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013-04-08胡小剪
胡小剪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学历毕业人数逐年激增,社会用工单位对员工学历需求也水涨船高。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观念等未能及时跟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加之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实质性政策支持较少等,造成了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及用工单位“用工荒”并存的两难现状。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是衡量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和高职院校办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各高职院校都立足于自身实际,多渠道全方位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 制约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当前制约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还有主观因素即学生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严峻现实。
1.1 社会因素
一是政府管理缺位。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就业与用工单位招聘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用工单位作为独立承担市场经济风险的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必然要考虑到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希望新员工能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因此往往在招聘员工时设置一些所谓的用工标准,如对所招聘员工的籍贯进行限制、要求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等等。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生源地比较广泛,工作经验较为不足,致使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在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受挫。在此情形下,就急需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和服务,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良好的用人环境。但是,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法规还不尽完善,有些更是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并不能有效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用工荒的矛盾。二是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错位。部分用人单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把原本高职院校学生能胜任的工作岗位人为地抬高门槛提高到要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这样就把高职院校学生拒之门外,从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
1.2 学校因素
一是学校管理存在错位,办学理念陈旧。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和扩招时并未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人才供过于求现象。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调整、特色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未考虑地方特色和市场变化,因此造成学生就业能力同质化,以致培养的学生缺乏竞争力。二是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虽然各高职院校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员有限,就业指导的内容大都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特色指导。三是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就业不仅是综合素质的展示,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1]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取决于其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即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等。然而,传统的高校教育片面强调知识和技术传授,衡量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习成绩,将成绩作为考核优秀学生的主要依据,并未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重视和进行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片面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能力的提高,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偏弱,从而在就业市场上缺乏就业竞争力。
1.3 学生因素
一是不正确的就业心理。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对未来职业规划缺乏设计与规划,对家长和学校依赖性强,希望用人单位主动找上门来,甚至把实现就业寄托在学校、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上,不清楚自己的个性、特长、优势和不足,不明白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还片面追求高工资、发达地区、好单位,对于偏远省份、工资少、基层单位或中小企业无人问津,从而错过了最佳就业机会。二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最早于1909年提出就业能力这个概念,他认为就业能力即“可雇佣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其内容来讲,不单指毕业生在校期间学到的专业技能知识,还包括毕业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新工作团队中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赢得他人赞许和尊重的能力,既有科学素养又包括人文素养,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人文素养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短缺最终造成了其就业能力不强,就业效果不理想。
2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要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水平;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改革,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要进一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第一,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水平。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政策和措施并加以落实,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渠道;同时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到基层工作,对于扎根基层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从而鼓励他们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在实践锻炼中成长。二是完善和规范就业市场。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地方人才市场信息网,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建立健全就业法律法规,构筑大学生就业市场指导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录用标准,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和大学生择业行为,维护市场信誉。[1]
第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改革,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与社会脱节,专业设置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调整。新时期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与市场相联系,与用人单位相衔接,突出时代性和实用性。专业课程设置走产学结合、共同培养人才的途径,避免专业设置趋同造成的毕业生同质竞争愈演愈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形成办学特色,才有可能培养出职业素质高的高级技能人才。二是改革课程设置,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许多学校在课程大纲编制时,仍然偏向于知识及理论的介绍,忽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目前就业市场上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他们希望招到实用技术过硬的操作者,而不是眼高手低的旁观者。因此,学校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编制教学大纲,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既要注重专业基础内容的培养,又要跟上时代新技术的发展,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将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三是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从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怎样了解就业相关政策、如何提高求职技巧、如何有效调整心态等方面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自我,让大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择业和就业。[2]
第三,学生要进一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一是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也不断提升。只有那些身体素质好、思想政治素质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有责任意识,会管理、善交际,有合作精神的大学生才能争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学生要想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就必须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树立广泛的社会责任感,在理论扎实、成绩优秀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自己,自觉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做到随时学、随地学,增强自身知识储备,根据工作和时代的要求随时补充新的专业知识;在提升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动手能力的提升,积极投身实践,注重第二课堂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靠自身实力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转变就业观念。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要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就业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的行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肯干,勤学苦练,克服浮躁和自傲心理,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持虚心和谦卑的心态,在新的工作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3-6]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全面了解社会,获得宝贵的社会工作经验;同时,应该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就业竞争力。
[1]陈惠敏.地方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J].科技信息,2010(22):461-462.
[2]周晏.提升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92-94.
[3]徐明春.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探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5):193-194.
[4]郑纯,李浩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途径探析[J].职业指导,2007(2):16-17.
[5]张亮,杨海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途径[J].理论学习,2011(6):41-43.
[6]高晓琴.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1(2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