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预防VSD并发症中的应用

2013-04-08宋萍许小嫚陈艳吴曼青

海南医学 2013年16期
关键词:患肢负压创面

宋萍,许小嫚,陈艳,吴曼青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海南海口570102)

护理干预在预防VSD并发症中的应用

宋萍,许小嫚,陈艳,吴曼青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海南海口57010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并发症;护理干预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作为一种有效的引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领域,随着其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当今创伤治疗的主流[1]。VSD的特点是通过生物半透膜的封闭,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污染的外部影响,控制交叉感染,促进肉芽组织健康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干预是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实施积极的各项护理措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我科在对患者实施VSD治疗期间,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并发症,提高治疗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2012年1 月至2013年3月我科应用VSD治疗者共46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大面积毁损伤24例,碾压伤9例,糖尿病病足13例。患者95%创口达到愈合,其中2例糖尿病病足患者最终截肢。

2 护理干预

2.1 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患肢置于功能位,使患者体位和姿势保持安全舒适。创面为四肢的,用软枕垫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0~15 cm为宜,抬高过度可影响患肢血供,过低不能达到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的作用。创面为易压迫部位的,给予垫枕使创面处于悬空位避免受压。更换体位时由护士协助,动作须轻稳,同时避免VSD装置引流管被扭曲、牵拉、折叠等而造成患者的不适和阻断负压源。

2.2 保持持续有效负压吸引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2],也是护理的重点内容。负压值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创面的愈合,术后将负压值控制在0.017~0.060 Mpa之间,负压<0.017 Mpa引流效果不如负压值大的,负压>0.060 Mpa会影响肉芽组织的正常生长或导致创面出血。维持有效高负压是通过观察VSD敷料以及薄膜明显塌陷,薄膜下无液体积聚,以及贴近敷料是否能够闻及漏气的声音来判断密封是否彻底。若瘪陷的医用泡沫恢复正常,薄膜下出现积液,提示负压失效[3],有漏气。此时,应检查中心负压装置各连接口是否有松动,透明薄膜与创面周围皮肤处是否有漏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告知保持持续的负压引流的重要意义,不能随意调节负压,维护引流装置负压稳定。制作温馨提示卡,写上注意事项,放在中心负压表旁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

2.3 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妥善固定VSD装置的引流管,将负压瓶悬挂于病床边上,保持负压瓶低于创面。密切观察引流管内有无液体柱波动,当引流液超过负压瓶容量的1/2时应及时倾倒,以保持负压数值稳定利于引流。每天使用20 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生理盐水10~20 ml冲洗管道,以确保引流通畅。在遇到血块或脓液堵塞时,可使用加入肝素的生理盐水连接输液管对管道进行冲洗,必要时关闭负压装置电源更换引流管。

2.4 创面护理应用VSD不需要每天换药,一次封闭可保持有效引流7~10 d[4]。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的变化,引流液呈淡红色或暗红色均属于正常。术后前3 d一般引流量100~300 ml,以后随着引流天数的增加,引流量会逐渐减少。如果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引流量>100 ml/h,患者伴有进行性血压下降、脉搏细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等失血征象,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发生,应立即报告医师,终止负压引流。观察创面周围皮肤,若出现红肿、水泡,提示对生物半透膜过敏,应及时停用并拆除VSD敷料。

2.5 感染观察每日监测体温的变化,若体温持续升高提示创面引流无效或感染加重的趋势。若创面疼痛无逐步减轻的趋势或疼痛突然加重,提示感染的早期征兆或负压过大。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气味,引流液无味属于正常。当敷料内有坏死物质残留,或出现黄绿色污点甚至散发臭味时,提示有感染发生。护士一旦发现有感染,应立即通知医师更换负压引流装置[5]。

2.6 患肢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术后第2天开始,上肢创面患者指导进行握拳、手指屈伸、腕关节背伸和提肩活动;下肢创面患者指导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和踝关节的屈伸、内旋、外旋活动,锻炼由少至多,幅度由小到大,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主。通过肢体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3 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VSD敷料及生物半透膜的特点是将传统的点状引流变为面状引流,使创面的渗液、坏死组织等及时彻底地排出。此项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反复清创和换药,明显减轻了每天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6]。VSD的应用还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VSD的疗效主要依赖于创面的封闭和管腔的通畅这两个环节,术后护理可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因而凸显了护理的重要性。针对VSD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我们实施了有效实用的护理措施干预,积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蒋琪霞,刘云,王桂玲,等.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29-31.

[2]裘华德,王彦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18(4):233,234.

[3]龚华德,宋力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

[4]纱君香,许美芳,钟芳芳.1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面颈部蜂窝织炎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7):587-589.

[5]杨晓静,范红.湿性切口愈合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04,11(8):1490-1941.

[6]袁晓妮,李传琼,郑金红.应用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术修复深度压疮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23):2167-2168.

R473.6

B

1003—6350(2013)16—2490—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3.16.1032

2013-05-14)

宋萍。E-mail:songp1002@163.com

猜你喜欢

患肢负压创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