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53例
2013-04-10陈细明邱荣标蔡树辉王凯波
陈细明,邱荣标,蔡树辉,王凯波
(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骨伤科,广东 揭阳 522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53例
陈细明,邱荣标,蔡树辉,王凯波
(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骨伤科,广东 揭阳 522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0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治疗组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观察半年后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45%、对照组77.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骨质疏松;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骨病。2007至2011年,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53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6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参照1999年制定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1]。全身疼痛,多以腰背部疼痛明显,逐渐加重,轻微外伤可致骨折。脊柱常有后突畸形。以双能量X线吸引法(DEXA)为手段,参考WHO标准执行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以骨密度低于峰值骨量M-1SD~2SD为骨量减少,低于M-2SD为骨质疏松症,低于M-2SD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同时排除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原发性疾病及影响骨代谢性疾病者、近半年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合并新鲜骨折者。
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男18例,女35例;年龄49~78岁,平均(52.2±10.5)岁;病程1~9年。对照组53例,男17例,女36例;年龄45~79岁,平均(51.9±9.6)岁;病程1~1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碳酸钙D3(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每片含钙量600mg,维生素D3125国际单位)1片,1日1次口服,连服6个月。阿仑膦酸钠片(涿州东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179)70mg,每周一早餐前30min空腹内服,疗程6个月。
治疗组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制附子45g(先煎),麻黄10g,细辛10g,熟地30g,补骨脂20g,淫羊藿20g,骨碎补15g,枸杞子15g。气虚加黄芪,血瘀加丹参,脾虚加干姜、白术,阴虚明显加黄柏。每日1剂,水煎服。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①疾病疗效标准。显效:疼痛消失,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2%以上。有效:疼痛明显缓解,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1%~2%以上。无效:疼痛无改善,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小于1%。②中医证候疗效标准。临床控制:主要症状消失,原积分值下降90%以上。显效:主要症状改善,原积分值下降70%~89%。有效:主要症状有所缓解,原积分值下降30%~69%。无效: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善,原积分值下降小于30%。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g/cm2,±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g/cm2,±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n时间腰椎L2~4左股骨颈治疗组53治疗前0.73±0.1610.52±0.121治疗后0.95±0.1470.71±0.101*△对照组53治疗前0.74±0.1460.54±0.123治疗后0.83±0.1630.58±0.115
5 讨 论
骨质疏松症发生原因主要与性激素、降钙素缺乏,营养失衡,遗传等有关[3]。还与钙盐的肠道吸收减少、运动、年龄等相关。西医一般用性激素、钙、维生素D、二膦酸盐、降钙素等治疗。阿仑膦酸钠是氨基二膦酸盐,可与骨内羟基磷灰石结合,不仅克服了第一代双磷酸盐阻碍骨矿化的缺陷,而且还可显著增加其抑制骨吸收的功效,是破骨细胞所介导的骨质再吸收的一种有效的特异性抑制剂,其不仅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也能促进破骨细胞凋亡,减少骨吸收和减慢骨丢失的速度。临床证实,阿仑膦酸钠有良好的改善骨痛、提高骨密度功效,且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虚劳”范畴,主要为肾阳亏虚所致,肾精虚少则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濡养骨骼,便骨骼脆弱乏力,引发骨质疏松。郑钦安认为“虚劳之人,总缘亏损坎中一点真阳。真阳一衰,群阴蜂起……惟有甘温固元一法,实治虚劳灵丹”[4]。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能温少阴之火,使肾阳得振、启阴交阳、表里交通、阳生阴长;熟地补肾精,附子平补肾之阴阳,熟地制约平衡附子刚烈之性,使附子温阳得以徐徐而发,温留于肾而不疾走于外;麻黄发散开阳,开脏腑之筋络,开肌表之腠理,让阳火有路可散,不瘀滞于体内;细辛性善走窜有散寒止痛之功;补骨脂、淫羊藿、骨碎补温肾壮阳,强筋健骨;枸杞子滋阴补血兼补肾阳。诸药配伍,共奏温壮肾阳、强筋健骨、散寒止痛之功,故可使骨由枯转荣、由痿变坚。药理研究表明,补骨脂有雌激素样作用,可增加成骨细胞的衍化和增值,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功能,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活跃成骨细胞。骨碎补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及血磷水平,有利于骨钙化和骨盐形成,显著抑制醋酸可的松引起的骨丢失,防治激素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淫羊藿对蛋白质合成与核酸代谢有显著促进作用[5],可能通过促进骨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及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等对抗肾上腺皮质激素,使骨组织蛋白质分解加速,骨基质合成减少,从而防止骨质疏松。肾阳虚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肾阳虚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性腺激素分泌的下降导致成骨的功能下降,致使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而骨质疏松。因此,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联合阿仑膦酸钠片及补钙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1]刘忠厚,杨定悼,朱汉明,等.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试行)[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1(2):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6-360.
[3]雷锋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采用温阳通络法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145-147.
[4]郑钦安,著.周鸿飞,点校.医法圆通[M].2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80.
[5]刘春福,丁光霞,李菊仙,等.淫羊藿多糖对羟基脲所致小鼠“阳虚”动物骨髓细胞DNA合成率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0):620-622.
R591.44
B
1004-2814(2013)01-027-02
201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