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体教结合”发展模式

2013-04-11王安洪张政龙吕吉勇欧阳骁骏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体教结合体教运动队

王安洪,张政龙,熊 健,吴 菲,吕吉勇,欧阳骁骏

1 国内外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在培养人才上,澳大利亚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国家竞技体育实力排在世界的前例,体育人才培养由基层的体育俱乐部来完成,而基层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生存由市场赞助、捐助和自身的经营等方式来解决,基层体育俱乐部将优秀的选手送入州(省)单项运动协会,而单项运动协会则会得到本国政府的部分经济资助,并且会向更高层的体育组织——国家高等体育学府、单项职业体育俱乐部等输送。国家高等体育学府、单项职业体育俱乐部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重要途径,共同为国家队培养体育人才。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原始的自然环境资源,国家进行少量的资助。依靠市场作为辅助支撑,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解决了大量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基层俱乐部也为培养青少年的体育兴趣,挖掘体育人才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扩大了选材的空间。

美国的经济排世界第一,同时也是体育大国,它的体育优势除了经济实力支撑外,其自身的培养体系也是主要的方式,美国是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学校的教学训练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中小学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而且培养的范围大,约35%的学生为培养对象,国家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条件。如NBA的美国球员及其他高水平赛事中的运动员大多数是从中学(高中)或大学中选拔的,良好的文化素质使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进入社会后也会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形成一个良性发展人才模式。

而我国,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是以学校为依托,将竞技放在第一位,和绝大多数普通学生不同,教育处于第二的位置。我国体育学者把体育分类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这其中,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竞技体育则置身于教育之外,甚至高于教育,有较强的排他性。管理体制上我国属于政府管理体制,即举国体制,其特点是政府行使全部管理职权,国家承担全部经济任务;管理方式为行政管理。政府设立专门部门来管理体育。权力高度集中,采取行政的方式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等各个层次的综合管理,从制定发展纲要、规划到选拔运动员、教练员等全权负责,而社会各种体育组织则基本不具备实质性的管理功能。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上是三级培养体制,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建立层层衔接的运动员训练体制,从小抓起,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儿童、少年进行基础训练。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业余训练,由体育部门直接管理,并建立读、住、训三集中的业余体校,文化课学习由普通中小学承担,住宿和训练则集中进行。

简言之,我国和国外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区别在于:我国的模式是举国体制: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达到一定级别后,可以低分甚至免试特超进入名牌高校。而国外的培养模式是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展现体育天赋,而后接受训练成为运动员。

我国举国体制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让中国在短短数十年内成为奥运金牌大国,满足了政治、文化、民族复兴等诸多需要。但同时,举国体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国体育观念异化较为严重,体育失去了其对人的培养,失去了使人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更好适应社会和自然的本义,体育的手段简单地变成体育的目的。此外,后备人才规模和数量逐渐缩小,加之运动员出路的不畅通,就业面临困难,形成我国运动员进口窄、出口窄,无退路的尴尬局面。

2 “体教结合”模式的优势

1987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确立53所高校作为试点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这是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向“体教结合”方向迈出的第一步[1]。“体教结合”是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训练、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体育优秀后备人才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是整合体育、教育等资源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措施,展现了体育、教育事业最根本的培养目标,符合体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体教结合”是将体育与教育较好结合起来,因为体育教育是全国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中发展体育教育,使运动员在加强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同时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运动员的同时,也为运动员退役后的适应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由教育部首次组队参加的中国代表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为大学生运动员的胡凯、王颖使高校看到了自己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希望,虽然他们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但他们却向中国教育界证明了一点,高校也可以培养出优秀的高水平的运动员。另外,如今有许多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运动员在全国专业水平的比赛中也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全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即训练又学习,是完全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运动员,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是可行的。体育与教育结合的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我国优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的新途径[2]。

3 “体教结合”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教结合”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设想的结果有一定的差距,“体”和“教”在目标定位上、运动训练条件上、体育竞赛制度、资源、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上还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3.1 目标定位与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文件精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目标初衷是逐步改变我国一贯的“三级网络训练体系”高耗能培养体育人才的模式,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通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建设,让学生运动员能够承担“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以及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高校运动员队伍逐渐发展成为退役的高水平运动员重新接受教育的基地,高校在建设运动队伍的过程中,急功近利,为了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高校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实力,招收高水平退役运动员和现役高水平运动员,快速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伍,造成了运动员挂留学籍,异地训练,不参加学校教育过程之现象,违背了“体教结合”的初衷目的,从而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阻碍了“体教结合”的良性发展。

3.2 招生体制不完善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规定,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生源主要是各省市体工队退役运动员、各省市体校的学生、部分体工队在役运动员和体育基础好的普通高中生等四个大类[3]。但是在实际招生过程中,由于地域、知名度等因素,各高校所掌握的资源差异较大,因而高校之间给出的招生条件也有较大不同,招生情况出现两极分化,呈现出个别高校供过于求,而大部分高校难以招到高水平运动员的情况。从而导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秩序出现混乱,使“教体结合”普遍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梯队的设想难以实现。

3.3 “体”与“教”分离,学、训矛盾突出

现有高校中,许多高校出现体教分离现象,高水平运动队员注重训练而轻文化学习的现象较普遍,部分学校采用运动员比赛成绩完全冲抵文化课学分的方法。造成部分运动员毕业后,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但自己所学的东西很少,甚至没有学到任何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社会生存能力仍然很弱,甚至有被社会淘汰的可能,使“体教结合”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3.4 参加高水平体育赛事限制多

为了保障省、市地方的利益,避免他们的体育人才流失和无序流动,国家体育总局出台和推行了运动员注册制度,这一制度保障了体育部门的利益,同时也限制了高校运动员的培养。目前,体育部门掌握赛事资源,且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将进行严格审查。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特殊的学生身份,他们或者在地方专业运动队注册,或者不注册。不注册就失去了许多参加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赛事的机会。

3.5 高水平教练员缺乏

大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基本由有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经历的教师担任,缺乏世界大赛的经验,训练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受限于训练条件和体育教学的影响,高校教练员缺乏长期科学的训练观,对于先进训练理念和方法手段钻研不够,传统训练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观念较为陈旧,方法一脉相承,高水平训练和体育教学差别并不突出,对于高校人才集中、学科集中、文化集中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3.6 经费短缺,投入不够

足够的经费投入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必要的物质基础。高校在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时候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经费短缺[4]。教育部的经费主要用于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支持高水平运动队对许多学校来说存在较大困难,经费的缺乏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阻碍。

4 “体教结合”模式未来发展和完善途径对策研究

4.1 政府应规范管理,实现二者目标的一致

国家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思考和调究,出台相应的政策指导性文件,便于各个高校有章可依,同时各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校情的“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制度,根据师资情况、生源质量、场馆设施等客观条件制定合理的目标定位。根据学校本身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发展特色,设定高水平运动项目,选取本校传统优势体育项目和得到高校广泛认可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同时,还应结合本地域、地区运动项目的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选择体育项目,为高校运动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规范招生政策,加强运动队管理,提高运动队建设质量

在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因从小参加运动训练,运动水平较高,文化成绩较差,达不到学校的文化招生标准,但这些学生且具有较大的培养潜力,如果他们无法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就会浪费本来就很稀缺的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因此,学校可针对运动水平高的队员应制定相应的招生政策,采取宽进严出的办法培养学生,采用学分制来保证他们完成文化课学习,最终圆满完成大学学业。此外,针对高校学生运动员身兼学习与竞赛双重任务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切实加强管理,贯彻落实,保证学生运动员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达到“体教结合”的最佳组合。

4.3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各项保障措施

经费缺乏、训练场地设施不完备、后勤保障不足是制约高校“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瓶颈,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合理安排高校经费投入,走市场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努力吸引社会资金、资源等,开展企业联合办队、校企联合、竞技表演等多元化发展模式,积极寻求更多的政府支持,建立高水平运动队专款经费,提高运动队各项保障措施力度,确保运动队正常运转,良性发展。

4.4 加大高水平教练员的引进与培养力度,营造高素质教练员队伍

把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教练员队伍建设纳入管理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教练员队伍培训工作制度化、长期化、体系化,对各级教练员都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定期培训和绩效考核,培养教练员具备运用前沿的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指导运动选材与训练的能力。此外,建立高效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教练员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发挥才能,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保障高校“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健康发展。

4.5 完善竞赛体制,争取更多的大型比赛的机会

高水平比赛是检验运动队训练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竞技体育人才运动成绩的主要动力。运动员参加大型体育比赛的成绩状况反映高校竞技体育开展的情况,因此各高校应重视体育竞赛,改革和完善目前的竞赛体制,为学生运动员创造更多的参加高水平体育比赛机会。

4.6 完善运动队信息档案,制定考核目标,开展绩效与激励反馈机制

运动队信息档案是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核心数据部分,是开展绩效与激励反馈机制的主要支撑来源,运动队信息档案包括运动员信息数据库、教练员信息数据库、比赛信息及成绩数据库等。在运动队的建设中,应根据运动员教练员的实际表现制定合理考核标准,对每一训练周期、竞赛周期制定合适的考核标准,对运动队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监控运动队训练质量,促进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和训练效果进一步提高,提高工作效益。同时,建立和健全各类激励机制,包括成绩绩效制度、运动员综合绩效制度、教练员绩效制度、管理人员绩效制度等,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运动员主动学习、刻苦训练,保障高水平运动队良性有序发展。

4.7 发挥高校“高科技”人才优势,加强运动队建设科技含量

“体教结合”培养体育人才的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极高科技含量的工程,它融合体育和教育为一体,还原体育的教育功能。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在竞赛、训练、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各高校加强交流和合作,需要体育领域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相互协作,共同研究,成立跨学科的科研团队,提供专业的科技指导和服务,取长补短,发挥高校自身人才优势,更好地建设高校运动队,充分发挥“体教结合”模式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优势和作用。

[1]姚 磊,刘同员.高校“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7).

[2]王 静.高校也出优秀运动员[N].中国体育报,2005-8-25.

[3]董永利,袁建国,王建议,等.高校“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7).

[4]王向宏,董建锋,张锡庆.“体教结合”模式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运行状况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体教结合体教运动队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教结合“一条龙式服务”模式探索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现状及发展研究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