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文化视野中对于鲁迅的全面纵深透视*——评王晓初新著《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

2013-04-12王吉鹏吴金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著者论著视野

王吉鹏,吴金梅

(1.辽宁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116029;2.大连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116622)

作为现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开拓者与中华民族现代思想文化伟大旗帜的鲁迅,其多元文化背景生成的思想精神与中华区域文化,尤其是其故乡越文化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深入探讨二者关系,有助于厘清鲁迅与中国文化“固有之血脉”的独特联系,并探究鲁迅的思想本源,以及弘扬中华地域文化中的民族文化精魂,这也正是《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著者王晓初先生数年不惧艰难而致力于这一“巍峨的学术迷宫和一门显学(‘鲁学’)”[1](P334)的原因所在。目前,关于鲁迅与越文化关系的著作较有代表性的已有三种,一为在这一研究领域具有开拓之功的陈方竞的《鲁迅与浙东文化》;二为由浙江鲁迅研究会、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编著,对于这一论题有多方面深入探讨的《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三为重在比较鲁迅与周作人在越文化接受中的异同之处的顾琅川的《周氏兄弟与浙东文化》。而王晓初的《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资料查阅与扎实的资料梳理思考中,力避空泛,逐步积累与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学术领域,辅之以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以清晰的体系架构,时见新意的思想观点,旁征博引且富含学理的论述,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全面纵深的开掘,实现着自己深入探求源远流长的越文化精神谱系与现代文学和思想大师鲁迅之间关系的“走向文学圣地”之梦。论著不但进一步提升与深化了鲁迅生平、创作、思想与越文化的关系研究,更具有进一步探寻越文化之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与价值的实际意义。

一、体系架构清晰,视野宏阔开放

《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体系架构清晰系统,论著共分三编,分别从在越文化摇篮里成长的鲁迅,鲁迅对越文化的时时返顾及其文学艺术中的越文化底蕴,以及鲁迅作为“中华民族新文化方向”体现出的越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生成性意义三个方面切入论述,另有引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中生成的鲁迅做出宏观与细微相结合的关照,对于越文化的精神原型、流变与谱系做出梳理。论著在探讨中以鲁迅思想精神与越文化关系探讨为主旨,兼论及文化、文学、史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等诸多方面,学术思维系统条理,学术视野宏阔开放,恢弘大气,展示出一种开阔学术视域中见微知著的敏锐学术眼光与清晰学术思路。

论著首编探讨“在越文化摇篮里成长的鲁迅”。本编在对越文化特质进行富含民俗学与哲学史学的梳理中,探讨其对于鲁迅思想精神形成的濡染作用。指出正是越地民间艺术与风俗文化中热爱自然与生命,富于自然审美的浙东淳朴民间精神气质滋养形成了鲁迅深挚、自然的思想价值取向与艺术审美天性;而自远古至近现代的大禹、嵇康、王阳明、章太炎等为代表一脉相承的越地贤哲崇尚自由、果敢坚忍等的思想精神无不影响着鲁迅;直至家庭变故又使其深刻体味到台门故里的世态炎凉,不得不走异地逃异路去寻求别样的人生而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如此由越地普遍民情风俗至贤哲思想,归之于家庭变故的个体命运遭际,全面论述了越文化对少年鲁迅思想精神的先期濡染及其走出越地接受多元思想的后期成就,顺时性梳理了鲁迅的越文化熏陶奠定的“原鲁迅”文化思想精神起点。中编则在此基础上,从鲁迅思想、文学的精神源流中探讨其对越文化之根与精神之源的时时回顾及其文学艺术中的越文化底蕴。首先探讨了“原鲁迅”[2](P60)的形成,即越地贤哲崇尚自由与解放的异端文化渊源及与尼采的个人主义相遇而形成的“真正的个人主义”思想等,使得“原鲁迅”,即鲁迅的思想或小说主题原型得以形成。接下来以“沉默”中的鲁迅参与创办《越铎》与整理《稽郡故书杂集》等文学活动为例,发掘其对越文化之根的时时返顾。同时,著者又通过对鲁迅文学创作思想内容的观照来剖析“原鲁迅”的越文化精神之源。中编二则对鲁迅文学、艺术的越文化地域背景,“油滑”的越地民间艺术智慧,立意在抗争的“杂文笔法”与“力”之美的木刻艺术审美个性特征与追求等越文化底蕴进行探讨。论著末编探讨越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生成性意义。指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即为“面海的中国”的海洋——工商文化的“小传统”冲击农业——官僚政治文化的“大传统”,并日益从边缘走向中心,影响中国的过程。[1](P270-271)而作为以越地文化为代表的“面海的中国”人与中国现代文化的精神之父的鲁迅,在“这样一种复杂的跨文化对话中,在各种现代化思潮相互激荡冲突的历史语境中,带着深厚的越文化传统与西方现代文化融合而创造了中国(东方)的现代文化。”[1](P276)在越文化视野中透视“原鲁迅”的形成与其特质,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意义,系统全面,层层深入,架构清晰。

三编的论述不但涉及地域文化,世情伦理与社会变迁,更兼论及文学、艺术的思想内容阐释与价值取向等的观照。其中对于越地思想哲学的精神原型、流变与谱系做出的富有史学意味的梳理,充分体现了著者以文化与文学入手,却又不拘泥于文化与文学领域,而是将目光投向更为深刻的哲学层面,使得论述深刻,内涵丰富。著者将鲁迅的思想精神、艺术个性等相关内容与越文化的史哲探究有机统一。论述中宏至越地民间文化,微至周氏家族,外至越地理文化环境,内至其民性文风,深至其史学传统,细至其诸多贤哲等,全方位展示出越文化的丰厚内涵。在对浙东民性、文化地理环境、民间文化、浙东文风及其史学传统等的全面把握中,从鲁迅的思想精神与审美个性等诸多侧面展示越文化对其的种种影响,分析其以不尽相同的方式潜移默化却又强有力的影响着鲁迅的精神人格与审美个性的成形与发展,以及又怎样形成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紧密联系却又迥然有别的心理接纳机制与思想精神特性。论述严密而系统,论著整体呈现出体系架构清晰、视野宏阔开放的恢弘大气之态,同时也展示了著者宏阔开放的学术视野与广博多元的知识底蕴。

二、学理思辩并重,实证新见并呈

《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在清晰系统的框架建构与宏阔开放的学术视野中,著者还十分注重探讨论述的思辩性、学理性和实证性。著者一方面广泛查阅梳理前人研究资料与理论论著,旁征博引,为自己提供实证与学理支撑,另一方面又用心思考探究,力求最真实的展示出丰富的文、史、哲现象背后蕴含的本质性的存在,每每独有会心所得,使论著时有独特新见,充分展示出著者科学、客观的学术态度,厚重的学术底蕴与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

论著具有较强的学理性与实证性。如上编第二章对于浙东学术、魏晋嵇康风等传统越文化对于少年鲁迅及其思维与文风形成作用的论述,著者在对诸如董平的《浙东思想学术史》、杜维运的《清代史学与史家》、梁启超的《近三百年学术史》与《清代学术概论》、费君清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越文化研究》、余英时的《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等哲学、史学、思想、文化论著,及曹聚仁的《鲁迅评传》、林辰的《鲁迅传》、裘士雄的《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等鲁迅家世、生平传记与文学创作论述广泛阅读基础上,对越文化与少年鲁迅成长进行深入探讨,学术底蕴扎实。如对于鲁迅思想、性格与文风共同体现的“鲁迅风”的探讨,以对于鲁迅固有的“师爷笔法”与绍兴民间“师爷气”关系为切入点,探源溯流,深入思考,认为“既然绍兴师爷和鲁迅都是越文化这棵‘历史之树’所结出的果实,那么他们就已经成为越文化的一部分,相互之间必然具有某些共同性。但是另一方面,如同鲁迅对越文化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样,他对于这种‘师爷气’也是反感的。”[1](P77)又如,对于与鲁迅思维和“师爷笔法”相关的探讨,论著不仅联系到浙东学术、杂学与“浙东性”,还探讨了魏晋文章(“嵇康风”)、章太炎等贤哲思想与个性对鲁迅的影响。论著指出鲁迅对于魏晋文章及风度表现出的“师心使气”“由衷赞赏”,“这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孕育生成了鲁迅怀疑性批判性的思维特征,”“其文章也以强烈的怀疑性攻击性而闪烁着严冷逼人的批判色彩,具有一种摧枯拉朽的凌厉气势”。[1](P85)同时,著者还认为魏晋文章的“师心独见、锋颖精密”风格与“守己有度,伐人有序”的辩驳力量也影响到了鲁迅,使之形成善于“极精锐的一击”与“古朴、简劲、不事华饰”的杂文手法与语言特点。[1](P85-86)而除过“师爷气”与“嵇康风”之外,著者指出对鲁迅还有较大影响的是晚清越籍“学贯中西的一代文化巨子”章太炎,其“自贵其身,不依他力”的大独人格,是“融合、凝聚与升华了自古以来我们民族争取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异端传统思想,传承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狂人精神谱系。”[1](P86)通过以上探讨,著者最终指出:“可以说,对这样一种异端的、特立独行的、叛逆的思想传统的传承与发扬,构成了鲁迅‘魏晋文章式’深刻文风最深厚的思想渊源与文笔特色。”[1](P88)在层层析辨、剥丝抽茧的论证中,著者最终指出深蕴在越文化中的诸多思想及哲学、文学、文化因子,成就了“原鲁迅”,从而将有关“原鲁迅”的思考,从日本留学前期推前至鲁迅幼至青年时代的绍兴故乡生活,使这一探讨得以深化。

另一方面,论著在主要探讨越文化对于“原鲁迅”形成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其中某些保守、陈腐方面对鲁迅强烈批判色彩形成的一定影响,而鲁迅创作的悲凉、忧郁格调,则源于其对越文化内涵的体认等。如在“沉默的鲁迅”及其意义的探讨中,指出“面对古越先民的辉煌强悍与现实越地民性沦落的巨大反差,鲁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与诅咒:‘近读史数册,见会稽往往出骑士,今何不然?甚可悼叹!上自士大夫,下至台隶,居心卑险,不可施救,神赫斯怒,湮以洪水可也。’同时发出了‘吾乡书肆,几于绝无古书,中国文章,其将陨落’”。[1](P109)鲁迅深刻体察到所处时代越地的民情沦落、古风不存的社会现实,痛心疾首对其进行批判。而在“开拓‘越学’:民族文化‘固有之血脉’的发掘”中,这样评述鲁迅的搜集编校古籍工作,“实际上这种‘归魂故书’正是鲁迅的《新生》文艺运动发掘民族文化‘固有之血脉’的继承,是对刚健质朴的古越文化的召唤与征用。”[1](P110)指出虽然鲁迅体察到了故土民风世风日下,但并未放弃,而是试图凭借整理古籍召回刚健质朴的古越文化。著者在此深入开掘了鲁迅文章富于批判、长于讽刺因质的形成机缘,从而使越文化的丰富多彩,鲁迅文风的复杂多样及二者间的关联得以深入细致剖析,论著的富于思辨性也可见一斑。

三、问题意识鲜明,责任意识强烈

《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还展示出著者学术探求中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学术探讨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与人类自由解放的强烈的现实感与责任感,这是一种宝贵的富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学人品格。

首先,著者在探讨中十分注重找出问题的本源所在,问题意识明显。正如钱理群先生与王嘉良先生分别在序言一与三所评,既是“重新体认鲁迅的源泉性价值”之作,也是“从区域文化视角对鲁迅现代性文化思想的深层开掘”之作。对于孙郁先生序二所提出的“越文化里的鲁迅”的探讨,不仅具有纵向探源溯流的恢弘气魄,更有深度追根究底的坚定信心。如在此论著中,对于“原鲁迅”形成问题的探讨,从地域中的民间艺术文化与民俗活动,到自然地理环境的熏染,再至浙东学术、杂学以及魏晋文章与近代学人章太炎等几方面,仔细梳理影响“原鲁迅”形成的外界因素,更从其家庭变故与世俗人情遭际来探求其成长轨迹,将“原鲁迅”的形成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探讨。又如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过程中现代化问题的探讨,其关注由地域文化、世界历史语境以及人的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等诸多视角全面切入探讨,并指出“作为人类历史的第三次革命性转变的现代化又可以被理解为人类解放历史行程中人从宗教蒙昧与封建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个性独立与主体自由的启蒙过程。”[1](P261)以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出其独到的学术识见,展示了著者对于现代化问题的的本质特点所在。诸如此类对于问题追究本质的探讨与把握,无不表现出学者的问题意识。

《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还体现了著者富有强烈责任感的现实社会责任意识。如在“作为‘中华民族新文化方向’的鲁迅——越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生成性意义”探讨中,著者以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为讨论对象,以越地为代表的“面海的中国”与中国现代化,世界史语境下鲁迅等思想家对于民族新生与复兴之路的探索,及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精神之父”的鲁迅及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意义与价值展开论述,探讨中国现代化及现代文化生成中的种种外界机遇与环境艰难,先期的条件成就、自身因质与现实的阻挠波折。指出“面海的中国”的地理文化环境成就一位位、一代代追求现代性的越地思想贤哲,经过其不懈追求与探索,及至鲁迅的集大成与开先锋,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化构建过程中,推波助澜,殚精竭虑,勉力为之,为民族现代化做出了不懈努力。至此,探讨已跨出思想梳理、哲学探求、文学阐释、作家本体探寻的诸多范畴,而延伸拓展向国家与国人走向现代性的现实关切,使得论著具有了较强的现实与时代意义,展示出著者深怀民族如何发展进步的忧患意识与富含现代性探讨的学人意识,而这也正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当代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格所在。

综上,《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著者在对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深入阅读梳理基础上,以自由开放的学术研究心态,从越文化视野中透视鲁迅,在对相关的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发展等全方位关照中,以辩证的思维方式,结合文本细读、思想文化史学梳理及学术资料研读析辨的方法,阐新述异,见微知著,探寻文献史料、研究对象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内部关系,力求在辩证、科学的分析中深入开掘地域文化与作为作家、思想家鲁迅的内在联系及其文化学、文学与社会学意义。王晓初教授以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长期学识积累以及近十年鲁迅故乡绍兴工作的学人身份,潜心于所心仪的越地文化巨人——鲁迅及其与故乡越文化的关系研究,探讨越文化经由其卓杰子民——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投射出的思想精神内涵与艺术审美风格的浓郁光影,以扎实的学术基础,对越文化底蕴的丰厚把握,严谨且富于理性的学术态度和对研究对象的深刻体悟,践行着其学术理想。这一全面宏阔的领域观照、深刻独特的思考识见、富含创新意识与现实责任感的学者风范,辩证地传达出鲁迅与越文化之间血脉相系深层关联的同时,也是著者学术追求和学术思考的一份最直接证言。

[1]王晓初.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日]伊藤虎丸,李冬木议.鲁迅与日本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著者论著视野
居· 视野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RBAP96 Mediates Radiosensitivity of Breast CancerCellsviaInteractingwithRetinoblastoma Protein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