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对现今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
2013-04-10程鹏
程 鹏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ying University,Meizhou Guangdong,514015
1 道教在当前中国体育文化中的地位
世界著名科技史学家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曾将道家的自然观与西方著名贤者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相提并论,指出道家对于自然的深入研究构建了整个古代中国的科学体系架构,他甚至预言未来世界的哲学将属于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都是企图以炼丹和房中术达到长生不老甚至飞升成仙的错觉。这是由于道教思想形成于中国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早期阶段,社会生产力相当落后,难免带有朴素或原始色彩的缘故。用科学的眼光审视道教体系,不难发现,道教文化对于养生有着很大的积极性。实际上中国人惯有的很多运动、医疗乃至养生观念或者方法,无不与道教文化有很大渊源。中国古代盛行的佛儒道三种宗教当中,儒家被认为是用来治理社会的,佛教是用来平和内心的,唯有道教对身体的重视无可比拟。因此在中国的体育文化中道教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道教的健身和养生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了体育运动的实践中。
2 道教哲学思想对中国体育文化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道教对于人与自然的研究贯彻于最抽象的自然观、宇宙观,以及非常具体的中国传统医学中。道教经典理论认为,人应当与自然是同处于一个整体体系中的,因此人类发展的最基本法则应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只有依照这种目的进行修行,人类才能认识到真正的道,从而远离悲伤苦难,达到极乐境界。从这点上看,道教与其他宗教有着非常本质的区别。这一本质区别在于,其他宗教是以修行者的苦难作为开始,以苦难来控制和限制修行者,以虚幻的天国乐土为诱饵引诱修行者服从统治阶级,达到阶级统治的目的。道教却恰恰相反,道教在认知上有着颠覆性的理论,认为生活在世界上并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的,痛苦恰恰是人生命的终结。因此道教并不是鼓励人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极乐世界,而是主张人应当尽可能的延长自己寿命来获得更大的快乐,这也是道教最高理想——成仙的科学性解释。太平经提到:“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后可也”。当然,必须承认道教建立初期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背景下,成仙的说法可以理解,而在道教哲学的实践中其实并不是对虚无缥缈的仙进行无限制的鼓吹,恰是通过研究实实在在的体育健身方法达到延年益寿,修身养性的目的。在道教的现存理论典籍中,大多数都涉及到了气功、健身、按摩乃至呼吸吐纳等实践性的体育保健方法。在此基础上道教进一步认为,人的寿命不是由上天决定,而是取决于自己对于身体的锻炼,即“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哲学思想。体育应当是快乐,人的寿命是可以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得到延长,因此道教哲学观实际上从传统文化的层面赋予了中国体育文化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其对于人与自然乃至人命与天命的认知,也体现了中国体育文化内在的动力,使得中国体育文化呈现出非常积极的精神面貌。因此,道教的部分哲学思想在中国体育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可起到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帮助在未来发展中树立明确目标的作用。
3 道教运动观塑造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独立性
从体育文化这个词的文本解读来看,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体育文化中,武术占据统治地位的环节。了解中国体育文化必然绕不开对中国武术的研究。道家对武术的研究影响了如佛教等其他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经僧人传播进入中国。然而,在中国佛教的武术体系中很难看到印度文化的影子,除了被冠以佛教化的名称外,中国佛教武术其实与道教武术存在非常深的渊源,这也是中国佛教本土化的一个重要例证。道教的武术思想的运动观与西方体育文化中的运动观有非常本质的区别,这一区别的典型代表就是被誉为中国国粹的太极拳。老子曾辩证地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的思想,体现在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武术中就是种种辩证的运动变化和转化,如阴阳相合,进退相宜,动静相生,刚柔并济,虚实相共等等。从具体拳法套路看,体现着随心随性的特点,动作并非以苛刻的标准来要求,而是更遵循人体本身的客观条件,以整体的美感评价运动效果。不同于强调力量刚性的西方体育文化,道教对于运动更多主张柔的方面,强调以柔克刚、柔化刚发、慢劲快打、以静制动和后发制人。如此一来,中国体育文化就有了相对于西方体育文化的独立性,也使体育研究能够很容易从这一层面来分离出中国当前体育文化中的传统成分和外来成分。
道教运动观对于体育的研究并不仅限于生理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心理层面。在锻炼身体追求长寿的同时,道教思想也非常强调形神兼修。也就是说,身体健康并不是健康的唯一充要条件,只有身体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健康才能真正达到快乐长寿的目的。此种运动观使我国体育文化在世界上体现出了鲜明的独特性。道教总结并流传下来的吐纳气功等养生运动方法,虽不是曾经风靡中国的特异功能般神奇,但却是让人身心双修,达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从先秦时期的气功养生法到华佗的五禽戏再到孙思邈的千金方导引术、宋代的八段锦等,道教身心双修的运动观形成了具有非常鲜明特色的中华养生方法,并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强的核心凝聚下历经千年而不衰逐渐走向世界,为全球体育人士所接收和欣赏。
4 道教饮食养生文化拓展了中国体育文化在营养学方面的研究领域
第一,道教基于其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提倡人类不应过多食用肉类,这恰恰符合了当前国际社会主流的素食理念。道教对素食的认知不仅局限于身体方面,它认为素食的人往往比较容易处于心态平和的状态,不会产生过多急躁情绪,以清淡的果蔬为食可以使人呼吸顺畅,眼明体健,肉食则往往容易让人处于急躁不安的情况下;第二,道教在提倡素食的基础上,认为人对食物的味道不能过分追求,无论是肥腻的油脂还是辛辣的调料都不应作为常规饮食项目。它提倡和谐,认为食物味道的平和非常有助于人体器官的运作,倘若饮食中偏向某种,则容易导致局部功能失调,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会导致癌症、胃病、糖尿病乃至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危险病症;第三,道教十分重视自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主张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非常符合现代自然科学。人应顺应这一客观规律改变饮食,通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方法,在不同季节食用不同食物,使人的身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大大增强;第四,道教对于饮食礼仪也有非常深刻的研究,比如道教养生理论认为饮食应当集中精神,将所要吃的食物在头脑中进行一遍思维预演,这符合慢嚼细咽的科学饮食方法。道教强调的饮食过程中专注,如饿了不能吃太快、饮食尽量不要说话等也符合生物学中消化的客观规律;第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打乱了很多人的正常饮食规律,如早餐不吃、午餐快吃、晚餐大吃、宵夜等。道教认为不合理的三餐安排将导致消化器官的功能削弱和紊乱,因此道教饮食文化对食物的量及时间都有非常细致的研究,如“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常带三分饥与寒”等,强调饥饿状态要少吃、不饿的时候准时摄入、口渴前补充水分、饭量控制在七八分、切忌暴饮暴食。以上饮食方法对于中国体育营养学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理论指引。
5 小结
道教是我国宝贵的本土宗教,道教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也非常深远和深刻,使现今的中国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独特魅力。当然,道教缺乏对耐力和爆发力等当前世界体育项目中必要科目的强调,这可以通过吸收外来体育文化的有益成分作为补充。然而,道教核心的哲学思想、运动观乃至饮食文化则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体育文化未来发展必须重视的环节。这为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了良好的契机。
[1] 毕 业,童莹娟,李秀梅.道家思想对中国体育文化影响管窥[J].体育文化导刊,2005(4).
[2] 蔡林波.“著道于人身”:道教体育思想及其人文精神[J].中国道教,2008(4).
[3] 徐 平.论心性修养与道教养生[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六字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