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均衡发展与共同富裕之路
2013-04-11李春才
李春才
(韶关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已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二,对外贸易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另一方面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1]区域发展不均衡,直接影响到地区间的差距问题和共同富裕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了解中国发展现状的外国人这样形容中国:沿海像欧洲、内陆像非洲,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和现实情况仍然是极其相符的。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真实地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只有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到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再到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湾经济圈的几个点和线上,经济发展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态。广袤的内陆地区尽管有一些“点”发展也很突出,但整体上还处于欠发达的落后状态。即使是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省份内部,发展也极不均衡。广东经济总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八分之一,但是广东的经济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这个狭小区域,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肇庆和江门9 个城市。这9 个城市国土总面积为4.12 万km2,占广东总国土面积的23.14%,但是其人口总数却占到全省的61%、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78.9%。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拥有13.68 万km2的土地,占广东国土总面积的76.8%,但是人口却只占39%,经济总量更是只有21.1%。前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来广东第一次去粤北山区的清远考察时说:“我不到广东来工作,想不到广东还有如此贫困的地区和如此贫困的人口。”现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来广东工作,考察粤北山区的韶关市和河源市后说:“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到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最穷的地方还在广东,这是广东之耻,是先发达地区之耻。因此,必须坚决打好缩小贫富差距这场硬仗,并以此把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落到实处。”[2]
广东区域性贫困突出,相对贫困问题日趋严重。根据国务院扶贫调研组2009 年调研的数据,广东农村年纯收入1500 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达到了316 万,占全省农村人口的6.14%,高于全国的4.6%。根据广东省与世界银行联合展开的“缩小广东城乡贫富差距”课题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2007 年广东全省区域发展差异系数为0.75,高于全国0.62 的平均水平,已经接近国际上0.8 的临界线。从1997 年到2007 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从2.47∶1上升到3.15∶1。2008 年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遏制,但仍处于3.08∶1 的较高水平,明显高于江苏的2.5 ∶1 和浙江的2.49∶1 的水平[2]。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状况不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更会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
1、邓小平提出的“大政策”
邓小平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提出:“让一部分地、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试图通过“先富”的方式,带动后富的地区和后富的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邓小平的这个“大政策”贯穿了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于是东部沿海一线地区和广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大城市先发展起来、先富裕起来了。而广大的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属于“后富”的那一部分,故暂时还没有发展起来,还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2、梯度开发战略
上世纪70 代末80 年代初,我国经济理论界提出了“梯度开发战略”。该理论认为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东中西三个地带像梯子一样呈三个台阶,但是经济资源条件却是东高西低,所以在邓小平大政策的背景下,先发展东部沿海一线,再逐步向中西部开发挺进,这称之为“梯度开发战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先从资源相对优势的东部沿海一线着手开发,从点到线进行开发和发展,先是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到1985 年海南建省成立最大经济特区,再到开放从东北大连一直到广西北海十四个城市。80 年代开发广东,90 年代开发上海浦东,20 多年过去之后的世纪之交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本世纪初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东部沿海一线的先开发、先发展、先富起来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策的倾斜,政策资源的优势造就了这些地区“先富起来”了。但是政策资源不是万能的,四个经济特区只有深圳发展得比较突出,珠海、汕头和厦门则发展平平。海南特区则基本上没有发展起来,到现在为止依然贫困落后。而像广东的东莞、佛山、中山等地以及浙江全省、以昆山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它们并不是特区,享受的中央政策倾斜的优惠并不是太多,但是这些地区却发展得很好。这样的结果很值得深思。一味地强调中央政策的倾斜和优惠,往往容易成为落后地区无为不治的遮羞布和挡箭牌。
3、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
上世纪80 年代开始,国际产业结构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大转移,资源消耗型等劳动力密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恰逢其时实施对外开放,无缝承接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转移,珠三角沿海一线的所谓“三来一补”、 “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就是典型的写照。到目前为止,沿海经济基本上还是这种形态,对外依赖度很高,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沿海经济就感冒咳嗽。这也是国内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4、亿万农民工的积极创造
沿海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内陆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每年1-2 亿农民赴东部沿海打工,成就了东部沿海经济起飞的奇迹。农民工的血、汗和青春谱写了一曲东部沿海迅速崛起的进行曲。上世纪80-90年代农民工的工资非常低,农民工的这种“人口红利”使得沿海地区获得了发展经济的“第一桶金”,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沿海提供了基本设施积累、资本积累、营销经验积累、市场机制和制度的积累,为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出现了许多约束和问题,与农民工工资成本的提高、人口红利的收缩有着莫大的关联。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也将成为沿海乃至全国都要面对和重视的问题。
三、区域均衡发展的约束及有利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要以人为本,要求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发展。实施区域均衡发展,实现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均衡发展,完全不亚于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沿海先发展的战略。
1、均衡战略的约束性条件
(1)“面”的约束
沿海开发战略是“点”和“线”的战略,均衡发展战略则是“面”的战略。要开发和发展占国土面积90%以上、人口80%以上的广大地区,其量的巨大和复杂性可想而知。而且,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群众的心态和市场发育的程度参差不齐,这种“面”上的均衡发展比沿海发展要艰巨得多、复杂得多。
(2)人口、资源约束
虽然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人力资源相对萎缩、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收缩以及人力资源成本提升。土地等各种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强力的约束。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唯一的途径只能是集约经营。
(3)“绿色”约束
自然环境的约束也是重要的方面,笔者称之为“绿色”约束。沿海发展战略基本上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在今天均衡发展战略下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了,而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将保护与发展并重。以人为本的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的难度更大。
(4)制度性约束
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建成,但是我们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在内陆发展是很不成熟、很不完善的。大市场、小政府的框架基本上尚未建立,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很大。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往往取决于干部的素质与魄力,而不是取决于制度。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区域均衡发展的进程。
(5)国际环境约束
不能把国际环境的恶化理解为均衡发展的制约性条件,但是恶化的国际环境真实地减少了经济发展的机会。沿海发展时正好碰上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但是就目前的国际环境来看,产业转移的窗口已经正在发生改变。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已严重影响到沿海经济发展,也必将阻碍区域的均衡发展。
2、均衡发展的有利条件
(1)良好的经济基础
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位居世界第一,年财政收入突破10 万亿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30 多年来特别是近10 多年以来建设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乡村公路、高铁等设施,使得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拥有了很好的沟通渠道和平台,这是均衡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同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由中央掌握,有利于全国的统筹发展。
(2)榜样力量
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动后富,既是制度设计的初衷,也是社会主义的必然。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内地农民工在沿海、在城市打工,亲眼目睹了沿海和城市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耳濡目染,既获得了感性上的认识,也获得了技术、经营能力的提升和理念的转变。于是许多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实现了打工仔到老板的华丽转身。这些都是榜样力量有力的证明。
(3)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
在内陆、乡村,市场经济发展了几十年,已经逐渐走向完善,这同当初沿海发展时期的计划经济制约不可同日而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观念、市场观念、创业意识、老板意识、风险意识等等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已经扎下根来。同时,市场机制、市场环境、法律环境比起改革开放初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构成了均衡发展战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区域均衡发展与共同富裕之路
1、统筹发展
(1)统筹沿海与内地的发展
世纪之交创立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要坚持到底,并且要具体化、细化到每一个地区,而不能笼统地停留在战略层面。沿海先发达地区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和带动中西部内陆地区开发和发展,对口援建新疆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模式。在对内陆地区进行开发时,要注意点多面广,要注意内部竞争,但要反对恶意竞争。在内陆开发和发展时期,国际间的竞争也在加剧,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竞争,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强劲的竞争对手。如果我们内部恶意竞争,国外竞争对手就成了获利“渔翁”。中部崛起的六省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发展区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区都已经有了良好的起步和发展。中部地区既不同于沿海,也不同于西部,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和工业基础,开发和发展起来会迅猛异常,所谓的“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就是真实写照[4]。但是中部地区毕竟点多面广,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抓紧,又不能急躁。抓住重点,持之以恒地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进,几年之后将会凸显成效,中部也将真正“崛起”。
(2)统筹城乡发展
我国长期坚持城乡二元治理结构的政策,“三农”问题目前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长期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对农村欠账太多。2006 年开始,这种局面得到改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开始实施。从2006 年开始的六年时间里,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三农”作为弱势区域、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基本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目前城市化率已达51%,但仍然有近半人口在农村。“三农”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统筹和加快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切实解决和消除“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中小城镇,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城乡一体化实现之日,就是我国全面现代化实现之时。
2、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重点到一般
均衡发展战略解决的是“面”的问题。解决“面”的问题同样有一个先后秩序,还得遵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重点到一般的规律。均衡发展战略还得采用“非均衡发展”的规律来解决。千万不能在内陆广袤土地上撒胡椒面,面面俱到、处处想发展,那样哪儿都发展不起来。在内陆地区沿江沿线(铁路、公路主干线)设纵横几条线,每条线若干个重点,特别是几纵几横的交叉口,重点布局、重点发展,再沿线辐射和扩散。这样就从点到线再到面,全面发展起来。不遵循点——线——面规律的做法是错误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3、走绿色发展道路
均衡发展不能走发展沿海的老路,而只能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减少资源的消耗,实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保护好自然环境,实现以人为本、为人创造幸福生活和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发展,经济发展应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并驾齐驱。这样内陆同沿海、农村与城市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蓝图才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也就会实现。
[1]新华社.温家宝指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lh/2011-03/05/c_13762156.htm,2011-03-05.
[2]陈鸿宇.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读本[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10.128-130.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
[4]高志敏.苏北与粤东西北地区开发成功经验对新一轮湘西地区开发的启示[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