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关系

2013-12-10胡海旭李恩荆杜长亮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板块运动员

胡海旭, 邱 锴, 李恩荆, 杜长亮, 张 婉, 陈 世, 杜 翔

(1.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100084;2.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210023;3.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体育部,江苏 南京210016)

近几个奥运周期国际上活跃着一种观点,认为训练分期理论已不再适用于职业体育时代的多站比赛,并被板块周期替代。支持者赞同传统周期训练带来运动员伤病、过度训练、成绩停滞、成才率低下等弊病而采用新的板块周期取而代之。板块周期集中负荷短期发展特定运动能力,具有效果快、疲劳少、成绩提高快等优点。反对者则坚持训练分期在形成竞技状态上的本质优势。笔者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对训练分期理论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得以学习继承、研究发展、实践深化、再发展,已形成更为系统的训练科学体系,国内则在对训练分期理论研究发展的同时也经受着质疑。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到底是何种关系?本文拟以英文文献研究为参考,剖析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关联性。

1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产生与西渐

1952—1992年夏季奥运会苏联奖牌总数9次超越美国,金牌总数8次超越美国,冬夏季奥运会苏联共取得 395 枚金牌、319 枚银牌、296 枚铜牌[1-2]。现代训练分期理论正是马特维耶夫(以下简称马氏)基于苏联这一时期参加奥运会的准备训练总结发展而来。当时人们普遍发现“东欧运动员比美国运动员更健康,肌肉密度大,心肺功能强,参赛时表现出最佳的竞技状态”[3]。显然,美国队与苏联队相比,比赛准备出现重大失误,即缺乏训练组织。应对训练负荷、强度、恢复的全面考察,采用高度综合、系统地设计训练周期,应用变化的训练量和强度组织训练计划,调整运动员适时出现最佳竞技状态。

马氏于1964年出版了《运动训练分期问题》一书,系统阐述了训练分期理论。1968年被首次翻译的《运动训练分期问题》传入西方但鲜有人接触。1971年前奥运冠军、荣获11次西德1 500 m冠军的Arnd Krüger对其译本进行了校正并添加了马氏最新的训练分期理论研究成果[4],于1973年发表了《分期理论与适时出现竞技高峰》一文。1975年,苏格兰国家队田径教练员Frank Dick在其专著《训练分期:一种年度训练方法》[5]95中,对运动训练分期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诠释和深入系统的剖析,美国和其他国家英语语言者才开始接受,并全面、系统地认识到这一与西方全然不同的训练哲学。关于训练分期理论及美苏之间运动训练有何不同,马氏曾指出:“在美国没有人重视运动训练的整体性理论,尤其是对长期的训练过程组织的研究。他们仅专注于单一的训练问题,如跳高姿势、起跳角度、摆臂等技术的研究,且做得相当深入。据我所知,训练组织的整体理论一直不是其研究的重心,而北美和南美的体育专家还未涉及这方面的研究。”[6-7]

此后,从事专项研究的科学家也开始关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Stone博士。他对训练分期方法与传统训练方法的力量、爆发力训练展开一系列对比研究,证明训练分期是一种无比优越的方法,再次奠定了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在西方作为一种科学组织训练理论的地位[8]。由于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应用,M.Stone博士于2008年当选为美国奥委会运动生理协会(USOC)主席[7]45。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对训练分期理论的系统研究已极大地丰富了训练分期理论体系。

2 西方早期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认识

1971年Arnd Krüger在其译本中首先表明了建立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实践基础是“对数千名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和训练资料进行分析,运动项目主要包括田径、游泳、举重,基于数据整理提出运动训练的一般理论,以指导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和适时出现竞技高峰状态”[4]。马氏训练分期理论涵盖了运动训练的哲学和方法学体系,包括心理学、运动社会学(运动史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运动生物学(解剖学、形态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运动医学(损伤与康复学)、运动计量学(测量)[9]67。在其著作《运动训练分期问题》[9]67-77中,将运动训练的基础划分为 3 个部分:第一,运动训练的特征,运动相关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第二,竞赛准备所需的体能与心能训练;第三,运动训练的基本结构、训练周期划分、年度训练的分期。其中第3部分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

1)大周期,分半年大周期和年度大周期。大周期有准备期、竞赛期、转换期。2)中周期,由3~6个小周期组成,一般持续1个月[10]。中周期有基础中周期和竞赛中周期。强调“基础和竞赛中周期是贯穿整个训练过程的核心周期”[4][5]99[9]76,基础中周期是准备期(一般和专项)的主要周期类型。3)小周期,持续1周,由单个的日训练组成。一个小周期包括激活阶段(称积累阶段)和恢复阶段。小周期有基础小周期和竞赛小周期,并根据项目划分为一般准备小周期、专项准备小周期、竞赛小周期。其他类型的小周期还有恢复小周期(高强度比赛后的集中恢复)、冲击小周期(其特点是高强度和大密度训练)、竞赛小周期前的前导小周期(其目的是为运动员参赛作准备)。

随后,1975年苏格兰国家队田径教练员Frank Dick对训练分期理论的新近发展结合自己的实践研究概述了马氏训练分期理论的主要思想。首先,论述了年度训练组织过程的划分实现3个主要目标:1)为运动员训练作准备,以最大程度提高运动成绩;2)通过训练准备调整运动员在竞赛期定期出现高峰竞技状态;3)通过训练准备使得重要竞赛期间出现高峰竞技状态。其次,将年度训练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表1)[3]。

表1 Frank Dick经过完善并提出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分期特点Table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iodical Training Theory Improved by Frank Dick

国内对训练周期的划分与西方英译训练分期的认识大体一致,均分为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转换期),但突出的重点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国内对3个时期缺乏深入细致的特性阐述,而西方除了对连续参赛时延长竞赛期的发展和论述之外,还专门强调了中小周期和中周期的重要性,认为“基础和竞赛中周期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的核心周期,1个中周期由3~6个小周期组成”。我国关于训练分期理论的设计中甚至“没有专门的‘中周期’概念,有些教练员把时间较短的大周期称之为中周期,而没有理解中周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周期,也是大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11]”。

综合而言,早期关于训练分期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年或半年竞赛目标的安排,其分期理论及训练内容的组织固然与当代竞赛目标存在不相宜之处(运动分期理论不符合全年大部分时间参加比赛活动的实践要求,而其本身的内容是针对为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获得最高成绩建立条件[11]),这一点在Frank Dick的研究中也有所体现。不容否认,运动训练分期围绕最大程度提高运动成绩和适时出现高峰竞技状态的训练设计,为后人整体设置训练组织过程提供了理论先导,有利于比赛准备和训练过程的整体组织。它是区别于具体单一训练技术、生理参数的另一研究重点领域,明确了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所有技术训练和训练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都应围绕竞技状态定点调控。其“最佳负荷与间歇参数的计算确保竞技能力的持续增长”[9]79[12][13]与陆一帆在伦敦奥运会游泳取得突破时总结的“有效强度训练和积极性恢复”的论述略同。

3 板块周期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关系

3.1 板块周期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中周期之关系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从创立之初至今得到研究论证与系统研究的同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对其提出质疑,代表人物是维尔赫尚斯基。近期代表人物是以色列的伊苏林教授[14][15]4-9,他质疑训练分期理论存有如下弊病:1)多种能力混合训练产生低训练刺激;2)生理反应的冲突与矛盾;3)过度疲劳的积累;4)没有能力参加多站比赛。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论,即板块周期(此前苏联的维尔赫尚斯基也认为马氏周期已不适于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而提出板块训练模式)[16]。他们将“板块周期”定义为:一种高度专项化集中安排训练负荷的训练模式。伊苏林教授已出版专著《板块周期——运动训练的创新突破》[16],而继承训练分期理论的研究者加拿大的图德·邦帕博士和美国的G·格雷戈里·哈夫博士将训练分期理论定义为:通过一体化方式,逻辑、系统、有序地组织运动训练各要素,其目的是适时出现高峰竞技状态[17]。他们将训练分期的特点归纳为[17]:1)分期不是一个直线不变的过程,它是采用不断波动变化的非线性方式安排组织训练负荷;2)整合和有序发展多种训练因素的系统训练过程安排;3)一套为设计运动员实现特定目标的训练计划。自1983年出版《训练分期理论与方法》专著第1版至2009年已发行第5版[18]。

对比板块周期提出与现代训练分期理论特点可知,双方基于传统训练分期理论继承与发展的焦点不同,板块周期主要针对传统周期训练中混合能力同步发展带来的生理冲突,从而出现训练效果低下等影响训练与多赛次的目标;而训练分期理论集中于周期波动安排训练负荷,调控运动员适时出现竞技高峰为目标。由此,板块周期质疑传统训练分期“混合训练导致混乱的效果”(Stegeman,1981,Issurin 2010),并提出“高度专项化集中安排训练负荷”的训练思想;训练分期理论则指出“逻辑、系统、有序地组织运动训练各要素可获取理想的训练效果[19-20]”。关于这一问题,姚颂平教授[11,21-23]长期对苏联学者关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研究发现,运动训练中人们往往误解训练程度和竞技状态。“训练程度是指系统训练的积极结果,反映了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活动的适应程度,它外在表现的特点是较长时间保持稳定;而竞技状态是在已有训练程度的基础上,在训练大周期中运动员针对面临的具体重大比赛中获得最好成绩而获得的全面准备程度的完整状态,它外在表现的特点是仅在有限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11]。可见,关于板块周期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争议的焦点是训练程度。

就竞技状态而言,围绕多站比赛需要的板块周期与围绕少数国际重大比赛需要的训练分期理论相比,“运动员参加太多比赛不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因为没有时间进行高质量的训练,从而会降低总的训练质量,量和强度都不足以提高运动水平。一年当中出现4次真正意义上的高峰状态是可能的,并且有2次是最高还有2次是次高[24-27]”。由此可以认为,在多站比赛情况下运动员更多时候不是在竞技状态下,而是在训练状态下完成大部分比赛。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训练程度与竞技状态都是运动训练需要兼顾的,它们存在固有的内在联系。

在早期的传统周期训练中特别强调“基础和竞赛中周期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的核心周期”。训练大周期由若干中周期组成,若干个小周期组成中周期。中周期至关重要,“它能适宜地控制每一个小周期系列的叠加训练效应,以便既保障高节律地发展训练程度,同时也防止由于不断累加训练负荷效应而使适应过程可能受到损害”[11],为此,“不仅要提高训练负荷水平,而且在某些小周期中要使其降低”[11]。这一点对“质疑马氏周期训练导致过度疲劳的积累”的观点给予了反驳。马氏周期中的小周期思想与板块周期的“若干板块”结构或许存在差异,却存在功能性相似。此外,伊苏林教授在《板块周期》一书中,多次强调通过板块的合理顺序集中训练负荷在少数的运动和技术能力的训练上,其科学基础是“训练痕迹效应”,即训练停止后仍然存在的训练效果所维持的时间,并认为这种训练方式优于传统周期的多种能力同步发展带来的训练效应的彼此冲突。

深入比较发现,马氏理论中明确指出3类“训练效应”:1)即刻效应,指一项练习或一堂训练课结束即刻的训练效应;2)延续效应,指练习或训练课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存在的训练效应;3)叠加效应,指多项练习或前后训练课产生的效应之间的累加[9]70-78[11]。由此可见,板块周期依次有序改善靶目标能力的科学原理,“痕迹效应”类似于马氏理论中的“延续效应”,其并非板块周期的新发明和科学原理新突破,而是对“延续效应”的深入、拓展和突出。马氏周期兼顾3种效应的作用,注意到运动训练的全面性和复杂性,但不够精深,在提供更多适用空间的同时也给予了更多的反驳空间,孰优孰劣或有待实践和理论认识的更多次和持久的验证与发展。

板块周期指出马氏理论多种能力同步发展的“混乱效果”是忽视各种能力同步发展建立于“3个训练效应”为科学基础的偏见造成的,哈夫等定义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就提出“逻辑、系统、有序地组织运动训练各要素”的特性界定。不仅如此,在具体应用板块周期指导一堂训练课时又提出“不同练习的兼容”原则[15]21-27,即主导型训练模式与兼容型训练模式相结合。如无氧糖酵解耐力主导加上无氧力量耐力、有氧恢复训练、有氧-无氧混合耐力训练,以一堂课为单位,这其中依然涉及多种能力的同步训练,与马氏理论并无革命性变化。相对于传统周期理论,将原有多种能力训练的时间间隔和次序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规划,重点突出。不可贸然提出板块周期与训练分期理论完全相悖的立论点,只有对训练分期理论系统和全面、深入地认识,才能避免一些误解导致的争议。

哈夫博士在讨论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关系时指出,“板块周期是一种以最优化的训练分期模式安排训练顺序的方法,接近于训练分期理论分期的中周期”[24]。中周期应具体到包括每周的训练和每天的训练,必须经过精心设计才能保证整体训练质量;因此,提出“一个中周期板块训练的能力是建立在前一个充分打好基础的板块之上而逐渐发展的,板块和板块之间有一个合理的顺序”[25][28]210。由此可见,板块周期的设计与应用理念实质上与训练分期理论中的“中周期”有多处重合,各自关注的焦点和解决的问题存在一些差异。板块周期更注重深入性,而中周期注重全面性,两者的冲实也多源于此,却并非是不可调和的2种理论派系。缺乏对中周期深入研究而过分放大大周期等致使人们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认识,置身训练分期理论一体化系统组织下的板块周期,只有充分利用这2类关注不同训练问题的理论张力,才会更为科学、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实践。

3.2 板块周期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周期的比较

通过表2比较可知,中周期和板块周期除了积累期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6周和12~30 d有一定差异之外,另外2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均一致,尤其是实现期的减量训练阶段完全一致。其训练特征也趋于一致:积累期主要是大运动量和训练负荷的一般训练,为后期训练打下基础;转化期主要是大训练强度专项化训练,着重训练准备的质量,疲劳积累加大;实现期减小训练负荷(减量训练)促进恢复,整合前2个板块的训练后效应,提高比赛能力准备质量。可以认为,无论中周期还是板块周期训练,在设计思路和训练目的上的一个共同点是提高赛前训练质量,调整运动员适时出现最佳竞技高峰状态。

3.3 板块周期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整合 板块周期不是其他新的理论发现,而是训练分期理论中的中周期的特殊深化和发展。训练分期理论创立之初就强调中周期的重要性。随着商业化比赛需要和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年度比赛次数日益增加,为适应多次参赛取胜的需要,对中周期的训练设计和安排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板块周期也正是基于这一需求发展而来,以加拿大图德·邦帕博士和美国G·格雷戈里·哈夫博士为代表对训练分期理论的最新研究,也证实了训练分期理论对中周期的科学发展(图1、图2)。

由图1、图2解析可知:多年训练周期训练模型中6~24岁男女运动员共计19年被划分为5个阶段、3个时期,即一般训练准备期(第1阶段)、一般训练向专项训练的准备期(第2阶段)、竞赛准备期(第3、4、5阶段)。不同阶段训练目标依次是基础训练、为接受训练而训练、为接受训练而训练、为比赛而训练和为夺冠而训练。

以奥运周期为目标各阶段训练逻辑结构为:奥运周期被划分为4个年度训练周期,年度训练周期被划分为2个大周期(准备期、竞赛期、转换期或过渡期),大周期被划分为13个中周期,中周期被划分为4个小周期,小周期被划分为训练日,训练日由上午训练课与下午训练课组成。

表2 板块周期与中周期的比较Table 2 The Comparison between Block Periodization and Mesocycle

图1 周期训练与运动员多年训练安排模型[30]Finger 1. A Hypothetical Model for Integrating Periodization Modelling and Long-Term Athlete Development

图2 训练分阶:4年奥运周期的训练至单个训练课的周期安排模型[31]Finger 2.Training Hierarchy:from Quadrennial to Individual Training Sessions

图1的周期性安排是运动员从启蒙到参加高水平竞赛的训练系统组织。图2的周期性安排是优秀运动员成功参加奥运会的训练系统组织。运动员从启蒙到高水平参赛再到成功参与奥运会是一个时空上高度契合和逻辑高度耦合的严密训练组织过程。具体而言,针对不同训练水平采取的训练理论有所不同:从启蒙到高水平参赛之前的初级运动员训练阶段“应采用传统周期划分方法中较长训练时间,不宜过分强调专项的整体性身体训练[28]246[29]123[32-34]”;而随着运动员运动年龄的增加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根据4年的发展和目标,制定其中每一年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之后实施特殊中周期,亦即板块训练”[24](图2)。在具有高水平参赛的“精英运动员阶段更多应采用训练分期中的中周期训练和更深入优化的板块周期的方法”[28]252[29]125[32-34]。与早期译著的训练分期理论中提出的“竞赛中周期”相似,大周期分为13个中周期,赛前训练把“高度专项化集中安排训练负荷”作为一项专门手段加以使用,但要把这种依次集中局部性强化手段扩展至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就违背了以重要比赛为目标调整竞技状态的核心思想。

4 结束语

早期马氏提出的训练分期理论的目标是成功参加国际最高水平竞赛(如奥运会),它的科学之处在于突出运动训练系统组织的整体性规律。与此同时,西方运动训练界则仅从单一性训练问题入手,探求运动训练中人体与运动的影响因子,研究提高运动成绩的单一参数。与苏联相比,西方的运动训练固然能在诸多系列的运动竞赛中斩获佳绩,却难保在4年一届的奥运会上持续巅峰状态。

苏联运动训练科学家首度从训练组织的整体性设计上提出训练分期理论,综合还原性研究的所有参数围绕特定的目标进行赛前调整,使得运动员适时出现高峰竞技状态,并得到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发展、完善。其中,质疑者提出板块周期,通过研究训练分期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完善、明确了中周期与板块周期的一致性。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存在包含与包含于的关系,同时也存在一些理论争议,争议的缘由在于关注训练问题的焦点不同。整体性规律和适时调控竞技状态的本质是马氏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共同哲学前导,二者相互弥补和整合将有利于全面、系统、深刻、准确地揭示运动训练规律。

[1] David W.The Complete Book of the Olympics[M].London:Aurum Press,2008:9

[2] Douglas A N,Lawrence E Z.The Games They Played:Sports in American History,1865 - 1980[M].Marylan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83:289

[3] Frank D.Periodization:An Approach to the Training Year[J].Track Technique,1975,62(5):1968 -1969

[4] KRüGER.Periodization or Peaking at the Right Time[J].Modern Athlete and Coach,1974,3(12):1720 -1724

[5] William F.Peak When It Counts:Periodization for American Track and Field[M].Los Altos:Tafnews Press,1989

[6] Pedemonte J.Foundations of Training Periodization.Part I:Historical Outline[J].National Strength &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Journal,1986,6(8):62 -65

[7] Nicholas D B.A History of Training Teory and Methods for the Elite Runners Through 1975[M].American:Proquest,2008:35-45

[8] Michael H S.A Hypothetical Model for Strength Training[J].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1981,43(21):342-351

[9] Matveyev L P.Problem of Periodization Sport Training[M].Moscow:FiSPublisher,1964

[10] Matveyev L.Modern Proced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crocycles[J].Modern Athlete and Coach,1996,23(4):67-69

[11] 姚颂平.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2012(5):3 -11

[12] Matveyev L.The Forma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Physical Culture[J].Social Sciences,1980,6(2):26 -38

[13] Matveyev L.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J].Modern Athlete and Coach 1994,8(3):12 -16

[14] Issurin,Vladimir B.New Horizons for the Methodology and Physiology of Training Periodization[J].Sports Medicine,2010(40):180-198

[15] Issurin,Vladimir B.板块周期:运动训练的创新突破[M].王乔君,毕业,陈飞飞,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16] Verchoschanskij J V.Die Prinzipien der Organisation des Trainings von Sportlern Hoher Klasse im Jahreszyklus[J].Teorija Ipraktika Fizic.Kult.,1991(2):24 -31

[17] Haff G G.Roundtable Discussion:Periodization of Training-Part 1[J].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2004,26(1):50-69

[18] Bompa T,Haff G G.周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李少丹,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23-59

[19] Haff G G.Roundtable Discussion:Periodization of Training-Part 2[J].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2004,26(2):56-70

[20] Plisky SS,Stone M H.Periodization Strategies[J].Strength& Conditioning Journal,2003,25(6):19 -37

[21] 姚颂平.继承与弘扬马特维也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学术思想[J].体育科学,2006,26(11):3 -6

[22] 姚颂平.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现代分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3 -10

[23] 普拉托诺夫.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J].姚颂平,译.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3):67-78

[24] Haff G G.伦敦奥运会赛前训练研讨会接受采访[S].2012

[25] Andrew E,Eric M.Roundtable Discussion:Periodization,Planning,and Training for Baseball Athletes[J].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Journal,2010(26):50-69

[26] Jagodin V,Tshunganov.Periodization in Pole Vault Training[M].Los Altos:Tafnews Press,1981:81 -82

[27] Burns C.Periodization Training:Part One[J].Canadian Wrestler,1983,8(3):12 -14

[28] Hoffman J.NSCA’s Guide to Program Design[M].Illinois: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11

[29] Bompa T,Haff G G.Periodization: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M].Illinois: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09

[30] Lloyd,Rhodri S,Jon L.Oliver,et al.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for Young Athletes:Science and Application[M].Routledge,2013:45 -55

[31] Le B,Chandler J.Conditioning for Strength and Human Performance[M].Philadelphia:Williams & Wilkins,2012:202-223

[32] Riordan J.The Role of Sport in Soviet Foreign Policy[J].International Journal,1988,43(4):569 -595

[33] Dick F W.Planning the Programme[J].Sports Training Principles,1997,2(4):253 -304

[34] Haff E E,Haff G G.Nonlinear Versus Linear Periodization Models[J].Nat Strength Cond Assoc J,2001,23(2):42-44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板块运动员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