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和阻力

2013-04-10刘明明

实事求是 2013年1期
关键词:阻力动力特色

刘明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拥有着引以为豪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庞大的文化产业和从业人员;然而我国算不上是文化强国,与国际经济贸易的连年顺差相反,我国文化交流上则长期逆差,引进的多,输出的少,即使在输出的文化中,我们也属于“啃老族”,宣传老祖宗的东西多,现代的东西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质量相比于建国初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际经济贸易方面扮演着举世公认的重要角色。但是,文化方面却没有占据与经济方面相称的地位,呈现出“经济大踏步前进,文化小碎步挪动”的局面。换句话说,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已将社会主义文化甩在了后面,出现了经济基础与文化上层建筑的暂时脱节,这种滞后性短期来看是正常的,但长此以往则会拖经济的后腿。

分析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上的动力和阻力,扬发动力使其最大化、抑制阻力使其最小化,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前进力,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效途径。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

所谓“动力”,即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客体,其生成和发展显然不是自我推动的,而是有一些外在的力量在发生作用。尽管这些力量客观存在,却没有发挥驱动作用,各个力量间也是孤立地存在而没有形成合力。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任务应是准确地定位出它的主要驱动力量,进而促成各个力量的联合形成一股合力,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1.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需要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社会主义经济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文化上层建筑由于发展的不充分已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例如高素质人才的匮乏束缚着经济的转型与升级、诚信的缺失阻碍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等,持续增长的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文化相应的发展,并且经济越发展这种要求越强烈;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实力的增强又为社会主义文化的迎头赶上创造了先决条件。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离不开雄厚经济的支撑,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长一段时期内,为了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文化等的建设都是处于忍耐期,现在经济实现腾飞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了相对充裕的物质保障,经济反哺文化,补强文化的短板就成为必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繁荣的国家不一定文化繁荣,但是经济贫困的国家,文化一定繁荣不下去。当前处于经济繁荣的我国为文化大繁荣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2.文化惯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动力。从微观层次上讲,文化惯性可以理解为某些传统文化习俗短期内不会消失而会持续影响一段时间;从宏观层次上讲,我国数千年的文化惯性可以理解为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绵延至今,就其自身来说有实现新的文化繁荣的冲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离开传统文化就等于丢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中国”,也就失去了民族特色。传统文化有优劣之分,担当动力作用的当然是那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问题的关键与难点在于如何界定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这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进行“试错”。文化惯性的另一动力作用体现在我国文化向前发展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一旦这种发展的趋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合流,那么后者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将沿着整个中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不断向前进。

3.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外在动力。改革开放前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封闭的中华文化与西方交锋的机会很少,并在“左”的思潮的影响下,唯我独尊,认为西方文化都是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都是我们批判的对象。此举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民族的文化,但也扼杀了它的生机与活力,导致本民族文化既无法通过文化交融促进自身发展,也不能向世界展现本民族文化。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但那只是自发的阶段。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深入,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阶段。因为在碰撞中我们发现:一是孤芳自赏的中华文化到国外却得不到欣赏,而附着着美国价值观的好莱坞大片却影响到了世界的角角落落,进入了美国的航母开不到的地方;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发端于农业文明的许多传统文化和观点与之不兼容,而西方文化却与之一拍即合;三是西方文化并不全是“苍蝇”,中华文化也不全是精华,只有在学习与自我改造中本民族文化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站稳脚跟。所以,中西文化碰撞产生出的外在动力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在碰撞中我们发现了差距,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作为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符,并且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本民族文化不仅他国认同度不高,甚至国内认同度也在降低,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外在压力,也是奋起直追的动力;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既给我们造成了巨大压力,也为取长补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习西方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

4.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之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任何一项宏大的工程离开人民群众的参与都是不可想象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筑造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当然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诠释为:其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而物质财富是精神创造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能悬于物质财富的基础之外,它深植于其中,因而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人民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基本的前提。其二,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同时,即使是专于精神财富创造的知识分子,其创造的灵感也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项宏大的精神筑造工程,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其三,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承载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体现在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换句话说,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它的成败。最后,人民群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文化的生命力和价值在于传播,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可以彰显民族特色和文明,对内传播民族文化,则可以凝聚民心和锻造民族魂魄。如果人民群众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那他们将是非常得力的“宣传员”。总之,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值得信赖的主体和力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也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主义拥有了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阻力

阻力,顾名思义,就是阻碍事物向前发展的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历程并不平坦,表明既有动力在起推动作用,也有阻力在起破坏作用。厘出存在的确切阻力是采取措施抑制其反作用的前提。

1.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部阻力。事物的两面性在传统文化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合乎时宜的传统文化成为新文化的动力,而不合时宜的则成为绊脚石。诸如家长制观念对民主的践踏,等级观念对平等的蹂躏,封建思想对科学的侵蚀,宗族思想对公平的漠视等等,传统文化的一些糟粕已严重束缚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性、民族性、现代性集于一身的文化,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虽具备民族性的特征,却是过时与落后的,虽具有一定生命力,但却已成为旧事物,所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取代是趋势所向。

2.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围堵和渗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外部阻力。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华文化的围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文化优势,在国际上打压我中华民族的文化,阻碍其对外传播,试图弱化其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则通过文化渗透,造成国内民众思想混乱,试图取代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事实上,西方反华势力不仅在军事上围堵我国,试图锁住我们的手脚,还妄图在文化上围堵我国,试图影响我们的灵魂。军事上的围堵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文化上的围堵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什么多数人感觉不到?这就与文化影响的隐蔽性有关,因为经济、政治、军事等的影响都是有形的,也更容易体验,而文化传播却是附着在有形载体的背后,其影响是无形的,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就像温水中的青蛙,慢慢失去本民族的灵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敌对势力加紧思想文化渗透,思想理论领域噪音、杂音时有出现,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更加艰巨。”[1](P175)

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危机相比于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等更可怕,更应警惕,因为经济、政治、军事等的损失具有可弥补性,而在文化上一旦丧失某种价值观的信仰,就很难逆转。二十年前的苏联解体,文化危机在其中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也警示我们,在与西方敌对势力进行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较量的同时,文化上的较量也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坚决抵制不良思想文化文化渗透,保护民族文化瑰宝,努力维护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2](P379)

3.体制上的束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的阻力。从普遍意义上讲,理论上的制度优越性不等于现实上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需要灵活的文化体制才能展现出来。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立为优越性的显露提供了可能,但是将可能转化为现实则依赖于体制创新。

那么,到底我国的文化体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主要是行政干预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例,三十年的计划经济告诉人们,经济上统得过死,企业就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改革又告诉人们,给企业以更大自主权,企业就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一反一正的历史经验说明了一个问题:过于强势的行政干预,于经济无益。同样,文化上统得过死,就会压缩文化创新的空间,禁锢住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文化发展也就只能在夹缝中前进。当然无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还是传播上,都离不开必要的行政手段,所以,文化自由发展与行政干预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是必要的。

三、向文化强国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力

在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临的动力和阻力后,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公式,即“动力-阻力=前进力”。显然,造成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动力不足,阻力不少。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解释世界,而在于如何改造世界。所以,如何整合动力,分化阻力,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前进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直向前发展的事实表明动力在起作用,而发展缓慢则表明有阻力在起作用。向文化强国进军必须借助强劲的动力,分化各个阻力。

就动力方面来说,首先是要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失去经济的强有力支持,文化的持久发展和繁荣就是奢望。同时,文化又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而且文化产业本身就是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经济与文化的联动有利于二者的相互促进、共赢发展。其次,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批判的目的不是排斥,而是学习与借鉴以为我所用,摆正二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位置,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真正做到“继承传统文化,不厚古薄今;学习外国文化 ,不照搬照抄”。[3](PP715~716)第三,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调动起亿万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我们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的文化需求”。[4](P15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落脚点是人民。

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科学性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因为主体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能达到认同。最后,动力的整合依赖于人民群众的中枢作用。将这几支主要的动力以及其他一些积极的动力拧成一股合力,有利于实现动力的最大化,而这其中人民群众起着建设性的作用。概言之,“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5](P37)

针对层层阻力,必须采取有效的化解措施。第一,需要必要的思想启蒙,净化文化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看做一次文化重建,那么在重建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掉一些废墟,这些废墟的清理需要重拾思想启蒙这一武器,通过启蒙反思社会现状,为接受一种新文化腾出思想空间。第二,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破解西方的文化“囚笼”。实际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上很多人对中华文化感兴趣,如果以合适的载体、有效的形式对中华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即使不被认同,也能得到承认。文化“囚笼”是为文化渗透做准备的,对此保持警惕是必要的,但是根本之策还在于做大做强本民族文化。第三,改革僵硬的文化体制,变阻力为动力。僵硬的文化体制是一种阻力,良好的文化体制则会成为动力。当前,文化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过度干预,超出了合理的界限,压缩了文化自由创造需要的必要空间。针对此问题,邓小平曾说过,对文艺工作者“写什么,怎么写,不要横加干涉”。[6](P255)但是反文化围堵和渗透,又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组织,行政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邓小平又补充道,“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7](P256)在行政干预与文化自由之间,政府要划清不同性质文化的界限,确立不同文化领域的干预边界,既能为自由创造留下空间,又能抵御西方的文化殖民。

四、结语

物质匮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人民的物质生活已有了极大改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但精神世界却并不充盈,信仰缺失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上,文化上也要有所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目的正是在于将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由理论变为现实,区分动力与阻力正是服务于这一目标的。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对的绝不限于文中探讨的动力和阻力,本文与其说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不如说试图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一个思考的方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议,在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基础上,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为文化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样板,根据经验可以推定,只要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走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成就只是时间问题。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7](P35)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阻力动力特色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特色种植促增收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零阻力
中医的特色
别让摩擦成为学习的阻力
完美的特色党建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