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及措施

2013-04-09柴凤婷

河北中医 2013年9期
关键词:热量体温手术室

闫 丽 柴凤婷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手术室,河北 保定 071051)

人体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维持中心体温在(37±0.4)℃。手术期体温低于36 ℃称为低体温。低体温是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在施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50%~70%发生低体温[1]。

1 手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

1.1 手术前禁食水,热量供应不足 术前8~12 h禁食,4~6 h禁饮导致热量供应不足。

1.2 手术室低温环境 近年来,随着无菌技术的发展,大多手术室采用净化空气层流设备,通常情况下手术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25 ℃。由此可见,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快速的对流两因素,会增加患者机体的散热,导致机体热量的流失。

1.3 皮肤保暖作用的散失 皮肤是人体天然的屏障。完整的皮肤具有调节体温、保护人体的功能。皮肤是体内热量散失的主要部位。麻醉完成后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协助摆好体位,进行皮肤消毒时暴露患者身体,环境温度与体温存在一定差距,热量从人体向环境散热增加;碘酒、酒精具有挥发性,涂擦患者皮肤可带走大量热量;长时间手术、大范围暴露胸腹腔和冲洗可导致大量蒸发散热、外周血管收缩,体核温度下降至33~35 ℃。

1.4 大量输血、输液 由于手术时间长以及大量失血和休克,患者需要输入大量与室温相同的液体或库存血,对患者机体中体液造成了“冷稀释作用”,使热量消耗增加,从而导致患者体温下降。

1.5 麻醉剂的应用 麻醉药物对中枢用于维持正常体温的自我调节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时周围血管扩张增加散热,肌松药通过消除肌震颤而阻碍产热。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控制下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全身麻醉时,全麻药物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对低温反应的阈值降低约2.5 ℃[2]。麻醉剂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从而导致体温下降;麻醉时采用机械通气吸入干冷气体等,也可引起体温下降。

1.6 年龄因素 老年人术中低温是因为代谢率低、体温调节易受干扰;同时,衰老时机体成分发生变化,有机成分下降,机体水含量减少,进而使机体热储降低,围手术期更易发生低体温[3];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另外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丰富,易散热[4],导致术中低体温。

2 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危害

2.1 增加伤口感染率 轻度的低体温可直接损害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皮肤血流减少从而降低机体对伤口感染的抵抗力,使伤口的感染率增加2倍。在一组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低体温组比正常体温组患者手术后感染发热的发生率明显增高[5]。

2.2 影响凝血功能 手术中低体温可使循环血流速度减慢,降低患者血中血小板功能,损伤参与凝血级联的凝血酶因子的活性,导致手术失血量增多,需血量增加。严重低体温可导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

2.3 对心血管的影响 术中低体温可使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外周血管收缩,循环阻力增加[6],增加心脏做功,增加氧耗,加重心脏负担,心脏储备能力严重受限的患者易发生意外事件或死亡。

2.4 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轻度低体温可降低细胞氧耗,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影响伤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

2.5 影响机体的基础代谢 体温每升高10 ℃,机体代谢率增加1倍,每下降10 ℃,代谢率下降50%[7]。

2.6 神经系统改变 轻度低体温时,神智清醒,但记忆力减退或消失,体温持续下降可出现反应迟钝,随意运动失调、消失,瞳孔对光反射及呕吐反射消失,严重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2.7 呼吸系统的影响 轻度低体温时,由于每分钟通气量减少,代偿性呼吸加快,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体温继续下降可抑制咳嗽反射,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造成呼吸道损伤,保护性气道反射减弱,发生误吸和肺炎的可能性增大。

2.8 苏醒延迟 低体温抑制肝、肾功能,从肝、肾代谢的麻醉药在体内代谢减慢,导致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延长。

3 预防术中低体温的综合保温措施

3.1 监测体温 对体温的有效监测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患者体温的监测,可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防止低体温并发症的出现。

3.2 调节室温 手术间温度调节在22~25 ℃,湿度保持在40%~60%。

3.3 保暖 有效的被服、包布遮盖,可减少体温的散失。在手术过程中,在不影响无菌操作原则的前提下,用已加温的小棉被或护肩、棉裤腿等为患者保暖。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切口周围无菌单的干燥,减少散热和避免低温液体渗透入人体后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致血管收缩、寒战等不利情况的发生[8]。

3.4 预防“冷稀释”作用 对患者输注的液体和血制品进行加温,可以有效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3.5 冲洗液加温 在术中进行体腔冲洗时,术前在温箱中应准备大量的冲洗液,温度调节在37~38 ℃。温暖的液体冲洗体腔可降低体内过多热量散失,有效防止术中低体温。

3.6 加压空气调温毯的应用 加温预热方法可有效预防术中、术后低体温的发生。它是采用柔和的充气毯覆盖于非手术区域,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高对流气体,提高患者的体表温度,减少人体内部热量向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转移,起到隔离机体和周围冷环境、经皮肤主动加热的双重作用,据寿红艳等[9]报道可有效预防术中、术后低体温的发生。

4 小 结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室工作人员要充分重视术中低体温的问题,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从患者入室就做好保暖工作,尽量维持患者体温在36 ℃以上,以免引起患者术后回病房寒战,影响伤口愈合,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

[1]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刘立新.全麻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变化的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1):21-22.

[3] 洪华,黄小红,祝妍华,等.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3):1209-1211.

[4] 朱瑞芬,王瑞欣.新生儿术中不同保暖方式对体温及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8,30(3):306-307.

[5] 熊君宇.麻醉期间轻度低体温与术后感染[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6):333-335.

[6] 蔡文训,董振明,康荣田,等.低温对麻醉犬血液动力学及流变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5):286-289.

[7] 寿红艳,徐旭仲,张旭彤,等.手术室环境温度对老年人手术期间核心温度变化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6):555-557.

[8] 祝妍华,谢小玲,黄小红,等.保温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C):4-5.

[9] 寿红艳,徐旭仲,张旭彤.不同保温措施预防老年人全麻后低体温的效果比较[J].浙江医学,2005,27(2):126-128.

猜你喜欢

热量体温手术室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对比学习温度、内能和热量
用皮肤热量发电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剧烈运动的热量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热量计算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