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3-04-07宋素艳于素静刘建春李桂梅杜静华王晓军河北联合大学医院063009
宋素艳 于素静 刘建春 李桂梅 金 琪 杜静华 王晓军 河北联合大学医院(063009)
膝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临床上以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及活动受限最为常见。膝关节(OA)主要见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无论在国内外,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都比较高,尤其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自2009年5月~2012年10月,采用针刀松解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共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男32例,女44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60.2岁;病程6 个月~5 年。对照组74 例,男35例,女39例;年龄最小35 岁,最大72 岁,平均61.5岁;病程5个月~4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会议纪要[1]提出的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治疗组针刀治疗:膝周围痛点针刀松解,患者仰卧位,曲膝100~130°或侧卧位。仔细触摸、按压、弹拨膝关节周围,寻找压痛点、条索、结节、肿胀之滑囊,并结合X 线片示骨刺处定点,龙胆紫标记,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戴无菌手套,按针刀治疗规程,刀口线与肌肉、肌腱纤维、血管、神经平行进刀,行纵横疏通剥离,骨刺处行铲削剥离,如有硬结,条索切割松解,对挛缩严重的肌索、肌腱可切断少量纤维组织,直到针刀下有松动感出针刀。压迫针孔片刻,外贴创可贴。3~5d局部不沾水。每次选1~6点,每周松解治疗1次,直至膝关节周围痛点阳性体征全部消失止[2]。每周治疗1次,根据情况治疗1~3周。
针灸治疗:针刀治疗后根据患者情况取侧卧或平卧位,取患侧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梁丘、委中、三阴交、太溪等穴,每次选4~5个穴位,常规皮肤消毒,取直径0.35mm,长50mm 毫针,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留针20min,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根据情况治疗1~3周。
对照组:患者仰卧位,取患膝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梁丘、太冲、委中、三阴交、太溪等穴,每次选7~8个穴位,常规皮肤消毒,取直径0.35mm~50mm 毫针,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留针20min,每日1次,7 次为1 疗程,根据情况治疗1~3周。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骨痹”及有关章节拟定,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膝关节疼痛减轻,关节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无改善。
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治愈25例,显效34 例,有效11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92.1%。对照组临床治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0.3%。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祖国医学属“痹证”范畴,肝肾亏虚,筋骨失荣为其内因,复感风寒湿邪,外加劳累、劳损、外伤,导致膝关节局部气滞血瘀,筋骨失养而引发本病。现代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退变、破坏,关节表面、边缘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继发引起的炎症性关节滑膜、关节囊和软组织病理性变化,临床上以关节肿胀、疼痛、坚硬、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关节畸变为特征。滑膜及关节周围支持结构增生性改变,其中伴随关节周围组织慢性损伤,在组织修复时发生韧带、肌肉与骨之间的相互粘连,形成局部疤痕、粘连、肌肉费用性萎缩。针刀疗法是利用小针刀直接在髌周及关节间隙进行切割,松解髌周肌腱、韧带、滑囊等软组织的疤痕粘连、挛缩,改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的软组织,消除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改善微循环和解除反射性肌肉痉挛,恢复膝周围软组织运动协调,松解病灶粘连,恢复关节应力平衡,增强膝关节稳定性[4]。配合针灸治疗,可以疏通膝关节周围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解除因增生、粘连造成的肿胀疼痛,缓解肌肉痉挛,帮助改善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比单独针灸治疗而言,针刀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治愈率高、见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但注意在针刀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按照针刀的适应症、禁忌症。
[1] 中华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会议纪要(2007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94.
[2] 朱汉章.针刀治疗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5-1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4,4(6):48.
[4] 马红炜,李文银,杨明庭.针刀加膝眼注射施佩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1例[J].陕西中医,2008,29(5):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