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现代生活——读鲍曼《流动的生活》
2013-04-10伍玥王继
伍玥王继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系 陕西 西安 710062)
一、齐格蒙特·鲍曼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英国著名犹太社会学家,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社会学家之一。鲍曼关注现代性始于其1987年出版的《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一书。他文笔犀利优美,迄今已出版著作二十多部。主要有“现代性三部曲”:《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性》;“后现代性三部曲”:《后现代伦理学》、《后现代性及其缺憾》、《生活在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及“流动三部曲”:《流动的现代性》、《流动的生活》、《流动的爱》等。
二、现代性:从“稳固”到“流动”
纵观鲍曼代表作,三个重要词连接起了其不同时期的研究兴趣,即“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流动现代性”。世纪之交,鲍曼用“流动的现代性”取代了“后现代性”。“流动的现代”、“流动的现代性”是鲍曼对当下时代的定位与社会的特写,是他用“流动的现代性”去审视“现代”与“后现代”思想的自然结果。具体考虑有三。
(一)经济根源:正如《流动的生活》导言中引句“薄冰起舞,速则达”所述,今天,“资本”这一社会根本塑造力量的竞争力主要由其流动速度来评估。正是资本脱离了民族国家在全球市场的自由流动和“快速冲浪”给当下世界的社会生活灌注了深刻而鲜明的流动性。
(二)词义局限:“后现代性”一词本身带有一些否定性与模糊性。一是暗示“现代性”的终结,这与实际情况显然相违,并且也不利于反思“现代性”;二是容易与“后现代主义”相混淆,鲍曼的“后现代性”指深化的“现代性”,是一种反思“现代性”的策略视角。
(三)循环之路:鲍曼坚持其循环之路思考方法。他将自己也放置在流动现代社会里对其自身及其之前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认识进行反思。鲍曼使用“流动”一词,就是试图打破之前的思维固框,紧扣现实世界发展的思考努力。
三、流动的现代生活——生活于流沙之上
(一)时代定位
“流沙”一词源于《流动的生活》中鲍曼对流动时代终生教育问题的探讨。他形象生动的给这部分论述拟定了一个充满个体关怀的标题:“学会在流沙上行走”。表明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个体不再是漫步在稳定陆面,而是行走于流沙之间。流动的生活是流沙上的生活,是流动的现代社会里易于在的生活,[1]是资本逃逸、政治消退、文化多元下的特殊生存样态。
(二)典型特征
1.个体性
“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越来越多的广告标语都在证实流动现代的到来。在“动感”十足的流动现代,个体化,即一个人试图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所有努力与成果,成为生活的核心旋律。流动现代社会里的每个个体都在专心聆听自我心声,但又不能做到完全自信,因而又需要别人的帮助。由此,个体化这一个体事业又变为“需求出现后,供给便会来”的个体间的互动。这实际上是社会共同体失去权威后将所有问题抛给个体的结果。然而,在前进一步,不难发现,当个性成为“普遍的必为之事”时,唯一能使个体变得与众不同的方式却令人震惊而困惑的变成了“不要成为一个个体”。所以,事实上个体化是社会丢给个体的一项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必为任务。其努力像是个体在跑步机上毫不间断的奔跑,而成果则是跑出的距离。
2.瞬间性
鲍曼的“流动现代性”像是一个变幻莫测、充满警惕的雷区,个体急速轻巧的从雷区中一小块落脚之地跳跃到另一小块立足之处,紧接着又必须毫无留恋的漠然转身。个体的喜怒哀乐都被瞬间“漂白”。正如电影《失恋33天》,讲述了女主人公33天之内对前一段感情完结后浓缩式的治疗康复,以及对下一段感情启动前闪电式的开发吸收,所传递的韵味一样,流动时代里的个体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生存素质:接受并适应瞬间性,甚至以积极的心态将其艺术化。“33天”向大众传递的究竟是对不能急速走出已有悲伤之无能的暗讽,还是对能够迅速升华未有喜悦之有为的暗赞呢?其确切回答也会是众口不一而又转瞬易逝。
3.永恒性
这里的永恒性与前面的瞬间性不处于同一语义层,瞬间性处层次一,永恒性处层次二,即永恒指的是瞬间性的永恒化。此外,永恒化也指个体性的永恒化。当《志明与春娇》上映,春娇热情的酒红发色刚刚引发一浪潮流时,其续集《春娇与志明》又迅速闪亮登场,酒红色必须被马上遗忘干净,取而代之的是续集中春娇那一头充满神秘的诱惑紫。当中西合璧、满汉全席等初入市场不久,QQ农场、五谷杂粮、农家小乐又一个接着一个美妙登场。发型、服饰……生活方式都登上了个体化的跑步机。个体变得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一百零八般武艺必须不在话下。但同时也越来越像鲁迅笔下的阿Q,“越来越没有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总是剩下创造与毁灭抵消后漫无边际的原点。
4.杂合性
2008年春晚,李宗盛、周华健、张震岳、罗大佑以崭新的纵贯线组合出现在观众面前,当“明天会更好”、“真心英雄”、“朋友”、“改变明天”这些老歌以崭新的串烧形式携带着现代节奏回荡在千千万万新老歌迷心中时,“杂合时代”轻轻走来。将自己变成“杂食生物”,以求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显得不会太固执不前或晕头转向,成为生活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下个体的“精明”策略。他们像是什么都吸收一点,因而显得什么都知道那么一点,而能够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更加灵活的旋转,像当下倍受欢迎的古装穿越剧的主角一样优雅的行驰在古今之间。实际上,杂合者从无归属中寻身份,但其唯一的身份内核就是“选者”,即“做选择的人”,而非“做出了选择的人”。所以,他们注定四海为家、茫然漂泊。
5.功利性
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的任意流动所塑造的流动生活方式成为了当下世界的决定性生活方式。当韦伯的理性化走进了韦伯所画下的禁区,当完美失去其恒久的魅力,当永生变得模棱两可时,个体似乎唯一能抓住与把握的就只剩下瞬间的“此刻”。这种经济化、理性化、瞬间化所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功利化。在被经济全球化冲刷的流动时代,人们的思维场域中一切“选择”的价值根据就成了其所具有的工具合理性与效率提炼度。功利性在迷恋“现时”的流动现代找到了天然栖息地——满足当下。流动的生活充满了越来越多有关“有没有用?”的疑问,有则要之,无则弃之。
6.浪费性
当“创造性毁灭”成为流动时代的时尚生活方式,个体必然面对两种困境:庞大的垃圾和成为垃圾的威胁与恐惧。评估个体人生意义越来越基于三点标准,即创造开始的能力、创造毁灭的能力和快速疾驰于二者之间的能力。现在请选择一天,独立观察,定会发现家里的小垃圾桶是如何从清晨的空变为傍晚的满,而小区的大垃圾桶又是如何在一两天之内完成了同样快速的“充实过程”。其中除了确实一无所用的垃圾外,还有那些刚刚过时但仍旧可用的围巾、牛仔裤、手机、MP3等等。很多东西都带着“莫须有的罪名”被弃之。
四、结论——希望的绿洲
《流动的生活》展现了一部分流动现代生活图景,寓意深刻、发人思考。奔跑在流沙般的现代生活上,王菲《棋子》里的高潮旋律浮现耳海——“想走出你控制的命运,却走入你安排的战局,我没有坚强的防备,也没有后路可以退。我像是一颗棋,进退全不由自己……”。现代生活携带者疲惫、恐惧、焦虑、茫然,将个体,颗颗小“棋”,丢进永动机般的生活棋局。无奈的我们不得不发问:行走在流动的沙丘之间,何时才能到达理想的绿洲?他在《流动的生活》导言最后写到:
“本书是对流动的生活(即在流动的社会里所过的生活)诸多方面深思之成果的一个汇编。这一汇编说不上是完备的,但是,我希望分析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提供一个窗口,经此观察我们当前共同所处的状况,并审视一下就使人类世界多少变得对人类更友好些而言,这一状况又带来了哪些威胁与机遇。”
由此可见,鲍曼虽并没有给予确切答案,但其“流动现代性”一词包含了更高的思考要求和更深的现实关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这句话可能就是一种回答。诚然,生命可贵,鲍曼推开了一扇窗,引人远观,就如何应对流动生活带给我们的各种疲劳与无助,如何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也许会是知识分子下一轮的批判思考,也许会是下一个崭新的任务——灌溉希望的绿洲。
[1]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库,2002.
[3]丹尼斯·史密斯.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何林军.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性——鲍曼思想解读[J].东方论坛,2007.
[5]郭台辉.鲍曼思想研究:探析新的范式——兼评《理解鲍曼》[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
[6]胡淼森.从追求不朽到迷恋瞬间——以鲍曼的后现代社会时间论为中心[J].东方论坛,2009.
[7]郑莉,鲍曼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
[8]陶日贵,田启波.“流动的现代性”何以可能——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探源[J].湖北社会科学,2009.
[9]张曙光.“人的自我中心”与“理性”——兼评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J].学习与探索,2006.
[10]任东景.“生存之忧”与“发展之惑”——犹太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现代性反思理论及其实践意蕴[J].河南社会科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