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水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2013-04-10李守培郭玉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身法拳种武德

李守培, 郭玉成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中国传统水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李守培, 郭玉成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母文化,水文化对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水之“善、柔、灵、势、变”5个方面切入,比较分析水文化对武术文化的影响以及水文化对武术技术、理论的融入。指出:“水之善”影响了武术对武德的要求;“水之柔”影响了武术对劲力的追求;“水之灵”影响了武术对身法的表现;“水之势”影响了武术对气势的彰显;“水之变”影响了武术对技击的展现。

武术;武术文化;水文化

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Wushu,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母文化。关于水文化,“最简明的说法是有关水的文化,或者说是人们以水为载体创造的文化”[1]。史学家葛剑雄认为,水文化是指人类以水为基础所产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相应的思想观念,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3个方面[2]。逐步认识自然水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总结、借水为喻的种种哲理、与水接触所遗存的历史遗迹、与水接触所传播的生活习俗与信仰、受水环境感染而产生的美学表现等[3],均属于水文化的范畴。由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母文化,因此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备受重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而成,自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母文化——水文化的影响。如:太极拳演练要求连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4];形意拳要求“进步退身灵活要快,形似蛟龙翻浪”[5]19;华拳要求“进如风雨,退若山岳”[6]等。然而,关于武术与水文化的深入研究较少,仅有如《太极拳:一种典型的水文化》[7]等。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水文化对武术文化的影响出发,分析武术文化中水文化的融入与体现,有助于对武术技术与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丰富武术基础理论。

水文化对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2种形式:作为武术的组成部分,水元素影响了武术对动作力度、速度以及运动状态的文化处理;武术的水意向影响了武术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判断等。本文将具体从水所具有的特性角度研究水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分析认为水具有多种特性,如善、柔、灵、势、变、平、洁、度、卑等,但对武术的发生与发展从不同角度产生影响较大的是“善、柔、灵、势、变”五性,因而将从此五方面切入,分别就其对武术的武德、劲力、身法、气势、技击等方面的影响展开分析,不同程度地呈现水文化影响武术的主要形式。

1 “水之善”影响了武术对武德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师法自然,在对自然万物生命律动的体验过程中,融摄其生命精神,进而陶化自身品性。如“从水这一自然现象中,即可以观察出德、仁、理、义等一系列道德品格”[8]。如《说苑·杂言》所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插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管子·水地》中也有对于水的道德品格的论述,所谓“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也,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在老子的观念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里,水“几于道”,是至善的,“几乎人的所有美德都可以从水中得到相应的启迪和表现。无论是活力、力量、智慧、雅量,还是仁爱、礼义、勇敢、胸怀,都展示着水的魅力、人格的魅力”[9]。

水文化对武术的长期浸润使得“水之善”成为武术的神往之境。于是,在“以道德代宗教”[10]这样一种“以天为宗、以德为本”[11]的传统伦理社会中,集中体现武术人德性修养的武德便深受水之至善品格的影响。在各种武德规范中,武德要求与“水之善”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指向下具备了某种内在的同一性,并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体现出“水之善”对武德的具体影响。

比如:水是谦逊柔和的,正所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皆赴高,己独趋下”“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老子》)。武德则要求习武者“平日对师长,宜敬谨将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行为”(《少林拳术秘诀》),“学拳宜发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平心气和,善气迎人”(苌家拳《初学条目》);水是执著有恒的,其“发源必东”“浩浩乎不屈”“赴百仞之谷而不惧”(《荀子》)“蹈深不疑”(《韩诗外传》)“不舍昼夜”(《论语》),武德则提出“吾辈研习武事,期在深造,必须持以恒心,刻苦练习,勿躐以求速,勿半途而辍业”(《武士须知》),“遇一切外魔挫辱淡然恬然,不介于意,任人之笑骂嘲讥,而无动于心,神志专一”(《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水是坚韧包容的,因坚韧而“击之无创,射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燃”(《淮南子》),因包容而“置之圆则圆,置之方则方”(《傅子》),武德则要求习武者当“外物相诱惑,或来疾疠灾害相困扰……必毅力与之抗衡,百折不回,一如平者”(《武术汇宗》),“倘遇自鸣得意者,任其狂悖,不必与人争辩。即得真传,又须涵养性情。倘无知之徒妄加讥贬,只可任其迷糊,不必与之较量”(《昆吾剑箴言》)等等。

在具体影响的综合作用下,各拳种流派均希望可以将习武者塑造成为“内圣外王”的“完人”,在道德上达到如水之至善一样的境界,同时完成人格的塑造与提升。这种内在期望的外化表现为,武术各拳种流派均认为“学拳宜以德行为先”,要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将武德教化作为习武者入门后的第1个教习内容,并规定一系列的武德规范,要求本拳种流派习武者严谨奉行。如:《大宏拳三晃膀拳谱》中的“武学十规”即要求习武者“立志气,正心术,慎威仪,寡言笑,速改过,纳直谏,思孝悌,亲师友,戒戏谑,勤学问”[12];清末民初时的精武体育会也曾在“精武会训”中明确提出:“凡我会员,必须以仁爱为怀,服务为旨,以我所有,助人所无;牺牲个人力量,以求造福于人群;忠信待人,廉正守己,见义勇为,积功于天爵;重振风教,多行而寡言。凛尊斯旨,庶几完人。”可见,这种对于思想、行为、精神等多方面近乎完美的要求,尽管未必所有习武者均能做到,甚至可以说能始终如一地完全做到的习武者也许并不存在(正如“精武会训”中所说的“凛尊斯旨,庶几完人”,而“完人”是不存在的),却并不影响各拳种流派神往这种武德的理想之境,并要求习武者为之不懈努力。这体现了“水之善”对武德的整体影响,对习武者人格养成的作用。

2 “水之柔”影响了武术对劲力的追求

水是天下至柔之物,却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武术“武”的特殊性,令其受到水文化的强烈影响,追求似水之柔,以期达到驰骋天下的目的。这在武术训练与技击中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柔练、柔变与柔性。“柔练”指武术的训练方式,最为典型的是太极拳。太极拳训练由柔入手,强调大松大柔,并通过柔练实现极柔软然后极坚刚、随曲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四两拨千斤等训练与技击效果。“柔变”指的是武术对于劲力变化的要求,武术谚语中所谓的“柔过度、刚落点”即是对此的典型反映。以通臂拳为例,明确要求“刚居其一,柔居其九。凡用刚力,一动转瞬速变为柔”[13]。“柔性”指的是水文化影响了武术对劲力性质的认识,将“柔”视为极刚后的成果。由于单就武术技术而言,不论训练抑或技击,劲力均为武术的核心,正如孙禄堂所指出的,“内劲是一切拳术共同的基础,因此也是全部武学修为的核心”[14]。

关于“柔性”的劲力认识,在中国武术的各拳种中较为普遍。比如,通臂拳要求在训练中“两臂由轻虚而至于重实,由重实而至于刚,由刚而化为柔”[15],这时的柔便绝非柔弱,而是阳极生阴、刚到极点才转化成的柔。也只有这样的柔形成的劲力才是真正的柔劲。通臂拳受水文化影响,劲力由刚转柔的训练理路和形意拳是相通的。形意拳有明劲、暗劲、化劲3种练法,著名武术家郭云深曾言,“明劲者,即拳之刚劲也;暗劲者,拳中之柔劲;化劲者,是将暗劲练到至柔至顺,谓之柔顺之极处、暗劲之终也”[16]282-284。形意拳的训练过程是通过劲力明、暗、化的三步进阶来完成的,柔劲是经历刚劲训练后才追求的更高境界,希冀通过由刚转柔进而达到至柔,最终实现“身体圆活无滞,形如流水”[5]10的化劲境界,即形意拳劲力的最高境界。

其实,素以刚健勇猛著称的少林拳对柔劲同样极为重视,体现出了水文化的深刻影响。少林武技按《少林拳术秘诀》可分为上中下三乘,“上乘者,运柔而成刚,及其至也,不刚不柔,亦柔亦刚;中乘者,偏于刚多柔少之弊,强使气力,刚柔无相济互用之效;而下乘者,更是野蛮粗劣,既昧于呼吸运使之精,复不解刚柔虚实之妙”[17]。由“上乘者运柔而成刚,中乘者偏于刚多柔少之弊”的论述可见,似水之柔的柔劲是少林拳的追求,是少林拳习练者由中乘跻身上乘的关键。所谓“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俞大猷《剑经》),吴殳在《手臂录》中褒扬“少林尚刚柔相济,不至以力降人”,同时批评程宗猷之技“几同牛斗”,关键即在于他认为宗猷与人相较“去柔存刚”,未得少林真谛[18]。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少林拳对于似水之柔劲力的追求,体现出了水文化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3 “水之灵”影响了武术对身法的表现

论武术,不得不讲身法。正是身法的灵敏与灵动,才成就了武术的多姿与神奇。身法者何?“起落进退反侧收纵而已”[19]。身法之灵即是起落进退反侧收纵之灵。身法之灵恰如“水之灵”,水“高下无不至,万物无不润”(《玄中记》),可随周遭环境曲曲流流,时上时下,时左时右,当进则进,该退则退,应收则收,须纵则纵,变化万端,皆因势以变迁,随时而转移。身法之灵亦恰如作为水之具象的“龙之灵”,龙“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地,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水地》)。“龙,是水文化的结晶。从起源及演变过程来看,自距今7 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直到今天,‘龙’始终与‘水’结下不解之缘”[20],且早已形成无水不龙、水因龙显、龙水一体的文化现象与观念,因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水的具象。

从水文化的角度来看,龙之灵所展现的同样是“水之灵”。在武术“身法之灵”与“水之灵”存有内在同一性的基础上,“水之灵”影响武术对于身法的表现形态,使武术身法表现得更为灵动也就势在必然。比如,形意拳身法讲究“起落如水之翻浪”“起似蛰龙升天,落如劈雷击地”,所展现的正是“水文化”对形意拳“起落之身法”的影响;而“进步退身灵活要快,形似蛟龙翻浪”展现的是“水文化”对形意拳“进退之身法”的影响;至于中国武术所普遍遵循并推崇的“上虚下实中间灵”,则在综合体现中国武术技术与文化特征的同时,突出表明了“中间灵”即身法之灵对于武术运用的重要性。

再以八卦掌为例分析“水之灵”对于武术身法表现的影响作用。八卦掌要求“步似水中”,即“八卦掌的趟泥步必须在稳健之中蕴含像流水那样轻快的状态,这样八卦掌的步法就不是笨重的,也不是漂浮的”[21],而是像水流一样轻灵稳健。步法是身法的根本,正所谓“捶以论势而握要者步也,活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步法足够轻灵稳健,才能使得身法如水般的灵动变幻,如龙般的夭矫不测,即“形如游龙”。如此,身法即可于悠然、灵动之中蕴含着稳重。这体现了水文化对八卦掌的深刻影响。另外,八卦掌的坎卦蛇形受水文化的影响尤其深刻明显,“此拳外柔而内刚健,有丹田气足之形,内外如水,曲曲流流,无隙而不入”[16]152。从描述中可见,坎卦蛇形以水的灵动充分表现出八卦掌的身法之灵,同时也体现出了水文化对八卦掌的影响之深。

由于中国武术拳种林立、流派众多,各拳种流派在发展中又极为注重去同求异,着力展现本拳种流派迥异于他家别派之处,所以不可否认,有些拳种流派在对于拳理、身法的描述中并未以水为譬,甚至从头至尾从未提及“水”字,也正因此才成就了今日武术理论的异彩缤纷。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水文化对于中国武术各拳种流派的浸润是普遍的,几近“无孔不入”。水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的母文化,从历史上对各种文化形态均产生过并正在产生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角度而言,不论该拳种流派的理论是否以水为譬展现身法的灵动,在客观上由于武术本身“象天法地、师法自然”的特性,“水之灵”影响武术对于身法的表现是普遍的、必然的。

4 “水之势”影响了武术对气势的彰显

翻江倒海、狂涛巨浪、汹涌澎湃、急风暴雨、波澜壮阔,皆为“水之势”。水之势历来备受文人墨客青睐:苏轼写出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朽佳句;范仲淹留下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的千古绝唱;毛泽东吟出了“大雨落幽燕,白浪淘天”(《浪淘沙·北戴河》)的经典诗词。文人雅士之所以如此青睐“水之势”,是因为非“水之势”不足以一抒胸中之块垒,唯有“水之势”才能足够彰显欲表之气势。当然,这也是水文化对文学的浸透所致,同时这些文学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了水文化的内涵,使得“水之势”得以更有力的彰显。

在水文化的影响下,历代习武者同样喜好以“水之势”彰显武术的气势,可分为2大类:一种是对于某一拳种的整体描述,以“水之势”彰显该拳种演练抑或运用时的应有气势;另一种是对于武术的动或静的描述,以“水之势”彰显武术的动抑或静所蕴含的气势,同时体现出水的动或静对武术运动状态的要求或者对静止动作的影响。“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太极拳论》),便是以江海波涛的滔滔不绝彰显太极拳演练抑或运用时所应体现出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恢弘气势。这其中同时蕴含了对动与静的表述,波涛的汹涌澎湃即是动,两波之间有一伏即是相对的静,如此也可意会到太极拳“动中存静意,静中寓动机”的太极之韵。翻子拳以“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著称,这其中的雨水之势表达出了翻子拳出拳既快且密的风格特色,给人以无暇喘息之感,加之“脆快一挂鞭”的描摹,整体便传达出了翻子拳脆快繁密的运动气势。

对武术的动与静的描述,大多情况下以“水之势”彰显的主要是武术“动”的气势,且常常以“山”为譬突出武术“静”的形态。这样在山与水的互彰互显下,就更加显现出了武术动与静的气势。比如,对于太极拳的描述是“静如山岳,动如江河”(《十三势行功心解》),对于八卦掌的状摹是“动如江河静如山”(《八卦掌总歌》),对于翻子拳的表述是“行如风雷动似雨,坐似泰岳静如山”,对于长拳的特写是“动如涛,静如岳”等等,均是在“不静不见动之奇”的理念下,拿山之态作映衬,以水之势凸显出武术“动”的磅礴气势。当然,如洪钧生所言,“山崩海啸,虎视鹰瞵,狂飚千里,雷霆万钧”(《太极拳拳品》)的“水之势”,在不同的语境下,同样有效地彰显了太极“动”的雄浑气势。这些都清楚地体现了“水之动”对武术运动状态的要求。

在某些拳种中也以“水之势”彰显武术“静”的气势,体现出“水之静”对武术静止动作的影响。比如意拳有“动如山飞,静如海溢”之谓,便有效传达了意拳在静时所内含的令人无法抗拒的巨大力量,在静中给人以动感和生气,明显有异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的纯静态。

总之,水有“水之势”,拳有“拳之势”,但是在水文化的影响下,“水之势”与“拳之势”形成了共振,“水之势”有力地彰显并影响了“拳之势”的形成与表现。

5 “水之变”影响了武术对技击的展现

水是善于变化的,它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时而寂然不动、一平如镜,时而浪潮激荡、拍岸滔天,时而宛转流行、曲曲折折,时而浩浩荡荡、狂飙千里。就是在这万千变化中,展现出了水的动静、刚柔、虚实、奇正,而这一系列阴阳范畴则是与武术技击之道相融相通的;因此,“水之变”对武术技击之变的展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动静之变的角度来看,水动时可以惊涛拍岸,静时则涟漪不起,由静转动“卷起千堆雪”。武术技击则“静如山岳,动如江河”(《十三势行功心解》),对敌时“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且要“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越女论剑》),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于静动之间取敌制胜。至于“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十三势歌》),则为武术技击之中对于动静之变运用得最为理想之境,这与水的动静转化、随方就圆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动静之中孕育刚柔之变,“动之始则阳生,静之始则柔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极则刚生。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刚柔之中,复有刚柔”(邢喜怀《太极拳说》)。水之变如此,武术技击之变亦如此。武术技击“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周易》)。所谓“刚在先兮柔后藏,柔在先兮刚后张,刚柔相济是所长”(《八卦掌三十六歌》)。“刚显落点,如蜻蜓点水;柔显运化,如车轮旋转——触之则转,扶之则倾,反之即击”[22]。此即为武术的刚柔变易之道,同样与水的刚柔变易之道相吻合。

“水之变”对于武术技击之变的影响还体现在虚实互易、奇正相生的变化上。关于虚实,《孙子兵法》有言,“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管子·制分》亦云,“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水的避高趋下、因地制流、变无常形,反映在武术技击上便是避实击虚、因敌制胜、打无定法,如此才能不求胜人而无不胜于人。关于奇正,《孙子兵法》强调:“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水在动静、刚柔、虚实的不断变化中体现出奇正之变,武术同样如此。武术技击正是希望通过奇正之变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达到“因敌变化示神奇、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技击效果。

总之,水无常形,“变”是水永恒不变的生存之道,而武术“练时有定法,用时无定规”,在技击中非变无以取胜。所谓的“以不变应万变”亦是在不变中求变化以制敌,因此,“变”也是武术技击永恒不变的法则。在此,“水之变”与武术技击之变实现了内在的同一,但是武术技击之变远远赶不上“水之变”的自然与神奇,因此,在水文化的强烈影响下,武术技击之变受到水之变的显著影响,师法水之变,也就势在必然。

[1] 李宗新.再论水文化的深刻内涵[J].水利发展研究,2009(7):71

[2] 葛剑雄.水文化与河流文明[J].社会科学战线,2008(1):108

[3] 冯广宏.何谓水文化[J].中国水利,1994(3):50

[4] 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7:5

[5] 李洛能.形意拳拳谱[M].太原:太原市武术挖掘整理组,1984

[6] 蔡龙云.琴剑楼武术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67

[7] 王岗,郭华帅.太极拳:一种典型的水文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81

[8]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0

[9] 潘杰.“以水为师”: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J].中国水利,2006(5):50

[10]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8

[11]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50

[12] 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论绎[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0:38

[13]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67

[14] 童旭东.孙氏武学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261

[15] 张殿华.通臂拳浅释[M].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5

[16] 孙禄堂.孙禄堂武学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7] 尊我斋主人.少林拳术秘诀[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9

[18] 周伟良.简论传统武术的思维方式[J].社会科学论坛,2007(6):38

[19] 宝鼎.形意拳谱[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

[20] 赵阳.龙:水文化的结晶[J].治淮,1997(10):38

[21] 姜容樵.八卦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3:6

[22] 张全亮.八卦掌精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09

The Influenc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W ater Culture”on W ushu

∥LIShuopei,GUO Yucheng

As the basi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Water Culture”has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The paper analyzed“Water Culture”s influences on the culture,technique and theory of Wushu.“Water Culture”includes five features of water(goodness,softness,flexibility,power,and change).Goodness is the requirement of morality.Softness influences the strength of Wushu.Flexibility is the basis of the gait.Power is the momentum of Wushu.Change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Wushu;Culture of Wushu;Water Culture

G852

A

1000 -5498(2013)06 -0072 -05

2012 -09 -09;

2013 -04 -03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院管课题(WSH2011Q016)

李守培(1985 -),男,山东临沭人,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Tel:15221737323,E- mail:lishoupei@ 126.com

猜你喜欢

身法拳种武德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大众武术健身之身法问题辨析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绕身法带的禅修智慧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论武术拳种的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