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能源金融发展之主要问题探讨
2013-04-11高建良
高建良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一、引言
有关碳金融问题的研究尽管上世纪90 年代国际上相关学者开始有所涉及,但较为系统全面研究碳金融问题的当属Sonia Labtt 和Rodney R·White 2007 年出版的《碳金融:气候变化的金融含义》一书[1]。该书从能源链、有管理的高能耗部门、气候变化对碳金融演化的实质性影响、机构投资者与气候变化、理论与实际上的排放交易、气候变化与环境安全、碳市场中的主角、碳金融的现状与未来前景等多个方面对碳金融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国内学者对于碳金融问题的研究则是从近几年开始的,到2011 年研究成果迅速增多。陈游(2009)在总结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之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所存在的隐患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2]。吴玉宇(2009)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基本现状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3]。李东卫(2010)在简要介绍碳金融发展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之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4]。杜莉、韩丽娜(2010)认为应从涵盖碳排放权定价和交易体系的建立等微观层面,金融体系的信贷、保险、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等中观层面以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政府宏观层面全方位构建适合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体系,是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5]。张瑞琴、蒋宝晴(2011)认为要健全碳金融交易机制,并制定相关配套规划和政策,促进碳金融从现有的项目开发模式、信贷模式和中介模式过渡到碳技术收益模式和低碳产业收益模式,促进我国碳金融的长远战略发展[6]。谢太峰、吴一凡(2011)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对碳金融认识不足、交易风险复杂、交易市场发展落后等几大瓶颈,提出了我国可通过提升资源意识并制定碳金融战略规划、控制防范风险、建立健全多层次碳金融市场等手段来发展完善我国碳金融市场[7]。高志新(2011)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新一轮金融格局调整中,必须适应碳经济发展,加快确立碳金融交易定价主导权,推进碳金融市场建设,构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完善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8]。林永生、王雪磊(2012)认为在国外碳金融市场已具相当规模情形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融入全球碳金融市场,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避免国内碳金融市场的过度竞争,使中国碳金融市场能够统一、规范、健康、有序地发展[9]。
虽然国际上对碳金融问题研究比较成熟,且近年来碳金融问题已成为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从碳金融市场、碳金融交易、碳金融业务等单一方面来探讨碳金融问题,而很少有从金融发展战略角度来研究碳金融问题。为此,笔者将从能源安全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影响之角度来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实施低碳能源金融战略来促进我国金融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解决低碳能源金融战略实施过程中一些主要问题的基本方略与有效措施。
二、加快低碳能源金融发展急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般而言,狭义的碳金融是指企业间就政府分配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权或排放配额进行市场交易所导致的金融活动,广义的碳金融泛指服务于限制碳排放的所有金融活动,既包括与碳排放有关的各类权益的交易及其金融衍生交易,又包括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融资活动、为强制性或资源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或机构提供的金融中介服务等(王晓宇,2011)[10]。这里所讨论的低碳能源金融既与碳金融有着一定程度的相关联系,同时又有着根本的区别。低碳能源金融是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它指金融机构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金融业务中去,通过具体的金融业务运作来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而低碳能源金融所要探讨的是从金融发展战略这一层面来研究金融机构如何通过其金融业务运作来促进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措施。
我国之所以要实施低碳能源金融战略,主要是基于我国能源安全约束的现实。我国能源安全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能源资源比较贫乏,能源生产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不断扩大的需求[11];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扩大能源生产供给所产生的污染排放(温室气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日益加重。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投资、证券、保险、衍生金融工具等具体金融业务的运作来实施低碳能源金融战略,一方面能够促进社会在生产和消费能源时节约能源资源,从而增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煤炭能源比重,减少煤炭能源消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排放,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因此,实施低碳能源金融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鉴于我国低碳能源金融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认识不足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低碳能源金融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大多数企业和个人看来,能源既然是一种商品,在购买消费能源商品时,只要能支付得起其价格,其他问题就不用多考虑了。长期以来,正是基于对能源的这样一种认识,我们的社会能源安全意识淡薄,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粗放型能源消费模式,因而使得我国的单位GDP 能耗不仅高出世界平均能耗水平2-3 倍,而且也是同属发展中大国印度能耗水平的2 倍多。而对于低碳能源金融问题的认识更是模糊不清,认为这只是金融部门的问题,与企业和个人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要加快低碳能源金融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提高全社会的能源安全意识,转变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唯有这样才能为实施低碳能源金融战略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如果我们的社会依旧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不仅难以唤醒全民的节能意识,更谈不上建立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了。鉴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能源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要确保能源安全,必然要求全社会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使用能源资源。而作为一国经济神经中枢的金融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其与经济社会体系各部门业务关系紧密的特殊地位,通过其金融业务运作来推动全社会节能降耗减排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管理体制不适应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电力工业部以及核工业部的相继改制撤销以来,我国能源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时代的高级别分散管理模式(行业高度垄断且管理职能分散)转向了低级别分散管理模式。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制的实质只是把原来行政机构的名称去掉,由行政机构变为专业能源公司而已,并且这些专业能源公司仍然享有一定的行政级别。显然,这种能源管理体制难以适应不断扩大的能源需求,致使能源安全面临日趋严峻的新挑战。一般而言,当一国经济规模不大能源需求有限时,采取分散化能源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扩大能源生产、增加能源供给;当一国经济规模较大,能源需求急剧扩大并超出本国能源资源供给约束限制时,如果继续沿用分散化能源管理模式显然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在中国这样一个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能源消费大国里,当能源消费需求达到或超出一定的规模时,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维持能源有效供给的问题了,它涉及资源与环境保护、国际经济关系、国家安全、外交等多个方面。因而对能源的管理不能简单地采取过分分散化的管理模式。从美国的能源管理体制与管理实践经验来看,其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主要负责依法制定联邦政府职权范围内的能源监管政策和实施监管,负责能源政策、能源发展与能源安全战略的制定,安全、环保且有竞争力的能源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核武器、核设施的管理及核污染的处理与消除,对石油战略储备和石油天然气的进出口,以及对油气资源开发、储运、油品加工、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监管分析、经济分析和市场分析。美国这种高度集中的能源管理体制不仅有利于保障了能源的有效供给,而且适应了不断变化的世界能源格局新形势,确保了美国能源安全,对我国能源管理体制向集中化模式转变具有非常积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的。
3、能源科技基础薄弱
改革开放30 余年来,尽管我国能源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能源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世界先进能源科技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能源科技基础依旧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相对落后的能源科技不仅使得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能源资源严重浪费,使我国成为世界单位GDP 能耗最高的能源消费大国,加快了我国化石能源资源耗竭的速率,同时也使得我国因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大量消耗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从而使得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极大减弱。然而,造成我国能源科技基础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长期以来能源科技投入不足,二是能源科技主攻方向选择不合理,三是能源科研体制中的“大锅饭”问题突出,四是能源科技政策政出多头。从能源科技投入情况来看,尽管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能源科技方面的支出在快速增加,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能源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能源科技投入不足已成为能源科技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把能源科技的主攻方向放在了化石能源和水能上,而对太阳能、风能、核能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太阳能、风能及核能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产业又有一哄而上、盲目扩张的势头,导致新能源产业产能出现严重过剩。能源科研体制中的“大锅饭”问题不仅影响了能源科研的效率,导致能源科研人员科研积极性不高,而且还造成能源科研经费投入的极大浪费。政出多门的能源科技政策,不仅缺乏统一的政策制定和管理,而且直接导致了能源科研政策执行和监督成本的增加。
三、促进我国低碳能源金融发展的基本政策措施
1、加大低碳能源金融发展战略宣传力度,提高金融全行业低碳能源金融意识
鉴于低碳能源金融属于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探讨和研究,而一般社会民众对低碳能源金融了解不多,即使在金融行业内了解低碳能源金融也较少,因此,加强低碳能源金融发展战略的宣传是当务之急。通过加大宣传,让社会大众对低碳能源金融问题有所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应把低能源金融问题纳入金融全行业的业务学习与教育之中,让金融从业人员不仅了解低碳能源金融问题,还能把低碳能源金融理念自觉贯彻到金融业务工作中去,从而促进低能源金融发展。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低碳能源金融发展的金融业务运作模式
尽管我国金融体制正在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化金融方向发展,但现行金融体制仍旧没有完全摆脱计划金融体制的束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按计划金融体制的思维模式去进行决策和开展业务,显然,低碳能源金融的发展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必然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快低碳能源金融的发展必须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现行金融体制向市场化金融体制的转型。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金融业要在竞争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会把加强环境保护与金融业务有机统一起来,而通过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来促进低碳能源金融的发展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突破口。尽管金融业处于一国社会经济的中枢地位,但其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离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金融业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创新金融业务运作模式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低碳能源金融发展,这不仅是金融业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3、加大政府对低碳能源金融发展支持力度,优化促进低碳能源金融发展之政策环境
鉴于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碳金融既要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我国低碳能源金融正处于发展初期之际,政府加大对低碳能源金融发展支持力度,不仅有利于低碳能源金融的发展,而且也可以为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政府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让低碳能源金融的发展尽量不受或少受外部不利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鼓励金融业创新,通过建立金融创新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与业务运作、促进低碳能源金融健康发展。
4、强化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加强企业与金融业的协作
企业是能源生产消费和污染排放的主体,强化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企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加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才能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资源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而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加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协作,金融机构金融业务运作从信贷、融资、利率、保险、信托、租赁、企业上市、债券发行、票据贴现等多方面来指导和促进企业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凡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自觉加强环境保护、实行清洁生产、实施低碳营运发展战略的企业,金融机构在业务运作上一律给予大力支持;而那些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不进行环境保护的企业,金融机构在业务运作上一律说“不”。
5、加大政府对能源科技开发与应用的支持力度,提升我国能源科技整体实力与水平
低碳能源金融能否得到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科技水平。一般而言,能源科技水平越高,能源利用效率就越高,企业能源消耗就越低,污染排放也就少,企业经济效益也会提高,企业也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也能及时收回,低碳能源金融发展也就有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坚定了金融业加快发展低碳能源金融的信心。第一,加大政府对能源科技基础研究和重大能源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第二,深化能源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能源科技的开发与应用;第三,加大政府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第四,政府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对能源科技项目贷款;第五,扩大能源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
[1]Sonia Labtt,Rodney R·White.Carbon Finance: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M].Hoboken.N.J:John Wiley and Sons,2007.12-15.
[2]陈 游.碳金融:我国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财经科学,2009,(11):9-15.
[3]吴玉宇.我国碳金融发展及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J].上海金融,2009,(9):26-29.
[4]李东卫.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中国发展,2010,(2):23-29.
[5]杜 莉,韩丽娜.论碳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架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55-61.
[6]张瑞琴,蒋宝晴.我国碳金融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1,(6):32-34.
[7]谢太峰,吴一凡.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2):48-51.
[8]高志新.碳金融发展与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J].上海金融,2011,(1):36-41.
[9]林永生,王雪磊.碳金融市场: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1):54-58.
[10]王晓宇.碳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创新[J].环境经济,2011,(12):55-58.
[11]高建良,蔡锦瑜.能源安全约束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难点与创新问题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