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城镇化道路的探寻与思考

2013-04-10刘艳君

生产力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城镇城镇化建设

刘艳君

(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城镇化不是一个新提法也不是一个新东西,十五规划开始城镇化就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近几年我国外向型经济增长受阻,城镇化成为了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城镇化成为了学术界、舆论界甚至是政界的宠儿,大家都在关注城镇化,各级各类政府都在进行城镇化,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一、城镇化的内涵分析

“城镇化”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之前国际上通用到词汇是“城市化”。其实“城镇化”和“城市化”在英文中都是一个词(Urbanization)。我国《城市规划法》明确也指出:“本法所指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因此,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和地理学界于1982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上,明确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语。直到2001年,国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就作为官方文件中的提法被大家广泛使用。既然是同义,将“城镇化”代替“城市化”,笔者以为是因为“城镇化”不仅关注市的发展也关注镇的发展,有助于防止忽视发展小城镇的倾向。

城镇化是动态的双向过程,一方面是人口持续向城镇聚集,城镇数量增多、城镇用地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一种社会现象,意味着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向农村的扩散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那就是一部分城镇化了的土地、人口如何实现与城镇的趋同,内化为城镇的一部分;而农村(包括土地和人口)如何实现快速发展,实现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

因此,城镇化内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镇、村协调统一规划,不应全部涌向大城市;二是农村转移人口真正实现“市民化”;三是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发展农业现代化;四是城乡在生活方式和物质文化等方面与城镇差别缩小,实现城乡一体化。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科学性、设计性、规划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关系整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必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对城镇化有科学的认识,遵循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要在城镇化发展速度、发展模式、政策取向、实际效果等方面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使城镇化建设少走弯路。

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合理选择

应该说,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绩斐然。

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17.9%,2000年为36.2%,到2011年已经突破50%,达到51.3%。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比上一年提高1.3个百分点,按照这个数据估算,城镇化率达到了51.9%。那么十二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近3亿,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个人口规模超过了除印度、美国、巴西、印尼几个国家外其他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

随着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城市市场需求规模扩大。2002年,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万多亿元,2011年这个数据增长到15.9万亿元,增长了近3倍。城镇常住人口增加还为城镇制造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保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就业人员达到3.59亿人,比2002年增加了1.07亿人,增长了43%。此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1978年,我国有建制市193个,到了2011年就增加到659个,平均每年增加13.8个。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是,这种传统的城镇化道路也暴露出很多不顾实际,急于求成、盲目发展的问题。

1.急于求成,将城镇化当成了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一些政府领导错把城镇化理解为撤村并镇,把村庄村落简单合并,将农民赶上楼,很多农民“被城镇化”。但是,合并后农民虽已上楼,但还在务农,上楼后农机具、粮食、种子和肥料等没有地方堆放,只能堆在楼下绿地中。有的农民被集中后,距离土地较远,农业生产受到限制,农民不得不搬离这些楼房,在走访中发现很多楼房都是空空的。还有的地方将原有村中宅基地和集体土地集中转让,只给农民一些补偿,使农民彻底离开土地,没有了经济来源,陷入了贫困之中。有些地方不能将村落集中建镇的,就在原有的村庄基础上进行改造,盲目对农居进行改造,忽视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如果盲目对农居进行改造,各地整齐划一,忽视了传统民居的“个性”,如岭南等南方地区的民居的个性非常独特,在改造过程中一旦被破坏,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将被破坏,甚至永远消失。还有些地方盲目安排村庄整治的时序。比如村庄里的路还是泥土路,而农田里却铺上了水泥路,这是因为国家对基本农田改造有标准、有补贴的;村民的饮水仍然困难,玉米地里却安装了自来水管,原来这是推广喷灌技术的需要。村里的小学校舍属于危房,孩子们上课提心吊胆,各种活动室却一个挨一个盖起来了。我们在走访时候发现,一个200农户的村庄竟建有16个活动室,除了合作医疗活动室,农民不知道其他活动室是做什么用的。

2.土地粗放利用现象比较普遍,城市建设贪大求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于追求地区GDP和出让土地增加可支配收入等利益驱动下,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农用耕地被占用数量迅速增加。1996—2004年,我国的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5.2亿人,增长了74%,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却从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4万平方公里,增长了160%。①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3页。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速度远远快于人口增加的速度。在20世纪后期我国的城市人均占地指标是长时期偏低的,这个指标在近十几年时间里已经居于世界前列。而且,在这些被占用的土地中,合理高效利用的比例不大,而是大多用于各种“造城运动”。一些城镇政府一味地“贪大求洋”,在城镇规划过程中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大的发展目标和集中表现在大面积占有耕地,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XX 新城”、“生态城”、“大学城”之风盛行,各地竞相建设“市政中心”、“会展中心”、“大场馆”和“大绿地”。这种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浪费严重,一些城镇存在大量闲置或低效用地,其中很大部分变成了废弃的厂房、烂尾楼,甚至直接被撂荒。有的地方耗资巨大却人迹罕至,成为了“鬼城”。如今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沙漠化、盐碱化不断吞噬耕地,土地资源的粗放占有甚至浪费着实令人痛心。

3.城镇资源环境条件恶化。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有些城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全然不顾资源环境的因素,片面追求城镇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加剧了水土矛盾和环境的恶化。第一,大气污染严重,2012年年底和2013年年初持续的、大面积的雾霾天气,说明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染情况愈加严重。第二,水源污染严重。2012年6月,我国在世界环境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70%以上河流污染严重,其中流经城市的河段95%都受到污染,4亿多城市居民饮水受到威胁,3亿多农民喝不上干净水。第三,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低,处理方式落后。大多数城市的垃圾处理都是简易填埋,而且多填埋于据城市不远的无人地带,有些直接填埋在河流沿岸,垃圾在腐烂过程中污水会自然渗透到河流之中,污染程度可想而知。

4.城镇化过程中缺乏对人的关怀。在大量人口转移到城镇的过程中,转移人口的民生问题值得关注。他们在进入城市后的就业环境、劳动保障状况不尽如人意。工资拖欠时有发生,职业病比如尘肺等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进城后他们的衣食住行水平和标准不高,孩子入学受到约束,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无法同城市人口趋同。农村中为转移人口也同样面临着困境,很多留守人员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农村严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土地撂荒。2011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登载一篇文章《十年后谁来种地?》正是体现了这种担忧,文章说当前我国平均每年有7 000个建制村消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孩子,农业生产难以为继。而且每年由于城市扩张和自然因素土地以500万亩的速度减少,那么几十年后我们如何实现逐渐减少的土地对全国粮食的供养?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还要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就需要对传统的城镇化道路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对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所谓新型城镇化,简单的说就是要总结过去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前我国所处国际环境和国内国情,对于我国城镇化战略进行继承、调整和优化,促进我国城镇化持续、健康、稳定和高效推进。它至少要包含四个条件:一是新型城镇化应实现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二是新型城镇化应实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三是新型城镇化应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四是新型城镇化应实现人口积聚、“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

这种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对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矛盾进行全面思考与平衡,全面考虑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布局与推动力以及相应的体制改革需求,也均衡考虑未来的世界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等战略层面上提出来的。那么,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不是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防止人为主观意志对城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

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能“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要注重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审视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模式和问题,要考虑到城镇的后续发展动力,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发展空间,不能在任期内大搞特搞“摊大饼”式的空间扩张形态,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浪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因此在进行城镇化发展规划时,要将目光放长远,不要仅仅考虑个人利益和当前利益,要结合本地区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趋利避害,打造出有利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环境协调、造福子孙的现代城镇。

(二)充分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放眼世界城市化进程不难发现:如果城镇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则相互促进,经济兴则城市兴,城市兴则经济旺。否则,二者就会相互制约,相互阻碍。李克强总理在2012年9月的财经工作会议上强调: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强大支撑。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如果说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巨大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那么城镇化则是巨大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的过程,将为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内在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就曾预言,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因此,要充分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各级政府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镇化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切实发展,稳步建设,使其适应经济发展节奏,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关注生态环境,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体上来讲数量很大,资源丰富,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少,而且宜居土地有限,水资源短缺。而我国的城镇化规模将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如果按照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对资源环境形成较大的压力。在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型城镇化道路,以尽可能低的物质成本消耗和其他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城镇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坚持以人为本,缓解社会矛盾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在这个过程中,“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关键,而“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实现城镇化。因此,城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坚持把提高人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建设和发展的成果由城乡居民共享。正如李克强同志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核心。我们在前面谈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中,进城的人口生活条件恶劣,还面临入学难、看病难、拖欠工资等问题,这些问题几乎形成了社会矛盾,就是在追求城镇化规模和速度的时候,忽视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人本关怀。现在我国进行了医疗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以上问题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彻底的解决。但是,在一些农村还出现农民“被城镇化”,成为了各级政府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牺牲品,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忽视农民利益、水土和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缺失。2013年我国正在开始土地确权的改革,就是为极大的保护农民对土地的权益。同时国家一再强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内涵建设,相信这种状况会逐步改善。

在2012年8月公布的2011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模式转变,走民生型城镇化道路。民生型城镇化就是以民生为根本导向的城镇化。当然,这种以民生为导向的城镇化还属于新生事物,很多问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是否能在我国全面推进还不得而知,但是,这种模式却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也给了城镇化建设明确的导向,今后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会更加关注民生、以民生问题为根本点,大力推进和谐的、稳定的城镇化道路,我们也相信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会让人更加温暖。

[1]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戴均,良燕.中国城镇化必须走集约型发展之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7(6).

[3]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李善同,许绍元.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J].国发展观察,2008(4).

[6]陈文科.县域经济与中国城市圈崛起[J].江汉论坛,2007(4).

猜你喜欢

城镇城镇化建设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