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共同愿景的生成
2013-04-12刘丽云任建华
刘丽云 任建华
(1,2. 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领头人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 , 1882-1963)曾有一段这样的论述: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把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植入个人的生活。从某种意义来说,教育的过程和文化育人的过程是相同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校要赢在起跑线,就赢在学校文化。教育离开文化,教育就失去生命力。而学校文化的弱化和学校文化的缺失,正是进入信息时代教育最令人担忧的现象。时代的发展和与时俱进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挑战,而教育的产业转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专业化的趋势,使文化兴校成为学校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生命线。康德说:“唯有能够成为最终目的的东西,才是文化。”对于学校而言“最终目的的东西”应该就是学校文化中的共同愿景。所以,形成有向心力的共同愿景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什么是共同愿景
组织理论告诉我们,凝聚力高的组织对每一个成员有较强的吸引力、向心力;组织成员愿意承担更多的推动组织工作的责任,时时关心组织,并注意维护组织的利益和荣誉;组织中每个成员都有较强的归属感、尊严感、自豪感。学校是生动展现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园地,是特殊的组织。因此激发包括全体教职工的内在动机,培养其主体意识,提高全体成员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必须形成共同愿景。“共同愿景” ,是美国管理学大师、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Dr. Peter Senge)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的一个关键词。它是指发自内心的愿望。共同愿景不只是一个想法,而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1]当这种力量能够感召一群人,并得到大家的支持时,共同愿景就不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学校的共同愿景就是这样一种全体教职员发自内心欲实现的愿望或景象,具有凝心聚力的神奇力量的所在,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二、孕育共同愿景的土壤
(一)需要高瞻远瞩的教育家。在祝贺同济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指出:“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教育家就应该是教育行业中那些“关注天空”、“仰望天空”的人。孔子创办私学教育吸引了无数学子,培养了众多的贤达人才;王安石倡导“通经致用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陶行知心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大爱,倾其毕生精力实践“教育立国”的宏大抱负;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从而有了北京大学,充分彰显了他作为教育家的伟岸风骨。他们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从这些伟大教育家们的教育足迹中可以看到,校长要成为时代教育家,首先要坚守先进的教育信念,坚持实践的路径取向,不断指引和激励自己成长,其次还必须具有教育的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集众人之智慧,聚众人之愿景,创设学校共同之愿景。
(二)需要先进教育的理念做导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2]一所学校发展的高度一般由校长思想的高度决定,学校的愿景的高度也如此。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杨贤江的“教学相长”;从外国的“儿童中心”到我国的“以人为本”;从古代的“因材施教”到现代的“多元智能”;从毛泽东的“全面发展”到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从江泽民的“创新是灵魂”到胡锦涛的“可持续发展”再到现在提倡的“生态教育”都是先进的思想。校长充分吸收借鉴先进文化并结合本校实际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面向未来确定本校的发展目标,与时俱进实施有效的教育主张。校长要确立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观,“全面发展、凸显特长”的质量观。然后再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历史定位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特色、近期目标和发展方略。比如:“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是北京十一学校把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作为办学宗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是北京洋思中学对“有教无类”、“科学民主”思想的真正践行;北京城东小学“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成长乐园”是对教育科学发展的全面把握;广东东莞中学的“星级管理”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运用。这些学校都是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统领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三、共同愿景的生成
许多学校认识到学校文化的重要性,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而对于“学校文化之魂”的共同愿景却了解不多、思考不深,遑论创生,因此,这样的“愿景”是空洞的、无效的。共同愿景的生成,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美国学者巴思提出了生成共同愿景基本构想:“尊重他人的愿景、坚守自己的愿景、努力创建共同的愿景及与此相一致的制度目标,共同构成了对学校领导权的非凡定义,这也是那些力图从内部改进学校的人士必须要做的重要行动之一。”[2]
共同愿景的建立虽然并不容易,但也有规律可循。汇集式、凝炼式、影响式是建立共同愿景的三个途径。
(一)汇集式是指有相同教育理想的人因某种原因组成一个集体,在集体中实现共同愿景的构建。2006年在广东省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畔,校长刘建平召集了一群追梦的人,以“让教育从生活开始与生命同行”为共同愿景创办了松山湖小学。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不到几年时间,松山湖小学飞速发展成全省示范学校。
(二)凝炼式则是把组织成员心灵深处共同的意象挖掘出来,并进行凝炼,进一步构建共同愿景。这一路径的特点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适用于那些组织成员的同质性很强又积极面向未来的组织。随着学校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文化的建设,校长通过发动全体教师讨论发展目标最终生成共同愿景。
(三)影响式建立共同愿景的途径主要是从个人愿景到共同愿景的建立。这可以是教育家办学,就像陶行知先生用博大的教育思想、执着的教育追求、切实的教育实践创设了大爱教育的共同愿景,造就晓庄师范圣地。此外也可以借助于前辈,或根源于本校历史。例如共产党重要的理论创基人李大钊创办的志成中学,“发展教育事业,改变民族落后,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的教育理念就是他们的共同愿景了。
建立共同愿景要靠学校领导和成员充分沟通和分享。学校领导必须认识到,只有在学校成员充分讨论并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才能生成共同愿景。生成共同愿景,有两个必备条件: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领导层要在师生认同愿景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一个在共同愿景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平台和成长机制。通过完整的系统培训和宣传,让共同愿景感染师生心灵,让共同愿景受师生深度关切,让师生自觉地融个人愿景于整体之中;通过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激发师生的各种潜能,营造实现共同愿景的良好校园氛围;通过宣传和推行,使共同愿景得到学生家长、周围社会的认同,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从而实现学校共同愿景。
建立共同愿景是一个细致和漫长的过程;生成共同愿景,也是一个自觉固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共同愿景如果得到了组织成员的固守和维护,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但更重要的是与真理为友”的共同愿景在哈佛大学370年的办学历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晓庄可毁,爱不可灭”则是晓庄师生成就自我的坚定誓言。同时,共同愿景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环境的改变,共同愿景必须得到丰富与完善,一成不变的共同愿景,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必然有悖于时代,成为学校发展的障碍。
正如詹姆斯·约瑟夫·赫克曼(James Joseph Heckman)说的“ 学校文化可以理解为教师、学生和校长所持有的共同信念,这些信念支撑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博士也说过,“当一群人执着一种心中的愿景时,便会产生一种力量,做出许多原本做不到的事情”。一个有着共同愿景的学校,孕育无限的创造力,能产生一股深受感召的力量,激发出强大的驱动力以及创造未来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 郭进隆,译. 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2]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