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特殊的幕僚群体
——绍兴师爷论

2013-04-11冯建荣

关键词:师爷绍兴

冯建荣

(绍兴市级机关,浙江 绍兴312000)

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一个十分特殊的幕僚群体。他们虽然没有被列入清朝政府的官员序列,却几乎遍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府衙门;他们虽然都不是朝廷命官,却几乎操纵控制了大清王朝地方政府乃至整部政治机器的运转;他们虽然已经销声匿迹了一百年,却声名绵延,其思想、其精神、其行为,至今仍余音袅袅、不绝于耳。这个特殊的幕僚群体,就是时人已广泛称呼、今人亦不改其名的“绍兴师爷”。

幕僚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其称谓、名称五花八门。宋朝时,幕僚的称谓有幕职、僚属等20种。到了清朝,幕僚的称谓更是多达24种,其中便多了师爷这一称谓。根据王文涛先生的研究统计,师爷在《儿女英雄传》中出现了90次,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出现了56次,在《清实录》中出现了3次。而其它称谓,如幕友,《清实录》中出现了817次,《清史稿》中出现了17次;幕客,《清实录》中出现了36次,《清史稿》中出现了24次。[1]可见,师爷称谓在文献、档案、“正史”中基本不用,它是“清代官署中幕僚的俗称。”[2]师爷非官非吏,无品无位,只是受聘于幕主官员的佐治人员,故而双方是宾主相待,师爷常常称幕主为东翁、东主等,幕主则常常称师爷为老夫子,而老夫子实为老先生、先生、老师的同义词,“对一般胥吏而言,由于他们是自己长官的师宾,故尊称为‘师老爷’,简称作‘师爷’。”[3]4师长之师谓之爷,这或许就是师爷这一俗称的由来吧。

“绍兴师爷”这个幕僚群体,以绍兴来命名,是名正言顺、名副其实的。这是因为,在师爷队伍里面,绍兴人出道最早,数量最多,名声最大,他们既是清代幕业的开辟者,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垄断者,成为了师爷的典型代表、形象大使、代言人物。“所谓‘绍兴师爷’,乃是活跃于清代,以绍兴为主的幕僚群体的总称,只是由于绍兴一地充当幕僚者名满天下,连并非是绍兴籍的幕僚也加入了‘绍兴师爷’的行列。”[4]33“实际上清代师爷,各省籍的人都有,但其中确实以绍兴人为多,而且‘名幕’辈出。因此‘绍兴师爷’这一名称,可以认为是师爷阶层的典型化。”[5]3与“绍兴师爷”这一俗称相关连,“无绍不成衙”这句谚语,在清代也已十分流行。这里的绍,主要是指绍兴师爷;这里的衙,当是指官府衙门。没有绍兴师爷,就不成其为衙门。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果真如此,一点不虚。

我们先来看看绍兴师爷的从业数量情况。著名师爷龚萼谓:“吾乡之业于斯者,不啻万家”。[6]6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载:“操是业者皆绍兴人”。[7]1381缪全吉说:“京吏既以绍兴人为多,京吏又渐出而为外幕,则外幕依比例亦以绍兴人为多。”[8]郭建先生曾作过一个颇有意思的推测,说是“就清代1358个县、124个州、245个府与18个省的布政司、按察司、巡抚、总督各个地方衙门,以及朝廷六部、大理寺、理藩院、詹事府、都察院等中央机关衙门来看,只要每个衙门请4位师爷,全国的师爷总数就当有一两万人之多”。[5]2其实,郭建先生的这个推测,还是保守的。因为根据著名师爷汪辉祖的记载,州县之中“巨者需才至十余人,简者或以二三人兼之其事”。[9]291再来看看绍兴师爷的作用与影响情况。清代,绍兴师爷与绍兴话、绍兴酒在全国各地“三通行”,“刑名钱谷之学……竟以此横行各直省。”[10]

从这些记述中,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绍兴师爷的人数之多,作用之大,影响之广,以至雍正皇帝为了防止结党营私,于元年(1723)即下诏明令:“六部经承不许专用绍兴人”。[11]不过,从后来的情况看,这个诏令并没有起到多少实际作用,而且雍正本人后来也对绍兴师爷改变了看法,产生了好感,使用了起来。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社会现实对绍兴师爷的客观需要。

由此看来,绍兴师爷的确是一个分布广大、规模庞大、影响巨大的幕僚群体。而且,从总体来看,从本质来看,绍兴师爷身上展示出了值得后人学习的品行、情操、精神、魅力。

绍兴师爷好学。清代幕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千人学幕,成者不过百人;百人就幕,入幕者不过数十人。”[6]6可见,对作幕者的要求是很高的。龚萼提出了三条标准,即“须胸有经济,通达时务,庶有文藻,肆应不穷;又必须二十内外,记诵难忘,举一隅而反三;更须天生美才,善于应酬,妙于言论”。[6]6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进而立于不败之地,在如此高严的标准中名列前茅并进而稳坐“钓鱼”之台,没有在好学基础上的真才实学,是不可能的。这种好学精神,是很值得红尘社会的人们学习借鉴的。

绍兴师爷忠诚。一是尽心。汪辉祖《佐治药言》的第一条就是“尽心”,认为“食人之食而谋之不忠,天岂有以福之?”强调“佐治以尽心为本”。[9]285二是尽言。“必尽心之欲言,而后为能尽其心。”[9]283三是尽力。他们“自晓至暮,常据几案治文书,无博弈之误,无应酬之费,遇公事援引律义,反复辩论,间遇上官驳饬,亦能自申其说,为之主者,敬事惟命,礼貌衰,论议忤,辄辞去”。[9]309许葭村说自己“笔耕墨耨,日埋头于尘牍之中”,见到堆积如山的文牍,“几如身到山阴,有万壑千岩,应接不暇之势。”[12]2龚萼也说自己是“一片血心,埋没于簿书钱谷之中”,感叹“案牍浩繁,深劳擘画”,“自早至三更,不使有片刻之暇”。[6]5这种忠诚精神,是很值得浮躁社会的人们学习借鉴的。

绍兴师爷律己。“幕之自爱,要在廉、慎、公、勤。”其中“公”是基础,所谓“宾主之义,全以公事为重”。[9]293他们反对“强效豪华,任情挥霍,炫裘马,美行縢”,甚至“嬖优童,狎娼妓”,强调“欲葆吾真,先宜崇俭”,[9]285认为“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9]285这样的职业道德与思想情操,是十分的高尚与崇高的。这种律己精神,是特别值得诚信与道德缺失者们学习借鉴的。

绍兴师爷智慧。一是遇事冷静善谋。譬如择业,“读书不成,去而读律”。[6]6尊重现实,主动适应,不钻“牛角尖”,不挤“独木桥”。譬如择主,他们主张“不合则去”,即当幕主处理事务明显不公正,“反复言之而不听,则去之耳”,[9]284千万不可“恋一馆而坐视官之虐民”[9]284。这种“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人才流动思想,颇具现实意义。譬如择字,当幕主在“屡战屡败”,既不敢谎报军情,又不甘就此受罪的矛盾情况下,绍兴师爷挥笔将奏折改成“屡败屡战”,既改出了精神状态,又得到了朝廷夸奖。二是处事灵活机动。他们善于以变应变,从实际出发处理各种公务。譬如在处理公罪时采用从轻或者减轻的办法,而对犯私罪者则严格执法,这样做既体现了《大清律例》的立法精神,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他们对《大清律例》的注释和大量案例的汇编,正是在这种灵活机动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三是做事留有余地。不走极端,把握分寸,恰到好处,留有退路,正如鲁迅先生所总结的,“我们绍兴师爷箱子里总放着回家的盘缠。”[13]绍兴师爷的这种智慧,堪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绍兴师爷好学、忠诚、律己、智慧,的确令人叹服、叹赏。“横行天下三百年,江湖庙堂理指间。刑名钱谷样样通,所作所为史无前。”这是何等的风光十足,何等的才华横溢,何等的佐治安邦,何等的有为苍生。

绍兴师爷作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作为清代各级官吏处理政务公事、行使管理职能的智囊和代办,横空出世,横行天下,既是中国幕僚制度演变发展的结果,更是特殊的地域环境、特殊的人文基因和特殊的社会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文风炽盛,人才辈出。

绍兴古称“荒服”之地。[14]大禹在此治水毕功,地平天成。越王句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绍兴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腾飞。秦始皇巡越,祭大禹,立刻石,教化民众。汉时马臻筑湖,使绍兴风调雨顺,山青水秀,“俗始尚文”“俗始贵士”。[15]7晋室南迁,士人平民纷纷相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汉族南迁和多民族融合,绍兴因以“俗尚风流而多翰墨之士”,[15]7文风由此焕然,经济益加兴旺,出现了“今之会稽,昔之关中”[16]的繁荣景象。隋唐时期,越窑越纸名闻天下,丝绸茶叶异军突起,山水风光和美如昔,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俗好吟咏而多风骚之才”,[15]7人文由是更加兴盛。两宋时期及至元明,文风更为灿然,形成了“好学笃志,尊师择友,弦诵之声,比屋相闻”[17]的动人局面和上至士大夫,“下至蓬户,耻不以诗书训其子。自商贾鲜不通章句,舆隶亦多识字”[18]的喜人风尚。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文风,使绍兴成为了名人辈出的“名士乡”。[19]以文武进士为例,今之绍兴市境之内,就多达2238名,其中的文科进士中,唐12名,五代7名,宋618名,元24名,明560名,清744名。[15]6绍兴师爷正是在这种炽盛文风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无疑是绍兴成千上万“名士”的优秀代表。

二是人地矛盾,生活艰辛。

绍兴历史上堪称“鱼米之乡”,但由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期间中原汉民的三次大南迁,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宋时,“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20]大大地加重了绍兴耕地的承受负担。根据王振忠先生的研究,“早在16世纪末,绍兴府平原的开发就已经达到了极限。”[3]7晚明时绍兴人祁彪佳说:“越中依山阻海,地窄民稠,……以二人食一亩之栗,虽甚丰登,亦止供半年之食,是以每藉外贩,方可卒岁。”[21]到了清代,绍兴的人口密度竟达每平方公里579.55口,居全国人口密度的第三位,[22]人地矛盾显得更加突出起来,以至“水岸田畔,凡可资耕种者,几无一隙之存”。[23]穷则思变,在这样一种困难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生计,便将视野转向了耕种之外、地域之外,想起了手工业、商业、借贷救贫等办法,动起了扬己之长、外出谋生、为人作幕等脑筋。

三是科举难就,功名诱人。

崇尚读书、追求功名,是绍兴的传统社会风尚;通过读书,求得功名,是一代又一代绍兴人的奋斗目标。逮及清代,这一风尚和目标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城中子弟成童就传举业射策,约十家坐一塾师。四隅内外,攻制举业者云集别业。子弟发未蓄,便能开笔成文,辄采芹藻。或再试童子,不利即弃文就武,习韬钤弓矢”,从而出现了“中式虎围者每科多至十余人,少亦不下五六人”[24]5册56的情形。据统计,从顺治元年(1644)到宣统三年(1911),绍兴“中举人者二千三百六十一人次。”[4]23“从顺治三年到乾隆三十九年(1646-1774),绍兴府的举人数达656人,占全省总数的15.5%”;本籍人本地考取的“进士数也多达505名”,“居全国科甲排行榜的第六位。”[3]12这些数字的背后,至少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竞争激烈,一个绍兴人要考中进士、举人,比起其他地方来,要困难得多。第二,励志效应,如此众多的人中进士、举人,刺激了更多的人们去苦读书。第三,官职有限,不少中进士、举人者不得不做“后备干部”,先为人作幕,再等待机遇。第四,另辟蹊径,更大量的读书人因过不了科举这座“独木桥”,而另辟其他的求生求名之道,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作幕、经商。“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25]“读书无成,迫于饥寒,则流为幕宾。”[6]11“吾辈图名未就,转而治生。惟习幕一途,与读书为近,故从事者多。”[9]291鲁迅先生和龚萼、汪辉祖的话,正是反映了越中读书人在功名难就中流为幕宾、习幕治生的无奈心声。

四是亲缘认同,形成“声气”。

绍兴人特别讲求包括乡缘、血缘、师缘在内的亲缘关系,它们大量地被记录在师爷们的书牍当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师爷许葭村的229篇《秋水轩尺牍》与龚萼的186篇《雪鸿轩尺牍》。乡缘除了老乡之间的互相提携推荐之外,很重要的,是还有遍布各地的绍兴会馆,这些会馆不少具有“准师爷之乡”的性质,有的还举办专门培养师爷的幕学训练班。[26]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儿女联姻等血缘关系,自然是师爷群体中最重要、最亲密、最有用的一种亲缘关系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会稽陶氏家谱中,起家于幕友者,有数十人之多;[27]鲁迅所在的周氏家族中有十多人当过师爷,姻亲中有若干人当过师爷;[28]作为鲁迅本家的周恩来,家族和姻亲中也有许多人当过师爷。[29]这些家族,堪称“师爷之家”“师爷世家”。“学幕必有师承”“递相传授”“亦复繁衍”“互强声势”。[8]在这里,为师除了尽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外,还承担起了为弟子介绍关系、觅馆择业的责任。这种“彼此各通声气,招呼便利”[7]1381的亲缘关系,是绍兴师爷群体形成、兴起、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是时势需要,应运而生。

第一,满族在准备入关、入主中原、统一国家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依靠汉族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这就为汉族幕僚群体的出现提供了国家政策上的可能。第二,清朝实行“科举为利禄之途”,“得之则荣,失之则辱”的政策。[30]但是,僵化的科举制和频发的文字狱,致使整个社会思想保守、万马齐喑。在这种情况下,科举优胜者虽被委以重任,但不善处理各种政事,只能依靠那些没有死读书、了解社情多、处事能力强的幕僚。第三,西方文化的东渐、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矛盾的加深,使得清朝政局长期处于动荡不安当中。为了应付这种复杂局面,客观上促使各级官吏招揽更多的幕僚人才,为己所用。时势需要英雄,时势造就英雄。正是在这样一种独特的时代背景下,绍兴师爷应时对景、应天顺人,登堂入室、登台亮相了。

绍兴师爷作为一个特殊的幕僚群体,经历了蓄势待发、顺势而生、因势而衰的漫长过程。

绍兴人素爱读书,向重功名,以至“代有闻人。守斯土者,皆辅相之才;生斯土者,多菁华之彦。载籍所记,历历可证。”[31]1在官本位的中国封建时代,绍兴人自然是把当官作吏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的,所以历朝历代当官作吏的数量自然也是不少,及至明代,更是形成了空前的盛况。我们不妨来看看三位明朝的当代人对此的记述。顾炎武称“今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32]王士性谓“山阴、会稽……儇巧敏捷者,入都为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33]冯梦龙说“天下衙官,大半都出绍兴。”[34]这里的胥算、胥办、衙官,指的主要是胥吏——明代官府中的小官,它们与幕僚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正是胥吏“皆绍兴人”“无非越人”“都出绍兴”这种盛况,为绍兴师爷这一群体的出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事实上,除了当官作吏之外,绍兴也是代出名幕的。章学诚认为,绍兴人“治文书、托官府为幕客,盖天性然也。”[35]文种、范蠡、计然,佐助句践成就了复兴越国的伟业;谢灵运、沈约,既是南朝的著名文人,又是重要的幕宾人物;虞世南被唐太宗李世民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都臻于完善的“五绝”;贺知章被人尊称为“贺秘监”;陆游一生相当长的时间为人作幕;元代的王艮由一般幕僚成长为朝廷任命的秘书官员。

绍兴人学律作幕,到了明代,更是大有人在了,嘉靖年间的徐渭就是典型的代表。作为幕宾,他对于抗倭平寇出谋划策、功勋卓著。“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掌书记。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上之。世宗大悦,宠异宗宪,宗宪益重渭。”[31]101“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36]堪称绍兴师爷的源头。

清朝初期,绍兴师爷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代表,似乎非沈文奎莫属。沈文奎(1604-1660),“为明崇祯会稽邑庠生。家贫如洗,又值世乱年荒,于是北游满洲。时满伐蒙,大营驻磐石,竟投满营,充教授轻(经)年者中文,兼行营文牍。蒙古平定,满军凯旋,建都奉天,开科取士,得连捷第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入汉军镶白旗籍。”[24]6册171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沈文奎是为后来的绍兴师爷们树立了样板的。一是“游”,游幕;二是在教授工作的同时“兼行营文牍”,即后来的书启、挂号师爷的行当;三是“进士及第”,追求的还是功名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讲,沈文奎称得上是绍兴师爷群体的发端。

雍正、乾隆时期,绍兴师爷地位日隆。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从建立国家机构、一统天下、稳定社会、发展生产等需要出发,采取了利用汉人知识分子的政策。而绍兴师爷也乘朝廷急需人才之机,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纷纷能官则官,能幕则幕,大出风头。这当中,邬思道无疑是杰出的代表。邬氏生于1774年,卒年不详,幼好学,有悟性,“习法家言,人称之为邬先生”。他在为河南山东总督田文镜当师爷时,因替主人帮助雍正除去权臣而名声大振,以至雍正常常在田文镜的请安折上批语“朕安,邬先生安否?”其他督抚更是“争以厚币聘之”。[37]正是在邬思道的影响下,各地衙门竞相聘用绍兴师爷,绍兴师爷的势力迅速扩大,异军突起,形成高潮。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应付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和错综复杂的情况,各级官府对人才的需求急剧膨胀,这就为绍兴师爷队伍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了新的机会。这时,最著名的师爷,几乎都投效到了地方实权派和封疆大吏门下。如会稽县的章士杰为曾国荃的师爷,马家鼎为张之洞的师爷;山阴县的程埙为左宗棠的师爷,娄春蕃更是先后为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端方等的师爷。甚至被誉为“旧文学殿军”的李慈铭,为人桀骜不驯,一心功名,不屑为幕,但也有在同治六年张之洞武昌幕中襄校文书两月的经历。这一时期的绍兴师爷,既为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所瞩目,也为广大的黎民百姓所关注,队伍规模、地位作用、势力影响,已经达到了顶峰。

1898年的“戊戌变法”,虽然只进行了一百天的时间,但“变法”的思想已经无法禁锢。此后清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变革举措,直接间接地对绍兴师爷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重叠、虚设机构的裁并,缩小了绍兴师爷存在的空间场所,打破了绍兴师爷独支府衙的局面。废八股、停科举、兴教育、奖留学,使得新的知识群体迅速崛起,削弱了绍兴师爷原有的作用影响,打破了绍兴师爷独霸幕业的局面。司法制度的改革,动摇了绍兴师爷刑名司法的垄断根基,打破了绍兴师爷独断刑名的局面。各类经济财会类学校的兴起,取代了绍兴师爷师徒相授的钱谷秘诀,打破了绍兴师爷独理钱粮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绍兴师爷作幕的现象仍然存在,但作为一个群体组织,已日渐瓦解,地位作用也每况愈下了。

绍兴师爷也的确十分的令人叹息、叹气。他们当中,除了少数能够通过学律从幕获取高官厚禄、娶上三妻四妾之外,大多数抛妻别子,背井离乡,终生漂泊,充满艰辛。他们或颠沛流离,奔走谋生,浪迹各地。如张廷骧从乾隆十九年(1754)入幕至四十七年(1782)归安,28年间更换作幕地点15次,其中长则6年,短则1年。[38]25他们或囊中羞涩,形只影单,饱尝孤苦。许葭村说自己“以孱弱之躯,寄劳形之地,宵灯晨砚,愁病兼之。回思二十多年来,历境何尝不顺,至今母柩未返,旅囊仍空,惟留此半担琴书,一肩风雨,作东南西北之人,每自寻思,不胜慨感。因念足下游历燕豫,几及廿年,苍苍者变为白发矣。客中花月,谅已饱尝”。[13]下册2甚至有人“母病子殇,事多拂逆,急拟治装南返;而空囊羞涩,素手难归。”[13]上册6他们或老而无归,羁旅天涯,客死他乡。娄春蕃“焦劳益甚,猝病卒”,葬于直省。[39]12586连大名鼎鼎的娄春蕃都是如此,可想又有多少绍兴师爷无法叶落归根、安眠故土。以付出之艰辛而遭际之独阨,是未免让人“长太息以掩涕”的。

尤其令人叹惋、叹惜的是,绍兴师爷当中,在清朝后期,伴随着整个官僚制度的日益腐败,也确实出现了一些缺乏幕德、谋私作恶、有损二百年辉煌历史、有毁大多数良好形象的所谓的“劣幕”。民国时人李渔叔曾指出:“清代有所谓绍兴师爷,大抵盛于康乾时,遍布各省县幕府,司刑名、钱谷者,皆若辈为之,至晚清徒众愈多,流品亦愈冗滥矣。”[40]晚清时人欧阳兆熊、金安清比较分析后认为,乾隆时的吏治因为有老吏、老幕、老胥而蒸蒸日上;道光以后,“三老”一变而成为老贪、老滑、老奸,“国家二百年纪纲法度皆失传”,[41]绍兴师爷原有的好名声受到了严重影响。李慈铭在光绪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的日记中有言:“越人之为幕客者怙恶无耻,习为固然,而有司多喜用本省人,其害尤烈”。[42]龚自珍更是称幕友是“官去弗与迁”“吏满弗与徙”“豺踞而鸮视,蔓引而蝇孳。”[43]把制度本身的黑暗腐败而产生的官场及刑狱、钱谷等领域的黑暗腐败,完全归之于绍兴师爷,固然有失公允;把部分、少数绍兴师爷作为的黑暗腐败放大囊括为整支师爷队伍的黑暗腐败,将他们统统斥之为刁钻、圆滑、庸碌、媚俗,甚至说成是反复无常、结党营私、欺压百姓的“小人”,也未免以蠡测海。但是,对于整支绍兴师爷队伍、整部绍兴师爷历史来说,其中确实存在的“劣幕”,总归还是令人感到十分的惋惜,甚至称得上是痛心拔脑。这或许正是应了月盈则亏、物极必反这两句古训吧。

绍兴师爷作为一个由特定区域人员构成、特定时期发挥作用的特殊幕僚群体,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终于完成了特殊的历史使命,退出了特殊的历史舞台。

作为我国古代幕僚制度的终结与顶峰,绍兴师爷的人数之众、分工之细、历时之久,前所未有;其在当代之作用、对后世之影响,更是为先前各代幕僚所无可比拟。绍兴师爷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有益启示。

绍兴师爷当中,不乏颇有成就的诗人、文学家、文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书画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法学家、医学家、数学家,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目共睹,不可磨灭。这里,主要从其幕业角度作些分析。按所从事的职业,绍兴师爷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刑名师爷——主要负责办理刑事、民事案件;钱谷师爷——主要负责办理财政、赋税及相关的考核工作,故其中又有征比师爷的细分;文牍师爷——主要负责折奏起草、书信来往、公文处理工作,故又分别细称折奏师爷、书启师爷、挂号师爷。这几类师爷中,“其事各有所司,而刑名钱谷实总其要”。[9]291由此可见,绍兴师爷所从事的工作,几乎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在长年累月的实践和代代相传的积累中,绍兴师爷为后人提供了大量的“佐治药言”。这些思想,既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幕学理论,又涉及了众多的学说见解,至今仍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正在越来越引起更多的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在刑名方面,绍兴师爷的言行,颇有历史意义;直至今日,也仍颇有现实意义。

一是注重熟悉律例。认为“律文解误,其害乃延及生灵”。[9]288二是注重搞清事实。强调“要识得何处是真,何处是伪,何处是起衅情由,何处是本人破绽。”[44]1办案“不可先有成心,又不可漫无主意”。[44]1三是注重办案效率。强调“随到随审”,以既防“前事未去,后事又来,百事丛集,忙中有错”,又使当事人尽快脱离官司,免除“穷民守候缧绁之苦”。[44]2被称为“骆大师爷”的骆照不仅办案干练利索,其所订的《清理积案规条十则》,还为曾国藩任畿辅时所应用。[24]16册55四是注重宽仁省事。“事非急切,宜批示开导,不宜传讯捉人。非紧要,宜随时省释,不宜信手牵连他人……少唤一人,即少累一人。”[9]286“可息便息,亦宁人之道,断不可执持成见,必使终讼,伤闾党之和,以饱差房之欲。”[9]286五是注重释律汇例。结合刑名实践,注释《大清律例》,汇编典型案例。绍兴师爷的这些思想与实践,为清代的地方法治文明、为民国司法制度的创新、为中国司法制度的延进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钱谷方面,绍兴师爷的民本思想、务实精神,很值得学习借鉴。

一是注重征收基础。“第一要清丈经界,既正则立鱼鳞册,册籍明则地与粮皆按籍可稽矣”。[44]16二是注重科学催征。“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免,了然分晓”,[39]12579反对简单化的追欠清查。三是注重赈灾救灾。灾情出现后,要“分定村庄,挨户清查,分别极贫、次贫”进行赈济,不使百姓“扶老携幼,纷纷四出”。[44]30紧急情况下,还要“不待报,遽出仓粟”[39]13029。四是注重水利建设。为“便贸易之航”“获灌溉之利”,[24]15册163要“考察地形,贯穿原委。时险,工之;未出,培其岸,补其堤;已决,堵之;未决,防之”。[2416册127]绍兴师爷的这些思想与实践,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文牍方面,绍兴师爷同样给了后人不少可以借鉴的东西。

譬如面对浩繁的公文,“绍兴师爷还创造了‘江山一统’的分类方法。将汉字按江山一统四字的第一笔,点、直、横、撇分四部,较部首分类简便得多,容易检查。他们的笔记校题、案牍索引、各种簿册都按这样分类。”[12]这种分类方法,富有创新精神,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再譬如,绍兴师爷十分重视对文书的催办和督查,使公务及时处理,不致延误。“于刑名之案,则审限参限,时时扣算,一经报案,则催条时至,刑席稍惰者,无不惮之;于钱谷之案,则所征分数及报解期限,时时扣算,一切杂项征解,出入之数,无不序次详明,所谓每月自交盘一次者此也。”[38]27这种有条不紊、按时推进工作的方法与精神,是很值得学习的。又譬如,绍兴师爷十分讲究公文的遣词造句。“虽报雨、请安各禀,亦不可不慎,蒙头盖面之文,土饭尘羹之语,最易取厌,尽汰为佳。”[9]313绍兴师爷的这些思想与实践,为近现代的文秘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绍兴师爷在中国古代幕僚史、清代官僚政治及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绍兴师爷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与有益启示,决定了对绍兴师爷进行分门别类、广泛深入地进行研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对任何历史问题的研究,都是为了在搞清“来龙”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去脉”。对绍兴师爷的研究,同样也是如此。我对这样的研究,是充满信心与希望的。

[1]朱志勇,李永鑫主编.绍兴师爷与中国幕府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58-260.

[2]汉语大词典(第3卷)[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722.

[3]王振忠.绍兴师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4]项文惠.绍兴师爷[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

[5]郭建.绍兴“师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清)龚萼.增注秋水轩尺牍附雪鸿轩合璧(卷四)[M].民国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

[7]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缪全吉.清代幕府人事制度//陈天锡.清代幕宾中刑名钱谷与本人业此经过[J].中央图书馆集刊特刊,1968(11).

[9](清)汪辉祖.佐治药言//续修四库全书(第755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1.317.

[11]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9.

[12](清)许思湄.新体广注秋水轩尺牍(上下册)[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石印本,民国十七年(1928).

[13]郑天挺,清代的幕府,中国社会科学[J].1980(6).

[14]尚书(卷五)禹贡//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36.

[15]绍兴市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6]晋书(卷七十七)[M].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1736.

[17][道光]会稽县志稿(卷七)[M].民国二十五年(1936)绍兴县修志委员会铅印本.

[18][万历]绍兴府志(卷十一)风俗志//四库存目丛.书史200册[M].济南:齐鲁出版社,1997,556.

[19]毛泽东.纪念鲁迅80周年寿辰《七绝二首》[N].人民日报,1996-09-20.

[20]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八)//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1](明)祁彪佳.救荒杂议//祁彪佳集(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0,116..

[2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编)卷八续[M].

[23]会稽县劝业所报告册,清宣统三年(1911)手写本//绍兴丛书(第二辑),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0,258.

[24][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M].扬州:广陵书社,2011.

[25]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序传略//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5.

[26]郝树全.驻京同乡会馆是纯商业性质的[J].商业研究,1990(1).

[27]许同莘.公牍学史(卷八)//民国丛书(第三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28]裘士雄.鲁迅先生笔下的绍兴风情[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202.

[29]李海文.周恩来家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8.

[30]戊戌变法档案史料[M].杭州:中华书局,1958,215.

[31](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32](明)顾炎武.日知录(卷八)吏胥//四库全书,第858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75.

[33](明)王士性.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四库存目丛书,史251册[M].济南:齐鲁出版社,1997,745.

[34](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蔡端虹忍辱报仇[M].杭州:西冷印社,2003.

[35](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卷十七)//汪泰岩家传[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70.

[36]明史(卷二百八十八)[M].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5887.

[37]清代野史(第五辑)[M].成都:巴蜀书社,1987,60-61.

[38](清)张廷骧.入幕须知·赘言十则[M].成都:清光绪十八年(1892)浙江书局刻本.25.27.

[39]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0]李渔叔.鱼千里斋随笔(卷下)[M].北京:中华诗苑,1958.

[41](清)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三老一变[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2](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13册)[M].扬州:广陵书社,2004,9676.

[43](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乙丙之际塾议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44]万维翰.幕学举要[M].清光绪十八年(1892)浙江书局刻本.

猜你喜欢

师爷绍兴
绍兴
师爷家那顿饺子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明清衙门的师爷
明清衙门的师爷
药秤称良心
人文绍兴
走向绍兴的古代诗人
我眼中的绍兴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