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外奇穴标准化定位的方法学初探※

2013-04-09朴盛爱孟向文朱成慧李桂兰

河北中医 2013年11期
关键词:经穴夹脊针灸

朴盛爱 孟向文 张 玄 朱成慧 郭 义 李桂兰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在中医针灸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为保证中医学术传承运用的准确性和为国际交流合作提供方便,中医针灸标准化日渐重要,把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是保持我国作为中医针灸大国地位的一项重要任务[1]。作为针灸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外奇穴相关标准制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为“经外奇穴”[2]。经外奇穴以其对某些病症的特殊治疗作用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关于经外奇穴的研究十分丰富,仅初步统计近50年来有关奇穴(包括新穴)的发现和报道,就达2 000余个[3]。当前,少数如四神聪、金津、定喘等46个经外奇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发布的GBT 12346-2006 腧穴名称与定位中都已有明确命名和定位,那么其他经外奇穴同样也可以进行标准化定位。对于多数经外奇穴,不同医家从定义、定位到命名、临床运用都有各自的论述。而准确定位取穴是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经外奇穴的定位没有统一标准,限制了其更有效广泛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将从方法学角度初步探讨经外奇穴的标准化定位。

1 根据临床疗效定位

《太平圣惠方》指出“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腧穴作为临床治疗的部位,其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疗效的好坏[4]。经外奇穴的定位与取穴以临床疗效为最主要依据。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是对经外奇穴进行标准定位的最主要目的,即经外奇穴的运用最终为临床应用服务。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

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即当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穴位能够反映病症。穴位具有反映病症、感受刺激的功能特点,一方面,在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在体表的某些部位上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点(穴位);另一方面,当对病理状态下的机体进行治疗时,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穴位)就会取得更显著的疗效。根据临床疗效取穴的实质就是根据“穴位能够反映疾病,也能治疗疾病”这一特点取穴。正是在针刺某一部位时,机体出现了某些特殊的良性反应,而这些良性反应是针刺其他部位没有或不明显的,才定之为穴位。正如定位于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穴的四神聪,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又如定位于小腿外侧,髌韧带外侧凹陷下5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的阑尾穴,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及下肢痿痹等。

经外奇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因此经外奇穴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千余个经外奇穴的报道也多与临床经验相关,如得到广泛应用的董氏奇穴[5],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创立的独特针灸方法中所应用的穴位,其定位大多与十四正经腧穴不同,虽有部分经外奇穴与十四经穴在同一位置,但命名与主治功用却不相同。董氏奇穴共有740个穴位,临床常用200余穴,这些穴位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董氏奇穴盛行于台湾和海外,其应用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正是根据临床疗效取穴的典范。又如临床常用的“夹脊穴”与“华佗夹脊穴”,一个属于单一的奇穴,另一个属于特殊的背俞定位[6]。这两部分奇穴的定位,历代医家也均有不同的认识。汪德瑾等[7]研究发现,对夹脊穴于棘突下旁开脊中的距离有如下认识:①旁开0.3寸;②旁开0.5寸;③旁开0.5~1寸;④旁开1寸;⑤旁开1.5寸。夹脊穴的定位(包括穴数)至今仍未有统一的标准,并提出夹脊穴应为有一定宽度的穴位带,这条穴位带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汇之处。虽然认识各异,但仍不失为被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的经外奇穴。

虽然在医疗实践中取得的临床疗效是经外奇穴标准化定位的最关键因素,然而仅靠这些临床积累不能完全满足一种标准制定的需求,它还需要基础理论及其他相关证据的支持与佐证,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进一步研究,最终完成。

2 根据古代文献记录定位

目前临床医生所使用的许多经外奇穴都是以古典医籍中的记载为直接依据、思路来源,即古代文献记录是经外奇穴定位的基础。经外奇穴与经穴一样,也是在“以痛为腧”的阿是穴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并经过长期实践和临床经验总结逐步明确其定位的。在历代文献中,有关经外奇穴的记录虽不如经穴丰富,但还是很早就出现了相关论述。

一般认为,经外奇穴源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指出“尽刺诸阳之奇输也”,其中奇输即奇穴。《素问》中以折草法取背部的特殊俞穴即奇穴。此外,如“刺十指间出血”、“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刺舌下两脉出血”等,均有别于一般经穴。这些可以看做对最早经外奇穴的穴位的描述,已经阐述了这些经外奇穴的取穴定位方法。

奇穴这一名称被首次提出是在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书中被大量提到的经外奇穴均有对穴位定位的描述。再到后世的《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针灸资生经》、《奇效良方》、《针灸大成》、《类经图翼》、《针灸集成》等文献,奇穴大量出现,由《黄帝内经》中无名有位,到后代定名、定位,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过程[8],并逐渐形成对经外奇穴从命名到定位再到主治的完整过程。

古代文献中对经外奇穴的定位,常采用的定位法有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和简便取穴法等[9]。《标幽赋》中介绍取穴法时所提及的“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等,即是利用体表标志确定腧穴位置的概括性论述。骨度分寸法,最早也见于《灵枢》,这一方法以人体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分寸。手指同身寸的思想最晚在晋代《肘后备急方》出现[10],手指比量法即是利用手指同身寸来定穴。简便取穴法在历代医籍中均或多或少地被记载,但对取穴姿势未加仔细描述和严格限定。

在古代医籍有此类诸多定位描述的情况下,仍存在定位不一的情况,与古代文献中对穴位的定位理解不足或偏差直接相关。如对于有记载可考的情况下出现一个穴位多种定位,王勇等[4]在系统考察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出经穴定位分歧的基本因素包括:骨度的理解;骨度的改变;文献传抄失误;文本的理解;概念的演变等。由此可见,对经外奇穴定位标准的制定需要对古代文献的深度理解。

在古代,对腧穴的认识过程中,许多能够归入正经的穴位都一度被当做经外奇穴,医家对奇穴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与此同时,在对古典医籍的学习中可见,许多奇穴的定位模糊,描述简单,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古代文献中关于经外奇穴的定位也有待考究。因此,在制定经外奇穴的定位标准的过程中,一方面应首先参考古代文献的记载,另一方面结合临床实践与现代研究进行进一步的筛选。这些都将为解决经外奇穴定位分歧的实际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及依据。

3 根据相关现代研究定位

穴位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对穴位解剖结构的研究、相关的现代医学理论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可以为经外奇穴取穴定位提供重要证据。通过对文献中涉及到的以及临床实践中应用到的经外奇穴在针刺过程中所产生的“痠、麻、重、胀、痛”等得气感以现代科学理论进行解释、分析,可以为经外奇穴定位标准的制定提供最为直观的参考。

众所周知,定位要准确,首先定位的参照物要校准,具体到针灸腧穴定位而言,必须首先确保其依据的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是确定无疑的[11]。经穴定位如是,经外奇穴亦如是。这就需要表面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知识的形态学支持。除此之外,冯燕华等[12]认为,经络是研究位置信息的结构、通讯和功能的科学,在其中,有经外奇穴的合理位置。由此类推,借助影像学、物理学、现代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其他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可以进一步明确对经外奇穴定位标准的制定。

目前,对穴位的现代研究成果集中体现、总结在实验针灸学这门学科中[13]。实验针灸学已有的现代研究表明,虽然尚无有关穴位解剖结构中未知结构的发现,但是许多穴位都具有部分解剖学特异性。包括穴位处神经、血管、结缔组织更为丰富,穴位与肌肉、肌腱、肥大细胞及钙离子密切相关等。鉴于当前对经外奇穴的现代研究还比较滞后,相关人员可以参考对经穴的研究,深入发掘奇穴处解剖结构、局部组织的特点,研究奇穴穴位局部钙离子、肥大细胞的活动聚集情况。不论是经穴还是经外奇穴的局部组织都有相似的特点,都可通过现代医学研究手段对文献中涉及并又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奇穴进行研究,直接协助对经外奇穴的标准化定位。

虽然到明清时期,经外奇穴的发展已经成熟,但是其建国后的现代发展更为迅速[14],因此还要对现代文献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整理[15],再结合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和方法进行定位研究。

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根据临床疗效、古代文献记录、相关现代研究成果对经外奇穴进行标准化定位,既有传统中医文献理论支撑,又有临床疗效的直观证据,还有以实验针灸学为代表的现代研究有力论证。经外奇穴的标准化定位从理论到实践,再到进一步提炼理论,一方面可以推动腧穴学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实现对针灸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目标,促进针灸学乃至中医学向国际化迈进,为针灸学国际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并最终更科学地指导医疗实践活动。

[1] 王波,杨华元.从印堂穴归入督脉看经穴研究的发展[J].江苏中医药,2011,43(11):10-11.

[2] 石学敏.针灸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7.

[3] 单宝枝.经外奇穴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65-67.

[4] 王勇,黄龙祥.经穴定位分歧的基本因素[J].针刺研究,2008,33(2):139-141.

[5] 杨维杰.董氏奇穴针灸学[M].2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231.

[6] 周新,魏崇,严攀.“华佗夹脊穴”和奇穴“夹脊”穴的源流与定位[J].中医文献杂志,2009,(5):37-39.

[7] 汪德瑾,刘存志.华佗夹脊穴定位之我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2):317-318.

[8] 王长海.经外奇穴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19(3):8.

[9] 诸毅晖,李静,郭晖,等.腧穴定位法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0,20(2):123-126.

[10] 杨佃会,刘耀.“一夫法”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5):340.

[11] 黄龙祥.表面解剖学、影像学、人体测量学方法在针灸腧穴定位标准化研究中的综合应用[J].针刺研究,2007,32(4):268-273.

[12] 冯燕华,金义成.试论推拿上肢特定穴与经络解剖位置的关系[J].按摩与导引,1999,15(3):3-4.

[13] 郭义.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48.

[14] 王启才.经外奇穴归经刍议[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5(2):41-42.

[15] 任玉兰,梁繁荣,吴曦,等.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临床循证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795-797.

猜你喜欢

经穴夹脊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颈夹脊”源流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