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2013-04-11韦红霞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法治校园

韦红霞

(贵州大学马列部,贵州 贵阳 550025)

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韦红霞

(贵州大学马列部,贵州 贵阳 550025)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本文根据这一思想研究我国高校如何加强政治文化建议。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校园法治文化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高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力军,应积极探索通过校园文化创新引领文化发展,培育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主流文化的发展积累经验,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发挥重要作用。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法治建设效果,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实现高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现状研究,已成为一项亟需深化并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指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学校基于自身的特点所特有的文化。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早始于西方,是法律文化发展的近现代阶段。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法治文化是以繁荣的商品经济、发达的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为前提,以权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意识为基本构成要素,以主权在民、宪法法律至上、保障人权、监督制约、依法行政与公正独立司法等价值理念为核心内涵,并且包括社会普遍的稳定的守法、信法、护法、用法等心理态势的法律文化。“法治”是西方法的精神,“正义”是西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精神的高度凝练,以人民民主为内涵的法治文化,在价值观念上,体现主体平等观、诚实信用观和法律至上观;在意识观念上,体现自由、平等和人权;在内容上体现的是权利和义务相辩证统一。高校法治文化是指高校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反映它所处社会的内在要求,必须贯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精神,并将它作为建设的理论指导。

校园法治文化体现着校园中法治精神和理念、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包括全体师生及学校管理者在校园法律关系中所形成的法治精神意识、法治规范制度、法治行为方式和法治物质载体等。其中,法治精神意识是校园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1]高校法治文化应以社会和校园双重和谐为标准,全面实行民主办学、依法治校,妥善处理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关系,充分维护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利益,充分调动高校优势力量和各种积极因素,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从而使法治精神在校园法治文化中得以体现。

2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2.1 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基地,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正以其鲜明的个性深刻的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校园法治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高校人,使历史的文化和现实的文化展现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并由此进行改造,感染和教育每一个关心和参与校园活动的主体,进而以新的风貌再作用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力量和载体,成为中国五千年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成为全社会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风向标。

2.2 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具有双重身份即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肩负着双重任务即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高校,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具有双标准即构建和谐社会、和谐高校,必须树立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法治理念和法治观念,使依法治校得到全面落实,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要使师生员工互相尊重、诚信友爱、平等互助、和睦相处,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校园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最终实现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师生员工安居乐业,学校安定团结,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愉快的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目标。要为建设法治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可接班人,培养具有自觉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民主法治人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需要法治文化的营养来滋润,需要以法治文化来支撑。[2]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将为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提供长期持久的动力支持。

2.3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机制

法治文化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高于政策,法律大于权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法律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涉而引发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或更多冲突和纠纷。它通过对校园规章制度的系统梳理,力争更大程度的实现校园管理制度的立法公正。通过合法的程序设置,有助于实现高校法治过程中的形式合理,这种形式有助于纠纷的公正解决。通过强化权利义务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有助于增强高校师生员工对法治的认同感、依赖感、信任感。因此,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机制,促使人们达成价值共识,最终实现高校矛盾解决机制的整合构建和社会良性秩序的建构。

3 当前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3.1 高校内部民主自由的精神严重缺失

从高校所承担的功能和任务看,民主与自由是高校所必备的优良品格。今天中国的大学,办学自主性不够,管理体制死板,人治倾向严重,行政主导学术,学术成为行政的附庸,行政命令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科层化管理倾向明显。官僚化程度高、分明的等级体系人为造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单向的“命令——服从”关系妨碍了学校成员主体精神的发挥,隐含的“秩序之上”的行为准则严重压抑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管理的高效率来自公众的认同,将基于平等、开放、民主、合理原则基础上的非强制性、双方性行为方式,运用于高校这一相对自由松散的学术联合体中,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3]大学的精神自由没有适宜的土壤和完备的制度基础,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水平不高,效果不佳。

3.2 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权益的体现法治理性的制度文化仍未形成

受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和高校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高校校园法治建设着重于倾向于对制度的设计和形式完备,而极大的忽视了遵守规章制度的观念文化建设,形成了管理为重、权益为轻的错误主基调。形式完备且条款细密的规章制度没有得到主动自觉的遵守,也没有形成各级领导和管理者自觉的行动要求,师生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甚至于屡屡出现侵犯师生的合法权益的情况。校园行政权力的威严常常带来救济机制的缺位,体现法治理性的制度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3.3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随着高等学校步入自主办学的改革之路,高校腐败现象日趋上升,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与高校推动先进文化的要求相背道而驰,制约了高校的和谐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高校学术腐败也十分令人担忧,侵犯他人专利权、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贿赂相关人员获得课题研究资格等违法违纪行为也常被披露于报端。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高校腐败现象严重影响其形象,社会影响十分恶劣。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高校腐败,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加大民主监督,推进法治秩序的建立。

3.4 校园文化的精神价值需进一步培育和弘扬

对大学工具理性的过于强调导致对价值理性的忽视,从而使读书求学沦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甚至只是进阶的垫脚石。在科学研究上,一些教师所谓的学术研究已不再是为了繁荣学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是为了评定职称和追名逐利。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大学生愈来愈注重从功利和实用角度出发,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收获看得见、用得上的成果,以便找工作时增加含金量。校园文化的精神价值走向没落,短期行为的功利、实用对师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精神土壤已经严重流失。

3.5 高校人法治意识不强制约了法治文化建设

高校成员法治观念、法治精神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高校法治舆论氛围,已经对法治文化建设形成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的高校中,一些教师和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并没有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有时甚至采用违法违纪手段来解决,其结果代价巨大,影响恶劣。他们没有形成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本位、法律至上等法治观念,以至于他们畏惧法,从而不能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校园法治文化固然依赖于法律制度的安排,但权益主体的法治意识也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法治文化建设进程。

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既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教育工作者要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自觉承担起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工作创新,改进和加强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工作。

注释:

[1]刘鲁吉,于翊广,张玉霞.大学校周法治文化建构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2]林磊,赵夫鑫.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及其现代意义[J]河西学院学报,2009,(3).

[3]丁建芬.和谐校园建设中高校管理法治化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5).

TheSameTime,theDifferentLife——T ypical C haracter A nalysis in B lood

X I A J inlan
(S ichuan V ocational and T echnical C ol lege,S uining S ichuan629000)

I t is w idely k no w n that Z hang H enshui is good at por t raying characters.Z hang H enshui por t rays a series of successful and typical characters in B lood.T he f igures of T ian P ei z hi,W ei D uanben and F an B aohua ref lect the f lood of money mania under the go v ernment’s policies.I t is only money canma k epeople communicate sincerely.I t has profound signi f icanceof social criticism.

B lood;Z hang H enshui;T ian P ei z hi;W ei D uanben;F an B aohua

G641

A

1672-2094(2013)01-0034-03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2-12-20

韦红霞,(1977-),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大学马列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宪政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教学。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法治校园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