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失语与大学英语教材改革
2013-04-07韩艳萍
韩艳萍
(唐山师范学院外语系 河北唐山 063000)
1996年曹顺庆先生在他的文章《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中提出了“文论失语症”的观点,他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1]。虽然在这里曹先生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的文艺理论,但应该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教育界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而其中应该受到强烈关注并亟待提出解决方案的当属与欧美文化结合紧密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
不可否认,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磨练和探索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更新,如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对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视,以及在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辅助下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但同时,大学英语教学中却普遍反映出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这就是中国文化在教学中的缺失,简称为中国文化的失语,而这一现象从现在正在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可见一斑,下面就以《泛读教程》第三册为例查找分析问题所在,以此找出改革措施。这套《泛读教程》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范教材,因此被很多院校作为泛读教材广泛使用。
1 问题
1.1 表现 本册教材共包含18个单元,每个单元主要有两篇文章,分别用来有针对性地练习常用的skimming、scanning、drawing inferences的阅读技巧,而且每六个单元针对一个阅读技巧。客观的说,每篇文章在长度、难度和体裁方面都非常适合大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而且文章的题材亦涉及到了教育、文化、科学等各个领域,学术性和知识性都很强,对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都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然而通过仔细研读这本教材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这就是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的信息极少,如在第一部分的六个单元中,作者分别选取了Reading strategies,Education,Body language,Animals,History和Language六个主题,除了三个不直接或具体涉及任何民族文化的主题外,其余三个单元Education,History和Language的文章内容是完全围绕欧美文化展开的,如Education的Text 1:It’s never too late for success中用以论证主题的名人的事例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艺术、科学、文学以及政治界,但人物却全部来自欧美国家,而Text 2是一篇关于Benjamin Franklin的生平的记叙文;第二部分的六个单元有同样的情况,其中的Space,Women和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选取的文章也同样也欧美文化为基础;第三部分六个单元的情况也不例外,文章的内容难觅中国文化的踪影。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2 原因 ①外语教学片面强调目标语文化输入的重要性: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地位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识,大家普遍认为,掌握语言知识只是习得一门外语的第一步,文化知识才是真正习得的关键,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了解目标语文化,这样才能达到两种不同文化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2]。因此目标语文化的学习普遍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但同时却少有人注意到母语文化在学习外语时的同等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大学英语教材出现欧美文化“一边倒”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一现象从这本《泛读教程》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情况更糟的是,在这种理念的左右下,教师在教学中补充的材料和信息也几乎全部为目标语文化的内容,而绝少或根本不会触及本族文化的相关信息。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自然会对欧美文化耳熟能详、如数家珍,但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其对母语文化的疏离和渐行渐远。生活中大学生重视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而忽视传统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并不在少数;能够滔滔不绝地阐述尼采、弗洛伊德、边沁的学说和主张,但对古代的孟子、老子以及近代的严复却知之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外语教学过分强调欧美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后果。②过于强调母语的负迁移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总是试图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去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无意识地将母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思维方式、文化内涵等移植到外语学习中去[3],这个过程就叫做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长期以来,人们对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研究较多,而忽视了其正迁移效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的是语境对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尽力创造纯粹的目标语的文化氛围,力求使学生完全摆脱母语的干扰,但这种做法如果极端化,就必将导致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这种理念自然也在教材的编纂中体现了出来,所以极有可能造成在教材内容上对中国文化内容的刻意回避。③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材料的缺失:英文版的欧美文化的出版物随处可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版读物数量却少得可怜,尤其是学术性强、可用于教学的权威作品更是凤毛麟角,这是存在于印刷和电子出版界的一个极不和谐的现状。直接可利用资源的匮乏造成教材编纂者的选择范围缩小,这也必将导致中国大学英语教材中欧美文化独领风骚的局面。
2 措施
2.1 在教材中加入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材料 这是彻底改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根本举措。当然,这需要改变英语学习的理念,首先需要纠正的一个错误概念就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仅仅是掌握目标语文化,其实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实现母语与目标语国家的交流、理解与合作。不难看出,仅仅熟谙目标语文化而忽视本族文化的做法是愚蠢和危险的,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必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失去在世界舞台上被认知和尊重的机会,从而导致中国文化的整体失语。所以教学中的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不仅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本国的文化学习也应是英语学习者学习目标语文化的过程。
因此相关部门在编写大学英语教材时必须注重增加有关中国文化的主题,使其与目标语文化一样占据一定的比重,同时注意将母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比较的内容同时纳入到英语专业教材中,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更理性地对待文化冲突,进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施。注意适当增强英语教材的中国性、民族性,要以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为依据,将与母语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纳入英语专业大纲词汇中,将反映中国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英语优秀文章纳入到英语教材之中,同时在教材编写上还应保持英语教学的连贯性,确保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水平与英语语言水平同步提高。
2.2 授课时补充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材料 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不能局限于它,应随时根据课程内容适时地补充相关的中国文化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绝不仅仅停留在阅读理解的层面上,而更多的是基于文化双向传递的目的,引导学生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并认识行为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以《泛读教程》第三册为例,在讲解第七单元Space时,教师如果将中国航天业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补充到课文内容来,如各个载入历史史册的重大事件:2005年杨利伟成功地进行了中国首次载人太空旅行,2012年三位宇航员成功进行了空中对接等;在设计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可以以课文中所介绍的美国、英国和德国在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方面表现在空间观念上的差异为切入点,进而补充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在时间、空间以及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特点,在展示这些差异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从而更理性地对待中西方文化的不和谐之处。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充分运用高科技资源,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书籍等多种渠道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将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与中国五千年历史和文明对比。教师还要不断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实践,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拓宽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目标。
[1] 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
[2] 张 鑫.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66
[3] 王 蕾,陈 俊.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