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3-04-11李克建
李克建
(四川警察学院 治安系,四川 泸州 646000)
一、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现状
“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加强消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地维护了全国消防安全形势的稳定,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高层建筑、地下设施大量增加,石油化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消防安全问题愈加突出,火灾隐患量大,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加大。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同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消防安全保障能力同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不相适应,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同现代社会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社会防控火灾的基础仍然很脆弱,难以预见的火灾风险明显增多,我国总体上仍处于火灾易发多发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大的火灾,消防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1]。
目前,我国社区消防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套综合有效的管理体系,大多数社区也没有形成良性的消防工作运作机制,虽然部分社区建立了防火组织、制度,但多数存在消防管理能力不高,组织制度流于形式等问题。街道及社区消防工作人员消防知识匮乏,消防法律意识不强;派出所民警对社区监管力度不够,消防工作进展力度低;社区物业管理不到位,诸多小区都存在着建筑物间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车道宽度不足的问题;小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大多数居民家中未配备灭火器,居民没有接受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具备基本的灭火和疏散逃生知识,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的现象时常出现;随着私家车的用户逐年递增,停车位的问题日益凸显,小区的通道内停满了小车,占用消防通道的现象很严重,这将直接导致在火灾发生时,消防车不能顺利进入社区内部进行扑救。近几年,我国社区火灾频繁发生,诸如:
2007年11月20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锦绣金港小区一住户家中,因使用的管道煤气泄漏,发生火灾造成一死七伤的重大事故[2]。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718号28层的教师公寓发生大火,着火点位于1号楼20层,事故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截至16日上午,上海静安高层住宅大火已导致53人遇难[3]。
2012年9月15日,在宜宾市翠屏区象鼻街道古塔小区34栋1单元楼梯口停放的一辆两轮摩托车和一辆两轮电瓶车及本单元照明电表箱发生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6 人受伤[4]。
由此可见,社区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给居民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同时对社会安全也构成了威胁。全社会应加大对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视,减少因疏忽大意而造成的损失,并将火灾遏制在萌芽状态。
二、社区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早在新世纪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就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以此举措为开端,我国各地开始建立社区居委会,由此形成了新型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近年来社区组织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社区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关注,社区消防安全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也随之提上日程。
为了了解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对隆昌县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主要通过了解社区居民对消防常识的了解程度和消防意识程度、社区消防基础设施、专业人员配备、消防知识的宣传情况、政府对社区消防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等方面,希望对地区社区消防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媒介收集了与社区消防相关的新闻、已有的工作经验、各地实施情况等相关资料,对社区消防工作现状以及所出现的问题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感性的总体认识,现对社区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作出以下分析:
(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足,居民消防意识淡薄
美国消防协会的经验表明,消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持续不断地强化人们的认识,从而改变观念,增强安全意识并付诸行动。每年的消防周,美国消防协会都确定相应的主题,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从1998年开始,连续三年,都要搞一次大规模的“大疏散”演练活动,鼓励人们制定家庭火灾疏散计划并付诸实践;在日本,一年之内就有38天的消防活动日[5]。
根据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第1章第2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依照本规定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举办社区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居民了解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危险源,增强全民安全意识,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地方政府对消防宣传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加上受经费制约,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层面上,没有实质性的作为和措施,群众参与率不高,导致人们认知程度低,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火灾时有发生。如2013年2月9日除夕夜,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佳弘床垫沙发厂”发生火灾,这场大火将价值上百万元的财物烧毁,过火面积约1000平方米,所幸无人员伤亡[6]。在勘察事故原因的时候,消防部门负责人认为是业主防火意识淡薄,而业主则认为是消防部门从来没有对他们进行过宣传教育。2011年4月20日上午8时许,合肥市铜陵路粮食二库宿舍突发大火,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这个老旧住宅内居住着十几名租客,里面乱拉的电线如蜘蛛网一样复杂,而这些租客们却毫无防火意识[7]。正是由于人们消防意识的缺乏导致了此次火灾事故。
多年来的火灾事故教训告诉我们,消防安全意识缺乏是发生火灾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居民在家庭装饰方面投入了很多资金,但缺乏对装饰材料性能的认识,选用的装饰材料往往具有易燃性。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家用电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部分社区在电网建设时存在一定的负荷限制,这就可能导致因为用电而引发火灾的概率提升。通过本次走访调查,分析得出:大部分居民表示非常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但是表示愿意主动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居民却很少。绝大部分居民对简单的消防常识都不了解。社区组织对消防工作重要性认识也不足,从社区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再到社区居民对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明确,对开展此类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认为社区防火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思想消极,被动应付,这些都是诱发火灾的因素。因此,定期举办消防安全教育讲座,加深居民对社区安全隐患的认识,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二)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部门不作为
我国城市社区的主要组织机构有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部门等。街道办是政治性社区组织,肩负着总协调管理的指挥职责。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物业管理部门是商业性服务组织,二者是防火和灭火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机构。然而在访谈中了解到,部分街道办事处将其协调、管理、指挥的职能分配给了居委会以及物业,致使街道办在社区消防设施检查,人员配备和防火演习等方面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部分管理机构职能紊乱导致火灾事故频发。如2011年4月19日清晨,南京市白下区丰富路18号某小区7栋一住户家中突然起火,因楼道消火栓不出水,导致延误最佳扑救时间[8]。火灾烧毁了这一处新居内的大部分家具、家用电器等物品,室内装修付之一炬。房屋主人遂将小区物业公司告上法庭,提出索赔请求。物业公司没有按照物业服务协议的规定履行职责,导致事发时消火栓中无水,酿成了这场火灾。
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在社区内应该定期开展消防检查和防火巡查,并落实各级防火责任。然而通过走访和查阅资料,发现很多社区没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了解到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派出所领导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不能及时贯彻上级要求督促下级开展消防工作;二是派出所的社会治安防范任务繁重,加上部分民警对消防监督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导致无暇顾及;三是部分派出所没有将消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派出所等级评定之中,错误地认为消防工作可有可无,干好干坏一个样;四是消防机构对派出所民警的防火监督业务培训、指导、检查、考核不够;五是社区警务室没有发挥其前沿哨所的作用;六是街道与辖区派出所在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中缺乏沟通交流,没有形成合力。
(三)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
消防通道、消防水泵、消防水源、消防器材和报警系统等都是社区消防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些设备同时工作时,可以起到初步灭火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除新建小区外,大部分社区尤其是老居民住宅小区普遍存在消防设施器材不足,设施损坏、缺失严重和消防通道不畅等问题。小区内未设置消火栓和未配置灭火器材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小区甚至连基本的消防水源都没有,更谈不上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信、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等公共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就不能满足及时发现、扑灭火灾的要求。当火灾发生时,便会阻碍抢救工作的进行,造成更多的生命财产损失。如2009年7月10日,哈尔滨市道里区光华小区104栋一楼的酒店起火,因楼道内多处消防栓阀门、零件丢失损坏,当救火人员开启消防栓灭火时,水从管道倾泻而出,导致整栋楼几十户居民家同时被淹,造成巨大经济损失[9]。居民小区楼道内的消防设施如果存在丢失、破坏等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就不能进行先期自救,存在不容小觑的安全隐患。
(四)消防法治建设不完善
由于法律制定过程中在客观认识上的盲区,所以无论是法治建设,还是依法治理,都难免遭遇法律空白带来的决策尴尬。如青岛首家胶囊旅馆已经落户4个月,但因还没通过消防审批,仍然无法营业[10]。胶囊旅馆目前来说是个新生事物,在对其进行消防审批方面没有专门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可依据和参,胶囊旅馆在消防审批方面遇到法规空白,消防部门审批起来也比较慎重。
此类消防法制建设空白的案例折射出当前我国的消防法制建设方面还有亟待完善的问题。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了促进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在对居委会的消防安全职责的解释中明确规定其职责为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等。而公安部出台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条却规定上述职责应该由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负责。消防法律、法规的不统一致使社区消防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推诿。另一方面,关于社区消防工作的许多现行规章及制度仅仅还停留在文件上,并没有因地制宜,转化为具体的法规。可见,目前社区依法进行消防管理的条件欠缺,在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空白。因此,完善消防法律法规在当前显得尤其重要。
三、加强社区消防工作的基本对策
分析我国社区消防建设的落后性根源,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不足以及不协调是其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精神文化素质建设相对落后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社区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消防体系,社区居民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消防意识亟待提升,居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培养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社区消防工作所处水平和出现的问题,同时为了高效推进消防体系的建设,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强化社区消防宣传教育,提升居民消防安全素质
消防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社区消防安全工作问题并鼓励群众积极投身消防事业。社区消防宣传教育不能局限于提高社区居民消防素质,而要以提高全体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为出发点。消防宣传也不能仅仅依靠挂横幅、贴标语、发宣传单、放录音等单一形式来开展,应根据群众的喜好,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工作:
1.政府部门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
政府要积极开展、创建“无火灾社区”活动,通过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户,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以加强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能力。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少年儿童、老弱病残群体消防常识的宣传力度,发动消防志愿者深入居民家庭开展消防知识的宣传。通过召开消防模范代表、先进单位座谈会,充分利用先进单位、个人的影响力,号召并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消防事业,同时推广社区消防工作的新事物、新经验。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文艺演出,寓教于娱。要根据人们热衷于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渠道获取信息的特点,在新浪和腾讯等门户网站开设消防微博,可以让居民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消防信息,同时达到进行宣传教育的效果。例如,吉林省四平市政府多渠道开展覆盖全社会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在《四平日报》开辟了《消防之窗》专栏;在四平电视台《在你身边》栏目开辟了《走进消防》栏目,及时播报整治动态,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在四平人民广播电台设立《新闻视点之119在行动》专栏,播出电视消防广告,在新闻媒体上刊播消防新闻[11]。居民能随时随地学到必备的消防知识。
2.公安消防机构应积极开展消防教育活动
公安消防机构组织对居民家庭装修材料的检查和指导,避免因装修材料易燃而发生火灾事故。在社区内定期开展消防灭火演练,通过灭火演练,提高居民的消防意识和逃生自救技能,同时查找应急预案的漏洞和缺陷并予以修正。消防机构还应定期在中小学讲解消防常识,对青少年传授基本的消防技能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组织中小学生到消防站参观学习,使消防教育从娃娃抓起。
3.社区居委会应做好日常消防宣传工作
社区居委会可在人员集中的地方,播放火灾警示电视片,引起居民对消防安全的足够重视;在小区花园内、休闲区、楼道进出口等显眼地方制作消防宣传牌,张贴消防公益广告,向居民发放消防宣传资料,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幽默有趣的故事使群众更加容易掌握消防知识。
大部分火灾事故都存在可以避免的人为因素,重大火灾为我们敲响了消防安全的警钟,所有人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消防宣传教育是防火工作的基础,但宣传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需要反复进行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把消防宣传活动融入到具体的生产生活当中,营造人人重视防火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全面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素质,从而起到全面防控火灾的作用。
(二)落实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各司其职
社区消防工作在社区安全乃至整个城市稳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做好社区消防工作,才能保证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落实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至关重要。
1.公安机关应强化指导、监督职能
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对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认真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在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满意度”的评判中,将消防执法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从而引起公安机关对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视。推动基层派出所消防工作的组织和制度的建立健全,实现基层派出所参与消防工作的规范化。公安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要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加强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努力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对严重危及公众安全的要依法从严查处,从而使消防监督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公安消防机构应加强社区消防业务指导工作,针对社区消防工作出现的问题为社区组织出谋划策,督促社区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定期检查社区内单位的消防情况,及时消除火灾隐患,要熟悉和掌握辖区内的单位、居民情况,制定相应的灭火救援疏散预案。
2.街道办要全面加强消防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应制定社区消防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召开社区消防工作会议,发现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中的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对社区居委会开展的社区消防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社区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的防火运行机制。与此同时,引导居民家庭配备必要的报警、灭火、照明等逃生自救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将家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平安社区”、“文明社区”、“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和评定内容,激发居民参与消防事业的积极性。
3.社区居委会应全面落实相关消防责任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制定居民防火公约,开展消防知识普及活动并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定期检查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楼及消防通道的防火情况,组织开展灭火、逃生演练。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发动社区老年协会、物业管理公司职工,消防志愿者、义务消防队员和保安人员参与消防安全工作。在社区内设置消防宣传栏、宣传橱窗,并及时更新内容,为辖区内的老、弱病残和孤寡老人等提供消防安全服务,上门宣传消防知识并帮助查找消除火灾隐患,遇险情时帮助其疏散逃生。为每栋住宅绘制、张贴疏散逃生指示图,加强楼道内消防巡逻工作,确保疏散通道畅通、防火门常闭、消防设施器材和标志标识完好。
(三)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社区消防基础设施
目前由于我国社区消防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政府应全力保障消防经费充足
资金保证是开展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的基础,只有充足的经费作保障才能使社区消防工作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该把社区消防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视具体情况逐年增加对社区消防建设资金,使消防事业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也可以通过政府拨款、社区内企业赞助和社区集资等方法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保障经费的供给。
2.积极完善社区消防基础设施
社区消防基础设施是社区建设的一部分,是构建消防安全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整个社区抗御火灾能力的基础保障。因此,一定要把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建小区或改造旧城时,公共消防设施,如消防队、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信等必须与小区建设“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防止公共消防设施与小区建设不协调。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在每个单元楼内配备消防器材箱,小区条件好的可以将灭火器材配备到各个楼层或是每个居民家中,当发生火灾时居民可以进行先期自救;社区警务室要有一定数量的消防设备,如消防服,水栓和干粉灭火器等,当有灾情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利用设备辅助救援。这样做不仅将消防工作纳入基层社区警务室职责范围,还拓宽了社区警务室的职能,推进社区防御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建设。在社区各居民小区显眼处或宣传栏内张贴《居民防火公约》、防火基本方法和消防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在有条件的社区内制作消防宣传画廊、宣传亭、宣传室等,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起到对居民消防宣传教育的作用。此外,各社区应积极加强消防业务档案建设,将每次召开的社区消防会议,开展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和灭火演练过程作详细的记录并建立相关档案,让消防管理工作规范化,也为日后进行消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目前社区消防设施建设仍存在问题,各级主管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消防设施资金。鼓励社区物业投资、民间捐资共同发展社区消防,建立社区消防管理机构,管好每一笔资金。建立消防管理的监督机制,消防部门要切实做好社区消防的验收工作,使消防管理部门具有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知识,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明确社区消防管理部门应负的主要责任和需要承担的后果,对消防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使其有过硬的消防技能,能够担当起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任[12]。
(四)健全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和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建设,要做到每一个行政行为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就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同样也不例外,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把消防管理工作纳入到法制轨道,防止出现没有法律依据和无所适从等现象。
1.加强国家消防立法和修订工作
针对消防法律法规不一致的问题,国家应该尽快修改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模糊性规定,加强标准统一的法律法规。目前消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是概括的、典型的、原则性的准则,没有对消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具体情况作出详尽的规定,这就需要一方面加强消防管理的立法、修订工作,制定出适应我国城市发展和社区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系统,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因地制宜,完善地方性消防法规
各地方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并认真贯彻落实,解决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健全完善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有关制度规定,科学合理地划分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范围,督促公安派出所认真落实消防工作职责。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贯彻力度,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从源头上做好社区的消防管理工作。
(五)创新社区消防管理工作
社区消防管理主要是指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消防的正常秩序,满足社区居民消防安全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消防行政管理活动。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固有的方法和经验上,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我国,社区消防工作管理模式以社会主导型为主。这种管理模式的特征就是消防工作由本社区的居委会和村委会共同承担。由于社区管理范围较大,消防经费有限,居委会和村委会相关管理人员对消防业务知识的了解程度也不高,这给社会主导型社区消防工作管理带来了难度。借鉴国内外社区消防工作管理模式上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社区消防工作可以采用如国外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多方面、全方位合作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政府单位作为主导机构,基层委员会参与,引入专业消防单位,三者共同形成社区消防工作管理联合会。该联合会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以便获取和共享更多的社区消防管理资源,通过与基层委员会的协作深入了解社区状况,再利用自身的专业水平对社区消防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这样既可以有效解决社区消防警力不足也能为社区组建一批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专业化队伍,而且还可以解决社区消防专业人员不足和管理不善的问题。联合会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政府的专项拨款,也可以通过社区集资,与此同时,联合会还可以通过为社会提高有偿服务来获取一定的额外经费。
因此,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到社区消防工作中去。社会发展需要新的消防工作模式,消防工作也需要开拓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为社区消防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抓好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普及消防常识,增强消防技能和消防意识。社区消防工作要在全社会建立起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单位责任自负、隐患自除、风险自担,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实施监督的消防社会化运行机制。还要建立群防群治的社会消防安全基础,共同致力于社区消防工作的开展和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1]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
[2]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居民小区发生特大火灾事故[EB/OL].http://bbs.tianya.cn/post-free-1081563-1.shtml,2007-12-26.
[3]上海一栋高层住宅楼发生特大火灾[EB/OL].http://www.jcrb.com/zhuanti/shzt/shhdh/,2010-11-16.
[4]宜宣.宜宾古塔小区一楼梯口发生燃烧,致3人死亡[EB/OL].http://www.ybxww.com/content/2012-9/15/20129152252513144342.htm,2012-09-15.
[5]潘京.我国城市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6]李宁.茅桥镇沙发厂火灾原因成谜[EB/OL].http://www.leshan.cn/GB/29/99952.html,2013-05-05.
[7]市铜陵路粮食二库宿舍突发大火[EB/OL].http://365jia.cn/news/2011-04-20/7C3973E360696A58.html,2011-04-20.
[8]南京一业主状告物业不作为导致消防栓失效[EB/OL].http://china.findlaw.cn/news/jrzx/48296.html,2012-02-29.
[9]黑龙江频道.哈尔滨光华小区一居民楼起火[EB/OL].http://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09/07/13/052005038.shtml,2009-07-13.
[10]半岛新闻.消防审批遇法规空白青岛首家胶囊旅馆未开张.[EB/OL].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304/20130408/news_20130408_2116147.shtml,2013-04-08.
[11]任杰.四平市政府多渠道开展覆盖全社会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EB/OL].http://www.jl119.gov.cn/xfjzzb/html/xfj/zhengfuyuxiaofang/,2011-02-01.
[12]张伟.浅谈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1(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