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融合发展
2013-04-10白云朴
白云朴,惠 宁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恰好处在欧洲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带来城乡关系的巨大变化,在其研究著作中,城乡关系理论占据较大的比重。从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解释城乡关系的内涵,认为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分工,导致城乡分离,这种分离状态又会在较长时期内使社会资本不断向城市集中,城乡关系是对立的。真正消灭城乡关系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也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然而城乡融合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取决于许多物质条件的实现。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从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形成的起源入手,探究其内在深层次原因。即对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形成及原因的研究。第二,考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如何论述从城乡分离、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阐释城乡融合思想。即对如何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乡融合思想的研究。第三,结合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现实,利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解释中国现实问题,指导解决目前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难题。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形成的初级阶段——城乡分离和对立
(一)城乡关系分离与对立的根本原因
追溯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时期,形成了以农业生产为生存基础的部落。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期,出现了工商业与农业的分离,一部分农业人口开始从农业活动中分离出去专门从事工商业,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其生产活动性质决定,他们的活动主要聚集在一个地方,就是城市最早的雏形。它作为城乡关系的初级阶段,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城乡的分离,产生了城乡对立的局面。马克思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还认为城乡关系的分离是一个社会矛盾运动的对立。“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运动的对立。”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08年,第390页。在谈及城乡关系对立时,认为“由于农业和工业分离,由于生产中心形成,而农村反而孤立化了。”“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确实完全相反的情况和分散。”②③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56页。周志山(2007)认为,城市的出现和城乡关系的分离,根源于生产力的“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超过了农业劳动者所必需的产品,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发展不足”是指生产力水平还不能够避免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马克思认为:“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③然而,恰好在生产力“发展不足”的条件下,城乡关系的这种分化与对立正好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另外,列宁把城市看作是城乡发展的先进生产力的引领和先导,“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④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1984年,第264页。他着重强调了城市在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弱化了城乡关系之间的对立因素。综上论述,导致城乡关系分离与对立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分工的进一步扩大产生的。
(二)城乡关系分离与对立强化的直接原因
在城乡关系的分离与对立形成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乡分离与对立的关系呈现出逐渐被强化的态势。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城乡差别并相互间形成尖锐的利益对立关系的直接原因。马克思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这种对立鲜明的反应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把一部分人变为受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在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⑤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地位和保护自身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开始注重加强对城市的政治功能的开发,从而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使人口、资源、财富等物质条件不断向城市集中。截然相反的是,在乡村丰富的物质条件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城市中去,乡村逐渐成为一个被孤立和遗弃的“孤岛”,乡村的农民则沦为被统治和被剥削的地位。恩格斯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于数千年的愚昧状态。”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008年,第330页。可以看出,城乡关系分离与对立的表面下,隐含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根本的对立,也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此外,列宁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城乡矛盾和对立问题,对城乡关系不断分离与对立强化的原因做出深入论证,认为“虽然城市资本主义竭力提供一切科学的方法来发展农业技术,但生产者的社会地位仍旧和以前一样悲惨,城市资本不能有系统、有计划地把城市文化输送到农村。”②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1984年,第130-131页。“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市剥削乡村,这些是发展着的资本主义到处都有的旅伴,是所谓的商业财富比农业财富占优势的必然产物。”③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1983年,第393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出发,对城乡关系分离和对立的产生的原因也有其独到深刻的见解。认为“经济上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在中国国民党的统治区里面(那里外帝国主义和本国买办大资产阶级所统治的城市极野蛮地掠夺乡村),那是极其对抗的矛盾。”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1997年,第310页。综上所述,城乡分离与对立的关系不断强化加深的直接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导致新的两大对立阶级的出现。
(三)城乡关系分离与对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城乡分离与对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具有生产力的代表性。它的存在也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一般来说,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
1.消极影响。城乡关系分离与对立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体现三个方面:第一,城乡关系分离与对立导致了城乡差距过大。由于城市在政治上统治农村,在经济上剥削农村,农业服从于工业,乡村服从于城市,造成城市和乡村的差距扩大,阶级对立也日益凸显。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乡村成为城市的附属物,城乡对立尖锐化,农村土地被无偿掠夺,造成乡村的持续的贫困和落后。也就是所谓的“乡村病”,表现为乡村生活环境的“脏、乱、差”,农民生活贫困、思想落后、对政治生活漠不关心等等。第二,城乡关系的分离与对立可能会造成过度城市化。城乡关系的分离与对立出现城乡不平衡的发展,是造成过度城市化的主要原因。由于政策和制度上对城市的偏斜,加速城市化进程,造成城市的过度发展,即“城市病”,表现为工业污染严重、城市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城市房价高居不下、处在城市底层人民生活窘迫不堪、犯罪率上升等等。第三,城乡关系的分离和对立,极有可能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导致政治不稳定因素出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农业出现了问题,就势必会造成社会灾难性问题,城乡关系分离与对立使乡村处在落后和愚昧的境地,各种矛盾自然会极易凸显,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性也肯定会受到影响,农业的不稳定也会演变成为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
2.积极影响。城乡分离和对立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既然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肯定服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肯定有其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第一,城乡的分离促进城市的发展。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详尽描述了这一现象。“在工业日益集中的趋势下,人口就像资本一样集中起来,于是村镇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变成了大城市。城市愈大搬到里面也愈有利……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的速度地成长。”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2008年,第301页。这一时期城市的大量增加,也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剩余。第二,城市发展和对立的过程中孕育着城乡协调发展的萌芽。城乡关系一般都要经历“无差别”到“分离”到“融合”的过程,在城乡关系对立运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例如城市发展不断与乡村融合、乡村中形成一批新兴的城镇等,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开始增多,在城市先进生产力的指导下,大批农民开始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城乡关系从分离与对立不断走向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乡分离与对立为城乡融合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实现城乡统筹的发展——城乡融合思想
马克思主义从批判现存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设想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出发,提出了消灭城乡对立,进而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的思想。认为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实现城乡融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发展生产力,重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生产力才能适应城乡关系的变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落后必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直接关系着城乡融合的实现。马克思认为,农业劳动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农业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因为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⑥⑦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2001年,第713-715页。认为农业、特别是食物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因为食物的生产时直接生产的生产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所以在这种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即经济学上最广义范围的农业劳动,必须有足够的生产率,使可供支配的劳动时间,不至于全被直接生产者的食物生产占用;也就是使农业剩余劳动,从而使农业剩余产品成为可能。”⑦最后认为,农业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应用于农业”。⑧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下),2008年,第470页。
第二,消灭私有制,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先决条件。“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办法,……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直接结果。”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243页。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城乡之间对立关系也就消失了,从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群体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但是消灭私有制不代表城乡差别的消除,还有存在城乡差距扩大的可能。消灭私有制只是马克思城乡融合思想的一部分,必须还要通过合理制度安排,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制度保证。所以说,消灭城乡分离和对立的过程必须依靠社会制度约束,而不是通过“任其自然”的发展来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的城乡融合的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它需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积极参与发展生产力、推翻私有制的社会革命中去。因此,要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城乡不合理的制度,建立一个适合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新制度。
第三,发挥城市先导作用,走工农结合的道路。要实现城乡的相互融合,并不是要刻意减缓大城市发展速度,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从而达到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绝对统一,而是要在较高的城市发展力水平的带动下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与融合。在消除城乡对立和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城市在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城市是现代工业、商业、服务业的中心,是特定区域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地。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文明而言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选择城市化道路是实现城乡融合的正确路径选择,城市在其过程中具有先导和示范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走乡村城市化的道路。“城市的繁荣也把农业从中世纪的简陋状态中解脱出来了”。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2008年,第387页。总之,发挥城市先导作用,走一条工农结合的城乡融合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精华。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当今中国城乡发展的指导意义
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城乡分离发展,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尤为突出。近年来,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突显,例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不合理、农村基层矛盾冲突事件增加等等。基于此,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目前城乡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理论,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城乡发展道路。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目前,中国正在快速地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避免地向城市流动转移,由于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传统的城乡关系发生了变化,农民的生活状态直接影响着这些变化,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其中体现的城乡融合思想以下三点:
第一,提高农业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把农业问题看作统一的整体,认为发展农业应该从对农业生产率入手,提高农业生产率最重要的手段是加快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水平得到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真正提高。随着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助于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综合生产率的提高。
第二,完善各种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保障制度无差异化。城乡基本的制度保障包括就业、医疗、住房、最低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真正实现农村与城市居民享受到一样的保障制度,需要不断加快完善城乡保障体系,实行城乡居民公平待遇,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方面,实行同等国民待遇。在建立同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时,把最低的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不断延伸,还要健全新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真正实现城乡保障制度无差异化。
第三,改变农村农民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建设。长期受传统小农思想禁锢,农民思想较为陈旧和保守。在中国农民没有自己的政治组织,缺乏政治权利诉求与有效表达的渠道,参与农村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为此要不断解放思想,建立农村自发组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人翁的积极性。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中小城镇的建设关系着未来中国城市化的进展。中国大城市与偏远农村的差距较为悬殊,靠不断向大城市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解决城乡差别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积极推进中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实现城镇公共服务水平与大城市均等化。加快中小城镇建设对城乡关系发展积极影响表现在:
第一,空间上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的大城市远离农村,而中小城镇往往距离农村较近,加之中国的农民一直都有“安土重迁”的思想,乐意于在离家较近的地方选择就业。发展中小城镇具有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区位优势,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快速融合。
第二,时间上缩短城乡融合的跨度。中小城镇的发展程度虽然不及大城市那样发达,但与传统农村相比,优势还是非常明显,基本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都已初步具备。从资金效率使用方面来看,相比直接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中小城镇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具有更高的效率。
(三)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流动壁垒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相关配套新经济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使得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仍相对滞后,户籍制度已经成为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一,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是城乡发展实现平等地位的基本前提。在考虑户籍制度改革时,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平等地对待城市与农村居民,给予同等的机会。在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时,不仅仅是实现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相互流动,还应该包括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相互融合,逐步达到城乡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符合中国未来改革的主流方向。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大的转型时期,各种制度还亟须进一步完善,改革必然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壁垒已经严重阻碍了城乡之间资源的相互流动,实行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顺应了改革的潮流。
四、总结与启示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是沿着城乡无差别到城乡分离、对立到融合的发展过程的思路展开。在描述城乡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时,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城乡分离、对立、乃至最终走向融合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形态的变迁,从而推动城乡关系的前进。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城乡分离与对立的直接原因,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两大对立的阶级,矛盾在不断加深。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并结合中国城乡发展的现实问题,从新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建设、户籍制度改革等角度进行了探讨研究,中国正处在城乡发展的大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极易激发,正确处理好城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突出矛盾极其重要,也是城乡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1]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9-15.
[2]汪宇明,崔庆仙.城乡一体化条件的体制创新、现实响应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1(2):55-61.
[3]赵洋.近30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综述[J].理论与改革,2010(4):144-146.
[4]郑国,叶裕民.中国城乡关系的阶段性与统筹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6):87-92.
[5]孙成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我们党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4):113-118.
[6]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 60 年:回顾与展望[J].改革,2009(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