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
2013-04-11张东丽
张东丽
(博兴第二中学图书馆,山东 滨州 256500)
1 信息素质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信息素质一词,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的会长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的。当时他对信息素质下的定义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发展到今天,对它最广泛性的解释是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地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能力。信息素质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信息素质(inform ation literacy)是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形成而出现的概念,其内涵也是随着信息社会的需求发展而发展的。所谓信息素质概念,实际上就是从传统的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其基本内涵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
1.2 信息能力
也可以说是信息技能,包括确定信息需求的时机,选择信息源高效获取信息、处理评估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分析信息内容和信息来源、鉴别信息质量和评价信息价值、决策信息取舍以及分析信息成本的能力。获取信息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搜集、查找、提取、记录和存储信息的能力。
1.3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总和。信息道德作为信息管理的一种手段,与信息政策、信息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对信息及信息行为的规范和管理。信息道德以其巨大的约束力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人们的信息行为、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现实社会的道德基础。
1.4 终身学习的能力
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采纳了终身学习定义:“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终身学习是一个连续性的学习过程。
2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必备的信息素质
2.1 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高校图书馆员必备的职业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2.1.1 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微电子技术对信息时代具有巨大的影响。
2.1.2 光电子技术。由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而成的新技术,涉及光显示、光存储、激光等领域,是未来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
2.1.3 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从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
2.1.4 显示技术。显示技术(display technique)是利用电子技术提供灵活变换的视觉信息的技术,由一种或多种、一台或多台显示设备组成的提供视觉信息的电子系统。它是信息的使用者最直接的利用信息的一种工具。
2.1.5 感测技术。感测技术是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的基础与前提,它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完整科学。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为中心的,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技术之一。
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为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为人们使用有序的信息提供了方便。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又加速了信息的产生与传递。
2.2 信息消化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实现了全球的信息共享与交互。汹涌而来的信息有时使人无所适从,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变得非常困难。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流,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网络上丰富信息所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在忍受着“信息爆炸”的困扰。“信息爆炸”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有关部门对世界10家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由于每天要处理的信息超过它们的分析能力,妨碍了他们的决策效率,甚至导致决策失误或是难以做出最佳决策。有分析说,目前收集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已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因此,高校图书馆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信息素质,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增加对信息的消化吸收能力。
2.3 信息整合能力
信息整合能力是指人们将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加工创新和创造的一种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主要包括。
2.3.1 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感应、人际交流和大众传媒,并且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信息整合能力的基础,是信息产品的原料,没有信息获取能力,就不可能有信息的加工能力和利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提问和自查文献信息资料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实现对信息的存贮、检索、提取和交流的能力等。信息获取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信息工作者在信息搜集、选择、整理、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个体综合素质的表现。
2.3.2 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分析、提取的过程。信息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发生源的海量化导致信息的极大冗余,真假信息良莠不齐导致信息利用的惶恐。面对杂乱无序的信息源,图书馆员必须具有信息的识别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真假信息来源及其利用价值,有效排除信息污染,通过对大量而无序的信息进行精心筛选、整理和深加工,发掘出具有可利用价值的信息。如果高校图书馆员缺乏对信息的深度加工能力,任何信息和文献资料不仅难以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财富,甚至还会成为负担。
2.3.3 信息利用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利用信息,以实现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使其达到预定的目标。信息利用是信息价值实现的过程,它是信息整合的核心。信息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取决于信息工作者是否具备应有的信息分析与判断能力、信息积累与存储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合理利用与协作共享能力和遵守知识产权。
2.3.4 如何提高信息整合能力。首先,要了解高校师生对信息的需求。信息需求是信息服务中最活跃的主动因素,也是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的决定因素。只有积极主动地了解信息用户的需求,才能在杂乱无序的信息流中,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科技手段,整合出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其次,要提高自己的信息行为。信息行为是信息素质的综合体现,信息行为包括信息主动行为、被动行为和潜意识行为3种。主动行为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自觉的信息行为,它可以是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被动行为是指无计划、无目的、无预见或临渴掘井式的信息行为;潜意识(下意识)行为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信息行为,只有知识结构极其合理、信息心理极其强烈、信息实践经验极其丰富、头脑机敏者才有可能达到这种最高境界。
3 高校图书馆员如何提高信息素质
3.1 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职业习惯,是指从事某种职业逐渐养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或行事风格。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在他的名著《习惯的力量》中说,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
凡习惯,都有好坏之分,职业习惯自然也不例外。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也是习惯。如果不努力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就必然会被糟糕的习惯所侵蚀,而一个坏的习惯会破坏整个社会风气和秩序。养成良好职业习惯,既是职业群体的职责,也是群体中每个人的职责。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关键是要热爱图书馆职业、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则,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全心全意为高校信息用户服务。
3.2 提高外文检索水平
这里提到的外语水平主要是英语水平,因信息行业跟电脑与互联网密不可分,这个行业的语言,就是英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10多个国家以英语为母语,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二十几亿)讲英语,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高校图书馆员如不熟练掌握英语就无法完成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信息检索工作。
3.3 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素质的核心在于终身学习,信息时代知识的发展和更新速度异常迅速,信息产生的速度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模式。而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员,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老化,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达到胜任一名“信息导航员”的角色。而这一切,都需要终生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文化内涵、提高综合信息素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继续教育是图书馆员在信息服务生涯中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接受继续教育可以提高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服务成效。高校图书馆员如不具备继续教育的能力,就无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快速获取准确的信息资料;信息时代图书馆员只有不断加强继续学习的能力,开拓知识空间,完善知识储备,提高利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才能成为高素质的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手。
3.4 提高信息传递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信息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将收集、整理的信息传递给信息消费者。信息传递是指人们通过声音、文字、图像或者动作相互沟通消息。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电话、电报、传真、手机短信、电视、网络等。高校图书馆要提高信息传递的能力,将经过收集、整理的文献信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传递给高校信息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做到准确无误,才能真正提高信息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4 结语
进入信息时代,传统图书馆已经逐步发展为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的主要表现形式也已从依赖于信息知识载体的管理与服务,发展到知识载体的传递、存储时代,因此,密切关注信息资源和信息开发利用是目前图书馆最主要的特征。图书馆馆员要密切关注各类信息知识,强化对信息的理解,提高信息整合能力,更好地完成信息综合、管理、加工和传播,加强高层次信息情报的开发工作,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
[1]沈煜,裴艳慧.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和发展[J].晋图学刊,2007(3):57-59.
[2]杜琳.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9(6):176-178.
[3]李雨桃.试论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培养[J].神州,2012(11):245.
[4]曾静曦.加强医务人员信息素养培养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2005(4):93.
[5]黄鹂.论现代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