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轮机英语课程改革初探
2013-04-12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参与和受益面。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通过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该文件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具体途径。“轮机英语”作为轮机工程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应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培养学生在工作情境下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成为具备高素质、高职业技能和符合国际公约规定标准的船员。本文参照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师资建设、考试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提出改进轮机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当前高职轮机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课程的重要性尚未被充分认识,普遍认为轮机部人员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且学生可以通过背题库来应付适任证书考试,因此只强调英语阅读能力,对听说能力要求不高。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课上很少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多用传统的“听录音+对答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另外,笔者所在院校将辅机安排在第三学期,但轮机英语阅读、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主机均安排在第四学期,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保证专业知识与轮机英语学习同步甚至提前,期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相辅相成。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主、辅机的进度往往和轮机英语的进度不一致,尤其是主机往往远远滞后于轮机英语,而辅机虽然开课提前了一学期,但由于内容安排顺序的原因,也经常出现轮机英语先于辅机涉及某一部分知识的情况,如船舶污水处理系统、甲板机械,这无形中增加了轮机英语学习的难度。因为英语课堂对轮机专业知识的讲授是有限的,如果学生在没有系统掌握主、辅机结构原理的情况下学习专业英语,只能靠死记硬背来掌握所学知识,势必事倍功半,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2.教材无特色
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工作场景下的交流能力和船上实际工作中的英语需求,教材没有突出实践性、实用性和适时性。另外,内容章节的安排与专业知识的安排不同步,经常出现专业知识还没涉及,但轮机英语已经出现了相关内容的情况。
3.应试教学严重,方法落后
受“大证考试”的影响,院校片面地追求考试通过率,以致教师在授课时忽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而是花大量时间想尽办法去搜罗最新、最全的考试题库并给学生逐题讲解。而学生则花大量时间背题库、记答案,部分学生虽然连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也讲不出,但在考前突击背诵题库,往往也能考出好成绩。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一味地依赖于教材和老师,缺乏主动性,语言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4.师资配置不尽合理
目前,轮机英语课有的院校是由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他们虽然英语基础好,但有海上资历的甚少,对轮机专业知识了解有限,对海上专业实践更是一无所知,轮机英语教学很多时候是对专业知识的简单翻译。有的高职院校由轮机专业出身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虽然这些教师有丰富的轮机专业知识,但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英语语言文化素质和口语水平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语音、语调、语言背景知识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高职轮机英语课程改革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轮机英语”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情境下的语言应用能力,这与当前航运劳务市场的国际化及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船员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充分认识“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的重要性,在保证“轮机英语阅读”课时不减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的课时。
学生在轮机英语学习中往往存在两大困难:一方面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轮机英语内容专业性强,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很难正确理解和翻译。另一方面不熟悉科技英语语法特点。轮机英语具有科技英语长句多、句子结构复杂等语法特点,且专业术语多。面对这两大困难,学生初学轮机英语往往无所适从。调整课程时间设置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个困难。主机、辅机等专业课、轮机英语阅读、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在时间的安排上分别有一个提前量,这样学生在了解了专业知识,储备相关的专业词汇、专业表达方法,熟悉科技英语的语法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听说的练习,既便于内容的重现和巩固,增强理解能力,又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工作情境下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省去了轮机英语课程教学中补讲专业知识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教材建设
选择实用的教材是搞好高职高专外语教学的前提,教材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轮机英语融轮机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为一体,在教材编写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轮机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路可分为三个方面:
(1)在教学内容上,应根据学生未来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确定内容,选取典型工作场景和真实的语言材料呈现工作任务,创设交际情境,着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英语交际能力,以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中对英语能力的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因此轮机英语课程的教材内容应当贴近轮机实际工作,教学内容要与轮机员实际业务相结合,选用的教材可以是相关公约的介绍、船舶机舱备件订购单、修理单、船级社的正式事故报告、著名船级社的检验规范等,但这些材料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改写和调整,而使其无论从句式结构、词汇跨度等方面都能与学生水平相当,循序渐进。另外,也可以利用轮机英语教师上船见习的机会,在不同船型上搜集制作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专业资料,穿插到相应的章节,增强教材的可视性。
(2)在编排顺序上,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轮机专业知识的先后,编排“轮机英语阅读、听说”教材的内容,尽量使阅读、口语所练习的有关知识与学生专业课中所学的知识同步。学生已经储备的轮机专业知识为轮机英语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语境和相关的图式,将会推动更高一层次的语言习得。当学生把英语看作是学习轮机专业的工具,而不是一种负担的时候,他们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3)在编写教材时可以组织英语教师和相关专业课教师一起去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该专业所涉及的英语信息,进行总结和编写,这样的教材使学生所学和企业所需能更好地衔接,从而真正地体现工学结合。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做以下尝试:
(1)现存的外语教学方法很多,但不存在一种能适应各种情况的万能教学法,教师不应过分迷恋某一种教学法而束缚住自己的手脚。针对高职轮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任务教学法”“小组教学”“合作学习”“话题教学”“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内容教学法”可交替使用,按照企业对职业岗位英语应用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教学任务,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适时的激励,教学任务不能过于复杂,还应考虑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等因素。
(2)切实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尝试运用实验室和实训室,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建立网络课堂,丰富课堂知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也可将部分教学内容放到实验室、车间、模拟器或船上进行现场教学,不但能增强感性认识,而且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实境训教”,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确保轮机英语课程贴近实际轮机工作,满足实际工作中的英语需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中最能动的因素,最好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只有通过教师适当的演绎,才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素质。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既懂轮机专业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对从事轮机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中也明确要求进行轮机英语培训的教员应具有不少于 6 个月的海上资历。可以通过上船见习,丰富和积累实践阅历。轮机英语作为工作语言,需要与实际紧密相连,如果不了解工作环境,教学就会无的放矢。
(2)加强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如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例行的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学习制度,就能够很好地补充英语教师专业上的不足,解答其教学中的疑惑。
(3)高职院校也可以从轮机专业教师中选拔英语基础好的教师到外语院校进修,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并将他们充实到轮机英语教学中来。
5.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
考试是学习的指挥棒,适任证书考试更是如此。“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情境下的语言应用能力,马尼拉修正案也从多个方面强调了海员要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但在目前的“大证考试”体系下,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背题库的方式通过轮机英语“大证考试”和“听说评估”,这无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真正提高,更谈不上有效沟通能力的培养。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在保持现行的适任证书考试模式稳定的基础上,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1)鉴于船员职业的特殊性,选择题题库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但应降低题库内容所占比例。考核内容应尽量删掉过细的语法考核和过于生僻的内容,对于专业课不考的内容,在轮机英语的考试中也应当删除。
(2)理论考试应适当增加主观题。一是增加翻译题型,能够加强学员阅读专业资料的能力及英语表达能力;第二是写作内容,可以考查在轮机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内容,这项考核意在培养学生的工作情境下的语言应用能力。
(3)听力与会话的考试应不断增加新题,逐步取消题库,让学生不能仅仅依靠背题就能通过考试,但新增的内容一定是船上工作经常用的知识,而不一味追求偏题怪题,同时可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的形式展现给学员,使之更接近真实的工作场景。
三、结 语
英语应用能力不强一直是制约我国船员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借教高[2006]16号文件出台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生效之契机,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对目前的轮机英语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这需要海事局、各航海类院校、任课教师等的多方共同努力,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调整、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方式改革等作为改革重点,以培养学生在工作情境中的有效的语言沟通能力为目的,协调好轮机英语教学的各个因素,才能真正达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参考书目:
[1] 李志丹.高职英语教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大众科技,2006 (1).
[2] 刘润清.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孙 倩.提高轮机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7(1).
[4] 刘 宁,张延涛.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海上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2(4).
[5] 陈 蓓,林 红.“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精品课程建设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8(1).
[6] 吴桂涛.轮机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航海教育研究,2000(4).
[7] 栾 娈.从STCW78/10公约对船员英语的新要求谈航海英语考核体系的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