主,旅游商品也无特色,这需要进一步改进。

6、娱乐:景区内部主要是观光游览休憩,而大型的娱乐设施很少,只有台球、溜冰、钓鱼、体育健身等一些小型娱乐项目。

(二)客源市场。武汉市月湖景区的客源市场主要是近程观光旅游,以武汉市市区及周边郊区县镇为主,也有一部分游客来自于外省。从旅游动机和出游目的来看,武汉市月湖景区主要是休闲度假旅游及节庆旅游等;中、远期定位应逐步扩大到度假、公务、商务、会议、文化、生态等专项客源市场。从客源组织方式看,主要是组团与散客相结合。从旅游消费来看,主要定位于工薪阶层市场,中远期注重开发高收入阶层市场。

(三)建设现状。按照“整治湖水、以绿为主、恢复景点、逐步完善”的建设指导思想对月湖景区进行整体建设。

1、整治月湖水体,改建环湖道路。首先在月湖景区内铺设雨污水管,实现污水截流;同时对月湖清淤、沟通月湖与护城河的水体联系;建设湿地生态系统,实现月湖水体循环;参考西湖、拙政园等类似环境的造园理水手法,不再填湖,反而把现有低洼地和鱼塘深挖成湖来扩湖,还地域本来面目;打通月湖与中山西路、长春路、天一阁接口,并通过县学街把月湖与城隍庙商城连接起来。

2、以绿为主建设景区。先后建设绿地面积达14.5公顷,种植樟树、合欢、湘妃竹、五彩桃、红枫、槐树、五针松、杜鹃、广玉兰、宁波绣线菊等100多种植物,使景区环境花团锦簇、绿荫环绕,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3、逐步恢复部分景点。逐步恢复芳草洲、月岛、花屿、菊花洲等月湖区域传统景点;保留、恢复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街巷和民宅等建筑,例如最终保留宝奎巷、银台第、蒋宅、李宅、大方岳第、徐氏宗祠、袁宅、月湖庵、杨宅、花果园庙、吴氏宗祠等10处古建筑,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

三、武汉市月湖景区旅游发展问题探讨

(一)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景区内部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景区外部交通便捷,但是景区内部面积比较大,内部交通就只有步行,使得游客游览期间容易产生疲劳,造成景点间联系不紧密,也让游客感觉不方便。虽然绿化较好但是绿化不成规模,仅在月湖南岸有少量带状绿化和梅子山的自然绿化,缺乏大面积有规模的绿地规划。同时,一些条件还不具备,如人工湿地暂时还不能改变月湖的水质等。

(二)景区旅游产品缺乏特色,节庆活动举办较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汉阳县志》里号称的月湖八景“柳映长堤、板桥花影、古楼钟韵、宵市灯光、荷风曲溆、琴台残月、梵寺朝晖、古洞仙踪”已经荡然无存。月湖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也是我们面临的严峻的现状。月湖作为武汉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大型文化项目,被寄予厚望,但却呈现使用率低、文化底蕴不浓厚的现状,并没能按照既定目标实现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景区内虽然有古琴台、大剧院等优势旅游资源,但由于缺乏传承这些文化所需的相关设施和服务,所以仍然不能创立独特的旅游品牌。

(三)景区内部管理不到位。景区内部的管理条例不完善,不能够很到位地约束游客不良行为。如景区内部随处可见游客乱扔垃圾、游人宠物随地大小便等。

(四)景区的整体宣传、促销落后。这样人们不了解月湖的现状,即使开发建设的很好也无从知晓,所以在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月湖景区的整体宣传,多层次全方位的向客源市场推广也是势在必行的。

四、武汉市月湖景区发展战略及对策

(一)发展战略。武汉市月湖景区旅游发展战略:在尊重月湖自然风貌的完整性和历史的真实性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创立旅游品牌,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强化旅游管理,优化旅游服务,制定科学的营销体系,让月湖景区成为武汉市乃至全国城市内部湖泊旅游资源开发的金典景区,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二)发展对策

1、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景区发展最必要的最基础的条件,月湖景区要充分发展其优良的资源与优越的区位条件,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态环境,并且还要提升要求、突出特色。基础设施方面,首先完善景区内部交通,配备景区内部电瓶车、自行车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建立生态停车场,方便自驾车游客;做好各种导游标志及交通导引标志;完善人工湿地系统,建立湖泊水体质量监测系统,适时对水体质量进行动态检测;建立环卫工人负责包干制,进行日常垃圾的清扫保洁工作。其次,对旅游者、当地居民、景区工作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例如开展“美好环境、和谐家园”的公众活动;举办“环境——人类的家园”等书画展览主题活动等,培育人们清洁环境美好、玷污环境可耻的习惯和理念,从小事做起、从景区做起、从今天做起等;多增设垃圾桶等设施;对垃圾进行科学的运输和处理;科学控制游客总量;倡导文明、和谐的旅游消费模式,鼓励团队游,控制自驾游;引导公务接待避开游客高峰期等等。第三,还要强化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建立以法律为主导的环境保护体系,确实美化、优化旅游环境,使旅游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创立旅游品牌,开展区域合作。月湖景区历史文化深厚,但除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伯牙摔琴的历史典故以外,其他的很多都不为世人所知,所以如何对月湖文化进行整理、挖掘和再现,是月湖景区旅游开发的核心所在。月湖景区应以“湖”、“月”、“岸”为中心,重点深度挖掘“知音文化”、“月湖文化”、“中国月文化”、“楚文化”,在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打造新型主题文化。第二,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月湖资源优良、区位条件很好,但存在武汉市内湖泊众多、与周边景区距离也较近的现状,景区之间竞争激烈,这就更要通过区域旅游合作这一办法来提高自身竞争力。月湖景区可以和附近的归元寺、汉阳动物园、龟山电视塔、武汉长江大桥、汉阳江滩等景点进行区域旅游联合发展。将这些景点整合,整体宣传,做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线路,让游客在看完月湖景区后不用马上转向其他地区去游玩,这样有助于留住客人,发展长线路的旅游。而且整体游玩在交通、住宿成本上都会有所降低,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旅行社进行合作,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3、强化旅游管理,优化旅游服务。加强景区内部管理机制,有效地利用人才资源;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对旅行社、酒店、餐饮企业等的规范管理,改善环境,制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岗位行为规范,推行服务承诺制;完善景区标识标牌系统;发挥视频监控作用;实行领导负责的值班制度,处理突发事件等。

4、开展节庆活动,实施科学营销。首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广告宣传,如图片、宣传画报、科研成果展览、橱窗、宣传栏、公交、报纸等;或拍摄以月湖为背景的电影、电视剧、录像、导游介绍等视听方式;开展大型节庆活动,如“中国月文化节”、举办“知音夏令营活动”,给大中小学生提供参观和学习的机会,等等。其次,宣传的内容要具有代表性,除介绍月湖的自然景观以外,还可涉及到月湖的历史、文化、音乐、园区的建设经验和科学成就等;而且宣传要突出整体特色。例如“月文化博物馆”、“知音文化广场”,并逐渐开发人工湿地、月湖、梅子山等一系列新的旅游项目,打造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知音文化”品牌,还可以和周边景区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的联合,大力开展与旅行社的业务往来,掀起一股推介旅游的冲击波,产生“大轰炸”式的新闻效应。第三,大力开展地质旅游网络营销,例如信息咨询、线路设计、酒店预订等,让游客不仅能通过网络寻找到相关咨信,还能顺利实现网上预订功能;同时,加强外语语言在网站的运营,扩大国际影响力,让外国游客也能方便的查找信息并能实现顺利预订等。

[1]阮杰,杨敏.麻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N].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熊继红,张新.论中部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现实基础和基本途径.商场现代化,2007.4.

[3]熊继红.湖北省神农架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2.27.

猜你喜欢

月湖武汉市景区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月湖书生徐时栋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静月湖秋夜观(外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