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验案2则※
2013-04-09王韶军马跃飞
王韶军 罗 静 马跃飞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肾病研究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控制和消除,是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临床医生致力研究的一个难题。通过对蛋白尿中医病机研究,认为其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而风、痰 (湿)、瘀往往是蛋白尿的发生和加重的诱发因素。因此,调理肺、脾、肾功能,使肺之升降有序、脾之健运有常、肾之开阖有司,是治疗蛋白尿的基础;而祛风、化痰(湿)、行瘀也不容忽视。我们应用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获满意疗效,现举验案2则如下。
1 慢性肾小球肾炎
王某,男,55岁。2010-12-26初诊。主诉:头痛头晕伴乏力1年余。患者1年前因上症于附近医院诊为“高血压”,未予系统治疗,近1年来经常感到疲乏无力,时而头痛头晕,恶心干呕,腰痠腿沉,双下肢水肿,大便干,2 d一行。舌黯苔微腻,脉弦细两尺沉。血压18.7~20.0/10.7~12.0 kPa(140~150/80~90 mmHg)。尿常规:尿蛋白(+++),隐血(++)。肾功能正常。肾活检提示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断:慢肾风。辨证为风痰上扰,瘀血阻络。治予祛风化痰通络汤加减。清半夏15 g,陈皮15 g,茯苓15 g,杭白芍药15 g,炒白术15 g,蝉蜕10 g,僵蚕10 g,地龙12 g,徐长卿15 g,红景天30 g,丹参15 g,川芎10 g。每日1剂,浓煎至300 mL,分2次口服。2011-01-27二诊:服药1周后呕恶症状消失,水肿减轻。2周后复查尿蛋白(++),隐血(+)。血压17.3/10.7 kPa(130/80 mmHg)。上方加仙鹤草15 g继服。2011-05-10三诊:双下肢水肿消退,已无明显不适,大便日行2次。守上方继服。2011-09-18四诊:服药平妥,尿常规(-),血压正常。遂以上方为丸继服,以资善后。随访2年未复发。
按: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最终将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古医籍中未见专门论述,尚难找到完全对应的病名,从其临床表现及发展过程来看,类似于中医的水肿、尿血、腰痛等。本例患者常有呕恶、头晕症状,正为风痰之证;更兼舌质黯淡、苔微腻,说明久病后有瘀滞,我们根据张景岳“痰之本在肾”的理论基础,选用张锡纯所创之理痰汤为主方以治痰之本,配以虫类风药之蝉蜕、僵蚕既能平熄内风以解痉,又能驱除外风以散风热,且可化痰而散结;更加地龙活血通络利水涤痰,对水湿停聚、痰浊瘀血阻络者用之尤佳。大凡水、痰、瘀相兼为患者,当以治瘀为关键[1]。因此方中又配以行气活血之川芎及养血活血之丹参,使补中有动,行中有补,则瘀血尽逐而无伤络之虞。全方配伍,祛风化痰又化瘀,活血行气又通络。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层次的发挥治疗作用。二诊中加入仙鹤草以增强益气摄血之效。辨证用药精到,故能取得满意疗效。
2 慢性肾功能不全
张某,男,33岁。 2012-03-16初诊。主诉:眼睑水肿间断性发作3年余,加重1个月。患者3年前因劳累后出现眼睑水肿,查尿常规:尿蛋白(+++),隐血(++)。未予系统治疗。近1个月双眼睑水肿,伴头痛头胀头晕,腰痠乏力,咽干,恶心纳呆,尿频,无尿痛,大便较干。查体: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弦滑。血压18.7/12.0 kPa(140/90 mmHg)。双下肢未见明显水肿。B超提示双肾慢性损害,左肾8.6 cm×4.4 cm×4.5 cm,右肾8.1 cm×4.3 cm×4.5 cm。血尿素氮(BUN)20.9 mmol/L,血肌酐(Cr)270.0 μmol/L。尿常规:尿蛋白(++),隐血(++)。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断:慢性肾衰。辨证为风伏肾络,痰瘀互阻。治予祛风化痰通络汤加减。处方:清半夏15 g,陈皮15 g,茯苓15 g,猪苓15 g,杭白芍药15 g,炒白术15 g,蝉蜕10 g,地龙12 g,徐长卿15 g,红景天30 g,丹参15 g,酒大黄15 g,白茅根30 g。每日1剂,浓煎至300 mL,分2次口服。二诊:上方服30剂后,眼睑水肿已退,头痛头胀减轻,舌苔薄白,脉弦细。BUN 10.5 mmol/ L,Cr 219.0 μmol/L。尿常规:尿蛋白(+)。上方减猪苓继服。守上方治疗5个月后,感觉良好,纳眠可,大便日行2次。BUN 9.0 mmol/ L,Cr 86.3 μmol/L。尿蛋白(-)。血压正常。遂以上方为丸,继服,以巩固疗效。
按: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进行性损害,临床多表现为神疲、倦怠、 纳呆、 恶心呕吐、 腰痠乏力、水肿等。其病之初以脾肾亏虚为主,后期以脾肾亏虚、湿浊瘀血阻滞为主。在治疗上,宜补泻同施,做到补虚不敛邪,祛邪不伤正。方中二陈汤既可以祛有形之实痰,兼可化伏于肾络之虚痰,药物虽简,其功则著。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慢性肾脏病治疗过程中无论何证,均在辨证用药的同时加入祛风药,取效甚佳。因此,配以蝉蜕、地龙、徐长卿共奏祛风通络之效。《神农本草经》中谓大黄有“主下瘀血积滞、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之功,且现代研究证实大黄能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增加肌酐排泄,延缓肾衰竭[2]。更以丹参、红景天活血化瘀,减轻肾间质纤维化[3],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肾脏供血,防止肾小球硬化、纤维化[4]。全方药证相符,故能取得较好效果。
[1] 陈以平工作室.陈以平学术经验撷英[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10:197.
[2] 丘余良,阮诗玮.大黄治疗慢性肾脏病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58-59.
[3] 周萍.丹参红景天合剂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CTGF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27-28.
[4] 王金鹏,栾好波,辛兆珍,等.参芪地黄汤肾病验案举隅[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