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13-04-10魏琪
魏 琪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文化学教研部 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一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具体的战略部署,其中有关“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法值得深思。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由此看来,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在现实社会中文化自觉表现为一个艰巨的过程,它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和长期的孕育,也就是说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经过实践的积累,保持自省的意识,坚持自觉的培育,方能理性、科学地审视自己的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进而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突破文化自恋的桎梏,真正建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保持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并以此把握前进的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的发展。回顾历史,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各个历史关头,我们党都紧跟时代步伐,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高举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在实现文化的历史进步中,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党的十六大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在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之后,从“软实力”的角度对文化建设进行定位。这次党的十八大在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同时,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号召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战略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全面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的力量,不仅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已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所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二
结合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文化自觉”诚然应该成为全疆人民的普遍观念。回溯新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历史,她始终孕育、成长于中华文化这个母体之中,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怀抱中自古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吸收的局面。不过文化的影响和吸收在物质层面往往比较直接,人们易于接受,比如汉族人学会并接受新疆少数民族的许多饮食习惯,吃抓饭、馕等,而少数民族也学会了汉族人烹饪食物的方法。但在观念领域,这种主动自觉性就不易产生,它需要引导、培育、有时甚至需要批评和批判。应该说,改革开放并不仅存于经济领域,它也是指思想领域、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我们必须看到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农牧业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还极不适应现代工业文明发生后产生的现代文化。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实行自我封闭是十分有害的,封闭就是切断吸收之路。所以“文化自觉”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新疆民族文化的扬弃和创新的关系,理性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有勇气抛弃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落后、消极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情感方式。有开放才有吸收,有改革才有进步,一个善于吸收的民族才是一个善于进步的民族。所以,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冷静的“文化自省”意识,能够全面、客观、辩证地反观自我,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应该摒弃,什么应该学习,进而形成“文化自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各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
三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上的不发达、制度上的不完善、发展上的不平衡必然对文化发展产生制约和影响。所以推进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历史方位和坐标。2012年7月27日,新疆自治区党委文化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张春贤明确指出,当前新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是,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巩固和加强宣传文化阵地非常紧迫;文化事业发展基础薄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需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由此可见,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昭示我们新疆文化建设也必须稳步、扎实地推进。应该说自治区党委“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方略的提出,是其“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意识的充分体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文化的力量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仅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也是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路径和实现过程,同时也是完成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现目标。“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告诉我们不是空谈文化建设,而是要用现代文化去引领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引领人和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引领文化反思、文化自觉和文化现代化。
四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新疆文化建设领域当前的问题与挑战。首先,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为了达到把新疆从祖国怀抱分裂出去的罪恶目的,不仅进行暴力恐怖活动,还调整策略、转换手法,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加强了在新疆文化领域的分裂渗透活动,已表现出了民族分裂思想系统化、反动宣传形式多样化、分裂主张公开化、煽动手段规模化的新动向。而这一切在思想上、文化上的威胁较之暴力恐怖活动影响更深、危害更大。其次,当前文化建设工作任务艰巨,主要表现:一是长期以来新疆文化建设整体投入资金不足。新疆属于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自给率低,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对口支援省区加大对新疆文化建设帮扶力度,但我们自身对文化事业投入的总量还是偏低,难以满足需求。二是农牧区基层文化设施档次低、功能少。由于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县、乡、镇活动阵地建设差。目前,新疆还有30%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80%以上的乡镇文化站,由于面积狭小、设施陈旧落后、活动器材和设备匮乏、缺乏维护费用等原因,不能正常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疆地区尤其是农村宗教场所众多,活动频繁。三是农牧区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困难。目前新疆三分之一以上的县级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能保障,文化馆、文化站业务活动经费普遍紧缺,一些新建的高标准文化站普遍存在有钱买马无钱配鞍的问题。四是面向基层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五是基层文化队伍人才匮乏。新疆基层文化干部由于长期缺乏应有的培训和培养,知识和业务水平普遍不高。文化建设人才匮乏问题十分突出。
五
新疆文化建设问题很多,困难很多,但当前又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新疆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覆盖全疆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文化民生,加强‘区、地、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网络,优先建设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惠民工程和公益性文化项目,让各族群众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新疆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新疆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大文化工作力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首先要加强党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十七大以来,党对领导和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形成了明确的理念:“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所以加强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要求所决定。此外,新疆文化领域是西方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与我争夺人心、争夺群众的重要阵地,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新疆的长治久安,所以各级领导必须重视文化工作,尤其是农牧区文化建设,切实把加强文化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扎实推进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其次继续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和更新改造的投入。尤其要重点加强农牧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大幅增加服务农牧区的广播电视、远程教育、文艺演出、书报刊阅览、电影放映和音像、电子出版物等资源总量,增加农村和民语广播节目播出时间,使农牧区广大群众“看得到、看得好,听得到、听得好”,以此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文化安全的前沿作用。要继续推动“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和“西新工程”以及“送书下乡工程”等重点基层文化工程,要通过文化阵地宣传先进文化,吸引各族群众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达成“文化自觉”的共识,真正使文化软实力发挥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作用。
第三,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人才战略是繁荣文化建设的根本战略。我们要采取得力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加强全区各级文化队伍的人才培养和交流,切实提高文化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爱国敬业、扎根基层、热心公益、熟悉业务、服务群众、适应新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队伍。
第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各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新疆公共文化服务目前的工作是以南疆三地州和国家、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市)、边境县(市)、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为重点,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行政村(社区)文化室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区、地、县、乡、村五级文化网络,提高基层传播先进文化、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服务能力,推动文化事业进步。同时,建立和完善公益文化单位的经费保障机制。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十八大以及新疆第八次党代会文件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满足各族人民的文化需求,保障各族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为实现新疆两大历史任务提供精神力量的功能作用;推动新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相协调,形成文化阵地巩固、文化功能完善、文化队伍壮大、文化服务能力提高的良性发展新格局,不断推动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1]牛汝极.新疆文化的现代化转向[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