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与基础理论建构
2013-04-10黄耀明
黄耀明
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表明,近三十年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社会工作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官方话语,社会工作实践在一些地方得到较好的探索与发展等。但同时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社会工作教育承载着过多发展和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和职业化的使命。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教育委员会马甸会议同意北京大学等学校举办社会工作专业,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社会工作专业重建之路(王思斌,2004)。至2012年底,我国举办社会工作本专科教育的院校已超过300所,61所大学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这种以教育带动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存在着先天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无法适应或者说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胜任社会工作机构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本土行政性社会工作体系无法大量纳编专业社会工作者。二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无法指导中国的具体社会工作实践。何雪松(2012)认为,社会工作在中国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其不仅进入官方话语体系,也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偏重于微观治疗导向,缺乏改变社区及政策的宏观视角,尤其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来回应中国社会转型滋生的各类复杂社会问题。三是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难以被中国的传统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所接受。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20世纪初发展到70年代才算成熟,但由于其根植于西方文明而烙上深刻的西方行为模式印痕,加上借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太多、涉及的领域太广,导致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呈现出专业权威性不足和彼此割裂两个致命缺陷。中国人有着与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中国社会本身就具备了很多可以与社会工作聚焦的因素,如助人传统、和谐观念、慈善福利思想等,中国人甚至深藏着超越西方人的自我调整和自我疗伤潜质。这些特征都指向同一个命题:社会工作要在中国“落地生根”,就必须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并自觉参与建构本土性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一、“落地生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落地生根”是王思斌(2001)在研究社会工作本土化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外来的社会工作进入中国社会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社会工作本土化不仅强调社会工作对中国社会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更重要的是强调中国具体社会文化传统与现实的主体性。换句话说,“落地生根”就是社会工作对中国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两种行为模式进行不断的文化选择、对话融合与相互接受的互动过程。被西方学者普遍称为“社会稳压器”的专业社会工作究竟能不能真正在中国实现“落地生根”,基本上可以决定社会工作在中国专业教育与专业实践的命运。目前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最快最有影响力的上海和广东深圳地区,由于中国传统纵向社会管理体制的惯性及传统文化中助人理念与助人模式的影响,西方社会工作的“元叙述”与“元话语”基本上都面临着难于“落地生根”的挑战。如社会理解和公众认同的差异和疏离,服务理念和管理目标的碰撞,传统社会服务模式的习惯影响等(柳拯,2013)。深圳甚至出现了在各级政府招标购买社会服务项目过程中偏袒本辖区社会工作机构的现象,这种在公共服务领域恶性竞争的出现就是西方现代化社会管理模式与传统中国纵向管理体系冲突的典型表现。因此,在社会工作已进入高层官方话语体系并成为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时期,“落地生根”显然就成为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一)科学定位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逐步将社会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模式基本上是建构了一套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纵向行政管理系统,也就是王思斌所言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这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几乎所有福利性、服务性、公益性的活动都是由政府负责和推行。亦即政府通过民政系统、工青妇等强有力的行政化单位和群众团体向群众提供服务,动用行政力量,由行政管理架构承担大量的社会工作服务职能(卢谋华,1991)。显然,这种纵向秩序整合机制是建立在一元权力中心基础上自上而下的命令协调机制。其借助于韦伯所说的科层管理构架和相对封闭的命令体系进行运作,使整合社会生活按照某种预设的“秩序图景”而生演(李友梅,2012)。这种模式在国家管控体制、国家资源全部由政府掌控和民众财富平均的社会背景下确实起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及整个社会的转型,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贫富分化及多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全面凸显期。传统政府主导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模式显然无法化解、应对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及回应群众多元化的社会诉求。因此,必须科学定位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逐步将社会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从目标上看这是一个促使国家管理权力及职能向社会回归并激发公民意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建构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过程。从实践上讲要大力培育和促进大量社会组织的成长,使更多合格优质且具备现代社会组织理念及管理模式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以解决中国具体的社会问题及回应群众的迫切诉求为使命,理性自觉生成以中国经验为核心的社会工作理论或助人实践模式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显示,宗教慈善、科学理性与专业化有机糅合为一体一直是西方社会工作历史脉络的主线。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西方社会工作的理念与助人模式是在西方文明的土壤里生成的,是在解决西方社会问题的基础上经验化的。因此,深受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心理学传统影响的社会工作模式在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相当长时期内,一直将社会服务的重点放在微观的个人与家庭治疗上。难怪一些学者不断地从更深的层次追问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如美国社会工作学者斯佩西和寇特妮于1994年发表的《背叛的天使:社会工作如何抛弃了自己的使命》就尖锐地指出,由于过分依靠个人主义的途径来解决社会问题,这个专业逐步背离贫困的人们,越来越多地转向服务于中产阶级,热衷成为私人市场可收费的心理治疗活动,从而丢掉了其为下层社会提供帮助和服务的最初使命(陈涛,2011)。显然,中国有区别于西方的历史及现实问题,在学习西方先进社会工作理论与经验的过程中应警觉西方专业价值对中国实际助人实践的霸权。社会工作要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就必须以解决中国具体的社会问题及回应群众的迫切诉求为使命,自觉生成以中国经验为核心的社会工作理论或助人实践模式。具体地说,中国现实的社会问题及民众诉求既是历史和传统的,亦是整个中国社会转型过程衍生的。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很难在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框架中全部找到,如中国的失独家庭问题、空巢老人问题、拐卖儿童问题、网络公众舆论问题等都是西方社会工作未曾碰到的。因此,必须借鉴西方的社会工作理念,在中国本土具体实践中自觉生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
(三)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制度安排,具有高度的文化敏感性。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主张的个别化核心,强调个人价值,无差别的基督教伦理之爱,重视社会公民观念忽视家庭影响等文化根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维和生活习惯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关于“民为邦本”“格物致知”“家国同构”“父慈子孝”“兼相爱”等价值理念已深深地渗透到普通民众的日常思维与行为方式之中。正如何雪松(2012)所强调的,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不能脱离其特定的脉络,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是那些深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之下的思想模式。世界上很多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亦证明,任何忽视本土传统文化及血脉精神的社会工作都会因为失去生根的土壤而毫无生气。相反,如果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如儒家文化的“仁”学精神,道家的“道法自然,顺势而为”及“上善若水”观念,佛学的“唯心净土”“随缘任运”等思想都可以为中国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建构注入中国元素。
从制度理性的视角看,构建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化显然是中国实现和谐社会与中国梦的一种制度选择。但现实处境是,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尚未能真正适应社会服务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不能在政府吸纳社会工作参与的结合点找到最佳的嵌入路径,社会工作者提供的社会服务尚不能提升公众的专业认同感。在上海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模式和深圳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探索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与中国具体文化适应的尴尬。因此,建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就成为破解中国社会工作实践困境的关键因素。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建构
有学者指出,目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中存在一种现象,即为了弥补社会工作实践操作这一薄弱环节,僵硬地将某些“理论”或“方法”当作万能工具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当中,认为通过对某种概念性思维模式进行规范或标准化,就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张威,2012)。实际上,这种简单将社会工作学科转化为技术性操作专业的认识,是缺乏对社会工作学科本质与独特性把握而产生的偏见。从学理上说,社会工作是一门协助人类预防问题及解决问题,挖掘人们潜能并旨在调适个人与环境互动过程,达至增进人类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专业。这个概念的背后包含着社会工作两个重要假设:一是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其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与社会;二是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互构关系到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正义,也就是说差异的个体与风格迥异的环境都是影响人类是否达成理想生活状态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工作的发展史上,虽然基督教文明对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建构影响重大,但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却并非如此。美国和英国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由于深受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其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建构比较重视治疗性和实用性。澳洲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建构却显然折射出这个地区多元文化的色彩,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缺乏主线,多种模式并存,政府与民间社会责任模糊。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包含着华人社会的传统文化与民俗心态,且表现不一,在香港地区可能会较为淡化,而台湾地区则相当浓烈,如帮助台湾群众融合的民族社会工作、协助大陆新娘适应台湾社会的社会工作、帮助台湾社群传承民间信仰及挖掘保护民间文化的社会工作都极具地方文化特点。
可以预见,在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建构中国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就必须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及其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建构的影响力。在张威(2012)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探究》一文中,其介绍了汉斯·根勒(Hans Gangler)于1998年提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建构的七大基石:概念、案主、助人者、社会工作专业行为、机构、社会框架与法律、财政资助体系、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张威认为这七大基石可以为未来中国创立和发展本土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框架模式。其进一步指出这些要素之间一方面互为补充、相互依赖,另一方面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出现相互矛盾和冲突,其最终互动的结果决定着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考察这七大基石各自的基本定位与核心要素,不难发现其间充满着十足的文化敏感性。如对于案主的界定,世界各国都从基于自己独特的国情与价值观出发,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困难群体的专业行动中由于深受所在地文化惯性的驱使而有所侧重。而伦理道德与价值观这个决定性要素的文化敏感性就更明显了,秉持怎样的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基本上直接决定了专业助人行动的效果,即便社会工作专业助人实践陷入两难困境的时候,最终实现价值判断及专业使命最大化的依然是文化影响力。下文尝试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借助汉斯·根勒的七大基石框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建构的重要性。
(一)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及定义纷繁复杂,根本原因在于各国及地区的文化与实际社情、价值观各异。选取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于2001年在哥本哈根联合通过的社会工作概念进行分析:社会工作职业促进社会变迁与人类关系的融洽,加强和解放人类对福祉的追寻,它是基于人权与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而开展的。这个概念的三个层次社会变迁与人类关系融合、增进人类对福祉的追求及人权社会公正,文化的敏感性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民重君轻”的思想可以为界定社会工作概念做出贡献,而在人权与社会公正方面,不同国家的经济水平与历史传统各具特色,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可强加给发展中国家。总体来说,科学界定中国社会工作概念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核心因素。
(二)案主
对案主的称呼与定义几乎是伴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不断变化的,“案主”称呼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受精神分析取向的影响,社会工作与受助者的关系被界定为“治疗者——被治疗者”。20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工作的视角从“个体”转向为“环境中的人”,社会工作者渐渐在助人实践中反思自身与受助者专业关系与地位的建构,一些更具人性化的称呼显然更适合社会工作的专业意味。“受助者”“服务对象”等称呼逐渐被研究者和一线社工所广泛使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中,不同领域的受助者本身就包含着不同的服务需求,尽管一些研究者都将“案主”称为服务对象,但在实际专业行动中却难于做到。如精神病院的社工依然将“案主”称之为“病人”,而戒毒所的社工也习惯将“案主”称之为“戒毒人员”或“戒毒学员”。
(三)助人者
利他性一直被视为社会工作助人者的本质。但目前有相当多涉及人类动机的理论认为人类本质上并不具备利他性,而是自私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利他主义是人性重要而又真实的一部分,并且是社会工作职业存在的主要原因,尽管这一点是正确的但却难以证明,而对利他主义的否定确实对社会工作的思想以及道德基础构成了重大挑战(杰罗姆·韦克菲尔德,2012)。西方的大多数助人者本身就是基督教徒,在他们看来从事助人专业是一种践行神的意志的行动,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对基督教会在西方社会福利角色的世俗替代。而中国行政性的助人者几乎就是国家政治意志与自身生存职业的结合体,目前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也是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官方话语中,借力高等教育扩招和大力举办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毕业生为了能够实现就业和求得一项谋生的职业而出现的。显然,西方的助人者利他性大于职业性,而中国则是职业性大于利他性。
(四)社会工作专业行为
西方社会一直以来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道德实践,也可以说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助人行动。在这种偏重微观治疗导向的影响下,社会工作的专业行为主要是“咨询”“辅导”“照顾”与“治疗”等。而中国传统的助人行为主要有两个系统(王思斌,2001):一个系统是由政府通过其特定部门解决人们在物质需求及维权等方面的困难;另一个系统则是由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及家庭亲友提供日常生活的、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更为核心的维度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家”文化,由“家”文化衍生出来的宗法制度及伦理制度是维系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根本。尽管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家”文化依然存在于现代中国人心灵深处,在平衡社会道德力量和约束个人行为规范等方面依然发挥着核心作用。“家”文化功能的超越性发挥最大限度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公民社会建构、公共空间拓展及个人主义发展(黄耀明,2012)。因此,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行为如果忽视“家”文化的影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五)机构
机构在西方社会结构中亦可称之为社会组织,其特点是充当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中介,承接政府委托和购买的一些公共服务,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互助性和自律性的社会活动。西方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民社会的建立与广泛性社会组织的发育,社会工作正是在这些种类繁多的组织催生下生成的。中国的制度结构由于深受传统集权体制的影响,政府组织承载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主要分布在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及工青妇等部门,而由纯民间社会发育生成的社会工作机构严重不足。尽管经过近几年来政府的推动和民间社会现实需求的拉力有一些长足的进步,但整体看来社会工作机构的数量与质量还是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六)社会框架与法律
必要的社会框架与法律建设是维护纳税人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保证,也是确保受助者与助人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屏障。西方针对社会服务与社会工作的立法较为完备,如英国在1601年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德国是最早建立关于老年人社会保险制度的西欧国家,于1891年颁布了《伤残和养老金保险法》;美国在1935年通过并实施《社会保障法》,创立了国家干预的现代社会政策制度模式,在世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助人行动更多被理解为是一种“施”,一种基于道德及伦理的善举。当下建构与社会服务及社会工作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框架与法律是必要和紧迫的,不仅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更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社会管理理念与经验。
(七)伦理、道德与价值观
西方宗教理念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结果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工作伦理、道德与价值观的建构,强调社会工作助人行动中的价值与尊严,注重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主张服务对象自决。中国传统文化则主张个人应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的需要与发展必须同家庭和谐及国家稳定紧密相连。在出现个人需要与家庭需要、国家需要冲突的时候,个人必须毫无条件地服从于家庭和国家。进一步说,中国的伦理、道德与价值观与西方社会的价值观是存在分歧的,在观察世界的视角与方式上甚至水火不容。因此,中国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建构应增强自身的理论自觉与文化自信,基于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与特殊国情建构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范式。
三、讨论与总结
毋庸置疑,社会工作是国际的普适性的助人制度,同时亦是特殊的本土性的实践活动。正如文军(2012)所言,在社会工作不断面临全球化冲击所带来的话语体系和知识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各国自身发展的本土特色,强调本土专业实践中的文化敏感性和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区域的实践中自身融入的重要性。从学理上讲,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建构是成功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工作学科成熟的主要标志。缺乏理论的指导,社会工作自然就缺失了证明自身专业合法性存在的依据,社会工作者也就无法将杂乱无章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互动、互构进行模式化和程序化,更谈不上指引社会工作者因应不同的服务对象及其处境,选择科学的助人模式。因此,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先进理论与模式的同时,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社会工作本土性的实践中生成对国际社会工作发展做出中国经验与独特贡献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1]陈涛,2011,《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社会学研究》第6期。
[2]何雪松,2012,《迈向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江海学刊》第4期。
[3]黄耀明,2012,《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杰罗姆·韦克菲尔德,,2012,《利他及人性: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建构》,吴同译,《江海学刊》第4期。
[5]李友梅,2012,《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学术月刊》第7期。
[6]柳拯,2013,《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第1期。
[7]卢谋华,1991,《中国社会工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8]王思斌,2001,《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学刊》第1期。
[9]王思斌,2004,《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第1期。
[10]文军,2012,《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江海学刊》第4期。
[11]张威,2012,《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探究》,载《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9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