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82例临床观察
2013-04-08王正文
王正文
(江苏省盐城迎宾外科医院内科,江苏 盐城 224005)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或大或小、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缺损,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及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如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并发胃十二指肠穿孔或上消化道出血而危及生命。2006-10—2011-09,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82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6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46例均为江苏省盐城迎宾外科医院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男52例,女30例;年龄20~68岁,平均(46.2±0.5)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5±0.5)年;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复合型溃疡22例;合并慢性食管炎12例,慢性胃炎42例。对照组64例,男42例,女22例;年龄18~67岁,平均(45.6±0.5)岁;病程8个月~7年,平均(4.1±0.5)年;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复合型溃疡16例;合并慢性食管炎8例,慢性胃炎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1]胃脘痛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内科学》[2]中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且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确诊。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西医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062)20 mg,每日2次,饭前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045)150 mg,每日2次,饭前服;铝碳酸镁咀嚼片(江苏新海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10)2片,每日3次,饭前嚼碎后服;克拉霉素胶囊(上海云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08)0.25 g,每日2次。并发慢性胃炎者,加服阿莫西林胶囊[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769]0.5 g,每日3次,饭前30 min服;胃乐宁片(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3191)0.54 g,每日3次口服。并发食管炎者,加服磷酸铝凝胶[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00]20 g,每日3次,饭前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分别对不同证型用药。①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药用:柴胡8 g,香附8 g,白芍药12 g,枳壳 12 g,陈皮 12 g,川楝子 10 g,佛手 12 g,香橼12 g,木香 10 g,紫苏梗 12 g,延胡索 12 g,甘草 5 g。②肝胃郁热型:治宜疏肝泻热,和胃止痛。药用:柴胡8 g,延胡索12 g,当归15 g,夏枯草12 g,白芍药 12 g,牡丹皮 12 g,栀子 12 g,白术12 g,茯苓12 g,青皮8 g,陈皮12 g,浙贝母12 g,佛手12 g,香橼12 g。③瘀阻胃络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用:桃仁12 g,红花 12 g,当归15 g,川芎12 g,赤芍药12 g,牡丹皮12 g,五灵脂 10 g,延胡索 12 g,香附8 g,三七粉5 g,佛手12 g,枳壳12 g。④阴虚胃热型:治宜养阴益胃,和中止痛。药用:北沙参15 g,麦门冬12 g,生地黄 12 g,枸杞子 12 g,当归 15 g,川楝子 10 g,赤芍药 12 g,白芍药15 g,石斛12 g,知母10 g,黄连3 g,山楂12 g,乌梅10 g,海螵蛸12 g。⑤脾胃虚寒型:治宜补脾温阳,和胃止痛。药用:党参12 g,黄芪15 g,白术12 g,桂枝12 g,炮姜或干姜 8 g,木香 10 g,茯苓 12 g,附子 8 g,吴茱萸8 g,炒薏苡仁15 g,山药 15 g,海螵蛸 15 g,白及 10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 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纤维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检查溃疡面或龛影消失,溃疡周围炎症消失,停药1年以上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纤维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检查溃疡或龛影消失,但周围仍有炎症反应,停药10个月后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或减轻,纤维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检查溃疡面缩小>1/2;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缓解不明显,纤维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检查溃疡面或龛影无明显缩小甚至增大[3]。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亦称上消化道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形成机制是由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如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抗炎药、遗传、吸烟、饮酒、刺激性食物、急性应激反应及其刺激性药物等,长期反复侵袭胃、十二指肠黏膜,破坏了黏膜周围及黏膜下的环境,并降低了黏膜保护屏障的功能,使胃酸和被激活了的胃蛋白酶对胃、十二指肠黏膜产生侵蚀,导致防御保护因素与侵蚀破坏因素平衡失调,反复长久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对失去或减少防御保护作用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逐渐形成了受损部位的黏膜由小到大的炎症和溃疡。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胃痛、胃脘痛范畴,其病变部位在脾、胃,但与肝、胆、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中阳不振,气机不利,或瘀阻胃络。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早期多为情志、饮食、烟酒、药物等外邪所伤,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虚实夹杂,邪阻胃络,阳虚胃失温煦,阴虚胃失濡养而痛。笔者总结认为其具体病机有二:一是长期忧思恼怒,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致胃脘疼痛,迁延不愈,肝郁化热,灼伤胃阴,损伤胃络,或气滞日久,瘀结伤络,或肝郁伤脾,影响脾主运化功能,致湿浊痰饮停聚阻络;二是烟酒、药物、饮食等损伤脾胃,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气机阻滞,脉络瘀阻,或因辛辣刺激食物,致湿热内生,损伤脾胃,损伤日久则累及于肾,因而出现脾、胃、肾阳虚,或胃肾阴虚,脾胃虚寒或阴虚胃热的证候。所以治疗时,必须辨清虚实,虚实兼顾,或以祛实为主、补虚为辅,或以补虚为主、祛实为辅,辨证论治,灵活运用药物治疗。所用方药中柴胡、香附、青皮、枳壳、佛手、香橼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栀子、知母、黄连、夏枯草、牡丹皮、紫苏梗,川楝子清热解毒,降逆和胃止痛;桃仁、红花、丹参、当归、川芎、五灵脂、赤芍药、三七粉、生山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制半夏、陈皮、薏苡仁、白术健脾除湿,化瘀通络止痛;党参、黄芪、白术、桂枝、干姜、吴茱萸、附子、山药补气助阳,温养脾胃;生地黄、麦门冬、北沙参、枸杞子、石斛、当归、知母滋阴养胃止痛;乌梅、海螵蛸、白及酸阴收敛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三七、延胡索等可促进黏膜毛细血管增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4-5];干姜、黄连等均有抗溃疡的作用[6];海螵蛸可以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促进溃疡面愈合[7]。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不同中医分型患者,辨证论治,选用恰当的方药,结合西医早期、规范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而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1] 肖振辉,李佃贵.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7-110.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7-388.
[3] 朱文玲.内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S].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334.
[4] 沈吉云.丹参对消化系统药理作用及应用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6):380-382.
[5] 李炳茂,李耀峰,戚国庆,等.中药胃肠粘膜保护粉治疗消化性溃疡30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7):46-47.
[6]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8,527.
[7] 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56,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