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地方高师音乐教学改革

2013-04-12董怀岩曹时娟

关键词:黎族音乐学院海南

董怀岩,曹时娟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黎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重要一员,也是人口过百万的十几个民族之一。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居民,也是海南岛特有的少数民族。几千年来,黎族先民在海南岛上生产、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黎族音乐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 黎族音乐文化传承及其面临的困境

黎族民间音乐是流传于黎族地区,由黎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具有黎族特色的音乐,主要包括黎族民歌(黎族民歌包括用黎语演唱的和用海南方言演唱的两种)、说唱音乐、歌舞音乐和器乐曲,广义的黎族民间音乐还应涉及民族乐器、民族乐队、民族舞蹈等方面的问题。黎族民歌从内容和题材上大致可以分为关于人类起源的古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儿歌等几类。[1]黎族乐曲多由民歌的曲调发展而来,有祭祀曲、贺喜曲、娱乐曲、生活劳动曲以及口技曲等几种。[2]黎族乐器是黎族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黎族乐器大约有四十多种,而且现在还在不断创新中,黎族素有“歌声不停,笛音不止”之俗。黎族乐器依照传统可分为吹管乐器(如鼻箫等)、拉弦乐器(如椰胡等)、弹拨乐器(如竹制口弓等)、打击乐器(如叮咚等)。[3]黎族舞蹈依据其文化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宗教祭祀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娱乐喜庆舞蹈、生产劳动舞蹈、英勇斗争舞蹈等几类。其中,黎族民歌、黎族打柴舞、黎族竹木乐器已经先后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

黎族民间音乐人才是指演唱黎族歌曲、演奏黎族器乐、制作黎族乐器、创作黎族乐曲、记录传播研究黎族音乐文化的人,既包括散落于黎族村寨的民间艺人,也包括生活在现代城镇中从事黎族音乐演奏的演员以及从事黎族音乐教育的教师,还包括各类高校中从事黎族音乐文化研究的研究者。传统的黎族音乐人才培养往往依靠家庭、宗教活动、社会文化活动等方式进行,没有专职教授人员,没有完备的教材,也没有固定的时间,虽然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但由于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黎族地区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文化土壤也在不断改变,民间歌手、民间乐队正在逐渐消失,新的创作、研究又没有及时跟上,因此,其文化传承面临严峻的考验,主要表现如下。

(一)原生态黎族民间音乐人才正在逐渐消失

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其音乐文化多靠师徒父子口耳、手手相传。目前很多能够演唱黎族歌曲、演奏黎族乐器的老阿公、阿婆正在生病或已经去世,而年轻一代有的学不会,有的不愿学,甚至有些连黎族话都不会说,黎族音乐的传承越来越令人担忧。[5]

(二)黎族民间音乐资料整理、研究、创作不够深入和全面

目前,有关黎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和资料搜集的成果还比较少,对原生态黎族民间音乐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分析就更少了。当今国内关于黎族音乐的专著成果主要有王文华的《黎族音乐史》、符策超主编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海南卷》、符桂花主编的《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符策超主编的《黎族竹木器乐》等书。这些论著除了少数发表于刊物上的篇章外,其余的多以收集、整理、创作、出版黎族原生态歌曲、乐曲为要,关于黎族音乐的曲式、调式、和声、润腔等乐理分析的则比较少,结合现代生活创作的适应现代审美需要的新曲更少。

(三)黎族人才培养模式尚待开发

目前黎族音乐文化传承还只是停留在师傅带徒弟或父亲带儿子等家族式传播方式,某些院校虽然开设一些黎族音乐课或进行了相当程度的黎族音乐文化研究,但在人才培养上却没有形成系统、可行的模式,因此,黎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开发。

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全新的黎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传承黎族音乐文化是地方高等师范音乐学院的历史责任和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是海南省唯一一所师范类音乐学院,这里有专业的师资科研队伍、有良好的设施、有相对完善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还有特殊的地缘优势,在黎族音乐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海南师范大学地处海南,在黎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地处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海口,这为其深入黎族地区采集相关音乐资料、聘请民间音乐人才、组织开展黎族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提供了便利。另外,这种地缘优势还有利于学院向海南各级政府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及科研项目审批等。同时,还有利于学院汇集各方面黎族音乐演出家、学者开展各类学术研讨、演出比赛等活动,这是其他音乐学院无可比拟的。

其次,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办学性质有利于传承黎族音乐。

海师大音乐学院是师范音乐学院,师范性是其根本性质,这不同于专业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学院以培养高精尖的专业音乐演出、创作、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其学科设置一方面追求大而全,另一方面又追求专业化、细化、深化。师范音乐学院则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主要目标,以传递音乐文化、启发音乐兴趣、提升音乐素养为,其专业设置注重基础性和示范性。海师音乐学院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其在黎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同时,海师音乐学院具有完备的音乐人才培养方案和经验、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良好的教学场地和设施,这为黎族音乐传承提供了人才和物质条件。另外,海师音乐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主动向黎族音乐文化传承靠拢如成立黎族音乐研究中心、与民族宗教厅合作举办黎族民歌传唱班、开设黎族民族民间音乐课等,这为传承黎族音乐做好了准备。

再次,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海师音乐学院必须承担起黎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第二十二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国家从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鼓励地方高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更新办学理念,办出特色,避免重复。这为海师音乐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主动吸收地方音乐文化资源,融入地方文化,才能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黎族音乐是海南的特色文化资源,抓住这个特色,推动教学改革,创建一流大学。

三 传承黎族音乐,推动教学改革

黎族音乐文化是海南乃至世界独有的,做好黎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好黎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和利用,对海南乃至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国内同类型院校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后,海师音乐学院应以保护、传承和发展黎族音乐文化为己任,逐步探索黎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为黎族音乐文化、海南地域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继续加大黎族音乐资料收集、课题申报的力度

在黎族音乐文化研究方面加大奖励力度,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开设选修课,编著教材或刻录光碟,举办黎族师生音乐会等。同时,在原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黎族音乐研究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在队伍建设、设备采购、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等方面给与鼓励和帮助,以此来推动黎族音乐文化研究的力量和成果。

(二)积极编著黎族音乐文化系列教材

在收集、整理黎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黎族音乐的曲式、调式、和声、润腔、音域等特点,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总结出黎族音乐的特点,为传授黎族音乐和创制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准备条件。同时编著一套黎族音乐教材,包括《黎族音乐史》、《黎族歌曲》、《黎族乐曲》、《黎族乐器》、《黎族歌舞》、《黎族音乐概论》等。

(三)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扩充特色文化教育实力,加大海南民族音乐的开发力度,引进海南黎族民间音乐艺人为客座教授,汇聚相关专家开展黎族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及经验交流会,把海师音乐学院办成黎族民间音乐教学、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基地。

(四)构建以黎族音乐为主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体系

不断革新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现有两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师资型音乐人才为主,兼顾表演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实地采风,保存黎族民间音乐资源,自编黎族音乐教材,把黎族民间音乐作为音乐学院的特色专业的重要内容来建设,并引入课程,增设“黎族民间音乐方向”,增加具有海南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课程,构建较为完整和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

(五)筹建黎族民族民间音乐班

黎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关键在人才培养上,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音乐人才的地方,更应该担负起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在完成编著黎族音乐系列教材后,应积极申报成立黎族音乐实验班,使黎族音乐由民间走进课堂,由粗散走向精致,由通俗走向高雅。这个班应以黎族学生为主,并聘请部分黎族音乐人才来课堂讲课,传授具体音乐技能,并在学费资助、演出奖励等方面给与倾斜,为黎族音乐文化传承储备人才。

(六)打造黎族音乐文化研、学、产一体化教学模式

黎族音乐实验班是开发黎族音乐文化、培养黎族音乐人才、研究黎族音乐的基地。以此为基础,逐步使黎族音乐文化得到保护、传承。同时,以这个实验班为基础,与海南旅游文化等公司合作,在黎族乐器制作、舞蹈编排、歌舞演出、比赛等方面实现盈利,并将黎族音乐推向全国乃至世界,最终实现黎族音乐文化研、学、产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音乐教学改革,完善基于本土文化、实践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建设上有力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人才培养上全面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办学效应。

总之,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发展应以保护、开发、传承黎族音乐为己任,以使黎族音乐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焕发活力为目标,同时,推动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

[1]杨兹举,罗海燕,李柏青.海南民族歌谣初探[M].海口: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30-100.

[2]高译强,文珍.海南黎族研究[M].海口: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185.

[3]石应宽.海南儋州调声和黎族民间乐器的传承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2006(3):52.

[4]高泽强.黎族舞蹈化类型概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2):44-48.

[5]谭爱萍.越过山顶的铜锣声[C]//黎族传统教育浅议.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361-371.

猜你喜欢

黎族音乐学院海南
黎族小伙闯“深海”
音乐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简介
《黎族母亲》等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