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2013-04-08陈秀娟袁继云
陈秀娟,袁继云
(1.新疆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新疆石河子市中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综 述
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陈秀娟1,袁继云2
(1.新疆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新疆石河子市中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艾滋病(AIDS)是由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病死率极高传染病。在过去20多年里,虽然用高效抗艾滋病毒疗法(HAART)治疗AIDS取得了很好疗效,但不能杀死病毒,且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不能彻底清除体内的HIV,而且易引起病毒产生变异性和耐药性[1]。目前,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效,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艾滋病属中医“疫病”、“伏气温病”等范畴。病因为湿热、秽浊、疫毒损伤正气,禀赋不足,房劳过度,血虚体弱,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虚,疫毒之邪通过精窍、皮肤伏于血络、营分而成为发病之源[2]。
2 分型论治
艾滋病的辨证分型治疗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先分期再分型,即按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病期规划基础上再进行各个阶段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二是直接中医分型,并根据不同的病性、病位指导临床用药[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艾滋病中医药临床治疗技术方案》对各型的辨证论治为:①急性感染期:治疗原则是尽快透邪外出,消除急性感染的症状。风热型用银翘散加减,风寒型用荆防败毒散。②潜伏期:治疗原则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发病时间。气血两亏型用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肝郁气滞火旺型用柴胡疏肝散,痰热内扰型用温胆汤加减。③发病期:治疗原则是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减少死亡率。热毒内蕴、痰热壅肺型用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用生脉散和百合固金汤加减,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用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气郁痰阻瘀血内停型用消瘰丸合逍遥丸,脾肾亏虚湿邪阻型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元气虚衰、肾阴亏涸型用补天大造丸加减。
3 研究成果
单味中药研究。单味药物的研究近20年来,我国已经对超过800种的中药进行了抗HIV的体外筛选,其中100余种具有较为明确的抗HIV的作用以及提高艾滋病患者机体免疫力,并且已有20余种中药作为科研用药进行过临床观察[4]。罗士德等发现在700种中药中有141种有抑制HIV活性作用,如桑白皮、巴豆、漏芦等[5]。徐宏喜等对抗HIV酶类的中药筛选研究显示,黄连、紫草、丹参、五味子、黄芩等22味中草药有抗HIV逆转录酶作用,知母、黄连、淫羊藿、白花蛇舌草、黄柏、桔梗、乌梅、黄芩、牡丹皮等19种中药有抗HIV蛋白酶作用[6]。天花粉蛋白在体外可选择性杀伤被HIV侵犯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对正常T细胞有保护作用。甘草甜素(GL)可明显抑制HIV增殖、并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艾滋病作用,有望成为抗艾滋病的新药[7]。如果把不同类中药按不同剂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制成“中药鸡尾酒”疗法,其针对性强,可能会取得较高的抗HIV疗效。
中药复方研究。中药复方是结合中药研究而组成多种功效的方剂,作用靶点复杂,有抗HIV、增强免疫力、改善症状、减毒增效作用。一般说来,大部分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抗HIV和抗感染的作用,补益类和健脾类中药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减毒增效的作用。复方SH是中国科学院“九五”天然药物重大项目计划,是罗士德教授及其研究组奋斗15个春秋调制成功的“中式鸡尾酒”,以桑白皮为主,包括艾叶、紫云英等5味中药组成。所含活性成分桑根皮素及其二聚体具有抗HIV的活性,主要作用是抑制HIV蛋白水解酶和逆转录酶的活性,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8]。如806、809,中研1、2、3号等,治疗总有效率50%,治疗结果表明中药可使游离于血中的HIV病毒被清除[9]。中研Ⅰ号(黄芪、人参、当归、枸杞子、甘草等),曾用于坦桑尼亚临床确诊的52例艾滋病患者,结果有效率51.92%[10]。复方三黄散(黄芪、黄柏、蒲公英、柴胡、防风、白头翁、白花蛇舌草等)具有清热解毒功能,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外实验表明对R5型病毒和X4型病毒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细胞毒性较低[11]。唐草片(老鹳草、香薷、诃子、金银花、黄芪等)具有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除湿化痰功效,是第1个获得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抗艾滋病中药复方,唐草片虽无明显的体内抗HIV作用,但具有提高CD4淋巴细胞计数的作用,改善乏力、脱发、食欲减退和腹泻等症状。益艾康胶囊用于1068例HIV/AIDS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没有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9]。艾可清胶囊治疗无症状期患者及进入发病期但CD4相对较高、无活动性机会性感染的患者,初步观察效果较为肯定[10]。
古方研究。小柴胡汤治疗艾滋病,发现小柴胡汤能抑制70%艾滋病患者体内逆转录酶活性,抑制能力和剂量成正相关,还可抑制PGE2和过氧化物的产生,抑制HIV复制,毒性较小[11[12]。韩桂华等用四君子汤治疗脾肾两亏型艾滋病,症状、体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总有效率86.7%。李建中等用人参养荣汤和右归丸加减组方治疗,结果免疫指标改善,尤其是CD4细胞数低于200个/L时,可显著提高CD4计数,同时临床症状及体征也有明显改善。李延斌等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对多形核白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具有增强T细胞功能、诱生干扰素、清除病毒的功能,可用于艾滋病肾阴不足型。刘宝录等用扶正逐毒丸治疗艾滋病8例,4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CD4淋巴细胞明显升高。郭选贤等用银翘散治疗艾滋病肺卫表热证,有很好疗效[13]。另外,生脉散、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龙胆泻肝汤、三黄解毒汤、金匮肾气丸、清营汤、白虎加人参汤、羚羊钩藤汤等,均有一定抑制艾滋病毒作用。
中药注射剂研究。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和西达新奈医疗中心对56种临床上常用的无毒的中草药注射液抑制HIV作用进行了体外评价,结果发现复方丹参注射液、银黄注射液、红茴香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丁公藤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10种制剂能抑制HIV细胞感染,其中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银黄注射液为最好[1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北京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研制出一种新型纯中药制剂“公明抗—HIV”注射液,经国家卫生部艾滋病临床基地北京地坛医院临床应用,证明对艾滋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4 优势和问题
西药抗病毒治疗须有符合相应的治疗条件时才能使用,而中药可从无症状期HIV感染期治疗。中药具有多靶点特性,特别是一些单味药能够以HIV复制生命周期中多个步骤为靶点发挥HIV抑制作用。与西药相比,中药的依从性好,适合长期服药。中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控性,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小,产生耐药性的机率小。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评价标准和政府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使中药治疗艾滋病研究发展缓慢,规范性、系统性不强,选择指标和标准不统一,低水平、多单位、重复研究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质、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因此,应努力解决现存的问题,使中医治疗艾滋病有更大作用。[参考文献]
[1]张旋,黄宁,郑永唐.我国中药来源的抗HIV天然化合物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0,45(2):141-153.
[2]郭晓辉,谢世平,彭勃,等.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3):535.
[3]陈晓蓉,杨宗国,张云鹏.中医药辨治艾滋病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2):22-28.
[4]吕乃达,王禄林.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4):409.
[5]傅桂梅.艾滋病中医病名辨析[J].中医药学报,1990,(3):6. [6]曹廷智,聂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杂志,2009,31(7):61-63.
[7]李辉,张琳.中医药对抗艾滋病高效逆转录病毒疗法毒副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9,18(20):175-177.
[8]史宏,刘美莲,余磊,等.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国性科学,2011,6(20):40.
[9]熊南山,刘启,程斌,等.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2):156.
[10]曹玺.治疗艾滋病中药复方制剂的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2):65.
[11]黄艳平,邢爱华,王媛,等.抗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中药研究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3):285-287.
[12]张清仲,符林春,岑玉文.艾可清治疗HIV/AIDS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1):98-100.
[13]张亚萍,邓鑫,梁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评述[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1):117-119.
R259.129.1
B
1004-2814(2013)01-067-02
201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