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013-04-10白天明
白天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与此相应,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获得长足进步。但当人类正陶醉于改造自热、征服自然所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却引发全球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膨胀等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生态及能源危机。在此情境下,正是基于人们对外在客观世界和自身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人类活动意义的深刻反思,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定位、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生态文明应运而生。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以“发展就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亦是科技腾飞、生产力高歌猛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巨大改善的三十多年。但由于过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过于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陷入唯GDP增长的怪圈,从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导致了环境严重污染、资源严重枯竭、人口急剧膨胀、生态日益恶化的结果。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模式、理念、道路取得巨大跨越、质的飞跃新阶段,是人类基于对传统文明形态即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其基本前提为尊重、顺应、维护自然,根本宗旨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质内容为形成可持续生产、消费方式,最终目标为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有其演变的历史过程,它起源于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逊所著的关于揭示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小说《寂静的春天》,人类首次关注生态和环境问题。而后,随着人类对生态和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论争上,而是联合国和各国政府付诸于实际行动开始对生态和环境进行治理。如,《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增长的极限》、《21世纪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约翰内斯堡政治宣言》等一系列的著作和文件的面世及全球环保运动的风起云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末期的儒家就提倡人们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吕氏春秋◦义赏》所讲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则无鱼;焚羲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则无兽”。宋代学者张载的“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等,均包含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着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得到极大提高,科学技术获得长足进步,但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着自然资源不足、人口包袱沉重、环境质量持续下降造成的生态系统畸形的局面。恩格斯曾讲:“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对于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人类进行报复”。[2](P305)由此,中国共产党基于借鉴国外发展模式的先进经验,汲取国外工业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深刻反思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弊端和缺陷之后,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十八大报告内容,使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
首先,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是指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由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种发展模式包含自然环境、人的生存环境的发展,更包含人的自身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包括经济增长,更指社会的整体进步。这种发展模式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持续发展,更指生态文明的发展进步。这种发展模式的任务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
其次,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坚决反对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只关注到人与自然的统一,而看不到二者的对立,更意识不到人的主动性和社会性,从而把人等同于一般的自然生物。而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一切社会生产活动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准则,主张人类绝对征服自然,倡导人类可根据自身的利益及好恶来对待自然,结果导致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休止的掠夺攫取,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秉持的价值取向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而非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1987年2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声明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需求能力的一种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兼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的条件下,保持和加快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它并不因保护环境而取消经济增长,而是要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1992年,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率先提出转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后,我国又制定出《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相一致。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任务
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列于同等位置,这表明在新世纪中国已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来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其根本任务就在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方式仍以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高能耗的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中国在新世纪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内在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规范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其次,环境保护是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是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它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总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任重道远。
第三,自然生态保护是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自然生态指的是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类对自然生态进行保护,就是要以生态科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意识的保护。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一些重点省份、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改善。但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人均资源不足,环境生态脆弱,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仍没有有效遏制。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水源、草原、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自然生态恢复。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实现“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又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由于人类无论在自然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都必然要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就在于人类对客观规律进行正确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和利用规律。正如毛泽东所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才会克服生态危机,人与自然才可能达到和谐统一”。[3]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要以生态文明建设来提供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其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P122)那么,中国在新世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蕴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控制污染及生态保护,而是规避工业文明缺陷,开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只有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生态环境,“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5](P649)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动物、植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6](P56)新世纪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加强自觉与自律,树立尊重和维护自然的理念,强调“人类文化和自然之间人为的分离是牛顿时代特征,在太阳能未来的时代里,这两者将重新融合。‘自然中的人'必将取代‘对抗自然的人'。”[7](P211)从而人与自然环境达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最终建立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方式,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协调、和谐的发展之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全民具有了共同的生态道德和生态行为,生态文明才能由理想变成现实。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具体的、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主体或人在不断地通过实践来认识自然或客体,从而把握客体能满足主体需要的规定性,而在这个实践和认识过程中,主体或人随着对这个规定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按照这个规定性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实践和行为,以达到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良性互动,人也逐步摆脱客观必然性的限制和制约。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以前所未有的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国家建设的整体布局。这种规定性,将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意义。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王丛霞.生态文化内蕴的价值取向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美]杰里米◦里夫金.嫡: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