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基于系统论的思考
2013-04-10王春兰
王春兰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重庆 400044)
机制(mechanism)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机器要实现良好的运转,需要具备几个环节: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关联性,其中,要素是基础,结构是关键,功能转化是核心,环境关联性则是重要的条件。近年来,通识教育理念逐渐为教育界所接受和重视,几乎所有高校都会规定学生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通识类选修课方能毕业,但将通识教育付诸实践时,所有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则面临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如何看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关系。石书臣(2011)归纳了三种主要观点:一是包含论,即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识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二是平行论,即把通识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文化素质教育,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化素质教育课同时开设,分别管理。三是一体论,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融为一体,统一管理,确定科学的内容比例。在笔者看来,鉴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关系的分歧迄今未有定论,在处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关系时,既不能以通识教育课程取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化;也不能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取代通识教育课程,忽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而应着力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有利于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诸多功能的有机融合和协调;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改善高校通识教育面临的课程体系庞杂、课程建设缺乏制度保障、师资和教材缺乏等困境。为此,笔者从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关联性四个方面,讨论如何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要素互动
无论是思政理论课还是通识教育课程,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具备的教学要素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四个要素。教育主体根据社会期望、教学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教育客体,是该课程的承担者、发动者、实施者,具有主动性。教育客体是该课程的接受者和受动者,虽是受动者,但同时具有客体性与主体性。客体性表现为教育客体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受到教育主体的影响而发生思想转变,而主体性则表现为教育客体可以主动地、选择性地接受主体传达的思想。教育介体是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或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根本特点是中介性。教育环体是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教育课程有关的、影响教育客体的外部因素,是课程接受者得以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条件。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基础是实现教学要素的互动互通。
教育主体的互通。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角度讲,要树立“大思政”观念,一方面,要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通识素养。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教人通识者必先具备通识素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承担通识教育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师,通过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热点问题讲座、文化素质讲座、思政课改革试点班等方式,请他们参与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或相关内容。同时,有些高校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出一些通识教育的相关课程作为全校的选修课,或者以讲座形式讲授通识教育的相关内容。
教育客体的互动。亚瑟·莱文(Arthur Levine)曾指出“通识教育是指大学本科课程中全校共同性的、内容有一定宽度的部分。它通常包括对若干学科领域有关课程的学习,试图为一所学校中的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应当共有的本科训练”。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校公共政治课,与通识教育课程一样,都是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对大学生实施“共同教育”的课程,而不是教会学生某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一技之长的以“致用”为目标的课程,也不是为某一专业或部分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教育课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
教育介体的互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在育人目标上的一致性,以及在内容上特别是人文教育方面的契合性,为通识教育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配合与交流提供了基础和前提。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实现两者的互连互通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教育环体互动。教育环体对教育客体具有渗透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健康的育人环境作为前提。实践证明,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效措施。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育环体具有互通性,应该完善校园文化设施,营造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优化的教育环体。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结构互动
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良性互动需要一定的教学形式作为有效的载体。探寻这一教学形式,使其既符合相应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又能做到两类课程互连互通、双向流动,这是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良性互动机制的关键。
要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结构优化,第一,可以进行课程设置上的互通。比如,既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相关内容纳入通识教育课程的讲座课堂,也可将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课程环节。第二,进行课程内容上的互通。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教育课虽然课程设置有别,但都涉及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必然有一定的契合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通识教育课的相关内容,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其教学内容,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通识教育课中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可以保证通识教育课的正确方向。第三,进行教学方法的互通。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教育课程在性质、功能、内容等方面虽有不同,但在教学方法方面其成功经验是可以相互借鉴的。通识教育课程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借鉴作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渗透性。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注重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而通识教育课程则侧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注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二是灵活性。从教材和教学内容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中央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教学内容有高度统一的要求,并且都是“原理”、“概论”、“纲要”、“基础”课,概括性、抽象性、概念化的内容比较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总体上还没有突破相对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而通识教育则强调采取深度经典阅读、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考试形式更加灵活,学生选修课程的自由度也比较大,凸显大学教育对教学内容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三是互动性。从教学组织方式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采取的还是大班“讲授”式、“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开展教与学之间的有效互动,相对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成长发展,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自主选择的空间。通识教育则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和自我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借鉴作用主要体现在正面导向上,即通识教育课程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文化素质教育,突出文化素质教育的育德功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通识教育课程的健康发展。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功能互动
传统教育思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所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全部任务仅仅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不重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这也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简单说教”、“硬性育人”现象的普遍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在实践中和理论上正逐步趋向全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了新变化和新发展,正如有学者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有政治社会化、知识涵养和综合方法论熏陶的功能(邱柏生,2005)。现代社会要求综合开发人的精神潜能和智力潜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时调整、自我更新,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方面。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维护大学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树立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哲学思维、强化历史意识、了解多元文化,培养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提升学生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从总体上看,其主要功能是智育功能,也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培养的人应是“健全”公民和“完整”的人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在性质和功能方面虽各有侧重,但两者均具有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主要体现德育功能和导向功能,通识教育课程应主要发挥智育功能和贯通功能,按照二者的相对功能定位进行课程设计,二者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更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
四、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环境关联性的互动
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是由两者现实的条件所决定的。一方面,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讨论事实上面临着两个现实的前提:一是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时间不可能无限制地延长,这限制本科课程的容量;二是新学科、新知识和各种能力要求层出不穷,要求增设课程或增加教学内容的压力很大。“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成为通识教育在实践中难行的根本原因。另外,通识教育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哪些知识,我们想得并不清楚,这使现实的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面临课程体系庞杂、课程内容贫乏、师资和教材成了根本性的瓶颈,以致理想高涨,成效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教学制度安排,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和课时要求,有一支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学队伍,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内容。但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教学状况看,却存在着课程内容滞后,所学的内容与中学阶段部分重复;过于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的针对性不够;教学方法倾向正面引导和灌输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对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生态道德、心理健康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不够等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通识教育又缺乏制度保障的缺陷,需要改变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各自为政、独立运转的状况,实现两者资源的双向流动。以上状况的改变,环境关联性的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良性互动涉及课程设置、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机构配合、师资力量调配等多种因素,如何协调各种资源的使用、配置等权力与利益关系涉及多方博弈。首先,需要学校整体布局、全面规划;其次,需要相关人员与部门精诚合作;最后,需要的政策配套必不可少。只有创造这样的文化环境,才能为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提供保障。
以上四个环节的互动,共同影响着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这就好比一台运转的机器,每个零部件都正常运转,才能保障整个机器的正常运转。当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其特点及作用时,才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才能保证教学整体效果达到最佳。
[1]石书臣.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关系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5).
[2]张彧.运用需要理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要素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吕立志.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初探[J].江苏高教,2009(5).
[4]常绍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论思考[J].系统科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