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2013-04-08郝萍崔蓉王彦茹梁芳江月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16期
关键词:营养学案例营养

郝萍 崔蓉 王彦茹 梁芳 江月英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护理教育是多元学科的综合教育,而《护理营养学》教学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营养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其抗病能力,纠正人体内代谢紊乱,减轻患病器官的负担,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和缩短疾病康复病程[1]。《护理营养学》课程讲授多以传统教学法为主,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导致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的不合理,无法全面满足人群对健康的需求。“案例教学法”(Case Teaching Method,CTM)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3]。我们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护理营养学》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授课对象为我学院护理专业普通本科四年制护生,采用分层、整群抽样。2005级2个班115名学生,2006级2个班110名学生,2007级2个班111名学生。共计336名学生。女生329名,男生7名,年龄20~24岁,学生已完成《病理解剖学》、《临床药理学》、《护理学导论》等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

1.2 方法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普通本科《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由教学实践与教学评价组成。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即营养学基础、健康人群营养、疾病营养。营养学基础模块是某营养素缺乏导致疾病及其营养健康教育案例;健康人群营养模块为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案例;疾病营养模块是常见疾病的营养护理案例。

1.2.1 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以讲授理论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结合,紧扣核心知识。讲授层次清晰,重点明确,增加认知与理解,强化营养护理促进疾病治愈与康复的理念。内容生动、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临床护理对营养护理知识与技能需求,案例中合理设置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组织该课程组教师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反复讨论,不断修订与完善。聘请有关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使用。

1.2.2 教学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采取随机分组,每组8~10人,选定1名组长和记录员。

1.2.2.1 模块一 某营养素缺乏性疾病,采用小组讨论式授课。任课教师在课前1~2周提供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课件形式展示案例的各个环节,便于学生了解案例内容和查阅文献资料,做好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课后制定该案例的营养健康教育计划。

1.2.2.2 模块二 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学。通过调查员与被调查者、营养师与被评价者的角色,完成案例的重现。使学生掌握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生均完成一份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

1.2.2.3 模块三 常见疾病营养护理,课前1~2周准备,采用情景表演教学法展示案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了解案例,查阅文献资料,做好课前准备。分组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并进行记录。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报告。任课教师对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课后反馈与分析总结。

1.2.3 教学效果

1.2.3.1 《护理营养学》课程结束,学生以无记名形式填写自行设计的案例教学法教学质量评估表。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管理与分析。在数据录入阶段,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功能进行一致性和逻辑性核查,实施质量控制。

1.2.3.2 案例教学法教学质量评估表包含3个维度,22个条目。即教学内容6个条目,教学方法9个条目,教学效果7个条目。通过专家咨询、论证、审核,完成量表的编制、修订与完善。评估表采用Likert 5级标准(好、较好、一般、较差、差)。根据量表条目,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测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 结果

2.1 教学内容评估 84.82%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时能够紧扣知识核心,案例与理论内容相一致。加深知识认知,帮助学生理解的占80.65%。认为结合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特点的有89.29%;案例内容生动有趣的为80.95%;案例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占76.49%;认为案例中的问题设置较为合理的有84.23%。

2.2 教学效果评估 85.11%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习《护理营养学》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中的时时引导,增加了师生互动(76.38%);案例教学中能够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讲授(79.17%);增进了人际沟通交流技巧(77.08%);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79.76%);提高学生分析(79.77%)与解决问题的能力(74.41%)和创新思维意识(79.16%),以及团队合作精神(72.02%)。有75.89%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印象深刻。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79.46%的学生认可案例教学法授课;仅有8.3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效果较差或差。

3 讨论

3.1 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为案例教学法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其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增加案例使用的灵活性,拓展教学空间。案例教学法内容生动、有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过渡性链接[4]。加深了护生对《护理营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改革[5]。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看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观念和职业素质[6]。

3.2 案例分析与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创造能力,善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学生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提供重新认识自我、增强自信的场所。讨论中教师巡回与指导,能确保紧扣主题、顺利展开。将案例教学与授课内容有机融合、链接、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营养护理实际问题。

3.3 小组学习是案例教学中训练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学习者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提升学习自主性、扩展学习角色定位、激发创造潜能。

3.4 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的主体,是教学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案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即学生由配角转为主角、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师由主角转为主持、由独演转为参演。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主体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探索学习的模式[7]。

3.5 传统教学法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知识的讲授较为系统,有利于学生掌握与熟悉,提高教学效率。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实践需要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和学生充分准备与积极参与。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可以发挥两种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绝非单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支撑以及考核形式等多方面的改变[8]。案例必须与课程有机结合,反映教学内容,服务教学目标。

3.6 本次研究只是对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初步尝试,奠定了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教学研究基础,尚不能完全代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中的教学效果。建议在后续的教学研究中进行重复研究,为今后高等护理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领域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蒋柳鸾.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营养与膳食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64-65.

[2]邵广宇,张朝慧.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02):55-56.

[3]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49.

[4]周雪,孙建萍,肖忠新,等.高职护理营养学教学方法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7):93-94.

[5]李青,樊俊,许会舒,等.病例教学法在临床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4):299-301.

[6]朱珠.案例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37-638.

[7]高岚,刘建春.组织学与胚胎学案例教学法的案例设计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3):165-167.

[8]袁白冰,杨伯宁,玉洪荣,等.香港大学医学院的教学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高教论坛,2006,2:51-52.

猜你喜欢

营养学案例营养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