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文明冲击下靖州苗族歌鼟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13-04-11朱亚宗黄松平

湖湘论坛 2013年2期
关键词:靖州苗族文化

朱亚宗,黄松平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2)

靖州苗族歌鼟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基础设施改善、城镇化步伐推进和科技文化扩散等因素的影响,靖州苗族歌鼟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巨大的挑战,我们亟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苗族歌鼟的传承与保护。

一、靖州苗族歌鼟的现状和传承保护成效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属湖南省怀化市,地处湘省西南边陲、湘黔两省交界处,沅江支流渠水由南至北穿境而过。苗族歌鼟则主要流传在该县锹里一带。锹里并非一个行政划分,而是地域区分,包括三锹、平茶、大堡子、藕团四个乡镇的部分行政村,锹里按地域又可细划分为上锹、中锹、下锹,该地域面积逾200平方公里,有近三万苗族同胞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苗族歌鼟因起源于靖州锹里地区,以前当地民众俗称“锹歌”。近年来,为了区别于我国其他苗族支系的苗歌,苗文化学者对锹歌进行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命名,根据锹里住宅多依坡而建,中铺石阶曲径通幽,由底及顶步步登高,且锹歌又具有高低起伏、婉转跌宕的特点,加之“鼟”在锹里花苗语言里是阶梯的意思,形容歌声像一层一层搭起的石梯,故取名为“歌鼟”。“歌鼟不仅是‘锹里’苗民族群生息纪事、人际情感交流、本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他们日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方式。”[1]苗族歌鼟的产生源远流长,锹里先民为了克服劳作中的单调和疲劳,尝试模仿当地无处不在的鸟啼、蝉鸣、流潺、林涛等大自然的和声,编成高低叠嶂的悦耳歌声,经过长期演化,终于形成今日具有优美旋律的“歌鼟”。苗族歌鼟的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通过对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传唱,记载并传承本民族文化,节日喜庆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劳动生产以歌互助,祭祀丧葬以歌为哭,叙述苗史以歌相传。”[2]苗族歌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族习俗可分为:茶歌调、酒歌调、饭歌调、山歌调、担水歌调、款歌调、嫁歌调和和三音歌调等,这些歌调都与苗族风俗活动紧紧相连”。[3]苗族歌鼟涉及内容广泛,堪称锹里地区苗民生活的缩影,囊括春耕秋收、祭祀礼仪、说事明理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演唱时采取起音由轻至重、由低至高,参与人员由少至多的递进形式,逐步达到高潮。苗族歌鼟一般以单人低声部起歌,其他声部先后进入,多个声部相互交替流动。其歌词多为七言四句,经典曲目有《山歌》、《担水歌》、《茶歌》、《三歌》等。演唱语言则主要使用锹里地区的苗族土语。演唱时节往往与苗族民俗节日和喜庆紧密相联,借以助兴。近年来,学者研究发现,靖州苗族歌鼟既不同于我国其他地方的苗族民歌,也不同于毗邻而居的侗族民歌和汉族民歌(靖州是一个多民族生活的少数民族县),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是五大苗族支系中水平较高的。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称誉苗寨歌鼟为“民族瑰宝”、“天籁之音”、“中国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活化石”。

2006年,靖州苗族歌鼟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为Ⅱ—23)。此后,这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民族瑰宝”终于走出了孕育其成长的湘西南大山,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2006年和2007年,苗族歌鼟两次应邀参加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和华夏清音中国民间音乐展演,获得了极高的评价。2008年,靖州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苗族歌鼟之乡”。相应地,靖州三锹乡的地笋苗寨被命名为“中国苗族歌鼟基地”。此后,地笋苗寨以其浓郁的少数民族氛围、独特的苗族歌鼟文化开始享誉国内旅游界,每年来此旅游观光的外地游客逾10万人。2010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为苗族歌鼟做了为期五天的专题展播。同年12月,以靖州苗族歌鼟的保护与传承为故事主线的我国第一部苗族原生态电影《锹里奏鸣曲》在北京举行了首映式。这部苗族影片既帮助苗族歌鼟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苗族歌鼟。

二、靖州苗族歌鼟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城镇化步伐的推进和科技文化的扩散,靖州苗族歌鼟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苗族歌鼟植根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剧烈冲击

众所周知,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其植根的生存环境。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构成了苗族歌鼟自发生存的土壤。靖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边缘,我国中部地区重要山脉雪峰山褶皱地带西南端。锹里处于靖州西面与贵州黎平、锦屏、天柱三县接壤沿线地区,境内群山连绵、溪流密布,森林覆盖率超过80%,其东北部的九龙山,东南部的陆家坡,海拔都超过1000米,它们与西南部的玉华山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了地理环境,使繁衍生息于此的苗族人民拥有不易受外界侵扰的文化发展地理空间。改革开放以前,在音乐选择方面,当地苗民所能接触到的基本只有本民族的音乐,苗族歌鼟可以说独领风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邵怀高速和穿境而过的包茂高速怀通段的修建,从宏观视角极大地拉近了靖州这个湖南边陲小城与周边中心城市距离,现在从靖州至长沙、桂林、怀化等大中城市的时间比以前节省了一半以上。从小环境看,连接锹里地区小榴与菜地村的小菜公路也于2012年年底开通,昔日几乎与世隔绝的锹里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与日俱增,现代文明正猛烈地冲击着锹里地区苗民的生活。一般来说,先进文明传入落后地区会导致人类行为的剧变,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上,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有了能自觉地改造人类社会本身。[4]于是,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遭到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质疑甚至抛弃,追求现代文明接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了锹里地区许多苗民的强烈愿望和追求,这无疑给苗族歌鼟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锹里年轻一代难有闲暇象自己的先辈一样优哉游哉地去模仿鸟啼、蝉鸣、流潺等大自然的优美和声,苗族歌鼟的传承和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推进,锹里年轻人大量融入城镇,苗族歌鼟的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靖州有着明清两代“八邦会靖”的辉煌过去,然而近代以来,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地处边陲的靖州明显地衰落了。靖州县治渠阳镇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还是一个典型的湘西小县城,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人口仅3万余人,其中的河街、土桥街路面用青石板铺成,而且保留着很多古香古色的木质吊脚楼,风格与闻名遐迩的凤凰古城、洪江古城无异。改革开放以后,靖州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勃勃生机。时至今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靖州已成为湘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湘黔桂三省(区)边界中心城镇,城区面积已达14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万,对于一个仅有25万余人的边陲小县来说,这样的城区面积和城镇人口比例无疑是非常高的。实际上,靖州城镇化水平已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创造了令人惊喜的“靖州现象”。[5]

随着靖州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条件的农民纷纷选择在城镇定居和就业。锹里地区许多青年人与省内其他农村地区一样纷纷进城务工,留守人员都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据笔者调查,锹里地区的适龄务工人员目前80%都在城市务工,80、90后的比例更是高达90%。锹里地区的年轻人外流情况可见一斑。如今,锹里苗寨除农忙季节和传统节日外,很难见到成群结队的青壮年。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苗寨无人学歌,节日无人对歌,过去三天三夜的演唱场面只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然而,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前几年出现的农村小学的撤并,锹里地区很多自然村不再办有小学,即便有简易小学,一般也只是几个村共办一个学校,且仅开办至三年级,教学条件与县城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稍有条件者便想方设法将小孩送往乡镇中心小学或县城的乐群小学和鹤山小学两所名校就读,自己则采取在城镇购房或租赁房屋的形式为小孩学习创造条件,这一部分家长组成了县城蔚为壮观的“陪读者”。进入县城学习的学生接受了现代城市生活,日常交流都是使用汉语,缺乏用苗语交流的语境,久而久之,民族语言和风俗对这些小学生来说变得日益生疏,以至不少土生土长的锹里小学生不知歌鼟为何物。由于习惯了城市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他们普遍不愿回到贫穷落后的乡下,这客观上加剧了农村人才和资源的流失。同时,苗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作为依托于人而存在,通过口传身授等方式进行传承,且传承时间较长,难度较大的苗族歌鼟,其传承面临着巨大挑战。目前,一些德高望重、颇有造诣的苗族歌鼟歌师因年龄和健康原因或相继谢世,或逐步退出舞台。在技艺上能独树一帜,并享有威望的歌师正在逐年递减,许多优秀的演唱技艺将随歌师的故去而消失。[6]苗族歌鼟的传承正在丧失其重要的人才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苗族歌鼟及其代表的苗族文化正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巨大危险。

(三)随着科技文化的扩散,苗族歌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空间正在迅速萎缩

文化是每个民族生存的基本形态,人类社会的绵延主要靠文化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全球化正成为一种现实,文化趋近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愈来愈突出。我国偏远地区原有的传统文化模式受到与现代科技接轨的强势文化冲击,苗民原有的文化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作为弱势文化的苗族文化有被同化和濒临灭绝的危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苗族歌鼟的传承和保护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审美情趣也相应提高,特别是无线电和电视机普及都每一个锹里家庭,电视文化、电影文化、手机文化、网络文化、动漫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令人应接不暇,这些新的文化业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充满了现代科学技术元素,是封闭的锹里地区的苗民难以想象的。与此相反,缺少科技含量的传统“杂耍”文化形式如戏剧、曲艺、绘画、书法等在表现形式和体裁上的创新已举步维艰,对锹里苗民特别是年轻苗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小。由此导致一些传统节日逐渐被现代节日所替代,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也日益淡化。于是,很多年轻苗民不再整天穿着饱含乡土气息的民族服饰,他们与城里的同代人一样追求时髦。同时,歌鼟演唱的主要场所呈逐渐减少趋势,锹里地区很多凉亭、茶棚亟待修葺。受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婚娶新事新办,寿宴从易从简,加之当地成立了很多从事商业演出的私人艺术团,走乡串户进行广告宣传拉业务,使苗族歌鼟的展示平台日益减少。

三、靖州苗族歌鼟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建议对策

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就必须有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终究会过时,被淘汰。要很好地传承和保护靖州苗族歌鼟,应从机制创新、载体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着力点上下功夫:

(一)机制创新:实现培养、管理、评估、激励机制有机结合

靖州苗族歌鼟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培养、管理、评估、保障、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创新培养机制,需要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尊重人才等四个环节,形成苗族歌鼟传承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人才培训应纳入苗族歌鼟传承与发展这个系统工程的整体规划,依托三锹、藕团、平茶和大堡子四个乡(镇)的小学和中学建立苗族歌鼟人才教育和培训基地,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在当地苗族幼儿和青少年中普及歌鼟知识。鼓励艺术人才冒尖,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作为苗子加强培养力度,聘请资深歌师进行一对一帮带;创新管理机制,可以借鉴当前税务、工商等中央垂直管理模式,“建立文化垂直管理体制,这样既加强了对文化发展与保护的整体协调性,也为文化管理与发展的经费筹措提供了有力保障”;[7]创新评估机制,探索评估标准、完善评估方法,通过评估达到总结经验、找准差距、推动工作的目的,从而促进苗族歌鼟传承与保护水平的提高;同时,需要创新激励机制,对在苗族歌鼟传承与保护方面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大力宣扬和表彰,充分调动苗族歌鼟传承、创新与保护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二)载体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助推和支撑苗族歌鼟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发展的前提首先是传承,没有传承便没有发展。但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具体的物质载体。在人类文化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助推和支撑,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和创新,就没有文化的传承和超越,最后形成的永远只是彼此孤立的低矮文化丘陵,而不可能是层峦叠嶂的巍峨文化高山。我们还要看到,科学技术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科学技术文化具有累积性强、汇聚性好、变异性小的特点,因而为其他文化发展不光提供了传承和保护的手段,同时注入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即使是作为科学对立物的宗教,其文化发展也不能不借助科学,屈从于科学,这正说明科学技术文化还有激浊扬清的功能。“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来,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更加有力的高科技技术支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途径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与衍生”。[8]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深入细致的苗族歌鼟普查整理工作,收集苗族歌鼟所有歌种的音乐资料和文字资料,音乐资料可以将之做成微电影或刻成光盘,文字资料可以整理成书,为专家学者进一步开展苗族歌鼟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也有助于后人的学习和研究。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传媒手段的优势,更有效、更高效、更便捷地对外宣传苗族歌鼟。互联网传播是当前信息传播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应充分利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怀化政府公众信息网、靖州政府公众信息网、红网靖州站(靖州新闻网)等门户网站,大力宣传苗族歌鼟。建立苗族歌鼟专门网站,及时更新资料,普及基本知识,发布相关信息,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和关注苗族歌鼟;充分利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进一步搭建苗族歌鼟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展示的平台,让深山瑰宝走出锹里,走出湘西南,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锹里奏鸣曲》首映成功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拍摄《锹里奏鸣曲Ⅱ》,或创作其他以苗族歌鼟传承与保护为主题的电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苗族歌鼟的知名度,进而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其传承与保护问题。

(三)制度创新:建立健全苗族歌鼟传承与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作为苗族歌鼟保护的主体,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可以考虑在文化部门成立专门的机构,聘请专人从事苗族歌鼟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文化工作人员要深入锹里苗寨,通过访问资深歌师搜集完善苗族歌鼟的歌词、曲谱,总结唱法技巧和特色。同时,应注重从民间搜集各种与苗族歌鼟相关的服饰与道具等实物及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可申请建立类似长沙望城区“华夏剪纸博物馆”之类的苗族歌鼟小型博物馆,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苗族歌鼟的起源、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地方立法机构可以通过出台专门的保护法规加强苗族歌鼟的保护,特别要注重依法保护苗族歌鼟创作的知识产权,加大对侵权盗版的打击力度,营造健康的文化竞争和发展环境。恢复并确立锹里苗族的传统节日,以一年一度的农历四月初八姑娘节和七月十五芦笙节为契机,促进苗族歌鼟的传承与保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等。修整并扶持锹里苗寨的民族歌场,为苗族歌鼟传承与保护提供表现平台。值得欣慰的是,苗族歌鼟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靖州县委县政府立即出台了一系列苗族歌鼟的保护计划,从目前情况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保护成效。

[1]罗春文.天籁之音——靖州苗族歌鼟的文化价值[J].新闻爱好者,2011,(2).

[2]李强,张文华.靖州三锹多声部苗歌——歌鼟[J].中国音乐,2009,(4).

[3]罗春文.靖州苗族歌鼟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特色[J].美与时代,2011,(3).

[4]陈平.社会经济结构的规律和社会演化的模式[J].学习与探索,1981,(5).

[5]欧阳斌.“靖州现象”——靖州县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学习导报,2001,(6).

[6]龙飞屿.湘西南苗族“歌鼟”的保护欲传承[J].艺海,2008,(2).

[7]王真慧等.全球网络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与对策[J].探索,2011,(2).

[8]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猜你喜欢

靖州苗族文化
湖南靖州:特种土猪成抢手年货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湖南靖州设立湿地自然学校
谁远谁近?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靖州林下经济发展探讨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