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2013-04-08周琳琳王晶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24期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健康青少年

周琳琳 王晶晶

周琳琳:女,本科在读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1]。世界卫生组织将10~19 岁年龄段定义为青少年时期,其中10~13 岁为青少年前期,13~16 岁为青少年中期,16~19岁为青少年后期[2]。青少年时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时期,是决定人一生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3]。但由于青少年健康知识缺乏,以及自身具有叛逆、好奇、易模仿、追求刺激、喜欢群体活动等特点,其健康问题易受到威胁。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帮助其提高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目前,针对青少年已经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但由于健康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各异,教育效果参差不齐。现阐述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意义、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内容、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方式,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为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1 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意义

目前,青少年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王绍华等[4]研究发现,5.56%的青少年曾有自杀计划,1.44%曾自杀未遂;佘双好等[5]调查发现,34.6%的青少年有轻度心理问题,经常被心理问题困扰的青少年比例为3.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6],2011年我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3 757例,其中10~24年龄组9049例。青少年时期的健康状况能够影响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水平[3],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社区健康教育,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使其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了其在成年后患心理疾病的几率;向青少年宣传有关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减少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使其健康地成长;指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能预防肥胖的发生,并减少其成年后患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几率。实施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能增强青少年自我保健意识,增加其在健康生活行为习惯、传染病护理、慢性病护理、远离与消除健康危险因素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预防疾病,消除健康有害因素,提高与维持该人群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

2 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内容

2.1 青少年前期健康教育内容 青少年前期是恒牙完全形成与稳定时期,对该人群的社区健康教育较多的内容是围绕口腔卫生开展的教育活动[7],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培养口腔卫生习惯。由于此时期开始出现认知、情感的显著变化,逯彩青[8]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为青少年初期群体提供了心理辅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由于社会角色对健康的影响,预防与消除健康危险因素的教育内容也逐步凸显,如贾根梅等[9]对五年级小学生进行的膳食健康教育,宣传营养知识,改善其饮食行为;董静等[10]对四年级小学生进行的吸烟健康教育,普及吸烟危害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艾仁裕等[11]研究发现,处于此期的青少年缺乏有关狂犬病防治知识,需要对其进行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2.2 青少年中期社区健康教育内容 青少年中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青少年需面对月经初潮、首次遗精等生殖健康的问题。因此,对此期青少年开展的社区健康教育内容大多为普及生殖健康知识[12],提高自我生殖保健意识。围绕生殖疾病健康知识的教育活动也开始实施,如吴杰等[13]对中学生进行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讲解艾滋病知识,以及安全性行为,降低其对艾滋病的脆弱性。陈诗仙[14]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青少年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一些特定健康问题的预防与自我保健知识也在此时期开展,如张榴红等[15]对中学生进行的手机辐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手机辐射的认识,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金桂琴等[16]研究发现,处于此期青少年的颈椎病发病率急速上升,颈椎病知识缺乏,需要对其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以降低颈椎病的发生率。

2.3 青少年后期社区健康教育内容 青少年后期正处在自我意识、思想品质、人格等逐步形成的心理发展关键时期,同时,其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加,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对此期青少年开展的社区健康教育大多为心理健康教育[17],重点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心理素质。由于此时青少年社会独立角色开始形成,认知与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具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涉及营养保健、传染病预防、急救等特定健康领域知识与技能教育开始广泛开展:张复兵等[18]进行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正确对待结核病;卢玉仙等[19]进行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正确认识艾滋病,提高预防意识;王锋等[20]进行的营养健康教育,增加营养知识,提高正确地选择和搭配食物的能力。同时,陈善喜等[21]研究发现,处于此期的青少年现场急救能力较差,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需要对其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其在意外事故中的伤亡情况。

3 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方法

根据不同时期青少年的健康特点与认知能力,社区健康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刘瑛[22]采用一对一教育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周郁等[23]对青少年进行艾滋病教育,采用同伴教育、发放宣传资料的方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效果良好;黄悦勤等[24]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成瘾健康教育,采用视频教育,发放宣传手册,制作宣传海报的方法,受到了普遍欢迎。但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手册的方法,由于针对性不强,文字内容枯涩,青少年接受度较低,易产生排斥心理。由此可见,一对一教育、同伴教育、播放视频、提供相关书籍的方法在青少年社区教育中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此外,由于不同时期的青少年情感、认知能力不同,学习特点与习惯各异,健康教育实施策略与要点存在明显差异。青少年前期的人群具有好奇心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等特点,应侧重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健康教育活动中去,建议采用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减少单一的灌输式教育;青少年中期的人群具有思维活跃、机械记忆力强、对形象知识的接受较快等特点,建议举办知识竞赛、讲座活动[15],有利于其知识的积累。青少年后期的人群身心发展已经成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建议组织授课[17]、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其获得健康知识。社区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应当适当善于创新,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其投入到活动中,更好地接受健康知识,维护自我健康。

4 小 结

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获得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有许多针对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的研究,但仍存在着健康教育内容不全面,健康教育方法不恰当的问题,需要社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改进。目前,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在青少年前期的传染病教育、青少年中期的常见生理、心理疾病教育、青少年后期的自我防护教育方面仍有空白,应当引起社区护理人员的关注。在未来的青少年社区健康教育中,社区护理人员可以继续采用一对一教育,体验式教育、同伴教育、电化教育、提供科普书籍等易于被青少年接受的方法,综合考虑不同时期青少年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取得最好的健康教育效果。同时,社区护理人员也应继续创新,设计出更多适合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以达到引导社区青少年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自身健康水平。

[1] 许雪松.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1 下):426.

[2] 唐永云,潘尧云,张 财,等.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81-4883.

[3] 李朝霞.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102.

[4] 王绍华,张镇权,闫丽艳,等.北京市延庆县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13-114.

[5] 佘双好,张春枝,陈 君.湖北省青少年身心健康与价值观念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中):4-9.

[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情况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7] 李陈晨,赵 锋,陈 平,等.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龋齿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27-828,838.

[8] 逯彩青.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3,(6):22.

[9] 贾根梅,沈 洁,张 朋,等.金坛市小学生膳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3):374-376.

[10] 董 静,马吉祥,郭晓雷,等.山东市中小学健康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408-410.

[11] 艾仁裕,柏世堂,罗春莲.黄石市中、小学生狂犬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23(2):81-82.

[12] 王 萍,夏晓燕,潘新娟,等.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9(3):220-223.

[13] 吴 杰,廖家胜,洪 涛,等.安徽省金寨县初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7):536-538.

[14] 陈诗仙.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3,(7):93.

[15] 张榴红,朱 莹,陈雪青,等.中学生手机辐射认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486-487.

[16] 金桂琴,张 华,高雅丽,等.石家庄市高中生颈椎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7):164.

[17] 董铭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6):228-229.

[18] 张复兵,袁飞亚,李素景.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9(4):56-58.

[19] 卢玉仙,侍杏华,李聪慧.健康信念模式在评价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2):371-372.

[20] 王 锋,吴秋云,邵继红,等.我国大学生营养教育效果Meta 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472-473.

[21] 陈善喜,满 蓉.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调查与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6):693-695.

[22] 刘 瑛.建设“青春地带”,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J].青春期健康,2013,(5):56-57.

[23] 周 郁,许文青,王曙光,等.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应对社区同伴教育成功实践[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3):292-294.

[24] 黄悦勤,张新乔,刘肇瑞.高中生网络成瘾的社区健康教育[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5):328-331.

猜你喜欢

艾滋病心理健康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 世界艾滋病日》
青少年发明家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