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与《新青年》同人的革命态度关系论析

2013-04-11

关键词:同人钱玄同新青年

火 源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1)

1917年之后,北京时期的《新青年》是提倡新文化和新文学的重要同人刊物,围绕其活动的一群作者就是所谓“《新青年》同人”。他们对于旧知识、旧文化的不妥协精神、批判的决绝态度是非常醒目的,而且对于他们发挥历史作用有很大意义。从旧文化的传统中挣脱出来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他们的革命精神是哪里来的呢?当然主要与清末民初的革命氛围有关,但是他们的革命态度之所以那样突出,也有个人的特殊原因。

1. “父亲”缺位及其社会文化关联

清末民初的学潮风起云涌。学生作为新知识的接受者,具有最大的叛逆潜力。但是,针对旧势力、旧习惯的反叛还仅局限在出外求学的学生中间。就算这些在城市求学的学生们也受到乡间家庭的种种束缚,无法全力与专制做斗争,一时在鼓动下参与了反抗,结果还是会很快败下阵来。这从发生学潮以后学生的分裂反映得最明显。南洋公学“墨水瓶”风潮导致退学以后,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坚持斗争组织爱国学社,还有一部分因为校方引诱,家长威逼,回到南洋公学,另外组班。事件平息后,金匮县绅士华清太订立了《议墨十则》(即《整顿学堂条陈十则》),其中第1至第3条皆涉及“父兄出结”、“父兄到堂”、“父兄保结”等条款[1],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家庭对学生风潮的干预力。要想义无反顾地反抗,必须斩断与“父兄”的联系。

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探讨《新青年》同人比其他人更决绝的原因。因为,按照人格心理学的观点,应该把不同社会人格规范中的角色差异归因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抚育其成员的特定环境上”[2]。《新青年》同人的决绝态度以及在民国初年扮演的叛逆角色也可以从其接受抚育时的特定环境中寻找到部分解释。

根据传记资料的记载,《新青年》同人的核心人物里面,父亲缺位的占大多数,他们多是在幼年时期就失去父亲:陈独秀父亲陈象五在他出生几个月后就死了*这是按《实庵自传》中的说法。按孙其美的说法,他父亲死时他已经两岁了。见孙其美:《陈独秀:身世婚恋后代》,济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过继给四叔陈昔凡,但是他的嗣父中举后去东北做官,离开了陈独秀。虽然过继,陈独秀的母亲仍然以他父亲没有中举来激励陈独秀,陈独秀在《实庵自传》中也没有提到嗣父,而是自认为一个没有父亲的人,把第一章命名为“没有父亲的孩子”,甚至有传闻说陈独秀在外组织了“仇父会”[3]。

周氏兄弟的情况更是众所周知,周父去世时周树人15岁,周作人11岁。胡适也一样少年失怙,父亲胡铁花在胡适三岁时离世。李大钊在自传中写道:“当我刚两岁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去世了,第二年我的母亲又去世,丢下了一个十分需要她照看的可怜的婴儿。”[4]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死时,傅斯年才9岁[5]。

算作例外的有钱玄同,他是钱振常62岁得的爱子。1898年钱玄同12岁时父亲病逝,1902年母亲也病故[6]。哥哥钱恂比玄同年长34岁,因为有“长兄为父”的旧礼法,钱玄同对钱恂非常敬畏。另外一个例外是刘半农,他是有父亲的,而且与刘半农没有矛盾。出现这种例外,是因为钱恂属于开通人士*钱恂、夏曾佑和章太炎同做过张之洞幕府,也主张根本改革,后来做留日学生监督。见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3-54页。,而刘半农的父亲则是学堂教师,也是趋新人士,创办过江阴翰墨林小学[7]。可以说他们都是按照长辈的方向走上新学之路的。有父兄的还有一个吴虞,父亲的存在使他暗中以父亲的形象来塑造自己,终于重演了父亲的悲剧:玩女人,干涉子女的生活——模仿他所深恶痛绝的那些行为。他虽然有父亲,但是与父亲发生激烈冲突,甚至闹上公堂,惊世骇俗,使他脱离了父亲的压迫,实际上也是缺位的。

从心理上分析这种隐秘的影响是心理学家未竟的事业。我们这里只能从社会关系角度来分析失去父亲对部分《新青年》同人社会关系的影响。因为父亲的失去,使得家庭常会经历“从小康堕入困顿”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父亲的孩子们有机会看透陈旧人生的世相,使他们看清虚伪的社会,清醒地意识到自我;他们和传统的家族联系有可能被斩断,这使得他们有更多机会走异路、逃异地,寻找别样的人生。

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有两种:“由文化模式的行为引导出的其他个人对儿童的影响”和“个体通过观察社会行为模式或在这方面所受的教育的影响”[2]。《新青年》同人中没有父亲的人将失去这种影响,至少是减弱和变形了。他们不能得到有力的引导和观察到旧文化模式的合理性,倒是更多见到其黑暗的一面,因此他们无法学到旧传统的那些行为规范,同时因为家庭边缘化产生的压力使得他们被抛出了旧秩序的轨道,成为旧秩序的叛逆者。

这种幼年丧父的人在传统社会也很多,在清末也不是《新青年》同人才有的独特遭遇。但是这一代人遇到了新的契机:由于农村的破产和传统仕进道路的艰难,新学成为社会边缘人物可能的选择方向;学生们因为学堂不在乡村,要上进不得不辗转离开乡土到城市中去,在清末民初存在一个脱离乡村的流动态势;血缘的纽带失去了原来的束缚力量,于是新知识人与传统的纽带已经越来越薄弱。

依照传统观点,“孝”为儒家核心概念,即“子”绝对服从“父”的权威。“子”之修身必须做到抑制自己的欲念来顺从“父”意,必须把父亲的意愿看作至上的准则。《新青年》同人中一些人没有了父亲这个与旧传统的纽带,他们的反抗更少阻力,更容易形成与旧传统的敌意。在斗争中锻炼自己,使得自己成为新的父辈。因为他们早早脱离了乡村宗法社会的环境,不生活在旧的环境中,于是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相信的方式生活。因此,与传统家族的脱离是新学生和《新青年》同人能够脱离旧制度,充当革命动力的重要条件。

2. 父亲缺位对《新青年》同人的影响

“父亲”形象及其缺位都在《新青年》同人感情生活上发生影响,塑造了他们的人生态度。最明显的例子是鲁迅。父亲的病对鲁迅的影响是明显的,他学医就是为了救治被庸医害死的人。《父亲的病》直接描写了自己不忍心使父亲忍受临终痛苦的愧悔。他的同情心是把父亲当作人看待所得到的体验,甚至战胜了亲情。他不知道叫醒他的父亲是不是害得他更为痛苦,并深深为自己听从“衍太太”的胡说而骚扰父亲而感到追悔莫及。可能正是这个经验造成著名的“铁屋子”的想象,他对唤醒垂死之人的犹豫是不是对父亲临终关怀的“后遗症”呢?

父亲失去了,母亲的形象占据了他们的感情生活。因为相依为命,他们与母亲的关系更加亲密。1939年谢氏在江津去世,陈独秀不但披麻戴孝,还对人说过:“先母抚我之恩等于生母,心丧何止三年。”为遵丧制,在百日内暂停酒食酬应以及为人作文作书[8]。鲁迅服侍鲁老太太可算孝顺,接受母亲给他的“礼物”——发妻朱安,不惜打算背着包袱度过此生*与鲁迅同样家庭背景的周作人则完全相反,给人极端不孝的印象。这种表现仅仅出现在和鲁迅决裂以后,他的行为似乎是为了与鲁迅相反。。胡适也一样为了母亲,娶了没有爱情的女人,以“情愿不自由”来获得自由。他们常常是孝子,这点最受后人的注意,并作为他们与传统存在联系的证据。其实《新青年》同人也认识到了母亲的消极作用。许寿裳夫人去世,鲁迅安慰他的儿女说:“提到世兄们失掉慈母,固然是不幸,但也不尽然;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幼而失母,也非不幸,倒可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儿女。”[9]实际上母亲对革命者的阻碍并不很大,如果说影响了他们革命的决绝态度的话,也主要表现在为保护母亲而爱惜自己的生命。这也使得他们不可能成为完全的革命者,对旧秩序的绝对态度的掩盖下,是犹豫和保留。鲁迅青年时期没有参加暗杀活动是一个例子。就算其中革命态度最激烈的陈独秀,在他的自传中都自剖道:“有人称赞我嫉恶如仇,有人批评我性情暴躁,其实我性情暴躁则有之,嫉恶如仇则不尽然,在这方面,我和我的母亲同样缺乏严肃坚决的态度,有时简直是优容奸恶,因此误过多少大事,上过多少恶当,至今虽然深知之,还未必痛改之,其主要原因固然由于政治上之不严肃,不坚决,而母亲的性格之遗传,也有影响罢。”[10]他的“终身反对派”的独立姿态和办事时不能是非分明的自责恰成对照,从“父亲”缺位这个角度分析,倒是正好解释了这种现象,因为后者也许正是前者的另一种表现。

《新青年》同人由于这种无家的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关系两方面都属于无产者;又由于他们的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对立,他们也属于文化上的无产者,于是他们的行为方式上都带上一点“破脚骨”色彩。“破脚骨”是周作人辱骂鲁迅时用的一句浙江方言,他在《知堂回想录》中有一节解释道:其实就是“流氓”的意思,就是俗人所谓“打爹骂娘”。总之是没有恩情可讲,只讲利益的。对于《新青年》同人的这种特色,陈独秀说过:“到了辩论真理的时候,本志同人大半气量狭小,性情直率,就不免声色俱厉;宁肯旁人骂我们是暴徒、是流氓,却不愿意装出那绅士的腔调,出言吞吐,至使是非不明于天下。”[11]于是只认公理不认人情的一面就更多在公共言论中呈现,所以陈独秀说:“为世界学者业已公同辨明之常识,妄人尚复闭眼胡说,则唯有痛骂之一法。”[12]陈独秀大概在私人交往中也流露出这种色彩,这才致使章士钊后来把陈独秀归于“吾弱冠涉世交友遍天下认为最难交者”之一[13]。周作人回忆刘半农时说刘:“写文章特别露骨,有些是‘绅士’不敢用的字面,所以他虽然有进入绅士队里去的资格,却仍旧是‘吴下阿蒙’,插不进足去。”[14]

周氏兄弟好斗而不留情面有“破脚骨”精神的成份。钱玄同在《新青年》的通讯栏频频口出狂言也是戾气的表现。《新青年》同人的这种“破脚骨”色彩在与留学英美的学生对比时最为醒目,后者被鲁迅称作“正人君子”,虽然语带讽刺,但是正好显示出两种人的态度差异。胡适要稍微不同一些,他是《新青年》同人核心人物中最少戾气,而较多绅士气的一个。胡适虽然失去父亲,但是她母亲在他心中设立父亲的虚相。所以他多少保留了正统徽州人重道德的倾向,有着与绅士气相通的基因,带上了一定的妥协性。这种差异最终对《新青年》团体的分裂起了促进作用。但是失去父亲的现实使得他更少受到压制,在《新青年》的早期他是认同这种不妥协的态度的,这才能进入《新青年》编辑部,成为同人的核心人物,而且也和鲁迅一样赞同“父子间没有什么恩”的说法。

3. 《新青年》同人心中的“父亲”

最后要说的是,“父亲”还是《新青年》同人关心的重要主题,成为他们理智讨论的对象,他们拒绝父亲的传统角色,认为应该合理地做“父亲”。

《新青年》同人从父亲的阴影下走出,所以可以理性地安排父亲的角色。这才有鲁迅的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将革命革到“老子”身上。重新安排“父亲”角色的还有胡适的“无后主义”,拒绝承担“父亲”的角色。

钱玄同的儿子转录了钱玄同对他们说过的话:“‘三纲’象三条麻绳,缠在我们的头上,祖缠父,父缠子,子缠孙,一代代缠下去,缠了两千年。……我们以后绝对不许再把这三条麻绳缠在孩子们头上!”[15]钱玄同之所以激愤地说出“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这样的话,实在因为人到中年也就是做父亲的年纪不免更为固执、专制,容易成为年轻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因此愤然加以抨击。这里是不是也有对父亲传统角色的拒绝呢?

陈独秀虽然很少直接论父亲的文字,但是他对孔子之道的反思不免涉及父子之纲。他批判说:“中土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独立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父兄畜其子弟,(父兄养成年之子弟,伤为父兄者之财产也小,伤为子弟者之独立人格及经济能力也大。儒教慈孝悌并称,当然终身相养而不以为怪。)子弟养其父兄。(人类相爱互助之谊,何独忍情于父兄?况养亲报恩,乃情理之常,惟以伦理见解,不论父兄之善恶,子弟之贫富,一概强以孝养之义务不可也。)”实际上是主张子弟脱离父亲的养育而独立,主张父子的关系应该等同于人类之爱,认为父亲的传统形象不符合现代生活。他还提出:“浅人所目为今日风俗人心之最坏者,莫过于臣不忠,子不孝,男不尊经,女不守节。然是等谓之不尊孔则可,谓之为风俗人心之大坏,盖未知道德之为物,与真理殊,其必以社会组织生活状态为变迁,非所谓一成而万世不易者也。”[16]这是认为“臣不忠,子不孝,男不尊经,女不守节”有时是与现代生活相协调的,不能一概抹杀。考虑到那时已经进入民国,没有君臣之实,只有君臣思想,而父子的关系却是实在和普遍的,因此这些思想对父权的触犯是明显而且直接的,难怪当时有人谣传他组织“讨父团”了。[10]

通过以上对《新青年》同人和父亲角色之间关系的讨论,可以看出他们的潜在对手是什么,当然是抛弃、压迫他们的旧传统、旧家族制;可以看出他们当然会采取决绝的态度,比一般人更具革命性,这才能使他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对于历史人物的个人选择,研究者常常关心研究对象遭到了什么样的变故和经历了什么样的事件。比如研究鲁迅时可能关心“幻灯片”事件的影响,研究文学革命的提出则关心胡适如何被“逼上梁山”,但是人格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比事对人格的影响要大得多。”[2]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的独特性应该从他与人的关系中去寻找答案。人生变故和经历也正是通过变换身边人的方式来塑造人格的。

[参考文献]

[1]《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1卷[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112.

[2]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M].于闽梅,陈学晶,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9,114.

[3]郑超麟.对《陈独秀传略》(征求意见稿)提出几点意见[M]//怀旧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233.

[4]黄真,姚维斗.李大钊同志用英文写的自传[J].革命文物,1980(3).

[5]焦润明.傅斯年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4.

[6]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6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13-317.

[7]徐瑞岳.刘半农年谱[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7.

[8]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14.

[9]许世瑮.鲁迅与先父寿裳公[M]//浙江文史资料(51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10.

[10]陈独秀.实庵自传[M].上海:亚东图书馆,1947:12-13.

[11]陈独秀.陈独秀答爱真[M]//陈独秀书信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232.

[12]陈独秀.答崇拜王敬轩者[J].新青年,4(6).

[13]章士钊.与黄克强相交始末[M]//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149.

[14]周作人.刘半农[M]//周作人自编文集·木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7.

[15]秉雄,三强,德充.回忆我们的父亲——钱玄同[J].新文学史料,1979(3).108-109.

[16]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J].新青年,2(4).

猜你喜欢

同人钱玄同新青年
网络同人创作:缘起、模式与困境
钱玄同食言
同人周边项目概述
次元之壁的缝隙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钱三强与父亲钱玄同
钱玄同与《国音常用字汇》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
钱玄同与刘半农炒作《新青年》
编辑要学钱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