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荷寒热药性考辨

2013-04-09栾世杰

环球中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药性全书医家

栾世杰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tha canadaensis L.的全草或叶。首见于《雷公炮炙论》[1]紫苏条下,仅言其“茎性燥”,并没有对其性味功效进行描述。而对薄荷进行单独记载始见于唐代《新修本草·卷十八》[2],隶属菜部。认为薄荷“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临床上薄荷常用于外感病证,认为薄荷具有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用。对于薄荷的四性属性,历代医家记述不一,主要有温、寒、平三种观点。本文通过对历代文献进行梳理,从药性及功效主治来考辨薄荷的寒热属性。

1 药性记述

1.1 性温说

对薄荷性温的描述最早见于《新修本草》[2]:“味辛、苦,温,无毒。”明清代以前,大多数本草著作尊此观点,认为薄荷性味为温性。如《汤液本草》、《滇南本草》、《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卫生宝鉴·(口父)咀药类》、《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荃》、《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谒》、《本草征要》、《本草新编》等。清代本草如《本草经解》、《本草便读》《本草害利》等均认为薄荷为温性。

1.2 性凉说

最早见于宋代《履巉岩本草》[3]引俗云:“性极凉。”元·贾铭《饮食须知·味类》[4]曰其:“味辛性凉。”《本草纲目》[5]援引张元素之说,“元素曰:辛、凉”。亦引王好古之说,“薄荷之凉是也”。明代一些本草著作认为薄荷性属寒凉,如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6]曰:“味辛,性微寒。”汪昂《本草备要》[7]谓其:“辛能散,凉能清。”而明代部分临床著作亦认为薄荷偏于寒凉,如明·刘纯《医经小学·药性指掌》[8]云:“辛凉。”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本草正》[9]曰:“气微凉。”到了清代众多医家都认为薄荷性偏于寒凉,如黄宫绣《本草求真》[10]云:“薄荷…气味辛凉。”严西亭《得配本草》[11]曰:“辛、微苦,微凉。”吴仪洛《本草从新》[12]曰“凉”;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本草》[13]曰“微凉”;黄凯钧《友渔斋医话·药笼小品》[14]云“辛凉”;张山雷《本草正义》[15]曰“香凉”;张仁锡《药性蒙求》[16]云“辛凉”;庆云阁《医学摘粹·本草类要》[17]曰“气凉”;林佩琴《类证治裁·咳嗽论治》[18]云“辛凉”;鲍相璈《验方新编·痧症·药宜》[19]云:“薄荷,辛凉。”

1.3 性平说

对于薄荷性平的描述历代较少,最早见于《宝庆本草折衷·卷第二十》[20]:“平。”《本草纲目·第十四卷》[5]引孙思邈:“平。”李杲《东垣试效方》[21]中普济消毒饮条下:“薄荷叶,苦辛平。”分析文献可知,对于某一味药来说,没有绝对的平性,所谓的药物平性只是相对的,在实际用药治疗过程中,肯定存在偏寒偏热的不同情况。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薄荷解》[22]谓薄荷:“性平,少用则凉,多用则热。”亦有其寒热偏性。

从历代医家对薄荷的药性记述分析:在明清以前,众多重要的本草著作,如明代《本草纲目》均认为薄荷属性温,性凉说则较少见。而到了清代,则大部分医家都认为薄荷性属寒凉,性温之说则比较少见。

2 功效主治

根据历代诸家本草对薄荷功效的记载,可以将薄荷的功效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祛风热

如《本草衍义》[23]曰:“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本草发挥》[24]引《主治秘诀》曰:“去高巅及皮肤风热。”《本草集要》[25]云:“小儿风涎、惊风壮热。”《本草发明》[26]云:“皮肤高顶风热。”《药鉴》[27]曰:“惟其性辛凉而轻浮,故能散在上之风热。”《本草备要》[28]曰:“消散风热。”《家藏蒙筌》[29]谓:“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清利头目。”《罗氏会约医镜》[12]云:“辛能散,凉能清,消散风热。”

2.2 清利头目,利咽喉

《神农本经会通》[30]引东云:“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如《本草发挥》[23]引东垣云:“主清利头目。”《本草原始》[31]曰:“清头目,除风热。”《类经证治本草》[32]曰:“从散风热,清利头目,头痛头风,中风失音,痰嗽口气,语涩,眼耳咽齿诸病。”《本草述钩元》[33]云:“清利头目咽喉口齿,一切在上及皮肤风热。”

2.3 透疹

《本草纲目》[5]曰:“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景岳全书·本草正》[9]曰:“亦治瘰疬、痈肿、疮疥、风瘙瘾疹。”《本草求原》[34]云:“肤痒,瘾疹,疮疥。”《本草从新》[35]云:“皮肤瘾疹疮疥,惊热。”《家藏蒙筌》[28]云:“皮肤瘾疹,瘰疬疮疥悉宜用之。”

祛风热为辛凉解表药物功效;清利头目,利咽喉,根据医家注解取薄荷通窍,除风热的作用,如《本草备要》[27]云:“辛香通窍,而散风热。”透疹,根据历代医家注疏亦取其散风热的作用,如《罗氏会约医镜》[12]:“辛能通窍,凉能散风清热。”二、三两条功效皆是薄荷寒凉属性的体现。一些本草如《宝庆本草折衷》[19]引陈士良:“引诸药入荣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好像提示薄荷具有温热之性,但据清代周岩《本草思辨录》[36]中:“薄荷,《唐本草》治贼风伤寒发汗,《食性本草》治阴阳毒伤寒头痛,苏颂、王好古亦皆谓治风寒,外此诸家则皆谓治风热,究将何从?考古方多用于风热,鲜用于风寒,煮汁饮之,则洁古所谓去高巅及皮肤风热者甚验。”可以考证薄荷治疗风寒者甚少,可能为误矣。故根据对薄荷功效主治的分析,可以认为薄荷性偏于寒凉。

3 结论

通过对历代医家对薄荷药性及功效主治的记载分析可得知,虽然薄荷最初大部分医家认为其性温,但其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热性疾病,故总体来说薄荷性味是属于凉的。查阅目前权威中药工具书或教科书,如《中药学》[37]中薄荷性味的叙述为“辛,凉”。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8]薄荷性味亦为“辛,凉。”与薄荷寒热属性相符。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薄荷的寒热属性当为凉性。

薄荷的药性变化大致是一个由温变凉的转变。明清代以前大部分的重要本草文献都认为薄荷性味为温性,性凉说则较少。而明清之后尤其是清代大多的本草文献中则认为薄荷性属寒凉。其原因是什么,在此略作分析。古人判断一味药物的药性属性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完成的,一是根据药物物质属性,如性状特点,生长环境等;二是根据药物的功效,如治疗寒证的药物当为热性,相反治疗热证的药物当为寒性。薄荷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且其根具有很强的耐寒能力,故医家说其“薄荷根不畏寒,苗不畏暑”[36]。如以鲜薄荷汁外擦皮肤初时觉清凉,而后即觉灼热,所以可能认为薄荷性偏于温。但是在历代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渐渐发现薄荷治疗热性疾病,尤其是风热表证的效果较好,而风寒表证的效果较差,所以对薄荷的药性认识发生了变化。汪昂就提出了薄荷“体温而用凉”[27]之说。认为其气偏于温,而其用偏于凉矣。清代众多医家都认为薄荷性属寒凉,主要治疗一些风热表证。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对薄荷药性认识的演变反应了医家对药性认识的深化的过程。即从最初对薄荷物质属性的认识,利用格物、取类比象的思维来判定薄荷的药性属性,到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再去认识薄荷的药性属性,反应了医家对一味药药性认识的全过程,对今天研究药性,界定药物的寒热属性都具有指导意义。

[1] 南北朝·雷斅撰//王兴法辑校.雷公炮炙论 辑佚本[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11:89.

[2] 唐·苏敬撰.新修本草[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六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54.

[3] 宋·王介撰.履巉岩本草[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二十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8.

[4] 元·贾铭著//程绍恩点校.饮食须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1:44.

[5] 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三八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02.

[6] 明·李中梓撰.雷公炮制药性解[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六八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33.

[7] 明·汪昂撰.本草备要[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六八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33.

[8] 明·刘纯撰.医经小学[M].史常永点校.刘纯医学全集.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9.

[9] 明·张景岳撰.景岳全书 本草正[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六七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74.

[10] 清·黄宫绣撰.本草求真[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二五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73.

[11] 清·严西亭等撰.得配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12:64.

[12] 清·吴仪洛撰.得配本草[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零九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5.

[13] 清·罗国纲撰.罗氏会约医镜[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零九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12.

[14] 清·黄凯钧撰.友渔斋医话[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一八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99.

[15] 清·张山雷撰.本草正义[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一七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98.

[16] 清·张仁锡撰.药性蒙求[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三九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14.

[17] 清·庆云阁著//彭静山点校.医学摘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79.

[18] 清·林佩琴著//孔立校注.类证治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95.

[19] 清·鲍相璈撰//周喜民等校.验方新编[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02:682.

[20] 宋·陈衍撰.宝庆本草折衷[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二十一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92.

[21] 金·李杲撰.东垣试效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38.

[22] 清·张锡纯著//河北新医大学《医学衷中参西录》修订小组修订.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367.

[23] 宋·寇宗奭撰.本草衍义[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十六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58.

[24] 明·徐彦纯撰.本草发挥[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八三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23.

[25] 明·王纶撰.本草集要[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二五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37.

[26] 明·皇甫嵩撰.本草发明[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五六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99.

[27] 明·杜文燮撰.药鉴[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六一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5.

[28] 清·汪昂撰.本草备要[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零零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79.

[29] 清·王世钟撰.家藏蒙筌[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二零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39.

[30] 明·腾弘辑.神农本经会通[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五三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31.

[31] 明·李中立撰.本草原始[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六一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75.

[32] 清·吴钢撰.类经证治本草[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一九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25.

[33] 清·杨时泰撰.本草述钩元[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二一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51.

[34] 清·赵其光撰.本草求原[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五八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57.

[35] 清·吴仪洛撰.本草从新[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零九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5.

[36] 清·周岩撰.本草思辨录[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一四五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10.

[37] 高学敏主编.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4.

[38]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0 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07:120.

猜你喜欢

药性全书医家
图片资料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西湖》一部婉约而豪放的西湖全书
新发现的线装本《张天师发病书》《发病全书》整理研究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改进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在可用输电能力计算中的应用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