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研究

2013-04-10姚庆荣

生产力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旱作甘肃示范区

姚庆荣

(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随着世界极端气候的频频发生,干旱已成为困扰世界农业发展的瓶颈性难题。甘肃省是传统的农业省份,也是全国最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旱作区涉及10个市州的69个县市区,旱地面积240万hm2,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5%。[1]广大旱作区干旱多灾、生态脆弱、条件严酷、贫困面大,粮食生产低而不稳。但近年来,随着集雨技术,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空前问世,甘肃的旱作农业不仅创造了百万水窖润旱塬的奇迹,使全省的粮食产量在上世纪实现了自给自足的历史转变。而且,在国内再次率先创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单一技术为国家级技术,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2012年,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丰”,农民增收实现了“九连快”。[2]

作为我国旱作农业发展的先行者,甘肃省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指导旱作农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路线。通过完善核心旱作区农田基础条件,集成应用先进农业技术,采取农艺、农机和生物等旱作措施,最大限度地“蓄住天上水、留下地表水、用好土壤水”,不仅是辐射带动我省县域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重要举措,更是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甘肃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必然要求。

因此,在我省建立“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将会为探索建立全国推广机制,打造我国新的粮食增长极,彻底解决旱作农业水分利用“瓶颈”问题,推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农业和农村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和成功样板。本文结合甘肃旱作农业发展实际,在深入分析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并针对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前期准备工作提出了几项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是依托农业科技,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有效缓解甘肃省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需要

甘肃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1 10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404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居全国的第20位。[3]河西内陆河流域国土面积较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局部已超过其承载能力;黄河流域耕地面积较多,地高水低,受国家分水指标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限;长江流域山大沟深,水多地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及耕地的分布不匹配。全省有效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为暴雨洪水,绝大部分难以利用,水资源在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由于缺水,农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全省尚有40多个国扶贫困县。正常年份,全省有13万亩农田得不到保灌,干旱年份情况更为严重。[4]

因此,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可更多依赖对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缓解未来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据有关资料测算,如果全国旱作耕地应用雨水高效利用技术,使降水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即可增加利用降水量200~400亿立方米。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将成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战略途径。

(二)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是挖掘旱区农业增产潜力,确保甘肃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近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产于2011年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5]但我省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发,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保障粮食供给的压力仍然很大。特别是中东部干旱山区连续多年受灾,粮食欠收,这一区域粮食生产越来越突出地影响到全省粮食安全的大局,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早作农业区粮食发展上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以保障全省粮食安全。

因此,建设实施“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项目,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证项目区粮食稳产增产,促进陡坡田退耕,使林果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得到发展,从而实现旱区农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提升我省旱作农业国家级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有利于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有效扩散,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有利于改善旱区农业生产条件,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有效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挖掘增产潜力,确保我省粮食安全。

(三)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是加强生态屏障,建设生态大省的现实需要

旱作区是我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长期以来,旱作农业区一方面由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解决吃饭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断地垦荒,扩大耕种面积,形成了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这种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又进一步加剧了旱作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旱灾频发,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工农业、城乡、地区间、上下游相互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使我省的水环境继续恶化。生态用水得不到保障,局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链条。

因此,建设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可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增强耕地蓄水抗旱能力,实现自然降水与灌溉水的国家级利用,减少对地下、地表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依赖,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改善区域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是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和谐民族关系,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推进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是多民族聚居区,也是贫困高发区。全省有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少数民族总人数为24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38%。[6]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我省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民族地方财政困难,收支极不平衡,公共服务业发展滞后,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与甘肃省其它地区发展的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

因此,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有效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挥旱作区农业独特资源优势,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旱作区农业再上新台阶,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消除贫困的有效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已具备的现实条件

(一)实践成果丰硕

甘肃省作为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发,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67个属于旱作农业区,坡耕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7]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示范推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和集雨节灌技术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革命性措施来抓,极大地提高旱作农业集约化水平和土地产出率。

1.基础条件得到改善。近年来,全省旱作农业区坚持不懈地抓了以兴修梯田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集雨节灌面积迅速扩大,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2.农机化作业水平高。围绕旱区农业生产,一方面,各级农机部门研发并推广应用了适应旱作农业技术的、灵活多样的旱作农机具;另一方面,通过机械深松、秸秆覆盖还田、垄沟种植、镇压保墒等机械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的组装配套,已初步形成了高效、灵活、机动的旱作节水机械化国家级配套技术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旱作农区的蓄水、用水、节水和保水问题。

(二)科技抗旱水平高

目前,甘肃省围绕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用好地表水,创立了用水、保水、蓄水、拦水、截水五大技术体系,探索出了“梯田、水窖、地膜、调整”的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突出国家级集成技术和农艺农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雨水拦蓄入渗、覆盖抑蒸、雨水富集叠加利用等一套比较完整的旱作农业技术路线。许多创新的抗旱理念被提出和试验,许多全新的抗旱技术(地膜覆盖保墒技术、抗旱播种技术、培肥地力技术、高效节水技术、抗旱作物新品种)被推广和应用,旱作农业的科技含量有了明显提升。

(三)群众积极性高

由于甘肃省旱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差,生产水平低,在农业生产方面往往是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所以造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尚能耕种的耕地质量逐年下降,增产幅度不大,同时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极大的影响。而旱作农业不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还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当地干群非常欢迎“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的建设实施,并能为该项目的长足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保障。

(四)政府重视扶持

保证粮食安全和甘肃省人民温饱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始终没有放松。针对甘肃这样一个以旱区为主的省份,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对旱作农业的发展历来十分重视,始终把旱作农业放在农村经济的突出位置来抓,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旱作农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扶持政策和发展目标,并且去年在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旱作农业纳入到“一带三区”农业战略格局。所有这些,都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

三、推动“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整体构架

1.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我省干旱少雨的基本省情出发,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以增强旱作农业国家级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旱作区降水利用率、利用效率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充分研究利用当地的水资源特征,因地制宜地推广旱作高效农业技术和配套措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将项目区建设成为“科技含量高、农民增收快、示范作用强”的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基地。

2.规划布局。示范区推行区域化布局,主要包括抗旱、耐旱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示范区,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集雨节灌、间套作种植等国家级技术集成推广示范区,以打机井、建水窖、搞节灌为主的水资源国家级开发示范区等。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形成市场、基地、合作社和农民紧密相连的产业化格局,推广优质、高效、高产、安全的农产品生产技术,推进良种良法和农业机械化进程,将其打造成全国旱作农业科技示范的展示窗口和适用技术人员的培训基地。

(二)建设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原则。要充分发挥优质粮豆品质特征,对项目区做到统筹安排,集中连片,规模推进,在工程开发总体布局上要以“良种、培肥、增产、增效”为宗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整合优势资源,将项目区逐步建设成为不同区域类型的旱作农业产业带。

2.坚持因地制宜、设施配套原则。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示范区要进一步完善自然引水和动力引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路、沟、渠、水和电合理配套的生产要求,大力推广蓄水保水、测土施肥、地膜覆盖以及耐旱作物种植等关键技术,努力做好技术、工程和管理的有机结合,以大幅度增强旱作农业国家级生产能力。

3.坚持科技先导原则。示范区建设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地开展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和集雨节灌等技术的试验示范,突出特色基地,形成产业板块,将其建设成为甘肃旱作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展示窗口和实践基地。

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旱作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要以增强天然降雨蓄积能力和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为核心、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修复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以保证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基于我省创新提出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破解了旱作农业区水分利用的难题,为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乃至全国旱作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甘肃应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级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以便在资金投入和税收政策等方面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为此,建议省上成立“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管委会来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管委会为副省级建制,由分管省级领导兼任管委会主任,其成员由省农牧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扶贫办、环保厅以及涉及到的相关市级主管领导组成。管委会下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项目论证小组、规划小组和申报小组,分别负责该项目的论证、规划与申报工作。

2.争取国家立项。为了做好“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项目的论证与申报工作,管委会要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深入甘肃旱作区进行广泛调研,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做好项目论证工作,尤其要做好项目建设相关政策设计和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此基础上,项目申报小组应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通过专访、座谈会、听证会、汇报会等机会进行广泛的信息沟通,争取国务院批复,从而将其上升为国家项目,实施国家战略。

3.开展技术培训。农民群众是建设“甘肃旱作农业国家级示范区”的主要力量,他们对旱作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示范区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为此,项目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以科技入户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当地农户的科技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栽培要点及操作规程等重点内容,采取理论讲授、现场观摩、田间操作演示、媒体宣传、印发技术资料、刻音像光盘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县、乡、村三级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民群众真正掌握旱作农业关键技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保证。同时,依托示范区,积极开展旱作农业技术的相关试验研究,积极探索旱作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从而推动我省旱作农业的跨越发展。

[1]张静,李福,刘广才.大力推广抗旱注水补灌技术 促进甘肃旱作农业全面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3):3-4.

[2]王朝霞.甘肃农村工作会召开王三运刘伟平出席[N].甘肃日报,2013-01-17.

[3]何俊.朔天运河调水暨洮河引水解决黄河河道过水能力问题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4):16-18.

[4]王耀,梁自兴.甘肃水资源调查之一[N].甘肃经济日报,2002-11-28.

[5]王三运.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的建设,2012(4):1-8.

[6]王文学,李含琳.甘肃民族地区大开发的总体思路和战略设计[J].民族研究,2011(2):21-30.

[7]刘伟平.走出旱作农业的新路[J].求是,2011(18):39-41.

猜你喜欢

旱作甘肃示范区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