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婚俗与妇女地位的心理研究

2013-04-11黄慧芬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婚俗婚姻心理

黄慧芬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 漳州 363000)

中国婚俗与妇女地位的心理研究

黄慧芬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本文从中国传统婚俗入手分析妇女地位与女性心理的特点,得出受中国婚俗的影响我国女性具有以下心理特点。自卑心理: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缺乏自信,认为女人低人一等;猜疑心理:特别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极易接受消极的自我暗示,常为一些没根据、没必要的疑心所缠扰;焦虑心理:既渴望事业的成功,又希望照顾好家人,当工作责任与家庭责任相冲突时极易形成焦虑心理;性压抑心理:“性”、“淫”不分,视性为肮脏、罪恶、见不得人的,一想到性便紧张内疚。

婚俗;妇女地位;女权主义;女性心理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以已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妇女地位是妇女在社会中和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所享有的威望和所拥有的权力的总称。[2]

我国的女性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了婚俗的影响,她们的人生她们的心理都烙上了中国婚俗的印记。特别是身处于封建社会的女性更是被婚俗所摆布。《礼记·曲礼》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礼记·坊记》说:“男女无媒不交”。“媒灼之言”在古代与“父母之命”相提并论,构成婚姻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通过媒人这个中介女性才能够觅得配偶,与自己相伴一生的人将通过一个陌生人来选择。婚后不论合意不合意,妻子必须“从一而终”,无权提出离婚,甚至丈夫死了也不能改嫁,有的委屈一生,有的含怨而死。

在封建男权制社会中,出嫁是妇女生活道路的重大转折,也是她们人生道路的重要里程碑。女子出嫁后,正如恩格斯说的“男子掌握家中的管理权,而妇女失掉了荣誉地位,变成男子淫欲的奴婢,变成生孩子的工具了”。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班固就提出:“人道所以有嫁娶何?……重人伦广继嗣也。”可见,封建婚姻的目的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封建宗法制度规定,只有儿子,首先是嫡长子才能传宗接代,继承家业;把生儿育女列为忠孝的内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娶妻就是为了生育纯血统的儿子,以资传宗接代。如果出嫁了的女子没有生儿子,“无子”则成为“七出”的首条,就会被休弃,或者任其丈夫另娶。有钱人家,可再娶一个、二个、三个……直到生了男孩为止。没有儿子的女子一旦被休弃,将要面对生活的贫困、内心的孤独和他人的指摘,身心都将受到极大的伤害。为防被休之祸,许多妇女不得不容忍丈夫的随心所欲,有的妇女为了讨好丈夫甚至自亲自出马为丈夫选择妾氏。封建男权使妇女不得违背自己的意愿,处处做出退让屈服,对丈夫全心付出,而却未必能够得到一点的关注,这是何等的悲哀。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生育观的支配下,生男生女大不一样。男女孩刚一出生,就会享受到不同的礼遇:“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对于生母来说,生了男孩受到敬重的礼遇,并会提高身价;而生了女孩则受到歧视的冷遇,甚至遭到杀身之祸。这就无怪当时“母以子为贵”,儿子可成为求生的资本、精神的寄托、安身的卫士。[3]而至今还存在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封建时代的流毒。

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男性常常妻妾成群。一夫多妻,这是男子的特权,而女子只能“随一而终”“一女不能事二夫”。特别是在宋代以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腐旧思想束缚着女性的思想和行为。到了元、明两代,对女子的贞节观更加苛求,不仅夫死要守节,未婚夫死也要守节,甚至偶为男子调戏也应寻死。到了清朝,人们的贞节观达到了顶点,不仅寡妇以再嫁为耻,就连订婚而未嫁的皇女,未婚夫死了也要守志或殉死。历代封建统治者倡导和褒奖“贞妇”、“烈女”,以至立法强制妇女守节,摧残妇女。妇女守节是一种不道德的苦行,轻者丧失了自己一生的幸福,重者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这些思想至今仍荼毒着我国的女性,对我国女性的心理健康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很多女性因为怕别人说闲话而把自己捆绑于不幸的婚姻中,而不敢提出离婚的要求;一些女性年轻失偶,但是因为害怕别人说闲话,遇到合适的对象也不敢再次追求自己的幸福,最终孤独终老;很多女性在面对强暴时宁死也不愿意失去自己的贞洁,把贞洁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1 “六礼”婚俗及其对妇女地位与心理的影响

自周秦到明清的两千多年间,我国婚俗的主要内容是因袭了《周礼》所制订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宋代,哲学家朱熹曾将婚姻仪礼合并为三礼,即纳采、纳币、亲迎,这一变化对后世、尤其是对明清有很大影响,实际上,它的内容仍含有六礼的成分。[4]

1.1 “六礼”婚俗及其对妇女地位与女性心理的影响

“纳采”是议婚的第一阶段,其程序是: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接下来是“问名”,男家请媒人问请女方的姓氏和出生年月。男方问得女方的生辰八字后,就请人占卜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这是决定能否成婚的关键。[5]古时候的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匮乏,对很多事情都无法解释,所以就寄情于占卜等封建迷信行为,希望可以获得对事件的“合理”解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婚姻的缔结也要通过占卜,只有男女的生辰八字相合才能够结婚。如今我们知道男女能否在婚后获得幸福主要看的是男女双方是否有感情,性格上是否合得来。但是古代的女性只有也只能听命于天,她们根本没有选择的自由,特别是对于一些所谓命硬的女性来说她们想要找个婆家更是困难重重。而因为社会文化与社会舆论女性形成了逆来顺受的心理,从未想过反抗,而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

“纳吉”是男家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后世称“纳吉”为“订盟”,现代称“订婚”。这是婚礼中的关键,在这一阶段要决定婚约的主要内容。[6]“纳征”即在纳吉之后男家将聘礼送给女家,这是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仪礼。男家的聘礼须备有礼单,装礼品的箱笼,由人挑抬,甚至伴以鼓乐,在媒人和押礼人的护送下前往女家,而女家往往也采取“回礼”的做法。由于女家嫁出女儿,失去了劳动力,聘礼最早具有合理的经济补偿的性质。[7]但是发展到后来却具有了买卖的性质,有的父母为了获得丰厚的聘礼,不惜牺牲女儿的终生幸福,把女儿像商品一样的出卖:或是嫁给人家当小妾,或是嫁给身体有残疾的人。这样促成的婚姻根本没有感情可言,她们的心里除了埋怨父母也只能接受命运不公平的安排。而本来就地位底下的女性也可能因为买卖婚而使自己在男方家更没地位,终日只能过着压抑辛苦的生活。

“请期”俗称“提日子”、“送日头”,即送完大礼以后,男方选好迎娶的日期,备礼去女家,征得女方同意的仪式。古人迷信,取亲的日期和时辰大有讲究,除选择季节(如仲春二月、秋天),还要选择“吉日”和“吉时”。[8]

“亲迎”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仪式,主要有迎亲和等亲两种。迎亲中,新郎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用双轿,一轿坐新郎,另一轿去时由全福小男孩“压轿”。迎亲队伍回到男家门日,从门外进入室内的过程中仪式最多,迎轿、下轿、拜堂、合卺、入洞房等。其中拜堂是最隆重的礼节。拜堂也叫“拜大地”,实际上,拜堂不止拜天地,还要拜祖宗、夫妻对拜,后来还加上向来宾行礼等。行合卺礼,是亲迎仪礼中很重要的项目,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红绳系两只洒杯,斟满后新郎新娘同时饮酒,饮半杯后交换酒杯一齐饮干,也就是通常说的饮“交杯酒”。这是新夫妇一起生活的起点,包含有夫妇有福同享之义。[9]

1.2 婚后妇女地位与心理

“六礼具备婚姻关系始告成立。它不仅有财富的象征意蕴,更是女方在夫家地位的象征。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聘娶婚”,其中男女双方的意愿没有得到丝毫的体现,这种与当事人“无关”的婚姻就是封建社会婚姻形式的主流。“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制度下的婚姻不是男女之间相爱的自然结果,而是出于男性家族扩大人伦关系的结果。由此可见,婚姻对家族的意义远远大于对他们自身的价值。在男性家族世界中,女性无疑是处于边缘人的角色,她们在家庭中没有任何地位,然而家庭却对她们的生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女子从一生出来就受到冷遇,地位低于男性,衣食不同,培育不等。她们“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于”,一生一世都要从属于男人,服从于男性,听命于男权的支配和奴役。由于一直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女性自然形成了依赖的心理,没有独立的人格,遇事不能自专。在家,作为女儿以父为纲,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和决定。出嫁后,作为妻子由丈夫支配。“娶来的妻,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甚至丈夫可以把妻子作为私有物出卖、转让、典当,以至‘陪殉”,而妻子只能“忍辱服主”,无反抗之理(力)。夫妻之间、只能是夫唱妇和、男行女随、完全是一种主人与奴仆的关系。作为媳妇,必尽一孝字,孝敬公婆和老人,终日小心翼翼。妇女稍有触犯族规、家规、轻者要受到订骂、重者要被休弃,甚至处以“沉潭”、“活埋”等死刑。封建的种种法令,都是维护男权,欺压妇女,偏袒丈夫,重罚妻子。所以,在封建家庭里,妇女处于奴卑的低下地位,根本无男女平等可言。由于随时都有被休弃的可能,女性只能百依百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家庭丈夫儿子身上,就算是这样,由于容颜的衰老女性有时还是最终难逃被遗弃的命运。而那时的女性人际交往圈子极窄,也缺少必要的社会支持,在遇到被休弃时基本没有出路可言,所有的心酸委屈只能自己独自承受,或是通过不健康的途径来发泄。她们极有可能变为封建统治的工具来压迫其他的女性,如婆婆压迫虐待媳妇就是屡见不鲜的事例。

2 婚俗对现今女性心理的残留影响

传统婚俗对女性的种种偏见,对中国古代女性造成了重大影响。传统婚俗不仅吞噬了无数女性的生命,而且还渗入女性的思想和情感之中,成为女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致使她们的心理发生畸变,形成病态的人格,如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是大、男尊女卑、逆来顺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和性压抑心理等。在现今社会中,两性间的矛盾和冲突并没有结束,对女性歧视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仍然存在,女性健康心理仍存在许多问题。[10]

2.1 自卑心理

受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一些女性妄自菲薄,缺乏自信,认为女人低人一等,无竞争意识,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有较重的依附心理。许多女性为了迎合男性,抿灭个性,磨钝锋芒,使自己变得平庸无能,听凭男人摆布。

2.2 猜疑心理

受传统偏见影响,许多女性缺乏自信,特别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心胸狭窄又极易接受消极的自我暗示,对人事持怀疑态度,经常处于防范状态,常为一些没根据、没必要的疑心所缠扰和烦优;焦虑心理:患有焦虑症的女性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2.3 焦虑心理

现代许多女性一方面希望在社会上一展身手,施展才华,保持事业的独立性;而另一方面又受传统婚俗的约束,希望做个贤妻良母、侍奉公婆丈夫、包揽一切家务。既渴望事业的成功,又希望照顾好家人,为工作烦恼和为无暇顾及家人而内疚,极易形成焦虑心理。

2.4 性压抑心理

由于长期受传统婚俗的束缚,我国女性将正常的性观念、性行为皆视为“淫”。“性”、“淫”不分,性意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麻木。这种视性为肮脏、罪恶、见不得人的错误观念,使许多女性具有性压抑心理,陷人一种对爱情无意识的饥渴之中,紧张仿惶,心烦意乱。或者性冷淡、性厌恶,或者性放纵、性变态等。[11]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今天的女性不仅有了恋爱、自主选择配偶的自由,还有离婚、再婚的自由。并且大多数年青人在婚后都不再与父母住在一起,许多女性在婚后都掌握着家中的“经济大权”。而婚姻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性目的也逐渐淡化,男女结婚更多的是因为彼此相爱要共同扶持走过一生。女性不用再为生不了男孩而苦恼,也不用因为害怕被离弃而对丈夫百依百顺。如今的女性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她们在经济上不再完全依赖于男性。她们比古时候的女性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她们可以走出家门进行自己喜欢的社会活动,与不同的人进行社会交往而不是被困在家里。古时候女性出嫁便几乎失去了与自己家里的联系,而如今女性出嫁后还是与原来的家庭有紧密的联系,这是她们坚强的后盾,她们受到的保护多了受到的威胁少了。结完婚后女性还是独立的个体,婚后的生活与婚前的生活不会形成太大的差异。婚后也不必把精力全部放在家庭上女性可以继续自己的社会交往,继续自己的工作。她们的社会空间变大了,她们的内心世界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注释:

[1]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1992(5):66.

[2]沙吉才.中国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第1页.

[3]沙吉才.中国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0页.

[4][5][6]叶涛.婚嫁风俗综述[J].民俗学讲座1986-7-2: 78.

[7][8][9]叶涛.婚嫁风俗综述[J].民俗学讲座1986-7-2: 79.

[10][11]赖小林.中国传统文化与女性心理卫生[J].健康心理学1997(2):67.

[1]沙吉才.中国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8.

[2]叶涛.婚嫁风俗综述[J].民俗学讲座1986,(72):75-80.

[3]秦利君.新旧变革中的婚俗文化[D].兰州大学.2007.

[4]孙绍先.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2004,(5):48-56.

[5]周丽蕊.女权主义的兴起与两性关系的调适[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4):68-72.

[6]刘志玲.基于社会性别的女性心理劣势[J].女性文化研究2006,(1):18-22.

[7]赖小林.中国传统文化与女性心理卫生[J].健康心理学1997,(2):66-69.

PsychologicalResearchonChineseMarriageCustomsand theStatusofwomen

H U A N G H ui fen
(Z hang z hou N ormal U ni v ersity,z hang z hou F u j ian 363000)

T his paper star ts w ith C hinese traditional mar riage customs to analy z e the status of w omen and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 omen.A nd it comes out that inf luenced by marriage customs C hinese w omen ha v 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j ust as belo w.I nferiority:inf luenced by the thought that w omen are inferior to men many w omen lac k of conf idence;suspicion:most w omen are a w are of others'j udgements to w ards them and accept negati v e sel f-suggestion easi ly.T hey are of ten bothered by suspicions w ithout e v idence;an x iety:today’s w omen not only w ant to ta k e care of their family but also w ant to be successful in w or k;w hen there are conf l icts bet w een this t w o responses,it caneasily leads an x iety;oppressionon se x:w omen in our count ry cannot distinguish se x and le w d.I n theirmind se x is something dir ty and e v il.W hene v er they thought of se x they feel an x iety and gui l t.

M ar riage C ustoms;the S tatusof W omen;F eminism;the P sychologyof W omen

D 669

A

1672-2094(2013)01-0017-04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2-12-13

黄慧芬(1987-),女,福建省浦城人,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格培养。

猜你喜欢

婚俗婚姻心理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民族互动下的山西婚俗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