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创口和刺器量度推断致伤物2例

2013-04-07高建勋

食管疾病 2013年1期
关键词:刀体创腔创口

郭 琥,高建勋

致伤物的推断与认定是法医损伤鉴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法医病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致伤物的推断与认定主要是从创口形态、创内残留附着物及嫌疑致伤物上的附着物3个角度进行,在法医学实践中,创内残留附着物的机会比较少见,即使可以对嫌疑致伤物上附着物进行检验鉴定,但多数需要排除嫌疑致伤物是否存在污染等因素[1]。灵活运用物理学知识,对创口、嫌疑致伤物形态数据进行比对、佐证,对致伤物推断、认定至关重要。现将笔者工作中2例根据观察测量可疑刀具形态数据直接认定/排除致伤物的方法进行报道。

1 案例报告

案例1:在某地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的侦破中,侦查发现多名犯罪嫌疑人中有3人在作案时带有刀具,法医经过尸检发现死者全身多发刀伤,但系一刀致命,左胸部有一处致命刺伤,要推断、认定死者左胸部刺创系哪一把刀所致是侦查破案和定罪量刑的依据。办案人员依法收缴、提取了3名犯罪嫌疑人的刀具,经血型及DNA等检验,3把可疑刀具上均附着有被害人的血型物质,于是办案人员将3把刀以及该案件的卷宗材料、尸检报告、照片以及死者当时所穿衣服送检,要求给予检验并进行致伤物推断和认定。

案例2:某地发生一起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案件,受害人防身用的刀具被犯罪分子抛弃到现场附近的水塘内,后被打捞提取,虽经检验没有血痕反应,但毕竟是从现场水中提取,也不排除附着血迹被水冲刷掉的可能,办案人员对该刀具是否能造成死者身上的一处致命伤存在意见分歧。

2 刀具数据测量与致伤物推断

案例1死者左胸部创刺入口呈斜形,尸检见左侧第4、5肋间有一斜行刺创口,长3.0 cm,左肺上叶被贯通,深达心腔,刺创深12 cm。将送检的3把刀具分别编为1、2、3号,对3把刀测量数据如下:1号刀为军用长刺刀,长度(总)39 cm,柄长11.6 cm,刃长27.4 cm,背厚0.45 cm,血槽宽0.8 cm,长16.5 cm,刀宽3 cm,中间宽2.8 cm,尖0.1 cm;2号刀为木把单刃刀,刀上有锈斑,长度(总)29.8cm,柄长12.3 cm,刃长17.5 cm,背厚0.2 cm,刀宽3.9 cm,中间宽3.7 cm,尖2 cm;3号刀为塑柄机制刀具,长度(总)29.5 cm,柄长13.3 cm,刃长16.2 cm,背厚0.2 cm,刀中间宽4 cm。根据死者皮肤创口创角一钝一锐,蓝底白条T恤衫刺破口为一钝一锐,分析致伤物应为单刃刺器形成,且3把刀均可以形成长3.0 cm的创口,故均不能排除。1号、2号、3号3把刀的刀体距离刀尖约12 cm处的宽度分别为2.8 cm、3.7 cm、4.0 cm,如果要刺入深约12 cm的创腔,创口长度就要不小于刀体相应位置的宽度,根据刺入口对合长度为3.0 cm,2、3号刀具显然不易形成死者左胸部的刺创,1号刀具则可以形成。

案例2致命伤的创口长度2.5 cm,尸检未测量创口深度,但根据“右腹部创口达腹腔,并伤及肝右叶”的相关描述,结合照片显示的损伤情况以及死者腹部脂肪较厚的特点,推断性地认定创腔深度应该在5 cm以上,对提取刀具数据进行测量,距离刀尖3 cm处的刀体宽度2.5 cm,距离刀尖5 cm处的刀体宽度2.8 cm。测量刀体距离刀尖3 cm处的宽度已经达到创口的长度,右腹部刺创创腔深度推断性的认定为5 cm以上,即使刺击时软组织有少量的挤压,但亦不会有如此大的误差出现。因此,认为这把刀不能形成被害人尸体上的这处致命伤。

3 讨论

对于创口形态的观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方法,但是对于创腔整体深度、创腔不同深度横径和纵径长度的测量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后对于有关损伤的检验,不仅应注意损伤创口的检验,还要测量创腔的整体深度以及不同深度位置横径和纵径长度,以完整把握致伤物可能具有的形态特征。上述2案例利用创口长度与创腔深度数据,与嫌疑刀具上刀体长度及相应宽度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鉴别嫌疑致伤物,其原理实质上是模拟侦查实验,利用了单刃锐器形成的皮肤创口长度要大于刀具体部相应部位宽度的原理[2]。

参考文献:

[1]亢登峰, 王英元.锐器创致伤物推断的研究进展[J].山西大学学报,2006,37(3):334-337.

[2]孙玉显,何凯云,孙奇凡.根据损伤照片推断致伤物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1,26(4):336-338.

猜你喜欢

刀体创腔创口
颅脑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的诊治分析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心灵创口贴
改良型创口贴
一种整体式立铣刀刀体间隙的磨削轨迹算法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隧道掘进机用刀具刀体硬度测定方法的讨论
“创腔”在黄梅戏唱腔教学中的应用
多功能刀具
“五步疗法”治牛蹄叶炎