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申报》看西乐在沪商业演出
2013-04-12关心
关 心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西方音乐文化是在近代社会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进入中国的。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在观察其早期进入途径时,更多地把视线投向早期教会学校的传入、留学归国人员的引进等方面,而对当时商业性演出的传播尚缺乏足够的关注,因而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还很少见。事实上,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由西方乐人进行的商业性音乐演出,在上海等城市已开始出现,并在部分人群中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拟通过《申报》创刊初期五年(1872-1876年)所刊载的有关内容,对此阶段西乐在上海商业演出情况,及其对国人娱乐文化生活的某些影响,作出初步考察。
鸦片战争后,西方音乐文化向中国传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基督教会的宗教歌咏和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以服务于宗教传播为主要目的;回国留学生们编译音乐著作、出版音乐教材、开办音乐培训、开展音乐宣传等活动,在满足个人专业取向之外,还出于改变祖国音乐落后面貌的愿望;军队里组建军乐队,是为承担军中迎送仪式和操典礼仪,以展军威,振气势。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将西乐演出传入中国,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原因,即它可以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享受。在近代社会传入中国的西方音乐文化中,以音乐会演出最具有标志性。这一17世纪起源于欧洲、在欧美各国颇为流行的音乐活动,以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展现西方音乐艺术的精彩与魅力,推动着音乐艺术的发展与传播。然而,在当时中国,由于清政府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音乐会的艺术形式传入国内较晚。到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音乐文化伴随着列强的政治强势进入中国,上海等城市开始出现了由外国乐人演出的音乐会。
《申报》是由英国商人美查(E.Major)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一份华文报纸。该报自创刊至1949年5月停办,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办刊时间最长的报纸。由于该报的文字、内容和形式都注重适应中国读者的需要,大量刊登国内外新闻、经常介绍各国建设经验等,因而深得读者关注,长期保持较大的发行量,成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对于西方乐人在上海进行商业性演出现象,《申报》从创办初期就开始关注。从1872年至1876年的五年中,《申报》登载了多篇这类演出活动的讯息,通过这些报道,使人们对当时西人音乐会表演的形式与内容有所了解,透过这些演出,我们观察到当时人们参与娱乐文化活动的一些状态。
一、关于西方乐人赴沪演出
自鸦片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以及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后,随着外国领事馆区的建立、外商的云集、外国租界的建立,中国一些城市中出现了一批外国侨民居住区。由于侨民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开始有了西方乐人的商业演出活动,在上海这个当时最为活跃的国际性大都市中,这样的活动更具有代表性。然而,西方人举办的音乐会表演,从何时起被中国观众接受,尤其是何时对中国观众举办专场演出,人们还无从了解。《申报》这一时期刊载的音乐会演出讯息,为我们提供了考察这类问题的有关信息。
1875年11月5日,《申报》刊登的一则《今日弹唱戏文》是为一访华女演奏家所做的演出广告:
启者拟于今晚即礼拜五在圆明园路西人戏院内弹唱戏文,有英国最著名之拉胡琴女士名惹尼嘉士手弹数出,并有寄居上海善于弹唱之西人亦相助为理,于八点半钟开门,九点钟开唱。计每位听戏者在楼下者二元,第二层楼上者一元。
十月初八日上海经理人里革谨告
1876年8月23日,《申报》刊登的《徐家汇设音乐会》是一招徕华人观看西人乐手演出的广告:
现正天朗气和之际,本行延请外国著名乐手在本行徐家汇花园内弹吹奏乐,计有乐师音乾士太恩先生与女三名,拟于每礼拜三,四点钟开会,英二十三日为始。此会特为华客及其眷属所设,实为大家取乐之机,西人皆不与会也。每客连进园及点心在内取银一元。波利洋行启
从上述两则广告消息中可以看出,参加音乐会演奏、演唱的西方乐人,既有应邀而来的“最著名”音乐家的特别表演,也有一直“寄居”于上海的西方乐人的“相助为理”;关于演出地点,既有在戏院内弹唱戏文的,也有在花园内弹吹奏乐的;关于场次安排,既有受邀音乐家的一次性表演,也有每周定期举行的音乐会。这些情况表明,在上海一些演出场所,已有中国观众前往观看西方乐人的音乐会演出,并且这种状况已有一些时日。虽然它起始于何时还不能确定,但可以断定的是,在《申报》初创就关注当地洋人举办音乐会的消息,诸如每周定期举办等,显示出“洋人音乐会”已成为经常性的事象。当然,由外国乐人专门为中国观众表演,安排中国人观看专场的情况,看来当时还较少出现,因为在《申报》1876年8月23日登载的音乐会消息中,有一句专门的提示:“此会特为华客及眷属所设,西人皆不与会。”从这句话的含义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专为华人举办的西人音乐演出,此时还是不多的。
此外,上述两段广告,还都明确标出了音乐会门票的收费标准,表明了这样的表演活动已是完全的商业性质的演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当时确有华人乐意出钱购票来观看洋人的音乐会演出,这除了说明部分中国人对西方音乐文化的接受之外,其深刻含义还在于,一部分当地人拿出资金用于文化生活消费,不仅能够享受到文化娱乐活动的轻松与快乐,同时显示出,人们的消费观正在发生着变化,欣赏西艺成为部分富有者的一种时尚追求。有学者指出:“封建文化的社会是不需要有西洋音乐的,有之,充其量不过是被当作猎奇的玩物;在封建社会可以输入西洋音乐,西方传教士也可以传播西洋音乐,但是并不能使中国人真正接受和在中国社会广泛普及西洋音乐。”[1]从上海市部分居民对西方音乐商业性演出的参与情况看,虽然中国人对西方音乐文化的真正接受尚处于初始阶段,但是相比在近代之前,人们长期生活在封建文化氛围中,用封建娱乐观念来评价西方音乐,或趋之避之,或敬而远之,或以奇观之,是一种价值认同上的变化。它也在促进人们的文化生活发生变化,表明封建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在受到冲击。同时,西方音乐进入当地文化市场,有助于促进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二、关于与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些差距
在近代时期,中西之间在音乐文化发展上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这不仅表现在音乐理论、音乐作品和乐器、演奏技艺上,更表现在对音乐发展认识和音乐文化理念上。思想观念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音乐发展很难走出旧思想、旧制度的藩篱。但是这种思想差距的消除,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时日的逐步改变,也需要社会多种层次、不同领域来共同推进,《申报》此期所刊载的外籍乐人赴沪演出的音乐活动,反映出中外文化的某些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使人们转换传统意识、向多元文化方式演进的作用。
1874年4月7日,《申报》记者在当日第一版载文《英国著名女乐至上海演戏略》,重点向读者推介英国女钢琴家的在沪演出,并发表议论:
泰西戏场之事与中国迥异,盖从事是业虽非上等之人,然其在班内著名之人,外人相待亦礼貌有加,非如中国卖技者流群以江湖目之也,一夜酬戏之资而获白银千余两者所在常有。兹上海有新至英国当今弹琴上最著名之妇女称为亚拉白拉可大者,其来中国盖为绕历世界,借广游览之乐起见,每于所历之处偶施其技,辄嫌所得不及英国百中之一,聊以赀补游费而已。闻于即日在上海西人戏院开张演技数日,值此春光明媚盍往游观因叙其崖略云。
文中,为表明这位当今英国“最著名”女音乐家在演艺界的地位不凡,以使中国观众知道有机会欣赏她的表演是一大幸运,花钱观看这位精彩之人的“上等”演出价有所值,特意将她的这场赴沪演出介绍为只是在其广游世界之旅中,于游历之外“偶施其技”,演出收费也只是“聊以赀补游费而已”,因为这点收入对她来说“不及英国百中之一”。我们分析这段话语,对于它是不是演出活动主办者的商业炒作且不作更多考证,但是从这段消息中所介绍的此音乐人能够广游世界,则可以让人去领略其经济收入应当是相当之高,并且通过报刊所言其不菲的收入和周游各国的生活方式,也能看出音乐人士在西方国家具有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的社会地位。而这些条件,则是促进一个国家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当时中国社会的这一阶层就没有那样幸运了。该文用语也恰恰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中西音乐人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在西方,音乐家的艺术表演受到观众的尊重,他们的人格更受到社会的尊重;而在封建中国,只被称作“江湖”艺人以及比此更为低下的贬词。载文所言反映的正是引出人们兴趣的出发点,也揭示了中国音乐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中国艺人社会地位低下,经济收入菲薄,成为中国音乐艺术没有质的飞跃、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记者的点拨,引发出更多人们的相同认识。1905年,清政府“五大臣出洋”之一的戴鸿慈,在出访西方多国,并大量观看了西方的音乐戏剧表演后,在其《出使九国日记》中,对比国内与西方在艺术发展观念与做法上的强烈反差,发出感慨之言:
然寻思欧美戏剧,所以妙绝人世者,岂有他巧,盖由彼人知戏曲为教育普及之根源,而业此者,又不惜投大资本,竭心思耳目以图之。故我国所卑贱之优伶,彼则各博士也,大教育家也……又安怪彼之日新而月异而我乃瞠乎在后耶?[2]
这段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西方音乐快速发展,而我国则停滞、落后甚至倒退,中西音乐文化差距日益扩大的一系列重要原因。有比较才有鉴别,应该说《申报》的上述评说和戴鸿慈指出的这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当西方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已经实行了数百年之时,我们直到清末民初才刚刚开始“学堂乐歌”教育;当西方国家音乐人士将音乐作为崇高的职业和事业去崇尚、去追求之时,我国的“艺人”还在为谋求生计,为赚取微薄收入而去“卖艺”。尤其是在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上,西方国家艺术有博士来做研究,成为大教育家,而我国在封建社会中则长期视其为卑贱的“下九流”。无论如何,赴华西方乐人新颖的音乐艺术表演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气息,使人们逐渐领悟到音乐所能带给人们心情的愉悦和异国音乐的丰富内涵,人们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娱乐方式来丰富精神生活。同时,人们也在明白,要使音乐得到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旧有的文化意识的更新与转变。只有当音乐文化事业能够受到社会的重视、得到良好的发展之时,社会才可能出现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使国人逐步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也逐渐感受到要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有良好的音乐艺术和活动方式,也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音乐文化发展氛围。
三、对赴沪外国人参与音乐活动的报道
在《申报》这一时期刊载的内容中,除了有对外籍乐人音乐会演出的宣传介绍外,还能见到一些在上海的外国人与音乐有关的其他活动。这样的报道虽然篇目不算太多,但基本上概括了在上海居住的西方人的各类音乐活动。此类活动,有戏院里的乐师演奏,也有在花园里的纳凉听乐;有在赛场的鼓乐助阵,还有放映无声电影时的音乐伴奏等。《申报》关于此类报道,不仅让国人从中了解到西方人特别喜欢音乐文化的生活习惯,也引起人们对西方人为何钟爱音乐艺术的思索,这对中国民众了解音乐,关注西方音乐如何得以传入中国,思考中国音乐应该怎样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起到推动作用。
《申报》1875年11月5日所载关于西方女乐师赴沪演奏的一篇报道《英女士奏技》,从迎合中国爱好音乐者对新式娱乐生活好奇和向往的心理上,向人们作了推介性宣传:
今晚有英国新来女士名惹尼嘉士,擅拉胡琴,在西商戏院试奏数出,本馆内到有告白提及此事。闻嘉士女士在英国久已著名,实非凡手。兹来沪上更奏妙音,华人之好乐者当此良宵赴院品校,亦未始非一时消遣之计也。
此篇报道,不仅将这位来自英国的女演奏家才艺非凡、乐音美妙、“在英国久已著名”,抵沪后又试奏数次,使听者无不信服的情况讲述得让人心动,同时还为人们描绘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演出活动既是一场轻松愉快的艺术欣赏,又是一种惬意悠闲的文化生活。在这类报道中(包括本文前引之《申报》关于在徐家汇“特为华客及眷属所设”的音乐会消息),出现了有钱有闲社会阶层去享受音乐消遣的信息。这一富有阶层,欣赏西方音乐、注重娱乐生活,成为西方乐人音乐表演的主要华人观众。他们的出现,自然与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的经济与文化转型有关,与近代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变化有关,也与西方音乐文化传入后人们对西方音乐艺术初步领略、对西方音乐活动方式有所感受,以及对西方人音乐文化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有着重要的关系,这就使越来越多的人(如富裕阶层、知识阶层等)在有了对西方音乐的欣赏和喜好之情之外,也开始学习和效仿西方人的文化生活方式。
这一时期的《申报》,还登载了一些有关外国人参与音乐活动的报道,其中有对来自外国兵舰上水手乐队的娱乐活动的描写,也有对黄浦江边花园亭内西洋人夏夜乘凉听乐的讲述,还有这一时期在上海水域一些外国船只的船员们定期上岸欣赏音乐、享受娱乐生活的记载等。应该说,外国人的这些音乐活动,都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但《申报》将其不断刊登,说明了这类消息有其一定的读者面,社会中有一部分成员关注这样的信息,他们构成了这样的读者群体,并且这一群体在社会上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是因为如此,《申报》才会像他们一样,去关注这样的现象。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在音乐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向中国的大举传入,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这种西方音乐猛烈冲击的情况下,中国固有的音乐文化地位如何,与西方音乐文化的关系如何?学者们更多的看法是,伴随着强势的西方政治,以先进的西方文明为内在特质,西方音乐文化表现出对陷于困境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压倒的优势,这种“一边倒”的局面造成了只有西乐东传的走向,没有中乐有效抗衡的可能。然而在1872年5月29日《申报》所载一篇《沪北西人竹枝词》中,我们发现了不同见解的依据。居沪北的一西方人,作词描述其一次欢乐生活,词中记载了他在欢喜之极时,用“八音筒奏中外名乐”的情形:
璃杯互劝酒休辞,击鼓渊渊节奏迟。入抱回身欢已极,八音筒里写相思。自注:击鼓劝酒以为极乐,并有八音筒奏中外名乐。
第二天的《申报》登载了《续沪北西人竹枝词》一文,是此人为洋枪队在鼓乐伴奏下操练情景的赋词:
洋枪小队试春操,绣袄金环气象骄。引得儿童齐躲避,吹笳鸣鼓马萧萧。
上述两篇词作,记述不同场景之下,因有器乐之音伴随,优哉游哉。反映了西方人对西乐的喜好、音乐在西方人生活中的重要。这一记载也给了我们更为重要的提示:他用“八音筒”奏出的还有“中国名乐”。由此我们可以作出分析,尽管西方人对中国带来了不少西方音乐,而他们也发现了中国音乐艺术之美,中国音乐作品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为中国人喜闻乐见、世代相传,外来的异质文化也乐于从中取其营养,发展自我。正如有学者在分析欧洲文化与他国文化接触的情况时所说的那样:“任何文化的影响都是有两面性……欧洲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接触、交流和影响,不少欧洲的音乐在新环境中产生了新的生命力、新的文化意义。”[3]
近代社会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出现重大变革的时代,《申报》的早期记载,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这一变革中的某些特点,提供了一些可资参考的珍贵史料。这一时期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商业性演出,数量虽然不算多,影响也不算大,但是从中折射出不少西方音乐文化的某些发展特征、表现形式以及西方娱乐文化生活的一些特质。与此同时,这样的演出形式和西方人参与音乐活动的生活态度,也在影响着中国社会,使中国一些社会阶层在他们的娱乐文化生活中,其意识意识与娱乐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多元文化在中国开始探足,逐步立足、进而驻足,已经形成不断丰富广大社会民众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历史趋势。
[1]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86-287.
[2]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M].张静蔚,编选,标点.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81.
[3]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