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人文教育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2013-04-11陈志霞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图式语感人文

陈志霞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途径。在高校人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生命关怀的人文教育中,促进学生语感的培养,可使学生从一花一草中窥见整个世界,从片言寸语间洞察世事人情,在阅读经典时领略不同人生境界,无形间获得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一、语感的性质

20 世纪20 年代,语感一词由夏丐尊先生提出,叶圣陶等人也提倡要重视语感的训练。此后,教育界诸多学者对语感的性质展开了激烈讨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所提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可见语感的重要性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语感到底是什么?至今尚无定论。根据从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角度所作的不同诠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如下:李珊林(1990)认为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2]。杨炳辉(1994)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3]。王尚文(1999)认为语感是人基于其直觉语言知识、既成观念和感情倾向对于言语对象的整体直觉,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也可简称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4]。熊成钢(1997)认为语感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5]。施茂枝(1998)认为语感就是人在长期言语感知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言语的理性的直觉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境感、语艺感等[6]。李海林(1992)认为语感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7]。语感是人对语言及语言环境所作出的一种直接并快速的领悟能力,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验性

语感并非天生就有的,而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逐步提高、层级上升的过程。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语感,跟成长环境、生活习惯、个人体验息息相关。良好的语感环境、阅读习惯以及活跃的思维方式体验有助于个人语感的培养。语感的获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然习得,如小孩子不需要大人花大力气去教他,他就能学会说话、交流;一个中国文盲听外国人和他说中国话,能感觉到总有点不对劲之处。另一种是通过学习获得,如学生通过在课堂听教师讲解语文知识,介绍人文背景,从而掌握语言规律,最终有意识的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

2、直接性

Krashen 在其语言调节控制模式理论(The Monitor Model)中阐述“自然习得假设”(The Nat-ural Route Hypothesis)时认为,从神经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习得的知识在大脑的左半球,随时可以接受自动处理,而学到的知识则位于大脑的其他部位;从语言应用角度看,习得的知识是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主要来源,而学到的知识只能起调节、监控的作用[8]。语感是一种对语言快速反应的能力,能不假思索的对语言进行判断,是一种语言定势。凭着良好地语感,人们可以根据语境的不同,体察他人言词中的细微差别和情感色彩,快速理解别人说话的含义。良好地语感也可以让人们不假思索的运用语言,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3、综合性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书面、肢体、表情)的一种敏锐、直接的感悟。王力先生认为,“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即西洋语言重视语法规则,照字面意思理解一般不会有太大出入;而中国语言重视的是“悟”,通过对语言主体的心理因素、言语环境及语言含义的深刻直觉,并进行综合、整体的全面分析,才能得出语言的真实含义。可见,良好的语感是一个人语言功底、道德水平、审美情趣、文学修养及生活基础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感性与理性、经验与理论、具体与抽象交互作用的产物。

二、高校人文教育中学生语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培养学生语感最好的时间不是高校阶段,而是在中、小学阶段。高校期间被迫提出学生语感的培养,是因为高校人文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语感非常差,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大多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教师过分关注考试,教学中注重讲解字词、语法知识,将文章诠释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另一个原因是目前中学生手中的“课外书”主要为考试辅导书,他们很难有机会去浏览真正的课外出版物,无法开拓视野、丰富情感、培养情趣。大学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不是具体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大学人文教育中再提学生语感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出于各种原因,目前在大学人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感也是危机四伏,效果甚微。

1、人文教育在高校处于“边缘化”地位

大学开设人文教育课程的最初目的是培养具有自由精神的人,但是目前诸多高校已经违背初衷,在人才培养上急功近利。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高校管理者过分注重专业的实用性,忽视人文教育的基础性。以某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为例。《大学语文》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作用很大,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的讲授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形成良好语感,提升其表达能力。该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分31 个单元,精讲课文96 篇,泛读课文664 篇,每周3 个课时,每个学期共计45 课时左右,除去节假日实际上课只有三十多个课时,任课教师要在如此之少的时间内完成31 个专题的讲解,并梳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根本是天方夜谭。而与附近几所高校比较而言,该校还是相对较为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众多高校或者根本不开设某些人文课程,或者即使开设,也没有足够必要的课时,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人文课程教师上课应付、学生对付的情形。任课教师觉得自己属于学校的边缘化人物,学生对人文课程更不重视。

2、人文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古板,难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感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式教育还是偏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以相关知识的传授为中心,某些教学专家评判教学效果好坏时,上课学生是否安静听话成为评优的主要指标,“示范课”评比更是以教师讲授为重,教学互动较少。因此,即使教师授课经验丰富、思路清晰、语音标准,道理深入浅出,但效果仍然不甚如意。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仅是观念的输送,学生不需要思考,更不需要主动发言,从而丧失了许多提升语感的机会。专业课问题对错可能十分明显,但人文课程的相关问题通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因此改变人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发言,充分表达其观点,实现思想创新,才能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语感,否则光靠教师传授,学生的语感将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

3、学生深受应试教育影响,难以体会语感的作用

人文教育对学生语感提升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国学生大都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尽管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感培养提出了要求,但事实上我国中等教育中成绩考核始终位于首位。为应对学校考试和社会就业的压力,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大多集中精力去获取那些具有实际有形价值的、能即时发挥作用的“硬件”,比如各种证书、专业技能培训等;而对于短时间难以发挥效用的人文课程,基本上就是应付了事,大都抱着凑学分的学习态度。大学人文教育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感,学生就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适合自身的抉择。所以目前高校校园“老实人吃亏”的观点盛行,同学之间攀比现象层出不穷,享乐主义遍地开花,整个校园弥漫着浮躁的气息,如此恶性循环,学生将更加难以静心学习人文课程,语感提升也无从提起。

三、高校人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对策建议

语感的培养问题由来已久,因为它很难用具体的文字予以描述,也尚未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目前,高校人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胃口”,培养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兴趣,只有人文教育真正得到重视,学生语感的提升才能实现。

1、高校管理者要摆正人文教育的位置

人文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直接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心态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基于此,高校管理者应改变现在人文教育的弱势地位,通过营造浓郁的大学人文氛围、合理增设人文课程等方面,提升人文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性。

人文氛围的营造上,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静、动两个方面予以实现。静的方面表现为巧妙构建校园环境。如在学院矗立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刻或名人塑像或是建立自己的学院历史展览馆,每批新生入校,都带领新生到学院历史展览馆参观,给新生介绍学院的历史,增强新生入校荣誉感;在学院教室、走廊等地方,多张贴一些名人事迹、格言等。动的方面,学院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并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支持。学生们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或者活力会产生一种隐性的人文气息,让每一位走进校园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某篇新闻报道曾这样描述,高校在迎新时,新生进入高校看见的不仅是班主任,还有一路五花八门的社团为招人而打着的“活广告”,如武术社团的成员穿着少林服装表演、书法社团的成员挥毫泼墨吸引新生等。走进这样充满人文氛围的高校,自然能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

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针对学生开设尽可能多的人文选修课程。目前人们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选修的人文课程大多是大学为同学们凑学分而胡乱开设的“玩”的课程,只有专业课才是“正经”课程。但若放眼国外,就会发现很多名校选修课才是形成其特色的重头戏。这些名校最受欢迎的课程往往不是专业课,而是部分选修课,其选修课比重基本位于60%以上。与其相比,我国国内大学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据了解,我国一流大学如清华、北大选修课所占比重一般也就是34%左右,一般大学选修课所占比重多为24%左右,这个比例中可能还包括一些限制性选修课(或称准必修课),其实际比例可能更低。例如,某高校基础课部开设的选修课程仅包括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湖湘文化专题、西方文学作品赏析、中西文化比较、大学生艺术修养,音乐欣赏,摄影、书法技巧与欣赏九门课程,选修课开设数量少,科目也较为单一。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不同,人文教学是打开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提高精神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所以适当减少学科专业课程,增加人文选修课程,扩大学生选择面,应成为高校人文课程设置的发展思路。

高校开设人文选修课程不尽如人意,但是更令人担忧的是人文教育的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以湖南省部分高校为例,很多高校开设的选修课并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都是找外聘教师上大课。一般来说,外聘教师教学责任感相对较低,教学态度也不太认真,因此即使学生对某些选修课兴趣浓厚,但受任课教师的影响,也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选修课到课率越来越低,教学效果越来越差。学生不是机器,高校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会做事的前提应是学会如何做人,而其必要条件就是要有称职的、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的培养和辅导。为此,高校在多开设人文选修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多培养称职的人文课程教师,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领略人类文化的深奥与博大,得到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喜悦。人文课程才能真正有效的帮助学生领悟深厚的人文精神、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浓厚的语感,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适应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综合型人才。

2、掌握语感培养思路,依据语感获取方式,创新人文课程教学方法

语感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学时机和方法的把握。培养语感,使学生具备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应首先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好感受言语的基础。传统“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提升语感效果甚微,人文课程是欣赏的课程,其教学本身也应该是“人文”的。应充分抓住学生的切身感受,在情感体验中发展语感。感受同生活的直接经验息息相关,若离开了生活经验,那么语言与现实就失去了联系,也就很难获得具体的语感环境。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墨哈特提出了图式理论,对于探讨语感培养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鲁墨哈特认为,“图式理论基本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运用的理论。按照图式理论,所有的知识都组成为一定的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9]根据图式理论,图式在人们语感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意味着:一是人们头脑中本来具有的图式数量越多,其再生成新图式的能力就越强,并且形成更有用、更高级的图式难度就越小;二是人们头脑中图式数量越多、图式的质量越高,那么其直觉思维就越敏锐,运用图式的能力就越强,即能够在相应的言语环境中快速的把相关有用的图式调动出来,准确理解别人的意思或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是人们头脑中数量多、质量高的图式运用的次数越多,人们形成无意识支配自己思路和气势的能力就越快,即良好语感自然形成的时间也就越短。

在了解语感培养思路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语感自然习得和学习获得这两种方式对语感培养方法进行创新。自然习得的主要方式是内隐学习。内隐学习概念由心理学家罗伯首先提出的,他将内隐学习界定为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即内隐学习时认知主体并没有意识到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10]。内隐学习是不需要付出意识努力、不需要采取一定策略就可以完成的学习。学习获得的主要方式是外显学习,即主体需要付出一定的意识努力,采取一定策略才可以完成的学习。内隐学习是语感培养的主要方式。人文教育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内隐学习的氛围,同时配合外显学习,培养语感。

创造内隐学习氛围,就是让语感教学少一些束缚和尴尬,多一些自由和舒畅。根据图式理论,教学中首先应增加学生图式库存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教学过程就是要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即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活动、增加学生阅读量及生活感受,从而促进其知识图式的形成和扩展。其次,根据内隐学习理论,人文课程教学不应成为说教式教学,而应是兄弟或朋友式教学,要进行对话式教学[11]。为此,教师除了必要的解说外,要把自己当作与学生共同探讨的一位参与者,在共同的探讨过程中接受学生们的想法或观点,帮助其在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感。因为良好语感的形成还有赖于敏锐的直觉思维,而直觉思维是由无数次的思维经验和言语经验沉积、锤炼出来的。最后,为更好的培养学生语感,缩短学生形成更多优质图式的时间也是非常必要的。大声朗读或者背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也是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形成良好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大声诵读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因为诵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标准程度,还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感受语言文字,从逻辑思维上把握言语的内涵,调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功能去感受言语材料的整体,从而提高言语的感受能力。

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阅读人文作品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感受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最终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提升自己的语感。当然,对于人文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有所改变,考核只是评价监督的手段,而不应成为评价监督的内容。可以选取学生接受或者喜欢的形式进行考核,如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开设开卷考试、口试或者依据学生平时表现而给予成绩。同时,可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创新考核形式,比如可以按照学生提出的合理方法进行考核。这些具体、学生参与性强的考核方式可以无形中提升学生语感,最终丰富学生的言语经验,指导学生言语实践。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2]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和做法[J].语文学习,1990,(9):42.

[3]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本质[J].中学语文教学,1994,(2):37.

[4]王尚文.语感管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 (4):158.

[5]熊成钢.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2):31.

[6]施茂枝.语感和语感的培养[J].学科教育,1998,(6):22.

[7]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与语感教育[J].语文学习,1992,(10):38.

[8]周 健.论汉语语感教学[J].汉语学习,2003,(1):62-63.

[9]陈金明.现代图式理论与语感教学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48.

[10]钱加清,周春波.语感问题寻绎:内隐认知和缄默知识理论的视角[J].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0,(8):66.

[11]肖美英,陈 敏,祝子丽.浅谈人文教育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5):152-157.

猜你喜欢

图式语感人文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人文绍兴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