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结合”模式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
2013-04-10杨华林姚正芳
杨华林, 姚正芳
“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运动员文化水平低下、退役运动员就业难及后备人才缺乏等问题。“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在80年代崭露头角,但仅仅停留在口头或形式上,并未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体教结合”模式的许多实际工作在教育部门,主体性不明确导致该模式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自2003年国家把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任务转交给教育部后,“体教结合”模式转变为“教体结合”模式,明确了教育部门是两者结合的主体地位。
SWOT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1]。目前,关于“教体结合”模式的文章不少,但很少从内外部因素去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教体结合”模式,并对“教体结合”模式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1 “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
无论是“体教结合”模式还是“教体结合”模式,都是体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都是培养全面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都是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途径。同时,两者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模式的主体性,前者以体育部门为主体,后者以教育部门为主体。“体教结合”是指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为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而构建的和谐体系;“教体结合”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体育回归教育本原,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共同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而构建的体系[2]。
体育属于教育的一部分,本应回归教育范畴,教育不能忽视体育的作用,缺乏体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缺乏教育的体育是不科学的。因此,“教体结合”比“体教结合”更加符合现实情况。学者赵锦锦提出,“教体结合”在某种程度上是“体教结合”在一定时期的继承和发展[3]。
2 “教体结合”模式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
教体结合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运动员,在“举国体制”特定历史背景下,国家为在短期内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以牺牲运动员其他能力为代价,一味追求运动成绩和竞技水平,导致大部分运动员文化水平低下,加之竞技体育淘汰率非常高,不少运动员的就业出现严重问题。由此可见,目前体育系统自身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能力是单一的,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是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通过“教体结合”模式培养出来的运动员,不仅加强了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教育,且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就业能力的同时缓解了就业压力。
教体结合不仅有利于弥补体育系统自身培养运动员的缺陷,也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发展,为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良好机会。无论是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还是对普通学生,都具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此外,考虑了人的资源禀赋不同,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兼顾优先发展个人天赋[4]。可见,“教体结合”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
2.1.2 实现资源共享
从各自资源现状来看,体育系统拥有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文化教育资源相当缺乏;教育系统拥有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但缺乏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教体结合”模式使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能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弥补自身资源不足,实现资源共享,避免国家重复投资,最大限度减低投资成本。主要资源体现在人力(学校的教师、体育部门的教练)、物力(体育场馆、器材)、财力(学校体育经费和体育部门的专项经费)。除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资源共享外,两者的结合还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加入,社会资源主要体现在赞助、捐赠等。因此,“教体结合”的优势在于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社会资源加入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活动中。
2.2 劣势分析
“教体结合”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宏观层面,它是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有机结合。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在我国处于稳定相对独立的状态,无论是体育系统向教育系统靠拢,还是教育系统向体育系统靠拢,都会涉及两大系统的利益问题,如何解决两大系统的利益问题是“教体结合”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中观层面,它是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竞技体育强调的是提高运动成绩,目标设定在“更高、更快、更强”,而学校体育强调的是普及“健康第一”与“快乐体育”两大理念,目标设定在提高学生体质,两者目标不同使得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结合需要更多时间来解决矛盾。微观层面,它是运动员与文化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在“举国体制”的影响下,运动员长期忽视文化知识学习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不可能瞬间被打破。由此可见,尽管“教体结合”模式具有美好前景,但在短期内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2.3 机会分析
2.3.1 社会发展的需要
著名体育理论专家马特维也夫认为:“未来运动成绩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挖掘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还要依靠挖掘运动员的智能。”由此可见,未来体育对运动员发展要求是全面的、协调的。
从社会政治角度来看,竞技体育在国际上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和荣誉,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不仅代表自己比赛,而且充分展示国家的竞技体育实力及国家文化水平。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对体育最直接的影响是资金投入,面对现在竞技体育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投资方看重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传统“举国体制”模式下只有高水平运动队才能得到社会资金的投入,随着学校信息平台优势越来越突出,大部分社会资金都希望投入到学校高水平体育这个平台。由此可见,从社会政治和经济两个重要系统出发,都对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教体结合”模式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
2.3.2 体育运动学校生存问题
青少年业余体校招收具有一定运动基础和天赋的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项运动训练,提高青少年运动水平的同时也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体育运动学校给我国竞技体育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出现了生存危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运动员文化课学习问题,体校为追求更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只重视学生竞技能力的培养,忽视文化知识教育,使退役运动员就业和生活出现困难;2)生源问题,由于竞技体育成材率不高、运动员就业问题及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等原因,大部分家长都不愿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进而体校出现招生困难;3)资金投入问题,“举国体制”下的体育人才培养由财政直接拨款,资金投入的多少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社会资金的投入,国家财政拨款减少直接影响到体校资金来源。
上述分析说明,体育运动学校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如何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从侧面看,体育运动学校的生存问题给“教体结合”模式发展带来了契机。
2.3.3 普通学校发展方向
在高校,成功的学校体育不仅能给学校带来荣誉,还能使学校获得更广的生源和更多的资金。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获得第三届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赛冠军后,东北师范大学一夜之间成为众多媒体、舆论、公众的话题。竞技体育的比赛成功某种程度把学校的形象摆在公众面前,公众通常会将在比赛中取得成功的学校认为是好学校,这无疑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高学校的声誉[3]。因此,未来学校将会更加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为学校开展竞技体育提供良好环境和充足保障,为“教体结合”模式发展提供良好机会。
2.4 威胁分析
2.4.1 管理部门利益相争
长期以来,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都是处于相对独立稳定状态。工作目标上,体育部门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奥运争光计划”,教育部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展体育目标上,体育部门注重运动成绩的提高,教育部门注重体育在校园中的普及。由此可见,两者处于分离状态。无论“体教结合”,还是 “教体结合”模式,都是两部门的合作模式,都离不开两部门的利益关系。如何解决两个管理部门的利益关系,如何在合作中分清权、责、利关系,是影响“教体结合”模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2.4.2 面对“举国体制”的挑战
“举国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必然选择,尽管暴露出许多缺陷,但它在特定时期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教体结合”模式具有许多潜在优势,但同时也被“举国体制”所取得成果威胁着。假如采用“教体结合”模式,竞技体育成绩出现下降该如何解决?尤其是“教体结合”存在 “短期内作用难以发挥”的劣势。此外,得益于“举国体制”的各方利益群体,更不愿意放弃它。面对“举国体制”的挑战,“教体结合”模式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应具有的优势,且要加快推进该模式的各项举措,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体现出自己的强大优势,弥补“举国体制”的缺陷。
3 “教体结合”模式的发展策略
3.1 宏观发展策略
3.1.1 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
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首先要解决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合作的权利、责任和利益问题,以法规文件的形式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其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目标和培养计划,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制定避免形式化、口头化,要具有现实可达到、可执行的特点。再者,需要建立并开展绩效与激励反馈机制,通过绩效评定人员的工作贡献,对有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进行奖励,以达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最后,建立并完善后勤管理保障体系和专家咨询平台,完善的管理体系离不开后勤管理保障体系,只有出色的后勤保障才能促进“教体结合”模式的发展。
3.1.2 制定必要可行的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职能部门在提升管理力度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完善相应的法规,减少政府指令性的决定,走法律规定的途径。通过制定合理的比赛制度和相应比赛办法,使过渡时间段“教体结合”型竞技体育人才拥有更多可以展示自我的空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刺激“教体结合”的顺利过渡。政策制定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职能部门适当的权利释放,由学校自主进行项目的优化、资源的利用及制定“教体结合”的匹配制度,形成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责任共担、特色共建”的理念,调动教育和体育部门的积极性,凭借学校教育系统的生源优势、教学优势和体育系统的技术优势使之结合起来[3]。
3.2 微观发展策略
3.2.1 明确“学”与“训”的关系
从“教体结合”模式微观层面来看,就是运动员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也可以说是“训练”和“学习”的结合。现实中,训练和学习本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训练时间和计划的安排不当固然会影响文化课学习,同样,文化课的教学计划和内容的安排不恰当也会影响训练效果。因此,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和要求,审时度势地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和谐解决“学”与“训”关系。
3.2.2 提倡学校与运动项目结合
从“教体结合”模式中观层面来看,是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学校作为“教体结合”模式发展的载体,学校职能部门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决定“教体结合”模式发展的方向。
第一,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地区文化特色及项目竞技基础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避免盲目选择。第二,加大对项目的投入,为项目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良好的环境表现在学校体育有一定地位,有开展体育活动的氛围,有体育人才存在的土壤,有成长、发展、培养的宽松环境。学校与运动项目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使学校专心发展1、2个项目,也能体现学校的体育特色,有利于运动项目长期的发展和继承。因此,“教体结合”模式发展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将学校和运动项目有机结合起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教体结合”模式优势表现在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以及实现资源共享两个方面;劣势表现在短期内很难发挥其作用;机会表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运动学校生存问题以及普通学校发展方向三方面;威胁是管理部门利益相争和“举国体制”的挑战两方面。
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四条发展策略,分别是: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制定必要可行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学”与“训”的关系及提倡学校与运动项目结合。
4.2 建议
1)“教体结合”模式发展,应该要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弥补劣势,准确把握机会,有效应对威胁。“教体结合”模式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切忌操之过急、急功近利。
2)宏观层面,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必要可行的法规政策,避免过多的政府指令性决定,坚决走法律规定的途径;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明确各方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利、责关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以及相关优惠政策。
3)微观层面,学校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与训练计划解决学训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通过学校与运动项目的有机结合,使学校专心发展优势运动项目,突出学校特色,有利于运动项目的发展和继承。
[1] 李登光,赵剑峰.对我国大学城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SWOT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4).
[2] 王永安.论“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同化与异化[J].教学与探究,2011(8).
[3] 赵锦锦.后奥运时代我国实行教体结合内外部条件分析和策略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赵一平,赵先卿,马 力.对“体教结合”若干理论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2).
[5] 樊晓东.构建高校“教体结合”管理体系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