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议“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2013-04-08赵星星陈忠明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性味调味调和

赵星星 陈忠明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扬州 江苏 225001)

宋太宗赵光义曾发出“天下食馔,何物为最”的慨叹,面对食尽天下美味的“天子”之疑问,精于饮馔之道的大臣苏易简答曰“物无定味,适口者珍”,意即饮食的原料不必讲究、昂贵,只要“适口”,就是珍贵的,后人对此也多有发挥。[1]

1 适口与调味

中国菜以味为本,以适口为衡量烹饪成败的尺度,诚如“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本”之说,对味的追求也是人类物质生活进步的象征,是传统烹饪发展的动力。[2]我们的先辈们对调味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求,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孙子》云:“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恰恰对“众口难调”的难题作出了解答;《吕氏春秋·本味篇》云:“调味之法,相物而施,五味调和,全力治之”,所言正是调味之道;该篇又载伊尹将烹饪、调味技艺推进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3]的高度。

2 饮食性味与人体损益的关联

也许是物性的变化,也许是味蕾的退化,现代人难以品味儿时记忆中那些奇特的美味了。[4]虽然现代人的生活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各种食材也应有尽有,现代人却百病丛生,而且很多病症是疑难杂症,这与现代人不了解饮食性味对人体的损益有很大的关系。

人类饮食的根本目的是健身养生,菜肴的适口和营养是要统一的,正如清人曹善山《老老恒言》所言“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5]饮食的重要作用在于“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了饮食及掌握饮食方法的重要性:“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慡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者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6]

《礼记》还告诫人们要正确掌握调味技术,“五味令人口爽”,滥用调味品会事与愿违,败人胃口。元代朱丹溪《饮食箴言》有“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之说,嗜辛喜辣,内火较亢,易致伤阴;偏好酸味,容易反胃、呃逆,滋生胃病;多食肥甘,易患脾痹,常发消渴病;多食咸味,血脉凝涩,伤害心血管;多食苦味,易致皮肤粗糙。[7]人们在美味的引诱下过分贪食美味,不等于健康,健康长寿需要科学的饮食习惯。

3 先贤的养生调味说

中华民族是一个知味、善调的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调味养生历史。《国语》认为“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强体”,言简意赅地将调味之目的表达得清清楚楚:即调食欲、壮身体、强体魄、益养生。聂凤乔先生在《论中国烹饪是最利于人类健康生存的烹饪》一文中说到“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是中国烹饪有别于一切烹饪的本质特征,中国烹饪工艺的全部流程之中所蕴含的饮食养生观,使中国烹饪成为最有利于人类健康生存的烹饪”。[8]

可见,调味不独为了适口,乃是为了养生。养生首先必须了解饮食性味。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已十分流行“五味”和“五味调和”的养生益寿学说。五味说含义有二:一是指五种具体的味道;二是指具有五行学说所归纳的五类性情的食物。后者为中国传统饮食配食、调味、养生提供了理论基础。[4]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论到“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9],辛味食物大多含有挥发油,可散热行气、活血、健胃、增加食欲;咸味食物可以软坚、消下、增加体力;甘味食物多富含多糖类,故有滋补、缓和作用;酸味食物含有机酸丰富,可以收敛固涩,能开胃、消食、化积、增加食欲、活血化瘀;苦味食物含有生物碱、甙类,可以燥湿、泻下、去火消痰。

饮食入于口,性味如有太过或不及,必然会造成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从而导致疾病。春天味过于酸,易伤脾胃;夏天味过于苦,则易伤肺气;秋天味过于辛,则易伤肝气;冬天味过于咸,易伤心气。[10]“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9]熟知并运用食物性味对人体的损益,可以使脏腑平衡,气血旺盛,祛除疾病,健康长寿。

古人还认为调味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即“和”,“调和之事,必以甘味、苦、辛、咸,先后多少,其各甚微,皆有自量……”乃是精妙纤微的调味法。五味调和之美,在于中和,在于和而不同,在于能顺天生民,在于美善合一。[11]五味调和中的“味”正是在相互依存中相互调和,张起钧先生在描述上海菜“腌笃鲜”时说“虽是火腿、冬笋、鲜肉三味并陈,可是在煮好之后,鲜肉中早有火腿与笋的味道,火腿与笋亦如是,整个说来,共同形成一种含有三种又超乎三种以上的鲜汤。”

4 如何获得美味与健康的合一

虽有前人“物无定味,适口者珍”的真知灼见可参,现代人也要根据现时的需要来烹制适口的菜肴。调味应根据民情、风俗习惯、口味,合理地使用调味品,巧施技艺,才能做到“一锅巧做千样饭,五味调和百菜香”。近来,在以味为本的饮食理念支配下,厨师们开始反思烹调风格,开始存本味、去装饰、不勾浓芡、少用明油,博采各大菜系的精华,用原汁原味,让人们感受到烹饪的真谛。[2]

美馔佳肴本没有规定的味别,因材施料、因料烹调、因人而异才能受到欢迎。中国餐馆遍布世界各国,根据调查,他们所制作的中菜已不是正宗的中菜,而是结合了当地人的口味,在中式作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西菜的特色。[12]要达到“适口者珍”,还应该考虑就餐者的年龄,如老人、儿童的菜肴应口味清淡,咸鲜、酸甜适中,根据不同的节令调整菜肴,一般秋冬味浓,春夏清淡。

总之,中国菜以味为本,以适口为衡量烹饪成败的尺度,但适口不特指菜肴味道给人带来的愉悦,能给就餐者带来健康甚至调理人身体疾病的健康饮食更显重要,若能“谨和五味以治之”,不仅对人体之健康大有裨益,而且味道也不会差。

[1]闲云.知味者贵[J].东方养生,2001(7):37.

[2]郭振东.中国饮食调味养生史漫谈[J].中华养生保健,2011(7):33.

[3]吕不韦.吕氏春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70.

[4]李继强.以味为本,返璞归真[J].食品与生活,2004(2):18.

[5]曹庭栋.老老恒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

[6]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873.

[7]张存信.五味与健康[J].家庭医学,1995(9):31.

[8]聂凤乔.论中国烹饪是最利于人类健康生存的烹饪[J].中国烹饪研究,1995(4):4-10.

[9]敖清田,张晓宏,等.黄帝内经·白话诠释[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23.

[10]莫庆莲.饮食性味与养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6):631-632.

[11]元申.五味调和之美[J].中国烹饪研究,1999(1):6-9.

[12]王天佑.怎样做到适口者珍[J].中国烹饪研究,1998(5):30-31.

猜你喜欢

性味调味调和
《江苏调味副食品》稿约
五味调和醋当先
Orlicz空间中A-调和方程很弱解的LΦ估计
《江苏调味副食品》稿约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调和映照的双Lipschitz性质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调味儿
味带的宽窄与调味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