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歌唱情感的艺术表现

2013-04-11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歌唱者演唱者

何 琪

(四川文理学院 音乐与演艺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0 引言

从音乐起源至今,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事实证明,那些荡涤历史尘埃的音乐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存在的.歌唱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表现真实的人性、抒发真实的人情.[1]情感的表现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正如法国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所说:“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为艺术.”因此,对于任何一位演唱者来说,要明确情感之于歌唱的重要作用,又要善于处理情感与歌唱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学会把歌唱技巧与情感抒发融为一体的艺术表达手段.在现代声乐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对歌唱情感的艺术表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仍然尤为重要.

1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同样,任何一首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其三位一体的基本关系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观众感心.而歌唱者作为连接词曲作者和观众的纽带,既是通过歌唱及表演将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表达出来,同时也是一个理解情感—获得情感—表达情感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词曲作者、演唱者、观众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是惟一贯穿始终的红线.[2]演唱者以情感为基础,通过对演唱作品的情感理解表达出自己所持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并以歌唱的方式将自己从歌词和音乐中所获得的生理或者心理体验表达出来.在演唱者与词曲作者、演唱者与观众之间,惟一能够引起共鸣的,不是歌唱者发声的技巧,而是歌唱者运用技巧所表达出来的歌声中的情感,这才使歌唱活动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的根源,其突出特点正是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传递人们的真实情感.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任何一位歌唱者来说,抒发歌唱者内心的感受,传递歌唱者内心的情感才是歌唱艺术的最终目的,而歌唱者发音、运气等技巧只是歌唱艺术表现的手段.所以,在声乐训练中,在追求歌唱技巧的同时一定要把歌唱情感的培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给予高度重视.并在音乐歌唱的实际表演过程中,在准备把握基本的歌唱技巧的基础上,争取做到以情促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最终达到以声传情、以声感人的目的.

2 情感与声乐演唱的关系分析

音乐是情感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音乐通过乐音的组织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3]作为音乐艺术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声乐演唱和其它音乐艺术形式一样,也是人们情感的产物.没有情感或者情感匮乏,演唱者的表演就显得枯燥无味、空洞无物;而脱离了音乐,尤其是以歌唱形式表现出来的音乐,人们的感情也就显得无处寄托和发泄.由此可见,情感和声乐演唱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声乐演唱必须饱含感情.我们知道,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创作者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中包涵着创作者的个人情感、民族意识、人生态度,以及创作时的个人情绪等,所有这些都使整个作品充满了感情色彩.[4]所以,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就应该深刻领会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作品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是悲伤?是喜悦?抑或是平静?这些都需要歌唱者在演唱之前定好基调,然后再培养情感,将自己融入音乐之中,并且还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演唱将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受众.所以,声乐演唱一定要饱含情感,演唱者不仅要与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还要努力使受众与自己的演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受众,进而实现音乐的社会功用.

另一方面,音乐作品是创作者和声乐演唱者表达感情的载体和寄托.我们常说“艺术,即情感”,每一种艺术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音乐更是如此.离开了音乐作品,演唱者的情感就难以释放,歌唱是演唱者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同时也是受众接受审美体验和陶冶情操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们说离开了情感的声乐演唱会变得枯燥无味、空洞无物.那么,离开了声乐演唱,情感的释放和传递就缺少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平台,那么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也会变得黯然失色.由此可见,恰当合理地处理好情感与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将对我们营造多姿多彩的生活大有益处.

3 建立和培养歌唱情感的途径

鉴于以上对情感与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分析,以及对目前声乐演唱中出现的“乏情”现状,以及对这一现状进行的归因分析,笔者认为,要建立和培养歌唱情感,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歌唱者在演唱前首先应该注意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

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艺术作品《唱论》特别强调歌唱表演中的“声者发乎情”、“情动而辞发”,强调“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些古训都告诉我们声乐演唱前感情的培养、酝酿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对一部音乐艺术作品产生感情呢?笔者认为,演唱者在演唱前首先应该注意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

演唱者的感情从何而来?情感的基础首先来源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音乐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是传递音乐情感的载体,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越逼真,歌唱者表达出的情感也就越生动.[5]歌唱者要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首先就要在演唱之前尽可能的全面深入了解音乐作品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等,同时还要对音乐作品所展示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等进行深刻领悟.另一方面,演唱者在准确把握音乐作品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还要以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方式,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二次加工,使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更加丰富、生动.即由演唱者完成了解、理解、提炼、加工音乐作品艺术形象的过程,通过演唱者演绎出来的这一艺术形象越饱满生动,那么音乐作品传递出的感情则越能打动人心.[6]正如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说:“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李渔先生所说的“解明情节”,正是指的演唱者在演唱之前,首先需要对音乐作品艺术形象的了解、理解、提炼和加工,非如此,音乐作品的演唱则难以传情,更无法动人.

3.2 演唱者在演唱中要正确处理“声”、“情”、“技”的关系

我们知道,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准确到位的分析,演唱者对所要演唱的作品的感情基调、如何把握演唱技巧等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但是,在具体的演唱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理好“声”、“情”、“技”的关系,这对声乐演唱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体来讲,要处理好“声”、“情”“技”的关系,应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声情并茂,指的是声音与情感关系.演唱虽然要以情为主、以情带声,但同时也不能重情轻声.[7]就像《毛诗序》中所说:“诗文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文.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股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声”与“情”其实是表里的关系,声由情所激发,情由声所表现.没有“舞之蹈之”的声歌,再浓的情也无法发泄,故“情发于中,声发于指,表里均也”(朱长文《琴史》).

第二,恰到好处,指的是技巧与情感的关系.演唱者除了需要对歌曲“解明情节”,还需要科学的发声方法、呼吸方法、共鸣方法等演唱技巧.在演唱中,技巧与情感的关系可描述为:演唱技巧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演唱技巧是万万不能的.其核心就是掌握一个“度”.其最高的境界就是运用技巧而又显不出技巧的痕迹,恰到好处,曼妙其中.

3.3 演唱者要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提高综合素养,增加情感积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常说,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我们每个公民,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要积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发展和建设自己,声乐演唱者也是如此.尤其是针对目前声乐演唱“乏情”这一现状,主要还是演唱者艺术文化修养不高这一重要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所以,演唱者要利用一切时间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加情感积淀.

演唱者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首先是要提高心理素质,克服演唱过程中不良的心理反映和生理反映,战胜“怯场”心理,如此才能把演唱水平和演唱情感发挥到最好,做到“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同时还要提高社会历史文化素质,只有积累相当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传递正确的情感.[8]此外,还要提高演唱者的身体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等,这些对于演唱过程中准确的表达情感,都必不可少.

[1]骆志芬.谈歌唱情感表现[J].昌吉学院学报,2003(2):76-78.

[2]刘智强,周先明.从康德“三大批判”认识音乐美的本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3):128-131.

[3]刘亚男.陆机《演连珠》中的音乐美学思想——陆机音乐美学思想系列研究之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0-122.

[4]王 瑞,陈国志.音乐人类学视野下巴蜀民歌中的人文内涵与寓意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3):132-135.

[5]刘也愚.歌唱情感的培养和建立[J].池州学院学报,2008(1):107-109.

[6]颜五湘.论歌唱情感表现中的“乏情”现象[J].湘南学院学报,2008(4):97-99.

[7]籍 荣.论歌唱情感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J].太原大学学报,2008(3):66-67.

[8]韩立伟.声乐教学中歌唱情感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121.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歌唱者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歌唱的基本素养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初探歌唱者演唱中的技术转换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