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新区研究热点综述
2013-04-11张东生
赵 冰 张东生
(1.石家庄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5;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401)
一、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自20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中国高新区历经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有83个。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超过40%,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区、扩散源和增长极核,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国内外关于高新区等经济园区的研究日益广泛和丰富。本文选择了2001年至今十余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近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和一些外文期刊、经济类丛书,从中获取了有关高新区的文章共计736篇。本文对这些文章和观点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高新区的既有研究大体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
二、相关理论研究焦点
(一)关于高新区建设的基础理论
关于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理论非常多,有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1934)等的“创新理论”[1]62;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Walter)的“中心地理论”;佩鲁(Francois·Perroux,1955)“增长极理论”[2];缪尔达尔(Gurmar Myrdal,1957)的“积循环因果关系理论”[3]53;赫希曼(A.O.Hischman,1958)的“空间极化发展理论”;弗里德曼 (J.R friedmann,1966)的“核心—边缘扩散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苗床理论(孵化器理论)”(Malecki,1994;Nijkamp,1988)[4];“产业集群理论”(马歇尔,1890;韦伯,1909),其中“规模收益递增理论”(克鲁格曼,1991)和波特的“新竞争理论”在业界影响巨大。我国学者(王辑慈等,200l;盖文启,2002;范柏乃,2003;魏江,2003;刘恒江等,2005;苏英等,2006;苏依依等,2008)[5]也都提出了各种有关产业群聚现象的深入研究成果;陆大道1984年提出了“点轴开发理论”;国际科学工业园协会第九届世界大会(1993)提出“三元参与论”,认为高新区建设包括科研机构、企业界和政府三方;随后,景俊海教授提出官、产、学、金、孵“五元驱动理论”;向世聪(2006)在其《园区经济论》一书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述了园区经济的空间特征、系统属性和系统功能,探讨了基于产业集聚的园区经济的成长机理、运行机理、动力机制、综合评价、运行效应和制度安排,揭示了园区经济的运行规律,初步构建了园区经济的基本理论体系。
(二)关于高新区的发展现状、未来思路和定位
萨克森尼安(Saxenian,1994)以硅谷和128高速公路两个高技术产业集群为例,对二者的创新和竞争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6]226;张鸿(2002)研究发现中国高新区的政策环境存在立法水平低并欠缺一致性、内容不完善不科学、缺少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优惠政策、政策执行力度和实效性不高等诸多不足[7];张克俊(2005)对国内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高新区进行了SWOT比较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了建议;韩伯棠(2007)研究了高新区的现状和有关二次创业的问题;通过要素聚集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李强(2007)发现了要素聚集度高的高新区却不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因素[8];刘军、姚佐文(2009)选取了我国中部的9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代表,并利用C2R模型评估了各个高新区的创新绩效,发现在部分高新区存在创新投入较少,资源配置率偏低等问题[9]。
1992年国务院研究室(吴林海,1992)建议国家高新区在进行改革和建设时,注意搞好8方面的工作,处理好8方面的关系,如“使用外资与发展民族高新技术的关系”、“产业结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10];吴敬琏(1992)认为高新科技企业和技术人才的聚集和发展与高新区的自然条件、区位、政策及其他条件都息息相关;牟宝柱(1999)提出应根据腹地区域和高新区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建立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园区[11]45-46;安士伟、贾学峰(2004)指出条件较好的高新区应重点建设,通过空间的合理化布局更好地发挥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2]。
(三)关于高新区的管理模式和政策制定
寇作鹏(1999)、邢飞和徐永香(2009)等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式,认为高新区建设应设立国际先进管理体制[13],扩大管委会独立管辖权,裁员增效,增强软环境建设等[14];刘明明,肖洪钧(2010)以大连高新区为例,对“行政托管”管理模式的内涵、优劣势、可操作性和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15];邹樵、陈建洪(2011)系统研究了国外高新区管理模式的类别与特点,并和我国高新区存在的三种典型管理模式做了对比(刘长虹,2010)[16]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新区的未来创新发展模式。
骆山鹰(2000)对国内高新区优惠政策进行了比较与归纳;范伯乃(2001)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展开研究,发现了一些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变方法[17]145-162;汪涛、李炜、汪樟发(2011)分析了1988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下发的关于国家级高新区的所有政策文件,研究了国家有关高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和协调状况[18]。
三、实证方面的研究重点
(一)高新区的评价体系
国内外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产业创新能力、竞争力和高新区发展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最早涉及高新区产业集聚评价方法的学者是美国的埃井雷特·M·罗杰和朱迪恩·K·拉森(1985),他们以硅谷为例通过定性分析揭示了硅谷形成“凝聚经济效应”的条件,同时也发现定性分析方法不能科学地评价园区;美国学者Makecki(1987)利用科技人才和风险资本的流动性等8个指标对高新区的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19];1999年硅谷网络公司设计了了一套由三级指标组成的硅谷评价体系,并依据新指标评价硅谷每一年的综合发展情况。
我国政府和专家、学者也纷纷致力于高新区评价体系的研究,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先后四次于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08年构建和完善了国家高新区绩效评价体系;李金华(2000)设计了包括经济效益、创新能力、发展潜力三个子系统的高新区发展评价系统,但忽略了对辐射能力的评估[20];赵玉林、汪芳(2000)将高新区评价分为经济科技实力评价和宏观区位条件评价两个方面,但指标设定过细且多为描述性的,影响了数据的收集和评价的精确度21;窦江涛、纂良群(2001)构建了评估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系框架,认为高新区是一个复合系统,由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科技创新五个子系统构成[22];孟浩(2004)提出区域创新体系应是基于产业集群的群簇区域创新体系,并设立了高新区自身的创新评价系列指标;梅姝娥等(2004)迎合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新需求,设计了技术创新水平、孵化器建设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国际化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五个一级指标来评价高新区的发展水平,但二级指标涉及的内容太多,不便于实际操作[23];王林雪等(2005)建立了一套评估高新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包括基础设施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资源转化力、技术竞争力和园区公共管理竞争力5个为一级指标[24];基于自主创新的国家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孙万松(2006)建立了基于CIT模型和定律的评价指标体系[25]100-110;邵学清在2007年提出的评价体系包括:产业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力、创新环境和国际化水平4个一级指标[26];闫国庆(2008)等构建了包括创新投入、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4个一级指标的高新区创新水平测度体系[27];朱少鹏等(2008)运用AHP法以中关村、张江高科和深圳高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高新区的竞争力[28];陈家祥(2009)建立了创新型高新区的评价体系,包含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孵化培育能力、创新主体能力及创新绩效4个一级指标和R&D投入力度等18个二级指标[29];高早亮等(2011)构建了一个三层次模型来评估高新区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辐射力、创业环境支持能力和高新区发展绩效五个方面[30];胡树华等(2011)从支撑能力、创新能力、贡献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四个维度构设了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7个有代表性的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检验[31]。
(二)高新区与创新绩效
Castells&Hall(1994)、Scott(1998)分别对伦敦、硅谷、日本科技园区中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32];1996年Audretsch等人探讨了高新区研发溢出效应和区域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33];Westhead(1997)对英国科技园内外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研究[34];Bernstein等(1998)研究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国际研发活动,认为国际研发溢出效应能辐射腹地区域[35];L·fsten和Lindel·f(2002)对瑞典科技园区内外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36];我国学者石晓梅等于2003年研究构建了高新区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7];常玉等(2006)对西安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38];王丹(2008)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利用DEA模型对其中四种主要产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论均认为高新区等科技园区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是上述研究关于高新区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的探讨还略显单薄。孙丽芝(2009)以深圳市为例,利用因果分解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因果关系和协调度进行检验和测算,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在高层次水平上相互影响和促进,具有较高的协调性。
(三)高新区与新兴产业
Chung-JenChen,Hsueh.LiangWu,Bou WenLin(2006)基于DEA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评价研究了我国台湾新竹科技园区内的六个高科技产业[39];陆国庆(2002)、张岩(2006)和孙洪波(2007)等对新兴产业的识别和选择进行了探讨;陈洪涛、陈劲(2009)等对政府导向和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40];王德禄(2010)对高新区和新兴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刘新艳等(2011)分析了高新区新兴产业培育的路径,具体是从要素孵化到企业的创业和创新,再到产业链和产业网络的形成[41]。
(四)高新区与腹地区域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园区经济与腹地区域的相互作用展开了研究。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E.L.Ullman,1957)率先提出了空间相互影响的理论,他认为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间商品、人口与生产要素的相互传输过程[42];Marks menetal(1986)以美国科技园区为例研究了园区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园区具有扩展区域就业和技术发展的能力和作用;Park等(2003)实证分析了韩国的产业内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溢出效应[43];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并从这个角度研究了区域与腹地区域的关系。
我国学者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也广泛涉猎该领域。张向先等(1997)认为高新区内高度密集的技术和知识,会通过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腹地区域的发展44;胡珑瑛,王建华(2001)根据增长极理论分析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机制,认为其辐射和带动机制是通过极化和扩散两个效应叠加产生溢出效应的结果[45];王缉慈(2001)从高新技术空间扩散的角度,研究发现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成熟的技术和产业势必会产生扩散,进一步引发产业布局调整[46]109;纪德尚(2002)提出应利用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辐射功能,促进腹地区域积极利用新技术,优化传统产业结构[47];杨稣等(2008)也探讨了高新区技术创新扩散对周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48];肖洪钧(2003)分析了高新区的投入产出情况[49];张明,李娟(2003)重点研究了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50];王慧(2003)研究了高新区发展对腹地的空间规模、形态以及产业、人口与社会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他们均认为高新区等园区能在多方面促进腹地区域的发展[51];杨蕙馨等(2005)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扩散效应,对于传统工业结构的优化做了研究;范晓屏(2005)研究了园区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发展,探讨了产业集聚、网络治理和社会资本这些因素对园区创新能力、资源运筹能力和市场引导能力的影响;张红娟等(2006)认为区域互动发展就是区域间各利益主体遵循市场原则,多方分工合作、协同发展,促使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实现区域增值创新和“双赢”局面[52];曾另琼(2007)认为园区经济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万晓玲(2007)从促进就业、拉动地区经济、促进国际化程度和税收贡献度四个维度实证分析了高新区对腹地区域十年的动态数据并得出结论,高新区的扩散能力与腹地区域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直接相关,高新区区位与其扩散能力无直接关联[53];杨莉莉等(2008)发现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和内在联系;纪德尚等(2009)认为高新区是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强调园区发展既要适应政治、科教、文化、法律等要素环境的变化,又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条件,在谋求园区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区域经济、社会双重目标的实现;陶庆先(2010)实证分析了28个省份的54个国家级高新区,结果表明,高新区通过创新、极化和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54];徐代明(2011)以南宁高新区为例,指出高新区已经成为腹地区域新的经济极核,其技术创新优势推动了腹地产业集群和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实力的提高。同时,高新区也是创新型城市社区建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55]。
四、结束语
总览文献,国内外对高新区的研究已从理论研究逐步过渡到实证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也从最初的定性分析、比较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从研究内容来看,对高新区的研究迎合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一是集中在高新区自身的如何“二次创业”方面,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新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未来的研究视角和领域会更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法]弗朗索瓦·佩鲁.增长极概念[J].经济学译丛,1988,(9).
[3][瑞典]冈纳·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M].伦敦:达克沃斯出版社,1957.
[4]Malecki.E.J,Nijkamp.P.Technolo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some thoughts on policy[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C:Government and Policy,1988(6).
[5]苏依依,周长辉.企业创新的集群驱动[J].管理世界,2008,(3).
[6]Saxinian.A.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128[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7]张鸿.我国高新区的政策环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
[8]李强,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6).
[9]刘军,姚佐文.我国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绩效评价[J].技术经济,2009,(3).
[10]国务院研究院.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改革和建议[N].人民日报,1992-11-25.
[11]牟宝柱.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
[12]安士伟,贾学峰.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空间布局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
[13]寇作鹏.关于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1992,(2).
[14]邢飞,徐永香.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9).
[15]刘明明,洪钧.基于“行政托管”的大连高新区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9).
[16]刘长虹.基于增长极和产业集群理论的高新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10,(4).
[17]范伯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法律环境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8]汪涛,李祎,汪樟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协调状况研究[J].科研管理,2011,(6).
[19]Makecki E J.The R&D Location Decision of the Firm and Creative regions—A Survey[J].Technovation,1987,(6).
[20]李金华,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评价系统研究[J].统计与预测,2000,(6).
[21]赵玉林,汪芳.高新技术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6).
[22]窦江涛,綦良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1,(1).
[23]梅姝娥,等.“二次创业”阶段中国高新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4,(4).
[24]王林雪,张丽娜.我国高新区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7).
[25]孙万松.高新区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6]邵学清.关于我国高新区评价指标与方法的若干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07,(5).
[27]闫国庆,孙琪,陈超,仲鸿生,任建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4).
[28]朱少鹏,曾刚.基于AHP方法的高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6).
[29]陈家祥.国家高新区功能异化偏离的测定与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
[30]高早亮,崔然,叶成杰,孙明.黑龙江省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
[31]胡树华,解佳龙,王松,王姣.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研究[J].软科学,2011,(5).
[32]Capello R.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tech milieux: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gresses[J].Regional Studies 1999,(33).
[33]Audretsch D.B.Feldman M.P.1996.R&D Spillovers and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3).
[34]Westhead.R&D“inputs”and“outputs”of technology based fims located on and off Science Parks[J].R&D Management,1997,(1).
[35]BernsteinJI,MohnenP.International R&D spill overs between US and Japanese R&D intensive sectors[J].Jounal International Economic,1998,(2).
[36]Lofsten.Lindelof.Growth,management and financing of new technology based fims—assessing Value-added contributions of located on and off Science Parks[J].The Intemational Journd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2,(30).
[37]石晓梅,胡珑瑛.高新区创新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3,(3).
[38]常玉,董秋玲.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06,(2).
[39]Chung-Jen Chen,T hsueh-lzang wu,Bou-Wenlin,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Taiwan’s science park[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Social change,2006,(73).
[40]陈洪涛,陈劲,等.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9,(3).
[41]刘新艳,黄斐,陈圻.高新区培育新兴产业的路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8).
[42]Ullman E.L.American Commodity Flow[M].Se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
[43]Martin R.Deconstructing Clusters:Chaotic 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3.
[44]张向先,白凯,葛宝山.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3):
[45]胡珑瑛,王建华.高技术园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评价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1).
[46]王辑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7]纪德尚.高新技术园区社会创新环境的系统整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48]杨稣,朱子良.技术创新扩散对周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研究[J].理论导刊,2008,(9).
[49]肖洪钧,姜照华,刘媛.高新技术园区投入产出综合实力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3,(12).
[50]张明,李娟.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2).
[51]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J].城市规划,2003,(3).
[52]张红娟,延军平,周立花,等.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主要类型及实施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6).
[53]万晓玲.我国高新区扩散力与腹地经济互动的实证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07,(2).
[54]陶庆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竞争力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探究[J].科技与经济,2010,(3).
[55]徐代明.经济转型时期高新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研究——以南宁高新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