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绍兴)述评
2013-04-11王传习
王传习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金秋十月,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分别于厦门和绍兴两地次第召开。从第一届开始,历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都在厦门召开,但本届研讨会在厦门召开后又移师绍兴召开,这是一次尝试,也成为本届研讨会最大的亮点。10月23日至25日,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绍兴分会场会议在绍兴文理学院隆重举行。本场会议由绍兴文理学院、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等单位主办,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承办。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缅甸等东南亚各国以及国内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苏社会科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卢新华、谭绿屏、池莲子、林爽等一批来自美国、德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华裔作家也应邀出席了活动。会议共收录了论文50多篇,与会者围绕“东南亚华文教育、教学与华文文学创作的关系”的中心议题,立足东南亚、放眼大洋异国,对华文文学和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取得了丰富成果。会议期间,举办方组织了华文文学作品展、华文报刊展、绍兴文化考察等系列活动,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一、东南亚华文文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华文教育作为华文文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革。当前东南亚及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形势及动向,成为本次与会者所关注的主题之一。与会学者联系东南亚各地的地方特点,分析了华文教育所面临的崭新形势,对面临的困难、挑战提出了新见或对策,触及教学理念与模式、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
会上,研究者返观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介绍了目前华文教育的一些新动向。梁冠中(马来西亚爝火出版社)介绍了多年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变迁,探讨了华文学校在华文教育和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及作用。许建辉(中国现代文学馆)从张静淑的马来西亚经历和回忆著述入手,追寻了上世纪吉隆坡华文教育的历史风貌,分析了《我在吉隆坡》等文的史料价值,进而深入地探究了东南亚华文教育在1920年后反殖民潮流中的贡献。苏永延(厦门大学)提出,海外华人群体是华文教育、华文文学对外传播的主体,要紧紧依靠这一力量,推动华语在东南亚各地的教学与交流。胡维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从政治经济环境和语言环境的改变、学生语言能力的差异的角度,细致分析了新加坡现行中小学华文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措施、理念。她认为,新加坡现行中小学华文课程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思维、通讯等通用能力,教学目标内容将华文纳入个体发展过程,以沟通、联系、文化为目的,教材选材原则也更为广泛,提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更具普适性的价值,进一步体现了政府制度化安排、文化认同、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特色相结合的理念。滕晓青(济南一中)通过中国和新加坡华文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了新加坡华文教育中难度分级教学做法的积极价值。
与会者结合东南亚华文教育现状,深入分析了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并就改善华文教学、促进华文教育良性发展和文化传承进行热烈研讨,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於贤德(浙江万里学院)认为,华文教育是华文文学发展的根本,只有生生不息的华文教育,才能有新人辈出的局面,要适应东南亚地域等特点、避免完全按照中国大陆价值观去实施华文教育,从而使华文教育更科学地发展,得到更多重视。南治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比较文学视域对新加坡华文文学教学的改革作出新的思考。他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文学分析手段使得教学内容过于局限于文学作品的个别文本,容易让学生形成小说赏析的定式和惰性,而少有开放性视野和发散性思考,少有可能读出小说的新意来。他以鲁迅《药》为例,运用影响研究方法对《圣经》与《药》作了比较,并倡议华文文学教学更多地导入比较文学视域,结合经典文本,开扩视野。萧成(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结合当前印尼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华人族群现况,探讨了新情势下华文教育与印华文学持续性发展的关系,包括华文教育与印华文学的定位、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等,主张采用识字、组词、阅读的华文教学法,借鉴联合举办文学节等活动的相关经验,以解决目前存在的教材、师资等问题。刘红林(江苏社会科学院)从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成立谈起,对马华儿童文学发展及华文教育问题展开回顾与思考。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起步于1924年的马华儿童文学迎来了春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该协会正面临华文文学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儿童华文教育方式有待改善等现实问题,肩负着华文教育、华族生存发展的重任。王治理(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针对东南亚华界民族文化迷失、华文教育断层等问题,揭示“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在培养华裔青少年的族群意识、促进华族文化认同、加强华族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此为突破口,探寻了当前进一步推进华文教育发展的具体方法。连志丹(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从华文教育领导体制、教育方针、教学制度的区域性角度,讨论了华文教育的本土化路径,主要是通过编写适应不同职业需求的教材、丰富本土培训班等途径,重点解决教师、教材、教法的本土化等方面的紧迫问题。上述观点,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丰富和深化了对华文教育的认知,对促进华文教育与东南亚本土文化的融合、推动华文文学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东南亚华文文学创作研究与传播分析
会议重新梳理了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和传播的轨迹,就华文文学研究的方法、地位、视野作出新的检视,同时将研究视线投向华文文学发展前沿和新动向,对一些代表性观点、作品和热点现象予以透视。
与会学者立足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的高度,高屋建瓴地审视了东南亚文学研究的范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杨松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从大系的定义、渊源出发,分期梳理了30年代和70、80年代后海内外的大系出版情况,以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方修主编的《战后马华文学大系》等经典大系为例剖析了大系的特点。在他看来,理想的大系应高于选集,除了选编文学作品以外,还应体现文学创作以外的文学史,而当前的大系多止于文学作品的选编,看不到文学史脉络和编选者的史观。关于大系编纂问题,他结合新马华文文学史提出,大系需关注文学创作,要有精彩作品的汇编,也要有文学团体、文学媒体资料的汇集,还要呈现文学发展的脉络;同时,应处理文学经营材料,所选作品应包括作家小传等,以展现文学发展的多样面貌。柯清淡(菲华作协)注意到,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被吞并和被取代的挑战,有的学者渐次把研究对象和目标集中于北美和澳洲,忽略东南亚华文文学传统上所具有的“独特性”,甚至把东南亚“旧板块”划拨给美、加、澳等“新板块”成为其附属或支流。他以菲华文学经典作品《商报小说集》和近年新作为例,重新审视了菲华文学建筑于东南亚“一方水土”之上而形成的本土性,认为这种存在于蕉风椰雨下的东南亚国家社会之人和事物,有别于“他方”,需给予持久而深入的关注。
许多学者对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的前沿热点展开激烈讨论,因此关于华文文学“断奶”论调,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断奶”说为对象,深入剖示了其产生过程、动因、目的。他以《爝火》作家与鲁迅的关系、台湾的马华文学作家的“原乡意识”为例,认为马华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支流,具有独立性、主体性,但不能与中国文学“断奶”,马华文学的出路不是与中华文化“断奶”,而是水乳交融。杨松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剖析了“断奶”说的狭隘之处,认为马华文学和中国文学存在双向关系,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应从“中华文学”层面认识马华文学的本土性和中国性。这些观点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积极响应。陈雪风(马来西亚评论家)对黄锦树提出的“断奶”说予以反思和回驳,认为这一言论是带有政治意味的观点,是“去中国化”政治意图的体现,其目的是要把马来西亚文学的中国性、中华文化传统冲淡乃至消灭,直接或间接地抢夺华文文学的话语权。华文是文化的载体,只要采用华文写作,必然无法割断中华文化的传统,马华文学的原乡是“中国”,拒绝原乡,即是出卖自己,对此要予以反对。林来荣(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苏北分会)认为印尼华人亦存在类似现象,出现印尼文写作与华文写作的矛盾,并结合印尼国情对此作了反思。
会上,研究者还热衷于东南亚华文文学创作的探讨,对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展开个案研究。谢川成(马来亚大学)以新马两地寿命最长的文学刊物《蕉风》月刊为中心,多维度地观照了该刊在50年代马华现代主义文学传播中的开创性意义。《蕉风》于50年代末发起反叛文学运动,首倡新诗再革命的现代派主张,刊登多篇现代主义文学评论,并出版第一本马华新诗集《美的V形》及《郊游》等诗集,鼓励诗人扬弃旧有的诗歌形式、大胆尝试形式自由的现代诗,培植了新马文坛的著名诗人,开启了早期马华文学的第一波现代主义运动,为现代主义文学打下基础。唐金海(复旦大学)结合目前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态势,提倡研究者从现有角度出发,提供更多史料、论纲,以更好地开展后续研究。江少川(华中师范大学)把马来西亚同性恋小说这一敏感问题纳入视野,爬梳了90年该类小说的流变过程,对马来西亚与西方同性恋小说的发展路向、文体特点作了比较,并以《有志一同》为例,评析了马华同性恋小说心理描写等艺术手法及其与台湾小说的关系,揭示了马来西亚同性恋小说产生较晚、作品较少、未出现长篇叙事小说的原因。胡德才(中南财政政法大学)以微型小说代表作家黄孟文为个案,论析了其喜剧心态、批判视角、精巧结构与机智精炼的语言等个性特征。莫顺生(马来西亚侨领、诗人)结合近体诗的曲折发展过程,从写作技巧、平仄格式、对仗歌诀等角度剖析了现当代诗歌继承与发展问题,提出“求正容变”的策略。曾维龙(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爬梳了有关马华文学副刊研究的已有成果,简述了副刊的沿革和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生态的变化,由此凸显马华文学副刊对于马华文学研究的独特价值,并讨论了当下马华文学副刊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陆芸(福建社会科学院)对马华作家温梓川的散文集《文人另一面》作了细读,首先介绍了温梓川的生平、在华求学经历以及与一批现代作家的师生之谊,认为温梓川忆旧散文生动再现了夏丏尊、傅斯年、梁实秋、洪深、沈从文等名家的逸闻趣事和往昔风采,作品短小精巧、意趣横生,展现了作者的丰富情怀和直言不讳、平淡中见真情的个性化笔致。马峰(印尼建国大学)回顾了1998至2004年新时期印华文学发轫、兴盛的过程,并以《莫名妙极短篇》《晓星极短篇》《失落的锁匙圈》为例,阐发了印华微型小说个体创作的幽默诙谐、悲天悯人、情感奏鸣等三种特色。计红芳(常熟理工学院)以泰华女作家梦莉的情爱散文为对象,剖析了其艺术特征,如真挚的情感表达、细腻的心理描写、阴柔的美感色彩。张雅博(厦门大学)把中国新文学与战前马华文学中的人力车夫题材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人力车夫出现时间、叙述人称的差异,进而揭示了两者不同的人文情怀以及新马文学所体现的地方色彩、艺术特色。
这些论文、学术发言从不同视域切入东南亚华文文学,在视角、范围、方法上有了进一步突破,生发出了新的学术命题,将研究引向了新的论域。
三、海外华文文学评介与历史文化研究
此次会议中,有关海外华文文学、历史、文化的评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不少研究者以东南亚华文文学为中心,介绍了一些颇具特点的华人族群及其历史足迹,进一步充实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同时,一批来自美国、欧洲、新西兰等地的华人作家学者,介绍了异国他乡的华人创作、生活、文化体验等状况,让与会者了解到更多不为人熟知的华人作家群的文化经历,给会议增添了亮点。
多位研究者详细地评介了东南亚华文文学和文化活动情况,涉及华人社团、群体分布、移民活动、历史记载等。马越民(陕西省缅甸归侨联谊会)从《缅华散文集》的出版切入,绍介了缅华同侨的流动、分布以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会、“缅华文化网”的社会活动情况,重点介绍了缅华文学创作概况和群体特点。他指出,缅华同侨是60年代因缅甸排华后移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群体,北美、澳门等地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缅华文学创作者,他们既怀念祖国,又怀念居住国,具有缅甸情结,其创作以回忆录为主,内容多为缅甸生活记忆、风土人情,体现了缅甸特色,保留着缅甸排华等历史印迹。陈兆福(北京商务印书馆)的论文系统介绍了1936《缅甸华侨年鉴》的范围、内容、体例及其史料价值。该书据仰光华侨社团200余人的实地调查编纂而成,记载了缅甸29个县乡、327个点的同侨足迹,尤其是详尽地收录了缅甸三角洲闽粤籍、缅北矿区滇籍同侨从事开发活动的情况,广及商号学校、地方交通、人员分布等层面,这部长达54万字的文献著作,编写费时2年,全书721页、插图31幅,采用实用文体,是了解缅甸华侨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对研究华文文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温松钦(马来西亚怡保山城诗社)援引翔实的资料,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社团之一山城诗社作了探讨,追溯了山城诗社的成立背景、历史演变,从诗人唱酬、雅集、诗集出版、诗课等方面,介绍了山城诗社的重要活动和丰硕成果。他具体分析了山城诗社与大马诗总的关系及以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以马来西亚“诗坛才子”张英杰等一批词人、著作为例,分析了山城诗社在大马诗坛的独特地位、文学贡献以及与校园文艺的关系,并展望了山城诗社在国际化语境中配合本土与区域发展的前景。陈小萍(菲华学者)结合15世纪后华人移民菲律宾的过程,追溯了菲律宾华人社团发展和演变的轨迹。早期华人社团数量较少,受到西方殖民势力排挤、屠杀后逐渐兴起,迄今已有200-300年的历史,在不同时期内,曾涌现出政治、商业、体育等多种类型的社团。1904年成立的“中华商会”经营近半个世纪,体现了华人先知先觉的精神,1974年中菲建交后,菲律宾华人社团的构成也发生新变,随着新侨的涌入,不断注入新的力量。上述研究,从东南亚不同地域出发,包括文学、历史、文化等内容,使与会者对东南亚华人的创作团体、历史文化活动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部分旅外研究者、作家,依凭翔实的资料,展示了德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华人创作态势、文化经历与群体概况,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界。谭绿屏(德华作家、画家)评介了改革开放以来德国至今现有的华文报刊和新秀。德国华文文学借助母语国的强大发展而焕发蓬勃朝气,读者和作者群十分热火,但是面临强大的经济压力和竞争,仅留下《欧华导报》、德国《华商报》《欧洲新报》等三家报刊。她从编者、定位、发行、创作队伍等方面逐一评析,凸显了各报刊或政治化、或商业化的多种特色,同时还介绍了2012年新增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的出版和发行情况。另外,谭女士按照职业、性别、体裁、艺术个性等,详细介绍了关愚谦等未参加欧华作协、尚未引起重视的一批写作人,特别扫描了其中的女性作家群状况,涉及小说、纪实文学、诗歌、散文、时尚与政经评论等领域,展示了多年来查阅和收集的相关报刊、作家简况、代表作品、博客地址等丰富资料。池莲子女士(荷华作家、诗人)回顾了个人旅欧经历以及西欧华人移民史以及移民的职业状况,主要从语言种类、文化环境、生活背景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与西欧的文化差异性,分析了西欧华文文学的现状、特点和道路。她认为,文学和文化的传播是流动和发展的,西欧华文文学和东南亚华文文学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东南亚华文文学未远离“中国性”语境,而欧洲是一个具有多种语言的陌生语境,早期旅欧华人面临母语和西方语言的双重障碍,因而西欧华文文学要实现发展,要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更多地融入西欧文化,熟悉和学会欧洲语言。自90年代以来,西欧华文文学发展出现了新态势,留学移民已构成创作主力。林爽(新西兰华文作家)根据个人移居纽西兰(新西兰)后的文化体验和心路历程,从语言、社会风习等方面阐述了毛利文化的独特风貌,具体涉及语音特点、历史神话传说、婚嫁与社交等文化习俗等。她把毛利文化与华文文化作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异同,主张新移民作家要多关注移民国的主流文化,挑战自身,勇敢走出舒服圈,了解原住民的历史文化,融入新环境,开拓更广阔领域,为海外华文文学开创更多新颖题材。这些论题,激发了与会者的兴趣,并引起更为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综合言之,本次研讨会以东南亚为中心,又涉及多个地域,在空间维度上实现了新的扩展;会议议题明确集中而灵活,探讨范围由东南亚华文文学延伸和扩大到历史、文化层面,既有对华文文学历史的重新追溯,也有对当下现实问题的敏锐思考,并发掘出许多富有价值的新资料,开拓了研究新生面,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