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2013-04-08吴慧轩
吴慧轩,李 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天津 300193)
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吴慧轩,李 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天津 300193)
天麻钩藤饮出自《杂病证治新义》一书,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之功效,临床常用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所致的高血压病[1]。近年来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肝阳”等范畴。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享赋与体质偏盛偏衰等致脏腑阴阳失衡、气血失调、气机升降失常、风火内生、痰瘀交阻而发病[2]。现代诸多中医学者认为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的证型,也是最常见的证型[3]。
2 实验研究
胡世云等[4-7]运用大鼠进行实验,证实天麻钩藤饮能够明显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水平,并且能够缓解和逆转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其作用可能同降低血浆ALDO和AngⅡ水平、心肌局部的ALDO和AngⅡ水平有关。莫雪妮[8]通过狭窄42例大鼠左肾动脉造成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以天麻钩藤饮、培哚普利两药干预2个月,观察各组大鼠血压及血浆ET、AngII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评估药物疗效。结果显示中西药合用组疗效明显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组(P<0.01)。证实天麻钩藤饮能有效降低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血浆ET水平、血浆AngII水平,逆转高血压血管重构。方显明等[9]探讨天麻钩藤饮及其精简方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模型大鼠的降压效应及血管活性物质NO、NOS和ET的影响。将90只清洁级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钳夹左肾动脉加灌附子汤法制备肝阳上亢证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6周后,C、D、E、F组灌胃给药2周,然后测定各给药组血压及血清NO、NOS和ET的含量。证明天麻钩藤饮精简I方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压,其作用机制与增强NOS活性、促进NO的合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汪学军等[10]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抗氧化血清酶的活性变化及血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选用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雄性大鼠随机分组。治疗4周后测量收缩压,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T-SOD(CuZn-SOD)、GSH-PX、MDA指标的活力变化,并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测定血清游离钙浓度。证实天麻钩藤饮和硝苯地平能够抑制早期的高血压,天麻钩藤饮长期降压效果优于硝苯地平;天麻钩藤饮的抗氧化,清除超氧自由基作用明显优与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和石决明;天麻钩藤饮对血压的干预机制清除血管超氧自由基抗血管氧化作用、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浓度作用的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的共同发挥干预血压的作用。
3 临床研究
孙静等[11]将127例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对照组给服西药非洛地平。两组均以15天为一疗程,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证实高血压肝阳上亢患者使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疗效显著。刘元新[12]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7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对照组给以氨氯地平,疗程均为4周。证实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具有肯定的降压效果,并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杨海燕等[13]将10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4例,治疗组服用天麻钩藤饮,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血脂均降低,一氧化氮含量均升高,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王秀珍等[14]将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组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高血压及失眠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天麻钩藤饮加减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的治疗效果。徐杰[15]将6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饮组和非洛地平组各30例,治疗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昼夜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白天下降更明显;天麻钩藤饮组IMT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证实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具有良好降压效果,并且能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李建平[16]将9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口服福辛普利、氨氯地平,治疗组加服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4周。结果证实天麻钩藤饮加味联合福辛普利、氨氯地平三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风阳上扰证,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及血脂、血糖水平,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尹靖云[17]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及卡托普利组各30例,观察12周。结果显示两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卡托普利组轻度肾功能受损6例,轻度肝功能受损2例。中药组无受损。证实天麻钩藤饮对Ⅰ期、Ⅱ期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有确切的疗效,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梁镇忠[18]将80例高血压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口服天麻钩藤饮加减,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片和(或)卡托普利片。结果显示天麻钩藤饮可降低血压,血脂,改善眩晕症状。1年后随访情况良好。证实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疗效较好,对高血压并发症也有预防作用。褚致凯[19]将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用洛汀新治疗,治疗4周,分别对两组的血压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证实天麻钩藤饮对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病患者不但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还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孙晓明[20]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天麻钩藤饮汤剂,对照组用牛黄降压片。结果治疗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治疗组(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小 结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多数研究只是对降压疗效的简单报道,观察的指标相对滞后,机理探讨的力度不够,实验的方法仍停留在整体和器官水平,缺乏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及前瞻性研究等。
高血压病是一个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存在血液流变、血液动力学的异常;还存在脂质、糖类等的代谢紊乱;及伴随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不良重构。现代医学认为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已不限于单纯地强调降压,更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病死和病残的总危险。所以目前高血压病治疗的研究重点应从过去单纯降低血压,同时如何更好地降低高血压病的相关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更好地延缓高血压病对靶器官的损害如血管的重构,心肌的纤维化及肾小球通透性的增高等。
[1]张浩良.中国方剂精华辞典[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161-162.
[2]胡世云,范武庆.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5):307-308.
[3]于汇民,王兵,刘国仗.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新医学,2003,34(3):135.
[4]胡世云,冼绍祥,赵立诚,等.天麻钩藤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06,17(2):97-99.
[5]胡世云,冼绍祥,赵立诚,等.天麻钩藤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AngⅡ和ALDO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3):1-3.
[6]胡世云,冼绍祥,赵立诚,等.天麻钩藤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8,25(6):497-498.
[7]胡世云,冼绍祥,赵立诚,等.天麻钩藤饮对肾性高血压大鼠TGF-β1和IGF-1表达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1):11-14.
[8]莫雪妮,杨益宝,黄绍湘,等.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149-152.
[9]方显明,朱志华,郭艳艳,等.天麻钩藤饮正交方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大鼠血管内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0):1173-1175.
[10]汪学军,卢杏娟,何杏玲,等.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干预及血清酶活性影响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3(8):1-3.
[11]孙静,杨林,栗艳.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64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591-1592.
[12]刘元新.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79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5):25-26.
[13]杨海燕,赵璇.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12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5):27.
[14]王秀珍,王可丽.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伴失眠5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11-112.
[15]徐杰.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60例[J].陕西中医,2010,31(7):847-848.
[16]李建平,马艳华,尚德师.天麻钩藤饮加味与福辛普利、氨氯地平三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风阳上扰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9,41(8):22-23.
[17]尹靖云.天麻钩藤饮治疗Ⅰ期、Ⅱ期高血压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407-408.
[18]梁镇忠.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6-7.
[19]褚致凯.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4):20-21.
[20]孙晓明.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95-97.
R259.441
A
1004-2814(2013)06-508-2
201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